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 #初一歷史下學期復習提綱#】學習是快樂的,學習是幸福的,雖然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只要努力解決這些困難后,你將會感覺到無比的輕松與快樂,所以我想讓大家和我一起進入學習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樂。®無憂考網搜集的《初一歷史下學期復習提綱》,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
【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
一、對外友好往來
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
主要的對外友好往來城市:長安、洛陽、廣州、揚州。
二、唐朝與日本的友好往來
1、隋唐時,中日兩國交往密切。貞觀年間,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來唐學習。
2、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還參照漢字創制了日本文字,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風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節和僧人中,有影響的是鑒真,曾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
4、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錢幣、習俗等。
三、唐朝與新羅的友好往來
(1)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2)新羅商人來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表現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選官吏、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四、唐與天竺的關系:玄奘西游
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他從長安出發,前往天竺。回國后,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的《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為什么唐朝與世界各國保持頻繁的友好往來?
1、唐朝的強盛、繁榮、先進,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較開放的政策和比過去發達的對外交通,給唐朝與各國友好往來提供了條件。
【第7、8課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
一、科學技術
1、趙州橋設計者:隋朝李春,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2、唐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大的城市。
3、雕版印刷術的發明我國在世界上早發明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唐朝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世界上現存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二、醫學"藥王"孫思邈《千金方》
三、光耀千古的詩壇詩人代表作特點李白
《早發白帝城》
《蜀道難》
豪邁奔放,想象豐富。詩仙杜甫
"三吏""三別"
反映社會現實詩圣白居易
《秦中吟》《新樂府》
通俗易懂,反映社會現實。
四、燦爛奪目的書法和繪畫1、書法書體書法家代表作顏體顔真卿
《多寶塔碑》柳體柳宗元
《玄秘塔碑》2、繪畫閻立本
《步輦圖》吳道子《送子天王圖》畫圣四、藝術寶庫莫高窟世界上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五、盛大歡騰的樂舞
的歌舞大曲有歌頌唐太宗的《秦王破陣樂》、唐太宗參與編創的《霓裳羽衣曲》。
【第9課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907年,唐朝為藩鎮所滅。
一、遼宋西夏的并立
1、契丹的興起
(1)契丹的生活習俗:游牧為主,唐末開始逐漸有了農耕生活。
(2)契丹國的建立:10世紀初,契丹首領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
2、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2)杯酒釋兵權:用設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統兵大將的兵權。
3、西夏的建立
4、北宋與遼的和戰---澶淵之盟
(1)時間:宋真宗統治時
(2)內容:宋初,對遼用兵失敗,只好采取防御政策,遼撤兵,宋朝給遼歲幣。
(3)評價:①宋每年要給遼歲幣給老百姓增加了負擔,對宋來說也是屈辱的。②但這個條約也使遼宋之間保持了很長時間的邊境和平,這樣有利于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特別是雙方在邊境地區貿易的發展
5、北宋與西夏的和戰
11世紀前期,黨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
宋與西夏的和議:①元昊向宋稱臣;②宋給西夏歲幣;③雙方在邊界開放貿易。
二、金與南宋的對峙
1、12世紀初期,女真杰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接著在會寧稱帝,國號金。他就是金太祖。
2、1127年,北宋被金滅亡,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3、抗金英雄:岳飛郾城大捷
4、宋金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河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政權建立民族
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遼契丹
10世紀初遼太祖阿保機上京北宋漢族960年宋太祖趙匡胤
東京(今開封)西夏黨項
11世紀前期李元昊興慶金女真
12世紀初期金太祖阿骨打
會寧,后遷到中都南宋漢族1127年宋高宗趙構臨安(今杭州)
【第10課經濟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農業的發展
1、原因:
從唐朝中晚期至五代:①南方戰亂少,為經濟發展提供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②南遷的中原人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勞動力;③自然條件的變化,南方相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南方自然條件保持較好;④引進新品種--從越南引進占城稻。
2、表現:①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茶樹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區。
二、南方手工業的興旺
1、絲織業水平的提高:(蜀地絲織業"號為冠天下")
2、棉織業的興起:(海南島發展到東南沿海)
3、制瓷業的成就: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哥窯的冰裂紋瓷器;瓷都:景德鎮)
4、造船業的發展:(宋朝的造船業成當時世界首位;廣州、泉州造船業發達)
三、南方商業的繁榮
1、南方商業都市的發展(商業都市:開封、杭州)杭州改為都城臨安后,繁榮程度遠遠超過了北宋時的開封。
2、海外貿易的發展
3、貨幣制度的變化(四川出現世界上早的紙幣:交子)
(1)、南宋時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其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而且還出現有早市、夜市。
(2)、宋朝的海外貿易,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中國商船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
(3)、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早的紙幣。南宋時,紙幣發展趁成與銅錢并行的貨幣。紙幣的產生,有利于商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