人教版高一地理教學設計(一)
知識與技能
1.上海港的成因和(he)發(fa)展的有利(li)條(tiao)件。
2.影響交通(tong)運(yun)輸中點的(de)區(qu)位因素。
過程與方法
影響交通運輸(shu)中點(dian)的區位因素(su)分析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上海(hai)港成(cheng)為我國第一(yi)大港的有利條(tiao)件;
影響交通運輸中點的區位因素(su)分(fen)析方法(fa)。
教學方法
歸納(na)法和探(tan)究式教學,以上海港為例(li),來分析影響港口區位(wei)的主要因(yin)素(su)。
教具
多媒體(ti)以及《上海港位(wei)置(zhi)圖(tu)(tu)》《北京市主要公(gong)路(lu)長途(tu)汽車客(ke)運站(zhan)的位(wei)置(zhi)圖(tu)(tu)》《北京首都國際機(ji)場圖(tu)(tu)》等圖(tu)(tu)片。
教學過程設計
回顧舊知:我們已經學(xue)習了(le)交通運輸網中的線,主要包括哪些呢?
學生回(hui)答:鐵路線、公(gong)路線、內河(he)航線等。
導入新課:學(xue)生回答(da)得很對,其實不管(guan)什么(me)樣的交通(tong)運(yun)(yun)輸線,都是由交通(tong)運(yun)(yun)輸點(dian)組成的,而(er)交通(tong)運(yun)(yun)輸網中的點(dian),包(bao)括港口、車站、航空港等,它(ta)是客(ke)貨流(liu)的集散地,這節課我(wo)們就來一起(qi)學(xue)習(xi)影(ying)響交通(tong)運(yun)(yun)輸中的點(dian)。
一、港口的建設
學生閱讀教材。
教(jiao)師(shi)提問:什么是港口呢?
學(xue)生思考:港口是(shi)具有(you)一定面積的水域(yu)或(huo)陸域(yu),供船(chuan)舶出入和(he)停泊、貨物和(he)旅(lv)客(ke)集散的場所。
多(duo)媒體投影:《上海港位置圖》。
學生閱讀教材。
教師提問:上海港的地理位置(zhi)如何呢?它的修建有何優勢和(he)劣勢?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地(di)理(li)位置(zhi):上(shang)海(hai)是(shi)我國大的(de)(de)城(cheng)市(shi),也是(shi)我國大的(de)(de)港口。因(yin)位于長江的(de)(de)入(ru)海(hai)口,東面(mian)又(you)面(mian)臨大海(hai),所以上(shang)海(hai)港既(ji)是(shi)河(he)港也是(shi)海(hai)港。上(shang)海(hai)市(shi)位于長江口的(de)(de)南岸,而上(shang)海(hai)港主要分(fen)布在(zai)黃浦(pu)江和蘇(su)州河(he)的(de)(de)沿岸。
優勢:
1.上海港位(wei)于長江(jiang)的入海口,東面(mian)又面(mian)臨大海,水(shui)運便利;
2.上海港所處的(de)地(di)貌(mao)為河口三角洲,這種(zhong)地(di)貌(mao)的(de)優點是地(di)勢(shi)平坦開闊,為港口的(de)設備、建筑提供了優越的(de)陸域條件;
3.長江與黃浦江、蘇州河又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的水域(yu)條件。
劣勢:
1.地形(xing)坡(po)度(du)緩(huan)、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
2.加上(shang)近年來長江(jiang)的泥(ni)沙(sha)(sha)含量增加,所以很(hen)容易淤塞河(he)道,一般在運營后必須有挖沙(sha)(sha)船作(zuo)業,才可保證河(he)道暢通。
