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强伦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播放方式,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国产又黄又爽又湿的免费网站,少妇被弄到高潮喷水A片69网站

2016高一第一學期政治練習冊答案

時間:2016-11-14 15:05:00   來源:無憂考網     [字體: ]
高一第一學期政治練習冊答案
前言我們的經濟生活
一、知識結構圖

二、知識大沖浪
(一)填上令人滿意的答案
1. 生產交換分配消費2. 全面協調3.發展以人為本統籌兼顧4. 經濟視角
(二) 你能選出有說服力的一項嗎
1. B2. A3. B4. C
(三) 有哪幾項是符合題意的
1. CD2. ABC3. AB4. ACD
(四)你能正確、簡明地寫出下列問題的答案嗎
1. (1)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立足我國經濟還不發達的現實條件,順應世界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潮流,不斷開拓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新途徑,迅速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2)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集中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3)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依靠科學技術,促進我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4)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5) 舉例。(略)
2. (1) “經濟眼光”就是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經濟視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從經濟上進行分析,要有經濟頭腦。
(2) 舉例。(略)
三、經濟觀察(一) 辨一辨對錯,再說說理由
不贊同小張和小李的看法。
人人都應學一點經濟常識,掌握經濟知識、培養經濟頭腦并不只是經濟學家的事。懂得一點經濟常識,培養現代經濟生活所需要的“經濟頭腦”和基本能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青年的一種期望與要求;我們生活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學習經濟常識,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基本的經濟知識和國家的經濟建設,還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二) 觀察下列圖片或圖表,結合課本知識,回答問題
(1) 無節制地濫建開發區占用了農民寶貴的糧食耕地。
(2) 中國糧食生產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穩步增長,1998年糧食生產總量高達5.12億噸,創歷史高水平,但近幾年來糧食產量逐年減產,2003年跌至4.3億噸,降至10年來的低點。糧食減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無節制地擴大工業用地、擴大城市建設規模,使糧食種植面積大幅度減少。1952年我國人均耕地2.82畝,2003年減少到1.43畝,在各地“圈地”熱潮中,近7年全國耕地減少了1億畝。
(3) 保護耕地,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它把實現人民愿望、滿足人民需要、維護人民利益特別是廣大農民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以人為本思想的體現;它是統籌城鄉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體現了全面、協調發展原則;它有利于保護土地資源,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行可持續發展。
(4) 如國務院發出《關于堅決制止占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等行為的緊急通知》;國土資源部發出《關于嚴格按照標準和政策界限抓緊清理整頓現有各類開發區的函》,集中對各類開發區進行清理整頓。
(三)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課本知識,談談你的看法
(1) 每月可節水486升,節約水費約0.90元。
(2) 我們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同時,要全面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節約用水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作為上海市民應該從節約用水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
四、課外活動設計

