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强伦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播放方式,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国产又黄又爽又湿的免费网站,少妇被弄到高潮喷水A片69网站

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時間:2024-09-02 14:15:00   來源:無憂考網     [字體: ]
【#高一# #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學科目在整個化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整個高中階段的重難點,所以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

1.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一


  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

  (2)單位:mol/L

  (3)物質的量濃度=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CB=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據欲配制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為規定的體積,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計算、稱量、溶解、轉移、洗滌、定容、搖勻、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

  A、選用與欲配制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

  E、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平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3、溶液稀釋:C(濃溶液)V(濃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2.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二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c高溫2cu+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鈉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10、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3o4+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h2o=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3.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三


  1、原子半徑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元素化合價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正價由堿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由碳族-4遞增到-1(氟無正價,氧無+6價,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正價、負價均相同

  (3)所有單質都顯零價

  3、單質的熔點

  同一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

  4、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及其判斷)

  (1)同一周期的元素電子層數相同。因此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電子,從左到右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因此隨著電子層數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電子,從上到下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4.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四


  1.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有:醛類、葡萄糖,麥芽糖、甲酸、甲酸鹽、甲酸酯等。

  2.能發生顯色反應的有:苯酚遇Fe3+溶液顯紫色;淀粉遇I2顯藍色;蛋白質遇_顯黃色;多元醇遇Cu(OH)2顯絳藍色。

  3.能與活潑金屬發生置換反應生成H2的物質有醇、酚、羧酸。置換反應不屬于取代反應。

  4.能發生縮聚反應的物質有:苯酚與醛、二元羧酸與二元醇、二元羧酸與_、羥基酸、氨基酸等。

  5.需要水浴加熱的實驗有:制取硝基苯、制取苯磺酸、制取酚醛樹脂、銀鏡反應、酯的水解、二糖水解等。

  6.光照條件下能發生的反應有:烷烴與鹵素的取代反應、苯與Cl2的加成反應(紫外光)。

  7.常用的有機鑒別試劑有:新制Cu(OH)2、溴水、KMnO4(H+)溶液、銀氨溶液、NaOH溶液等。

5.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五


  1、鋁片與鹽酸反應是放熱的,Ba(OH)2與NH4Cl反應是吸熱的;

  2、Na與H2O(放有酚酞)反應,熔化、浮于水面、轉動、有氣體放出;(熔、浮、游、嘶、紅)

  3、焰色反應:Na黃色、K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Cu綠色、Ca磚紅、Na+(黃色)、K+(紫色)。

  4、Cu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

  5、H2在Cl2中燃燒是蒼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

  7、P在Cl2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8、SO2通入品紅溶液先褪色,加熱后恢復原色;

  9、NH3與HCl相遇產生大量的白煙;

  10、鋁箔在氧氣中激烈燃燒產生刺眼的白光;

  1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燒生成白色粉末(MgO),產生黑煙;

  12、鐵絲在Cl2中燃燒,產生棕色的煙;

  13、HF腐蝕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由白色變為灰綠,變為紅褐色;

  15、在常溫下:Fe、Al在濃H2SO4和濃HNO3中鈍化;

6.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六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5.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6.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7.吸收法: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8.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7.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七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8.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八


  一、金屬礦物:

  1、金屬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以單質(Ag和Au)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常見的金屬礦物:磁鐵礦(Fe3O4)、赤鐵礦(Fe2O3)

  二、金屬的冶煉:(以CO還原Fe2O3為例)

  1、實驗原理:Fe2O3+3CO==2Fe+3CO2

  2、實驗現象:紅色粉末變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尖嘴玻璃管有淡藍色火焰。

  3、含雜計算:將混合物質量轉換成純凈物再計算。(純凈物質量=混合物質量×質量分數)

  三、金屬資源的保護

  1、鐵生銹條件:鐵制品與空氣、水(或水蒸氣)同時接觸。

  2、防止鐵生銹的措施:在鐵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鍍耐磨耐腐蝕的鉻或制造耐腐蝕的合金等。

  3、保護措施:

  ①防止金屬腐蝕;

  ②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③合理有效地開采礦物;

  ④尋找金屬代用品。

9.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九


  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①依據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②根據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③根據內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④根據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現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現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10.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十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n=N/NA

  5.摩爾質量(M)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

  (2)單位:g/mol或g..mol-1

  (3)數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

11.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十一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黃或含硫的燃料燃燒得到(硫俗稱硫磺,是黃色粉末)

  S+O2===(點燃)SO2

  物理性質:無色、刺激性氣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體積比)

  化學性質:有毒,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熱會變回原來顏色。這是因為H2SO3不穩定,會分解XX和SO2