上(shang)海(hai)(hai)是我(wo)國大的城市,也(ye)(ye)是我(wo)國大的港(gang)口。因位(wei)于長江的入海(hai)(hai)口,東面又(you)面臨大海(hai)(hai),所以上(shang)海(hai)(hai)港(gang)既是河港(gang)也(ye)(ye)是海(hai)(hai)港(gang)。
下面我們著重來分析(xi)一(yi)下上(shang)海港所(suo)處的地理位置(板書(shu)并打出投影片(pian)圖7.15)
2.上海港的地理位置(板書)
(先讓學(xue)生自己讀圖分析,并思考(kao)圖中(zhong)(zhong)的(de)(de)(de)小字(zi)部(bu)分的(de)(de)(de)兩個問題)同學(xue)們,還記得我(wo)們在前面(mian)第(di)六(liu)單元第(di)四課(ke)“城市化”中(zhong)(zhong)對(dui)上海(hai)的(de)(de)(de)城市建設已經有所了解,在第(di)五課(ke)中(zhong)(zhong)還學(xue)習了上海(hai)近年來在保(bao)護和改善城市環境(jing)方面(mian)所采取的(de)(de)(de)措施(shi),我(wo)們今天來學(xue)習上海(hai)港口(kou)的(de)(de)(de)建設,注意與前面(mian)的(de)(de)(de)知(zhi)識聯系起來,分析圖7.15也要與第(di)六(liu)單元的(de)(de)(de)6.18、6.26兩圖結合(he),這樣(yang)才(cai)能(neng)“溫故而知(zhi)新(xin)”。
(先讓學生回答,然后(hou)教師通過引導來講解(jie))從(cong)圖中可以(yi)看出:上海市主(zhu)要位(wei)于長江(jiang)(jiang)(jiang)口的(de)(de)(de)南岸(因為上海市還包括長江(jiang)(jiang)(jiang)口中間的(de)(de)(de)崇明(ming)島(dao)和(he)一(yi)些小島(dao)),而(er)上海港(gang)(gang)(gang)(港(gang)(gang)(gang)區)主(zhu)要分布在黃浦江(jiang)(jiang)(jiang)和(he)蘇州(zhou)河(he)的(de)(de)(de)沿岸。上海港(gang)(gang)(gang)所處的(de)(de)(de)地貌(mao)為河(he)口三角洲(zhou),這種地貌(mao)的(de)(de)(de)優點是(shi)地勢平坦(tan)開闊,為港(gang)(gang)(gang)口的(de)(de)(de)設備、建筑提供(gong)了優越的(de)(de)(de)陸域條件(jian)(jian);長江(jiang)(jiang)(jiang)與黃浦江(jiang)(jiang)(jiang)、蘇州(zhou)河(he)又為筑港(gang)(gang)(gang)提供(gong)了航行和(he)停(ting)泊的(de)(de)(de)水(shui)域條件(jian)(jian)。但(dan)是(shi),由于地形坡度緩(huan)、水(shui)流分叉多、河(he)道(dao)(dao)流量分散(san),再(zai)加(jia)上近(jin)年來長江(jiang)(jiang)(jiang)的(de)(de)(de)泥(ni)沙含量增加(jia),所以(yi)很(hen)容易(yi)淤(yu)塞河(he)道(dao)(dao),一(yi)般在運營后(hou)必須有挖(wa)沙船(chuan)作(zuo)業,才可保證河(he)道(dao)(dao)暢通。
承轉過渡:上海港在這(zhe)種(zhong)地理位(wei)置和這(zhe)種(zhong)自然條件下(xia),為什么能夠建成我國第一大港呢(ni)?影響港口區(qu)位(wei)的主要因素(su)有哪些?