五、閱讀與感悟
略。
要求:仔細閱讀,運用所學的經濟學原理,寫出自己的感悟。不少于100字。
六、智慧小站

第一課 發展經濟與改善生活
一、知識結構圖

二、知識大沖浪
(一) 填上令人滿意的答案
1. 社會生產力提高和經濟發展2. 生產力生產關系3. 勞動者的勞動4. 不可再生性5. 農業社會工業社會6. 國內生產總值(GDP)7. 資金物質
(二) 你能選出有說服力的一項嗎
1. A2. C3. B4. D5. D
(三) 有哪幾項是符合題意的
1. ABC2. ABCD3. ABCD4. BD5. ABC
(四) 你能正確、簡明地寫出下列問題的答案嗎
1.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生產力作為人們改造和利用自然以創造社會財富的能力,生產力只有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之下,才能進行生產,而選擇什么樣的生產關系,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
生產關系形成后,它又反作用于生產力。當一種生產關系能夠調動人們進行經濟活動的積極性,就會對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起促進作用,反之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2. 一方面,政府是宏觀經濟的管理者,指揮著社會經濟活動的大方向;另一方面,政府還直接掌管著一定的社會經濟資源,用來向社會大眾提供各類公共物品和服務。如果政府部門的管理和決策是科學的、規范的,那么,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行就會有良好的態勢。3. 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國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這條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特征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和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我國經濟增長相當長的時期內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質消耗,靠簡單勞動支撐推動。長期存在重速度、輕效益,重產品數量增長、輕產品質量提高的現象,由此使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高投入、高增長、低效益的狀況,帶有明顯的粗放特征。黨的xx大以來,提出經濟發展要又好又快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和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是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形成了科學發展觀。
三、經濟觀察
(一) 辨一辨對錯,再說說理由
1. 不會造福一方,只會不利于經濟的健康發展,損害人民的利益。因為:
(1) 這樣不顧一切的發展經濟,只會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環境,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GDP指標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但不顧一切的片面追求GDP的增長也是不對的,GDP本身也存在一定缺陷,我們應該遵循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的方針發展地方經濟。
2. 這種觀點不對。
因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離開了積累是根本無法實現的。有了積累,才會有條件去擴大生產規模,讓更多的人有工作和有收入;才會有條件建立更多的學校和醫院等公共設施;才有能力去應對重大的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等等。一個社會,如果只有消費而沒有積累,其生產就不可能發展,經濟生活就會出現問題甚至危機。可見,社會積累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
(二) 觀察下列圖片或圖表,結合課本知識,回答問題
答案略。要求聯系實際生活領悟“發展生產與改善生活”之間的關系。
(三)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課本知識,談談你的看法
1. GDP即國內生產總值,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人均GDP是反映一國(或地區)人民生活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標。提出2010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旨在保證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隨著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提高。發展經濟必須要講經濟效益,要不斷提高投入與產出的比率,降低生產成本,節約資源和能源,保護環境,提出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旨在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這一段閱讀材料與課本知識結合點有:
(1) 勞動、勞動者素質在社會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2) 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3) 科學技術作為滲透性要素,它能提高勞動者的創新思維品質,增強勞動者的生產技能、技巧,從而產生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
四、課外活動設計

五、閱讀與感悟
略。
要求:仔細閱讀,運用所學的經濟學原理,寫出自己的感悟。不少于100字。
六、智慧小站

第二課適度消費與合理消費
一、知識結構圖

二、知識大沖浪
(一) 填上令人滿意的答案
1. 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金2. 適度合理3. 耐用非耐用4. 恩格爾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家庭消費總支出5. 調解
(二) 你能選出有說服力的一項嗎
1. B2. A3. C4. C5. B6. A(三) 有哪幾項是符合題意的
1. BD2. ABCD3. ABCD4. ABD5. BD6. ABD
(四) 你能準確、簡明地寫出下列問題的答案嗎
1. 適度消費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是指與國情及實際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消費;對于個人和家庭來說,是指與收入水平及社會風尚相適應的消費。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適度消費,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 促進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消費具有動力功能,對經濟發展具有拉動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需求量的增長,必然會推動生產的增長。而生產的增長,自然會增加就業,減輕社會的就業壓力。因此,適度消費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 促進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是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適度消費體現了在經濟發展基礎上,改善人民生活的生產目的。適度消費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創造,又必將促進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2. 主要表現為:生存消費的比重逐步縮小,享受消費和發展消費的比重相應增大;物質消費的比重逐步縮小,精神消費的比重相應增大;非耐用消費品的比重逐步縮小,耐用消費品消費和服務消費的比重相應增大;自給性消費的比重逐步縮小,商品性消費的比重相應增大。消費結構的進步還表現在食物消費在全部消費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縮小,即恩格爾系數的降低。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對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作了詳細的規定,這些權利主要有:安全權、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受尊重權、獲得賠償權。
三、經濟觀察
(一) 辨一辨對錯,再說說理由
1. 小楊的爸爸不應該采納小楊的建議。基于消費者的相對弱勢地位,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給予了消費者特殊的保護,但并沒有給消費者不正當維權的權利。消費者在勇于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應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在消費時行為規范、舉止得當,實現文明消費。
2. (1) 提倡艱苦樸素不是反對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是提倡“禁欲主義”,而是反對脫離生產發展和個人收入水平的奢侈浪費。我們要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的目標,需要有社會財富的不斷增長,而社會財富的增長,只能靠辛勤勞動來創造。提倡艱苦樸素,弘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的實現。(2) 提倡艱苦樸素,有利于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青少年要成長為“四有”的社會主義新人,必須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艱苦樸素的品質和作風是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提倡艱苦樸素,有助于引導青少年沿著全面發展的道路健康成長。
(3) 提倡艱苦樸素,有助于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金錢至上”、“享樂至上”等思想觀念的影響和誘惑。在生活上崇尚艱苦樸素,可以幫助我們抵制各種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響,進而促進良好的社會風氣的形成。
(二) 觀察下列圖片或圖表,結合課本知識,回答問題
知情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詢問和了解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情況和交易條件。
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遵循公平原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通過平等協商確定交易價格以及其他交易條件,有權獲得質量有保障、價格合理的商品或者服務。
(三)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課本知識,談談你的看法
1. 略
2.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消費水平逐年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從低層次的消費結構向高層次的消費結構轉化。“耳朵經濟”的興起,反映出在消費結構變化中,享受消費的比重相應增大,精神消費的比重日益增大,服務消費的比重相應增大。
3. 消費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應當從自我保護做起,這包括以下方面:
(1) 注意學習消費知識,積累消費經驗,提高識別真偽、辨別質量的能力。
(2) 注意“貨比三家”,在對價格基本有底時不妨討價還價。
(3) 消費前制定計劃,不要因為“搶購”等促銷活動而沖動消費。
(4) 消費時注意按照說明書使用商品,按照服務規則接受服務。
(5) 消費時如果需要簽訂合同的,應當認真審讀全文,弄清含義之后慎重簽字。
(6) 消費時記得向經營者索要發票、質量合格證、保修卡、使用說明書等單據。
(7) 收集和保存各種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各種服務熱線和投訴電話資料。(8) 權利受到侵害后,消費者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解決爭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選擇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等途徑。
四、課外活動設計

