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一
振(zhen)動(dong)和波(機械振(zhen)動(dong)與(yu)機械振(zhen)動(dong)的傳播)
1.簡諧振動F=-kx{F:回復力,k:比例系數,x:位移(yi),負(fu)號(hao)表示F的方(fang)向(xiang)與x始(shi)終(zhong)反(fan)向(xiang)}
2.單擺(bai)周期T=2π(l/g)1/2{l:擺(bai)長(m),g:當地重力加速度(du)值,成立條(tiao)件:擺(bai)角θ
3.受迫振動(dong)頻率(lv)特點:f=f驅動(dong)力
4.發(fa)生共振條(tiao)件:f驅動力(li)=f固,A=max,共振的防止(zhi)和(he)應用(yong)〔見(jian)第一冊(ce)P175〕
5.機械波、橫(heng)波、縱(zong)波〔見第二冊P2〕
6.波速(su)(su)v=s/t=λf=λ/T{波傳(chuan)播過(guo)程中(zhong),一個(ge)周期向(xiang)前傳(chuan)播一個(ge)波長;波速(su)(su)大(da)小由介質本身所決定}
7.聲波(bo)的(de)波(bo)速(在空氣(qi)中)0℃:332m/s;20℃:344m/s;30℃:349m/s;(聲波(bo)是縱波(bo))
8.波發生明(ming)顯衍射(波繞過障礙(ai)物(wu)或(huo)孔(kong)繼續傳播)條件:障礙(ai)物(wu)或(huo)孔(kong)的(de)尺(chi)寸比波長小,或(huo)者相(xiang)差不大
9.波的干涉(she)條件:兩列波頻率相(xiang)同(相(xiang)差恒(heng)定、振幅(fu)相(xiang)近、振動方向相(xiang)同)
10.多普勒效應:由于波源與觀測者間的相互運動,導致波源發射頻率與接收頻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頻率增大,反之,減小〔見第二冊P21〕}
2.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二
電勢的概念
(1)定義(yi)及定義(yi)式
電場中某(mou)點的(de)電荷的(de)電勢能(neng)跟(gen)它的(de)電量比值,叫做這一點的(de)電勢。
(2)電勢的單(dan)位:伏(fu)(V)。
(3)電(dian)勢是標量(liang)。
(4)電(dian)勢是反映電(dian)場(chang)能的性質的物理量(liang)。
(5)零電勢點
規定的電(dian)勢能為零的點(dian)(dian)叫零電(dian)勢點(dian)(dian)。理論研究(jiu)中(zhong),通(tong)常(chang)以(yi)無限(xian)遠點(dian)(dian)為零電(dian)勢點(dian)(dian),實際研究(jiu)中(zhong),通(tong)常(chang)取大地為零電(dian)勢點(dian)(dian)。
(6)電(dian)勢(shi)具有相(xiang)對性
電勢的(de)(de)(de)數(shu)值(zhi)與零(ling)(ling)電勢點的(de)(de)(de)選(xuan)取(qu)有關,零(ling)(ling)電勢點的(de)(de)(de)選(xuan)取(qu)不同(tong)(tong)(tong),同(tong)(tong)(tong)一點的(de)(de)(de)電勢的(de)(de)(de)數(shu)值(zhi)則不同(tong)(tong)(tong)。
(7)順著電場(chang)線的方向電勢(shi)越來越低(di)。電場(chang)強度的方向是電勢(shi)降低(di)快的方向。
(8)電勢能與電勢的關系:ε=qU。
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三
1、質(zhi)點(dian):在研(yan)究物(wu)(wu)(wu)體運(yun)動的過程中,如果(guo)物(wu)(wu)(wu)體的大小(xiao)和形狀在所研(yan)究問題中可(ke)以忽略時,把物(wu)(wu)(wu)體簡化為(wei)一個點(dian),認為(wei)物(wu)(wu)(wu)體的質(zhi)量(liang)都集中在這(zhe)個點(dian)上,這(zhe)個點(dian)稱為(wei)質(zhi)點(dian)。