學生(sheng)閱讀教材。多媒(mei)體投(tou)影(ying):《上海港位置(zhi)圖(tu)》。
學生思考:上海灣所處(chu)的自然條(tiao)件非常(chang)有利(li);其經濟腹地是我國(guo)經濟較發達(da)的地區;上海所在的滬寧杭(hang)地區,是我國(guo)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教師拓展:
1.上(shang)海的(de)(de)經(jing)濟(ji)(ji)飛速發展(zhan)和浦東的(de)(de)開發,使(shi)得上(shang)海的(de)(de)經(jing)濟(ji)(ji)已(yi)成為我(wo)國經(jing)濟(ji)(ji)的(de)(de)一面旗幟,因此上(shang)海港的(de)(de)服務區域即(ji)其經(jing)濟(ji)(ji)腹地是(shi)我(wo)國經(jing)濟(ji)(ji)比較發達的(de)(de)地區。
2.上(shang)(shang)海港周(zhou)圍的(de)水(shui)陸交通十分便利,不僅有(you)長(chang)江干支(zhi)流,而且有(you)京滬(hu)、滬(hu)杭鐵路和多(duo)條高速公(gong)路同全國各地相連接(jie),因此經濟因素是上(shang)(shang)海港得以(yi)發展壯大的(de)一個重要因素。
3.對上海港(gang)(gang)的(de)區位因素分析可以(yi)看出,建設一(yi)個港(gang)(gang)口(kou)既要考(kao)(kao)慮航行、停(ting)泊、筑港(gang)(gang)等自然(ran)條件,又要考(kao)(kao)慮腹地、交通(tong)等經濟因素以(yi)及與城市(shi)的(de)關系以(yi)及國家政策(ce)的(de)影響(xiang)。在對具體(ti)(ti)的(de)港(gang)(gang)口(kou)進行區位因素分析時(shi),應該(gai)具體(ti)(ti)問題具體(ti)(ti)分析而不(bu)能(neng)死(si)搬硬套。
承(cheng)轉過渡:同學(xue)們大(da)多數生活在山區(qu)(qu),回家(jia)或到學(xue)校(xiao)上(shang)課主(zhu)要(yao)是坐(zuo)汽(qi)車,同學(xue)們想一想,影響汽(qi)車站的(de)區(qu)(qu)位(wei)因素主(zhu)要(yao)是什(shen)么呢?
二、汽車(che)站和航空港的建設
多媒體投影(ying):圖7.16。
學生閱讀教材。
教師引導分析:
1.從自然(ran)因素來看。汽車站宜建在面積較大(da)且平坦的地方。
2.從(cong)經濟、社會因(yin)素來考慮。汽車站應建在市(shi)區內人(ren)口流量大(da)的(de)繁榮(rong)地(di)段,且讓人(ren)們容(rong)易找到。
3.從經濟需(xu)要出發來看。方(fang)便人(ren)們乘車,汽(qi)車站應選擇在與市內、市外有(you)直接(jie)聯系(xi)的地方(fang)。
多媒體投影(ying):圖(tu)7.18,北京西客站是近些年來的一項(xiang)新建筑,當初在(zai)站址(zhi)的選擇時(shi),曾(ceng)經有三種方案,試(shi)分析哪種優(you)?
學生合作探究:第三方案搬遷單位較少,但占菜地多,距市中心遠、距電影制片廠很近,車輛行駛震動對制片生產有干擾,而且翠微路較窄,道路兩側多政府機關,與旅客車站、服務設施等內容不大協調。第二種方案,需要拆遷首鋼公司的煉鋼車間,搬遷量很大。通過對三種方案進行比較,第一種方案優。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學設計(二)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neng)說出城市化(hua)的發展階段(duan)。
2.闡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hua)進程的差異。
【過(guo)程與方法目標】
1.學會利用圖(tu)表(biao)來分析(xi)、概括城(cheng)市化的(de)過程,掌握基(ji)本的(de)讀圖(tu)技巧。
2.通過城市(shi)化(hua)(hua)的(de)階(jie)段圖(tu),分析城市(shi)化(hua)(hua)不同(tong)階(jie)段的(de)特點。
3.通過(guo)分析、比較,來區(qu)別發達國(guo)家與發展(zhan)中國(guo)家在城市化發展(zhan)中的差異性,從(cong)而學習(xi)運用比較法分析問題(ti)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zhi)觀目(mu)標】
激發探究我國城(cheng)市化的進程(cheng)和特點的熱情,預(yu)測(ce)家鄉城(cheng)市化的發展動態。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城市化的過(guo)程和特點。
【難點】
城市(shi)化水平與社(she)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ru)新(xin)課(ke)
自城(cheng)市(shi)開(kai)始出(chu)現(xian)以后,城(cheng)市(shi)化的過程就已經開(kai)始。但是,在人類歷史的不(bu)(bu)同發展階(jie)段,城(cheng)市(shi)化過程所影(ying)響的范圍和城(cheng)市(shi)化的速度在不(bu)(bu)同地(di)區都有不(bu)(bu)同的表(biao)現(xian)。
環節(jie)二:新課(ke)教(jiao)學(xue)
1.城市化的發展階段
【展示圖(tu)(tu)片(pian)】自(zi)讀課文(wen)第一自(zi)然(ran)段和圖(tu)(tu)“世界城市化(hua)水平的提高”,思(si)考:
《城市化(hua)——世界城市化(hua)的進程》教(jiao)學(xue)設(she)計(ji)
(1)城(cheng)市化的發(fa)生(sheng)是在什么時期開(kai)始的?