  SO2+H2OH2SO3因此這個化合和分解的過程可以同時進行,為可逆反應。

  可逆反應——在同一條件下,既可以往正反應方向發生,又可以向逆反應方向發生的化學反應稱作可逆反應,用可逆箭頭符號連接。

12.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十二


  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分離的物質應注意的事項應用舉例

  過濾用于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如粗鹽的提純

  蒸餾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餾

  萃取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于原溶劑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發和結晶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13.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十三


  常見的酸

  1、鹽酸(HCl):

  ①物性: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易揮發的液體(打開瓶蓋在空氣中形成白霧、質量減輕、質量分數減小);

  ②用途:除銹、制藥、胃酸幫助消化等。

  2、硫酸(H2SO4):

  ①物性:無色無味、粘稠油狀液體,不易揮發,具有吸水性(打開瓶蓋,能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質量增加、濃度減小)。

  ②用途:作干燥劑;制化肥、農藥等;金屬除銹

  ③腐蝕性(脫水性):奪取物質中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碳。

  ④稀釋: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里。

14.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十四


  常見的堿

  1、氫氧化鈉(NaOH)

  ①物性:白色塊狀固體、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易潮解(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質量增加)。有強烈的腐蝕性(化學性質)。

  ②俗名:火堿、燒堿、苛性鈉。

  ③用途:干燥劑、造紙、紡織、印染、清潔劑。

  2、氫氧化鈣:Ca(OH)2

  ①物性:白色粉沫固體、微溶于水。有較強腐蝕性(化學性質)。

  ②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③制取:CaO+H2O=Ca(OH)2

15.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十五


  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的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2、注意點:

  ①指明溫度:一定的溫度;

  ②溶劑量:100克;

  ③狀態:飽和;

  ④單位:克。

  3、溶解度曲線: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叫溶解度曲線。

  4、該曲線可表示如下信息:

  ①某物質在某一溫度下的溶解度;

  ②同種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

  ③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

  ④太多數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NH4Cl、NH4NO3等;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Ca(OH)2;少數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如:NaCl。

  5、氣體的溶解度:指在壓強為101kPa和一定溫度時,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

16.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十六


  1、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于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

  2、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3、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4、酸性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屬于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5、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10H2O、CuSO4.5H2O)

  6、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干燥的空氣里,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

  7、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氣(或空氣);

  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17.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十七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溶解過程中發生了兩種變化。

  一種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向水中擴散,這一過程吸收熱量。

  另一種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這一過程放出熱量。

  有的溶質溶解時,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小于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表現為溶液的溫度升高如:NaOH、濃H2SO4;

  有的溶質溶解時,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大于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表現為溶液的溫度降低如:NH4NO3

18.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十八


  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藥品:

  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或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2、反應的原理:

  (1)過氧化氫水+氧氣

  (2)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導管口要塞一團棉花)

  (3)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3、收集方法:

  密度比空氣大——向上排空氣法(導管口要伸到集氣瓶底處,便于將集氣瓶內的空氣趕盡)

  難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發生反應——排水法(剛開始有氣泡時,因容器內或導管內還有空氣不能馬上收集,當氣泡連續、均勻逸出時才開始收集;當氣泡從集氣瓶口邊緣冒出時,表明氣體已收集滿)。本方法收集的氣體較純凈。

  4、操作步驟: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將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塞緊試管。

  定: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點:點燃酒精燈,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后對準試管中藥品部位加熱。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離:收集完畢后,先將導管撤離水槽。

  熄:熄滅酒精燈。

  5、檢驗方法: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瓶內的氣體是氧氣。

19.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十九


  鎂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在空氣中點燃鎂條:2Mg+O2點燃===2MgO

  2.在氮氣中點燃鎂條:3Mg+N2點燃===Mg3N2

  3.在二氧化碳中點燃鎂條:2Mg+CO2點燃===2MgO+C

  4.在氯氣中點燃鎂條:Mg+Cl2點燃===MgCl2

  5.海水中提取鎂涉及反應:

  ①貝殼煅燒制取熟石灰:CaCO3高溫===CaO+CO2↑CaO+H2O=Ca(OH)2

  ②產生氫氧化鎂沉淀:Mg2++2OH-=Mg(OH)2↓

  ③氫氧化鎂轉化為氯化鎂:Mg(OH)2+2HCl=MgCl2+2H2O

  ④電解熔融氯化鎂:MgCl2通電===Mg+Cl2↑

20.高一化學科目下學期復習知識點 篇二十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業制法:石油的裂解氣

  2、物理性質: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3、結構:不飽和烴,分子中含碳碳雙鍵,6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為120°

  4、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學性質比烷烴活潑。

  (2)加成反應: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應除乙烯

  乙烯還可以和氫氣、氯化氫、水等發生加成反應。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