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高二下冊生物科目知識點#】高二下冊生物科目知識點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要復習以前的舊知識,肯定會累,所以要注意勞逸結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戰,才會有事半功倍的學習。
1.高二下冊生物科目知識點 篇一
1.糖類代謝、蛋白質代謝、脂類代謝的圖解參見課本。
2.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并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著的。
三類營養物質之間相互轉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轉化的數量不同,如糖類可大量轉化成脂肪,而脂肪卻不能大量轉化成糖類;二是轉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類不能轉化成必需氨基酸;脂類不能轉變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維持在80-100mg/dL范圍內;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會產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現低血糖癥狀,低于45mg/dL,出現低血糖晚期癥狀;多食少動使攝入的物質(如糖類)過多會導致肥胖。
4.消化:淀粉經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質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運輸:葡萄糖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主動運輸),經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為脂肪,隨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隨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
6.糖類沒有N元素要轉變成氨基酸,進而形成蛋白質,必須獲得N元素,就可以通過氨基轉換作用形成。蛋白質要轉化成糖類、脂類就要去掉N元素,通過脫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質;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麥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麥芽糖、脂肪、蛋白質);腸液含腸淀粉酶、腸麥芽糖、腸脂肪酶(消化淀粉、麥芽糖、脂肪、蛋白質)。
8.胃吸收:少量水和無機鹽;
大腸吸收:少量水和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
小腸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
胃和大腸都能吸收的是:水和無機鹽;
小腸上皮細胞突起形成小腸絨毛,小腸絨毛朝向腸腔一側的細胞膜有許多小突起稱微絨毛微絨毛擴大了吸收面積,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
2.高二下冊生物科目知識點 篇二
糖類化學通式:(CH2O)n(水解后的組成單位:葡萄糖(C6H12O6)
1、作用: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組成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原料
2、分類
A、單糖:葡萄糖(糖中的主要能源物質)、果糖、核糖(5碳糖)
B、雙糖:(兩份單糖脫水縮合而成)蔗糖、麥芽糖--植物;乳糖--動物
C、多糖:淀粉(植物內糖的儲存形式,人類糖的主要來源)
纖維素(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原(動物體內糖的儲存形式)肝糖原(與血糖保持動態平衡)
3、多糖+脂質=糖脂
多糖+蛋白質=糖蛋白
3.高二下冊生物科目知識點 篇三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1.生態系統的結構
有生物群落和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基本類型有海洋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兩方面。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四部分。
生物通過食物關系建立起來的聯系叫做食物鏈。捕食鏈不包括分解者。
2.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規律及應用
生態系統得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
能量流動特點為單向,逐級遞減。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只能從第一營養級流向第二營養級,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個營養級,因此是單向不可逆轉的。
4.高二下冊生物科目知識點 篇四
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
1.同化作用:把從外界攝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儲存能量
①自養型(光能自養和化能自養)主要指綠色植物、藻類;硝化細菌等
②異養型(直接攝取有機物)人、動物、營寄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
2.異化作用: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組成物質,釋放能量
①需氧型(有氧呼吸)人、絕大多數的動物、植物、細菌、真菌
②厭氧型(無氧呼吸)寄生蟲、乳酸菌等嫌氣性細菌兼性厭氧菌(無氧、有氧都能生存)酵母菌
5.高二下冊生物科目知識點 篇五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第一章生命的物質基礎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基本的結構形式。
6.高二下冊生物科目知識點 篇六
新陳代謝是生物基本的特征,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的區別。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并且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
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的過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一層半透膜,二是這層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植物根的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并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著的。
高等多細胞動物的體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穩態。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對生物體來說,呼吸作用的生理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二是為體內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7.高二下冊生物科目知識點 篇七
ATP
ATP:三磷酸腺苷
作用: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結構式:A—P~P~P中間是兩個高能磷酸鍵,水解時遠離A的磷酸鍵線斷裂
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ATP=ADP+Pi+能量(1molATP水解釋放30.54KJ能量)
方程從左到右時能量代表釋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動。
方程從右到左時能量代表轉移的能量,動物中為呼吸作用轉移的能量。植物中來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8.高二下冊生物科目知識點 篇八
1、細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2)原因:已分化的細胞具有本物種全套的遺傳物質.
(3)干細胞:動物和人體內保留著少量具有_和分化能力的細胞.
2、細胞全能性的證明實例
(1)植物組織培養證明了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2)克隆動物證明了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核也具有發育的潛能.
3、可作為證明細胞全能性的實例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起點:具有細胞核的細胞;終點:形成完整的個體;外部條件:離體、營養物質等.
注:種子發育成植株不叫全能性.
4、細胞分化程度與全能性的關系:分化程度越低的細胞全能性越高.
5、細胞全能性比較
(1)動物與植物:植物細胞>動物細胞;
(2)同一個體:受精卵>生殖細胞>體細胞;
(3)同一細胞:剛產生的細胞>成熟細胞>衰老細胞.
9.高二下冊生物科目知識點 篇九
1、自由水和結合水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如血液凝固時,部分自由水轉化為結合水。自由水/結合水的值越大,新陳代謝越活躍。自由水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
2、能源物質系列:生物體的能源物質是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生物體內的主要貯藏能量的物質是脂肪;動物細胞內的主要貯藏能量的物質是糖元;植物細胞內的主要貯藏能量的物質是淀粉;生物體內的`直接能源物質是ATP;生物體內的終能量來源是太陽能。
3、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四種有機物共同的元素是C、H、O三種元素,蛋白質必須有N,核酸必須有N、P;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例:DNA、葉綠素、纖維素、胰島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在化學成分中共有的元素是C、H、O)。
4、蛋白質的四大特點:
①相對分子質量大;
②分子結構復雜;
③種類極其多樣;
④功能極為重要。
5、蛋白質結構多樣性:
①氨基酸種數不同,
②氨基酸數目不同,
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
④肽鏈空間結構不同。
6、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蛋白質分子功能多樣性,概括有:
①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如肌動蛋白;
②催化作用:如酶;
③調節作用:如胰島素、生長激素;
④免疫作用:如抗體,抗原(不是蛋白質);⑤運輸作用: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注意:蛋白質分子的多樣性是由核酸控制的。
7、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承擔者。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是遺傳信息的載體,存在于一切細胞中(不是存在于一切生物中),對于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8、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脫氧核苷酸,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10.高二下冊生物科目知識點 篇十
1、地球上的生物現在大約有200萬種,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有20多種。
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指組成生物體的各種元素和化合物。
3、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重要作用:
①C、H、O、N、P、S6種元素是組成原生質的主要元素,大約占原生質的97%。
②有的參與生物體的組成。
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響生物體的生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