2、參(can)考(kao)系(xi):任何運動都是相(xiang)對于某個(ge)參(can)照物而言的(de),這個(ge)參(can)照物稱為參(can)考(kao)系(xi)。
3、坐(zuo)(zuo)標系(xi):定量的描述運動,采用(yong)坐(zuo)(zuo)標系(xi)。
4、時刻和時間(jian)間(jian)隔:
鐘(zhong)表指示的(de)(de)一(yi)個讀數(shu)對(dui)應(ying)著某一(yi)個瞬間(jian),就是時刻(ke),時刻(ke)在時間(jian)軸上(shang)(shang)對(dui)應(ying)某一(yi)點。兩(liang)個時刻(ke)之間(jian)的(de)(de)間(jian)隔稱為時間(jian),時間(jian)在時間(jian)軸上(shang)(shang)對(dui)應(ying)一(yi)段(duan)。
時(shi)間和時(shi)刻的單位(wei)都是秒,符號為s,常(chang)見單位(wei)還有min,h
5、路(lu)程:物體運(yun)動軌(gui)跡的長度
6、位移(yi):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動(dong)。可(ke)用從起點到末點的有向(xiang)線段來表示,是矢量(liang)。位移(yi)的大小(xiao)小(xiao)于或等于路程(cheng)。
7、速度:物理意義:表示物體位(wei)置變化的快(kuai)慢(man)程度。
分類平(ping)均速(su)度:物(wu)體通(tong)過(guo)的位移與所用(yong)的時間之比(bi)。
瞬時速(su)(su)度(du):某一(yi)時刻(ke)(或某一(yi)位置(zhi))的速(su)(su)度(du)。
與速(su)率的區別(bie)和(he)聯(lian)系速(su)度是矢量,而(er)速(su)率是標(biao)量
平均(jun)速(su)(su)度(du)=位(wei)移/時(shi)間(jian),平均(jun)速(su)(su)率=路程(cheng)/時(shi)間(jian)瞬(shun)時(shi)速(su)(su)度(du)的大小(xiao)等于瞬(shun)時(shi)速(su)(su)率
8、加速度(du)物理意義(yi):表示物體速度(du)變化的快慢程度(du)
定義:物體的加速度等于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a=(vt—v0)/t(即等于速度的變化率)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與速度的方向不確定。(或與合力的方向相同)
4.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四
參考系
1、參考系的(de)定義(yi):描述物體的(de)運動時,用來做參考的(de)另外的(de)物體。
2、對參考系的理解:
(1)物體是(shi)(shi)運動(dong)還是(shi)(shi)靜止,都是(shi)(shi)相(xiang)對(dui)(dui)于參考系而(er)言的(de),例如,肩(jian)并肩(jian)一起走(zou)的(de)兩個人(ren),彼此就是(shi)(shi)相(xiang)對(dui)(dui)靜止的(de),而(er)相(xiang)對(dui)(dui)于路邊的(de)建筑(zhu)物,他們卻是(shi)(shi)運動(dong)的(de)。
(2)同(tong)一運(yun)動選擇不同(tong)的(de)參考(kao)系(xi),觀察結果可能(neng)不同(tong)。例如司機開著車(che)行(xing)駛在高速公路上(shang)以車(che)為參考(kao)系(xi),司機是(shi)靜止的(de),以路面(mian)為參考(kao)系(xi),司機是(shi)運(yun)動的(de)。
(3)比較(jiao)物(wu)體的運(yun)動,應該選擇同一參考系。
(4)參考系可以是運動的物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
5.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五
電勢能的概念
(1)電勢能
電荷在電場(chang)中具有(you)的勢能(neng)。
(2)電場力做(zuo)功與電勢能變化的(de)關系
在電(dian)場中移動電(dian)荷時電(dian)場力所做的(de)功(gong)在數值上等于電(dian)荷電(dian)勢能的(de)減少量(liang),即WAB=εA-εB。
