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重要知識點歸納(一)
文言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題,搜集信息,由段到句,從句到詞,全都理解,連貫一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照顧前文,聯系后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系緊密。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號,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吾""余"為我,"爾""汝"為你。省略倒裝,都有規律。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譯完之后,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句子流暢,再行擱筆。
病句改錯口訣:
改錯改錯,仔細琢磨;少主謂賓,用詞不妥,詞序混亂,重復羅嗦,指代不明,連詞用錯,不合邏輯,否定太多,判明病因,準確改妥。”
關聯詞語歌訣:
“不但”“而且”表遞進,“雖然”“但是”表轉折;
“只有”和“才”表條件,“如果”和“就”表假設;
“因為”“所以”表因果,“不是”“就是”表選擇;
“首先”“然后”表承接,相關相反為并列。
記敘順序方法歌訣
記敘主要三順序,順序倒敘和插敘。
順序按照時間寫,層次脈絡好了解。
倒敘給人印象深,激發興趣吸引人。
插敘襯托和補充,為使主題更鮮明。
作文制勝歌訣
充足構思很必要,擬個好題有實效。
揚長避短要做到,開頭出彩是高招。
亮點語言不可少,行文扣題也重要。
虎頭蛇尾不太妙,切入點新才好。
作文寫作口訣:
選材:作文選材要認真,注意觀察動腦筋;要選精華動人事,下筆才能如有神。
主題:敘事抒情或描寫,生動形象又簡潔;寫來寫去不可忘,主題思想要明確。
立意:文章立意先要準,分清對錯再求新;要從模仿變創作,不說假話只求真。
結構:題材若像血和肉,文章骨架是結構;動筆之前要想好,層次邏輯分先后。
開頭:文章開頭很重要,變化多端挺奇妙;開門見山易學,不必東轉又西繞。
煉字:煉字就像揀沙粒,寫完初稿反復吟;多余廢字不可要,關鍵好字值千斤!
造句:造句就怕老一套,活的語言動人心;日常聽到好句子,積累起來寫進文。
剪裁:做衣服,講剪裁,寫完文章要修改;哪該簡略哪該詳,全憑增刪巧安排。
細節:提高寫作靠勤學,關鍵時刻講細節;選準典型寫真切,畫龍點睛才叫絕。
結尾:好的結尾味無窮,壞的結尾意不明;千變萬化不離宗,完成主題筆就丟。
高三語文重要知識點歸納(二)
1、重點難點:
基礎知識部分——成語辨析、病句
現代文閱讀
2、易錯點、易混點:
(1)字音字形部分采用每天課前小卷小考的形式督促學生識記;
(2)現代文閱讀復習對學生長期以來不明確的語文概念進行系統的概念內涵和外延的區分,如對表達特色、
表達技巧、表現手法、表達方式進行區分,并且將出現頻率較高的考點進行總結,如常見的修辭手法作用表述;
(3)在明確概念隸屬的基礎上,規范答題的要點層次和術語的使用,如句義理解題的答題三個思考角度等。
3、收效:
(1)小卷測試既起到督促學生識記的作用,又能夠化整為零,提高零散掌握知識點的長效性,部分學生還通過主動申請批改小卷的方式強化記憶。
(2)學生答題的規范意識有所提高,相當一部分學生培養起答題模式化的意識。
(3)對各考點的考查方向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并且建立起一定的知識結構框架。
(4)寫作過程中學生有意識地嘗試著從立意、文體、選材的角度提高自己的水平。
4、存在問題:
(1)自覺滾動式鞏固復習的意識仍然薄弱,除了客觀時間有限的因素外,計劃性、持續性的自主復習做到不到位,導致一段時間后復習過內容的淡忘。
(2)雖然對規范答題作了系統的知識梳理和強調,但是講過知識學以致用的能力不強,或自覺意識不強,導致僅僅是“筆記”而非“腦記”,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并未掙脫原有解題惡習的束縛,未能將科學的解題步驟落到實處,所以查漏補缺的實效并不樂觀。
(3)理科生對語文投入從認識上到行動上都很不夠。
(4)新課改條件下對開放題的考查設置較多,而且對學生靈活作答,高度提煉概括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學生往往在這部分既存在畏難情緒嚴重的問題,同時存在較大的惰性。
5、解決辦法:
(1)師生加強對語文學科的重視,拓寬語文的夾縫空間。
(2)平時訓練高標準、嚴要求,“唯規范是從”,不規范不給分,不按步驟進行返工。
(3)在現有條件下,結合班級實際,為學生有步驟地滾動復習復習過的知識點提出計劃建議。
(4)在習題訓練過程中,尤其是講評過程中,強調對照答案找差距,透視答案析要點。
6、打算和建議:
(1)針對一輪復習中學生仍然薄弱的知識點再次精選習題進行強化鞏固;
(2)雖然二輪復習的習題量將加大,但是必須建立在有選擇性的基礎上,爭取給學生舉一反三的啟示性作用;
(3)在二輪復習進行過程中,指導學生制訂對一輪復習過的知識點進行滾動復習的計劃,并且通過適當抽測等多種方式進行督促檢查;
(4)針對個別學生出現的個性化知識掌握上的問題,盡量做到面批面改式的跟蹤指導;
(5)及時針對習題訓練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學生知識漏洞,提醒并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