五、閱讀與感悟
略。
要求:仔細閱讀,運用所學的經濟學原理,寫出自己的感悟。不少于100字。
六、智慧小站

第三課產業發展與勞動就業
一、知識結構圖

二、知識大沖浪
(一) 填上令人滿意的答案
1. 物質資料服務有形及無形2. 科學技術下降下降大幅度上升3. 新亮點主導力量4. 社會的需要精神的追求自身的主觀條件5. 責任勞動任務職業道德6. 勞動關系法律約束力
(二) 你能選出有說服力的一項嗎
1. C2. A3. C4. D5. C6. D7. C8. D
(三) 有哪幾項是符合題意的
1. BCD2. ABD3. ABCD4. ABCD5. ABC6. ABD7. ABCD8. ABC
(四) 你能準確、簡明地寫出下列問題的答案嗎
1. (1) 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當代世界,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已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發達國家都是以第三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2) 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可以有效地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可以擴大就業領域和就業人數;可以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 (1)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問題,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我國勞動者的就業矛盾日益突出。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已成為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大問題。
(3) 政府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更加突出位置,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為解決勞動者就業問題提供了根本保證。
3. (1)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創新能力素質,是新型勞動者和創業者必備的基本素質。加強道德修養,遵守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自覺學習新技術,提高職業技能;自強自立,開拓進取,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2) 略
三、經濟觀察
(一) 辨一辨對錯,再說說理由再說說理由
1. (1) 不贊同。就業是個人進入社會、參與社會生活的新起點,正確選擇職業將為個人一生順利發展和實現人生價值奠定基礎。正確解決擇業問題,既要考慮個人職業志向,又要考慮社會需要;既要考慮經濟待遇,更要有精神追求;既要了解職業崗位要求,又要考慮自身主觀條件。過分看重單位名氣、過分追求經濟待遇,是擇業中的認識誤區。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勞動者要自強自立、開拓進取,腳踏實地,開創未來。
(2) 談啟示。(略)
2. 這種觀點不正確。勞動者在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兩者是統一的。任何權利的實現總要以義務的履行為條件。
(二) 觀察下列圖片或圖表,結合課本知識,回答問題
(1) 我國技術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師僅占5%,與發達國家高級技師占35%的水平相差甚遠。
(2)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種職業各自承擔著特定的職責,從而保證了整個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選擇職業既要考慮個人職業志向,又要考慮社會需要;既要了解職業崗位要求,又要考慮自身條件。
(三)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課本知識,談談你的看法
1. 2020年前后,上海將擁有金融人才約170萬人;在未來10余年內,平均每年增加金融人才約10萬人以上。作為金融人才除了應具備專業素質外,還應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創新能力素質等。
2. (1) 政府制定和實施的就業方針政策,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新型勞動就業體制指出了正確的方向,也為解決勞動者就業和再就業問題提供了根本保證。
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必須提高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創新能力素質是新型勞動者和創業者必備的基本素質。國家制定并實施對農民工培訓規劃,必將提高全國農民工的整體素質和就業能力。
(2) 可從以下方面提出建議: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和監督檢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增強用人單位的法治意識和道德素質;提高農民工自身依法維權的意識,等等。
3. (1) 政府加大對教育的財政投入,是落實“科教興市”戰略的重大舉措,也是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有力措施。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可以有效地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可以擴大就業領域和就業人數,保證社會安定;可以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創新能力素質,是新型勞動者和創業者必備的基本素質。加大教育發展力度對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有重要意義。
四、課外活動設計