①當電場(chang)力(li)做正功時(shi),即(ji)WAB>0,則εA>εB,電勢能減少,電勢能的(de)減少量等于電場(chang)力(li)所做的(de)功,即(ji)Δε減=WAB。
②當電場力做負功時,即WAB<0,則εA<εB,電勢能在增加,增加的電勢能等于電場力做功的絕對值,即Δε增=εB-εA=-WAB=|WAB|,但仍可以說電勢能在減少,只不過電勢能的減少量為負值,即ε減=εA-εB=WAB。
說明:某一物理過程中(zhong)其物理量(liang)的(de)增加量(liang)一定是該(gai)物理量(liang)的(de)末狀態值減(jian)去(qu)其初(chu)狀態值,減(jian)少量(liang)一定是初(chu)狀態值減(jian)去(qu)末狀態值。
(3)零(ling)電(dian)勢能點
在電(dian)場中(zhong)規(gui)定的(de)(de)任何電(dian)荷在該點(dian)(dian)電(dian)勢能(neng)為零的(de)(de)點(dian)(dian)。理(li)論研(yan)究中(zhong)通常取無限遠點(dian)(dian)為零電(dian)勢能(neng)點(dian)(dian),實(shi)際應用中(zhong)通常取大地為零電(dian)勢能(neng)點(dian)(dian)。
說明:
①零電勢能點的選(xuan)擇(ze)具有任(ren)意性(xing)。
②電勢能的數值(zhi)具有相對(dui)性。
③某一電荷在電場中確定兩點間的電勢能之差與零電勢能點的選取無關。
6.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六
電荷間的相互(hu)作用
一(yi)、電荷量(liang)和(he)點電荷
1、電荷量(liang):物(wu)體所帶(dai)電荷的(de)多少(shao),叫做(zuo)電荷量(liang),簡稱(cheng)電量(liang)。單(dan)位為庫侖(lun),簡稱(cheng)庫,用(yong)符號C表示。
2、點電(dian)(dian)荷(he):帶(dai)電(dian)(dian)體的(de)形狀、大小及電(dian)(dian)荷(he)量分布(bu)對(dui)相互作用力的(de)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在這種情況(kuang)下,我們就可以把帶(dai)電(dian)(dian)體簡(jian)化為一個(ge)點,并稱之為點電(dian)(dian)荷(he)。
二、電荷量(liang)的檢驗
1、檢(jian)測(ce)儀器:驗電器
2、了解驗電器的工作原理
三、庫侖定律
1、內容(rong):在(zai)真空中(zhong)兩(liang)個靜止的點(dian)電(dian)荷間相互(hu)作用(yong)的庫侖(lun)力跟它(ta)們(men)電(dian)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ta)們(men)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作用(yong)力的方向(xiang)在(zai)它(ta)們(men)的連線上。
2、大小:
方向:在兩個電電荷的(de)連(lian)線(xian)上(shang),同性相斥,異(yi)性相吸。
3、公式(shi)中(zhong)k為靜電力常(chang)量,
4、成立條件
①真(zhen)空(kong)(kong)中(空(kong)(kong)氣中也(ye)近似成(cheng)立),
②點電荷
7.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七
功
1.功(gong)的(de)兩個必要因素(su):一是作用在物體(ti)上的(de)力;二是物體(ti)在力的(de)方向(xiang)上通過(guo)的(de)距離(li)。
2.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li)(F)跟物體在力(li)的方向(xiang)上通(tong)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li)×距離)
3.功的(de)公式(shi):W=Fs;單位(wei):W→焦;F→牛頓(dun);s→米(mi)。(1焦=1牛·米(mi)).
