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上冊期中知識點(語文) 篇一
虛詞
⑴之
縱一葦之所如(助詞,取獨)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扣舷而歌之(音節助詞)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茍非吾之所有(助詞,取獨)
⑵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詞,從)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詞,被)托遺響于悲風(介詞,給)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何為其然也(代詞,指簫聲)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⑷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連詞,表轉折)侶魚蝦而友糜鹿(連詞,表并列)
耳得之而為聲(連詞,表順承)下江陵,順流而東也(連詞,表修飾)
2.高一上冊期中知識點(語文) 篇二
1、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2、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3、比喻三要素:本體、喻體、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何地、何人、何因、何過、何果。
5、律詩四條件:八句四聯、偶尾同韻、中聯對偶、平聲合調。
6、五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抒情、說明、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總分總結構、總分結構、分總結構。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按時間順序、按空間順序、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舉例法、對比法、喻證法、歸謬法。
12、八種主要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反復、對偶。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14、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
15、六種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3.高一上冊期中知識點(化學) 篇三
離子共存問題
凡是能發生反應的離子之間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進的離子之間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規律是:
1、凡相互結合生成難溶或微溶性鹽的離子(熟記常見的難溶、微溶鹽);
2、與H+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生成水或弱)酸及酸式弱酸根離子:
氧族有:OH-、S2-、HS-、SO32-、HSO3-
鹵族有:F-、ClO-
碳族有:CH3COO-、CO32-、HCO32-、SiO32-
3、與OH-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有:
NH42+和HS-、HSO3-、HC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以及弱堿的簡單陽離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
4、能相互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常見還原性較強的離子有:Fe3+、S2-、I-、SO32-。
氧化性較強的離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
4.高一上冊期中知識點(化學) 篇四
鈉與非金屬的反應
4Na+O2=2Na2O(白色)2Na+O2△Na2O2(淡黃色)
2Na+Cl2點燃2NaCl
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浮、熔、游、響、紅)
氧化鈉過氧化鈉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Na2CO3和NaHCO3
①、與酸的反應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反應速率更快)
②、與堿的反應
Na2CO3+Ca(OH)2=CaCO3↓+2NaOH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NaHCO3+NaOH=Na2CO3+H2O
③、與鹽的反應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BaCl2=2NaCl+BaCO3↓
④、相互轉化
2NaHCO3△Na2CO3+H2O+CO2↑(加熱分解)
Na2CO3+H2O+CO2=2NaHCO3(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5.高一上冊期中知識點(化學) 篇五
1、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俗名:沼氣、坑氣
2、分子結構:
CH4: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鍵角:109度28分)
3、化學性質:
①氧化反應:(產物氣體如何檢驗?)
甲烷與KMnO4不發生反應,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應:(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說明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
4、同系物:
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式(結構不同導致性質不同)
烷烴的溶沸點比較:碳原子數不同時,碳原子數越多,溶沸點越高;碳原子數相同時,支鏈數越多熔沸點越低
同分異構體書寫:會寫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
6.高一上冊期中知識點(化學) 篇六
物質的分類
1、常見的物質分類法是樹狀分類法和交叉分類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三種,中間大小分散質直徑大小為1nm—100nm之間,這種分散系處于介穩狀態,膠粒帶電荷是該分散系較穩定的主要原因。
3、濁液用靜置觀察法先鑒別出來,溶液和膠體用丁達爾現象鑒別。
當光束通過膠體時,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這是由于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形成的。
4、膠體粒子能通過濾紙,不能通過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離提純出膠體,這種方法叫做滲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飽和溶液,煮沸至紅褐色,即制得Fe(OH)3膠體溶液。該膠體粒子帶正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向陰極移動,從而該極顏色變深,另一極顏色變淺,這種現象叫做電泳。
7.高一上冊期中知識點(生物) 篇七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8.高一上冊期中知識點(生物) 篇八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發生了滲透作用,該作用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兩側溶液具有濃度差。
2、動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紅細胞為例:紅細胞膜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①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細胞吸水。
②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細胞失水。
③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質濃度時,水分進出平衡。
3、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①在成熟的植物細胞中,原生質層(細胞膜+液泡膜+二者之間的細胞質)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②成熟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條件是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的條件是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
9.高一上冊期中知識點(歷史) 篇九
1、紡織業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順序:麻葛絲棉。
(2)絲綢之路:漢代開辟。絲綢遠銷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地區。
(3)唐代私營紡織作坊興起,官營紡織業也有相當大的規模,朝廷征收民間紡織品的數量相當可觀。
2、冶金業主要成就:
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工藝特點:分布廣,規模大,水平高。戰國以后以鐵器為主,漢代冶鐵開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風形式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3、制瓷業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
a、產生——原始時代彩陶
b、發展:山東龍山文化——蛋殼黑陶
c、獨特技術——唐三彩
d、陶瓷過渡時期:商代中期到東漢晚期。
(3)瓷器:
a、唐代青瓷——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b、唐晚期長沙銅官窯首創彩繪工藝。
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藝技術發明——康熙時期、頂峰——雍正時期
10.高一上冊期中知識點(政治) 篇十
匯票與支票的區別和聯系
項目支票匯票
不同點含義不同由出票人簽發,委托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種票據由出票人簽發,委托付款人在見票時或指定時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種票據
形式不同轉賬支票和現金支票電匯和信匯
使用范圍不同作為支票形式之一的轉帳支票適用于辦理同城轉賬結算主要用于外埠結算
相同點同為一種票據,都是目前我國經濟往來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都要求見票人無條件付款,其使用都能減少和避免現金交易所帶來的諸多麻煩,有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