五、閱讀與感悟
略。
要求:仔細閱讀,運用所學的經濟學原理,寫出自己的感悟。不少于100字。
六、智慧小站

第四課國家財政與依法納稅
一、知識結構圖

二、知識大沖浪
(一) 填上令人滿意的答案
1. 收入支出2. 基本平衡3. 財政收入4. 相對固定性5. 稅率6. 法人7. 征稅對象8. 用之于民
(二) 你能選出有說服力的一項嗎
1. A2. C3. B4. A5. D6. A7. D8. C
(三) 有哪幾項是符合題意的
1. ABD2. ABC3. BCD4. BC5. ABD6. ABC7.ABD8. ACD
(四) 你能準確、簡明地寫出下列問題的答案嗎
1. 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之間存在著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財政收入決定財政支出的規模;另一方面,財政支出是財政收入的目的,財政的合理支出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又能為增加財政收入創造條件。
2. 財政有力地促進經濟發展;財政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財政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財政為鞏固國防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
3. 納稅人承擔的義務有:納稅申報的義務;及時提供信息的義務;按時納稅的義務。納稅人享有的權利主要有:及時獲取稅法信息的權利;監督稅務部門工作的權利;納稅人信息資料保密的權利;了解和監督稅款如何使用的權利。
三、經濟觀察
(一) 辨一辨對錯,再說說理由
1. 這一說法是對的。因為國家增加財政支農的力度,使農民收入有了較快的增長,而農民收入的提高是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質前提,所以說國家財政能夠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這一說法是錯誤的。因為稅收有無償性的特征,即國家征稅后,稅款即為國家所有,不再歸還納稅人,也不向納稅人支付任何報酬。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
第11 / 12頁
之于民是指國家把人民群眾創造的財富以稅收的形式集中起來,為廣大人民的利益服務,廣大人民是稅收的終受益者。
(二) 觀察下列圖片或圖表,結合課本知識,回答問題
1. 圖表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07年,我國財政收入有較快增長。
2. 在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的關系上,經濟發展是源,財政收入是流;經濟發展是根,財政收入是葉。源遠才能流長,根深才能葉茂。只有發展經濟、厲行節約,廣辟財源,才能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另一方面,國家通過財政收入集中必要的財力,再通過合理的財政支出,也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三)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課本知識,談談你的看法
1. 發揮稅收對經濟的調節作用,鼓勵消費者購買小排量汽車,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2. 從材料列舉的2008年的財政投入看,我國的財政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財政支持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促進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和制度創新,在實現社會公平方面發揮著重要調節作用,財政能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財政支持加快教科文化事業發展,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總之,2008年財政投入體現了我國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會主義性質。
四、課外活動設計

五、閱讀與感悟
略。
要求:仔細閱讀,運用所學的經濟學原理,寫出自己的感悟。不少于100字。
六、智慧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