(2)城市化(hua)(hua)的時(shi)間變化(hua)(hua)有什么特點?
教師總結:從世界(jie)各國(guo)城市化(hua)(hua)進(jin)程(cheng)來看,城市化(hua)(hua)水平隨時間(jian)的(de)變化(hua)(hua)不管(guan)是發達(da)國(guo)家還是發展中國(guo)家以及世界(jie)的(de)城市化(hua)(hua)曲線,基本上都是呈一個被拉長了(le)的(de)“S”形(xing)態。
2.城市化不同過程的特點
【展示圖片】閱(yue)讀教材,結合圖2.19“城市化(hua)進(jin)程示意圖”和(he)“英國的城市化(hua)進(jin)程資料(liao)”,思考問題并(bing)完成表格:
《城市化(hua)——世界城市化(hua)的進程》教學設計
資(zi)料(liao):倫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擴展(zhan)。
《城市(shi)化——世界城市(shi)化的進程(cheng)》教學設(she)計
(1)世界城市化的進程(cheng)經歷了哪幾個階(jie)段?
(2)動(dong)手設計(ji)表(biao)格:從城市(shi)化水平(ping)、發(fa)展速度、地域擴張(zhang)趨勢和常見問題(ti)四個方面(mian)概括城市(shi)化不同階段的特點:
教師總結:
《城市(shi)化(hua)——世界城市(shi)化(hua)的進程》教學設計
3.發達國家(jia)和(he)發展(zhan)中(zhong)國家(jia)城(cheng)市化發展(zhan)的差異
小組(zu)探究:對照圖2.19“城(cheng)市化進程示(shi)意圖”和2.13中幾個(ge)國家的城(cheng)市化發展差異,思考:
《城(cheng)(cheng)市(shi)化——世(shi)界城(cheng)(cheng)市(shi)化的進程》教學設(she)計(ji)
(1)城市化的開始時間有什么不(bu)同?
(2)目前各(ge)處與城市化(hua)的那一(yi)階段?
(3)近20年來,各國(guo)城市化的發展速(su)度(du)有何差異(yi)?
(4)各國城市化未(wei)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5)概(gai)括發達國(guo)家(jia)和發展中國(guo)家(jia)城(cheng)市化發展的差(cha)異。
教師總結:
《城市化——世(shi)界城市化的進程》教學(xue)設計
環(huan)節三:課后作業
全(quan)班各自然(ran)小(xiao)組(zu)(zu)依次為空(kong)氣污(wu)染(ran)(ran)調查(cha)組(zu)(zu)、水(shui)污(wu)染(ran)(ran)調查(cha)組(zu)(zu)、噪聲污(wu)染(ran)(ran)調查(cha)組(zu)(zu)、固體廢棄(qi)物污(wu)染(ran)(ran)調查(cha)組(zu)(zu)、光(guang)污(wu)染(ran)(ran)調查(cha)組(zu)(zu)、交通組(zu)(zu)、住房組(zu)(zu)、人口(kou)組(zu)(zu)、就業組(zu)(zu)、社會(hui)秩序組(zu)(zu),調查(cha)連云港市近年來(lai)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wen)題。
要求:
1.網(wang)絡搜集或走訪調(diao)查。
2.圖文資(zi)料真實,且(qie)具概括(kuo)性。
3.注意安全和(he)中(zhong)學(xue)生形象(xiang)。
四、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