4.功(gong)的(de)(de)原理:使用機(ji)械時,人們(men)所做(zuo)的(de)(de)功(gong),都等于不用機(ji)械而直(zhi)接用手所做(zuo)的(de)(de)功(gong),也就是說使用任(ren)何機(ji)械都不省(sheng)功(gong)。
5.斜(xie)面(mian):FL=Gh斜(xie)面(mian)長是斜(xie)面(mian)高的幾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螺絲(si)、盤山公路也是斜(xie)面(mian))
6.機械效率(lv):有(you)用(yong)功跟總功的(de)比值(zhi)叫機械效率(lv)。
計算公式(shi):P有(you)/W=η
7.功(gong)率(P):單位時(shi)間(t)里完成的功(gong)(W),叫功(gong)率。
計算公式: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8.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八
滑動摩擦力
1、兩個相(xiang)互(hu)接觸的物(wu)體(ti)有相(xiang)對滑動(dong)時,物(wu)體(ti)之間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動(dong)摩擦。
2、在(zai)滑動(dong)摩(mo)擦中,物(wu)體間產生的(de)阻礙物(wu)體相對滑動(dong)的(de)作用力(li),叫做滑動(dong)摩(mo)擦力(li)。
3、滑(hua)動(dong)摩(mo)擦力f的大(da)小跟正壓(ya)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稱為動摩擦因數,與相接觸的物體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0<μ<1。
5、滑動摩擦(ca)力(li)的(de)方向(xiang)總是(shi)與(yu)物(wu)體相(xiang)對滑動的(de)方向(xiang)相(xiang)反,與(yu)其接觸面相(xiang)切。
6、條(tiao)件:直接接觸、相互擠壓(彈(dan)力),相對運動/趨勢。
7、摩擦力的大小與(yu)接(jie)觸面積(ji)無關(guan),與(yu)相(xiang)對運動速(su)度無關(guan)。
8、摩擦力(li)可(ke)以是阻力(li),也可(ke)以是動力(li)。
9、計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9.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九
曲線運動
1.在(zai)曲線(xian)運動中,質(zhi)點在(zai)某(mou)一(yi)時(shi)刻(某(mou)一(yi)位置)的速度方向(xiang)是在(zai)曲線(xian)上這一(yi)點的切線(xian)方向(xiang)。
2.物體做直線或曲線運動的條件:
(已知當物體受到合外力F作(zuo)用下,在F方向上便產生加速度(du)a)
(1)若F(或a)的(de)方(fang)向(xiang)與物體速(su)度v的(de)方(fang)向(xiang)相同,則(ze)物體做直線運(yun)動(dong);
(2)若(ruo)F(或a)的方向(xiang)與物體速(su)度v的方向(xiang)不同(tong),則物體做曲(qu)線運動。
3.物體做曲線運(yun)動時合外力(li)的方向(xiang)總是(shi)指向(xiang)軌跡的凹(ao)的一邊。
4.平拋運動:將物體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
10.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十
萬(wan)有引力定律(lv)及其應用
1.萬有引力(li)定律:引力(li)常量G=6.67×N·m2/kg2
2.適用條件:可作(zuo)質點的(de)(de)兩(liang)個(ge)(ge)物體(ti)間(jian)的(de)(de)相(xiang)互作(zuo)用;若是兩(liang)個(ge)(ge)均(jun)勻的(de)(de)球體(ti),r應是兩(liang)球心間(jian)距.(物體(ti)的(de)(de)尺寸比兩(liang)物體(ti)的(de)(de)距離(li)r小得多時(shi),可以看成質點)
3.萬(wan)有引(yin)力(li)定律(lv)的應用:(中心天(tian)體(ti)質(zhi)量M,天(tian)體(ti)半徑R,天(tian)體(ti)表面重力(li)加速度g)
(1)萬有引力=向(xiang)心力(一(yi)(yi)個(ge)天體繞(rao)另一(yi)(yi)個(ge)天體作圓周運動時(shi))
(2)重(zhong)力=萬有引力
地面物體(ti)的重力加速(su)度:mg=Gg=G≈9.8m/s2
高空物體的重力加速度:mg=Gg=G<9.8m/s2
4.第一宇宙速度----在(zai)地球表面附近(軌道半徑可視為(wei)地球半徑)繞地球作圓周(zhou)運動的衛星的線速度,在(zai)所(suo)有(you)圓周(zhou)運動的衛星中線速度是大的。
由(you)(you)mg=mv2/R或由(you)(you)==7.9km/s
5.開普勒三(san)大定律
6.利用萬有引力定(ding)律計算天體質量
7.通(tong)過萬(wan)有引力(li)定律和向心力(li)公(gong)式(shi)計(ji)算環繞速度
8.大于環繞速度的兩個特殊發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