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2020年各地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匯集
【熱點背景】
春風十里不如你,無論條件多么艱苦,無論教學方式怎么改變,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的師者擔當。每一年,我們都有一位又一位的師者投入偏遠地區進行教學,小小黑板、稚嫩臉龐、田間地頭是對偏遠地區教育最真實的寫照,老師們所帶去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愛。洋溢在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回響在耳邊的讀書聲是最美麗的畫卷。
【模擬示例】
當下,我國的教育資源分布依舊存在不均衡,很多偏遠地區教育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備、師資缺乏的問題。但是越是艱苦,越是涌現除了一批又一批甘愿奉獻自己送教的老師,這些人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作為當代的年輕人,你有什么啟示?
【參考答案】
1.當下我國的教育情況的確是存在教育不平衡、發展不充分的問題,但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甘于奉獻的老師們,他們可能是已經工作的老師、也可能是還在上學的大學生、還可能是心懷大愛的志愿者。但無論是誰,我們都可以從他們的身上感受到大愛。
2.教育是用一顆心點亮更多的心,用一扇窗打開更多的窗。在這個特殊的春天,我們感謝這些充滿愛的故事,也期待更多愛被傳遞,更多心靈被點亮。奉獻是青春的指向標,無論是58歲W先生,還是東北“老劉”心系和田,他們都是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他人,這種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心懷大愛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位年輕人學習。
3.如今的新時代,對于年輕人既是機遇,更是挑戰,我們正值壯年,對未來有希冀,對未來有憧憬,有沖勁、干勁、敢于嘗試,這是年輕人的優勢。疫情當下,就業是我們最關切的問題,但我們仍需保初心,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切忌盲從,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將來。我們更應該做到:
(1)。認識到當下形勢的嚴峻性和挑戰性,不掉以輕心,穩扎穩打,樹立明確的目標,以此作為自己的動力不斷努力。
(2)永葆空杯心態。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愿意奉獻自己,自己的時間、精力、經驗、知識。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有其閃光點,我們主動學習,學習國家大政方針、專業知識。
(3)敢于擔當,不怕困難。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在當代扮演的角色很重要,我們需要勇挑時代的大梁,將自己的理想與國家的理想結合,在的年紀做最努力的人。
【篇二】2020年各地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匯集
【熱度背景】
有機構數據顯示,在“五一”小長假中,隨著新興玩樂消費的異軍突起,許多新興職業進入大眾視野,有侍弄萌寵的擼鴨官,也有整理收納師、密室策劃師、自習室社長和寵物攝影師。疫情催生“宅經濟”,還讓電商直播破壁出圈。
相比傳統行業,新興職業從業形式更為靈活,工作時間相對自由,因此吸引了許多市場嗅覺敏銳的年輕人。或許不少新興職業僅躋身“利基市場”,投入少、規模小,難比肩涉及群體更廣的傳統行業,但新興職業活力迸發,是社會流動加速的表現,也助推社會要素重組,體現了經濟的活力。
許多新興職業往往誕生在傳統行業未抵達的領域,但它們在壯大過程中,由于缺乏經驗優勢、專業人才、資本和行業規范等,時常曇花一現,難以持久。新興職業要想蓬勃發展,只有保持其新穎特性,向市場輸出專業服務、為客戶定制個性方案,才能在競爭中茁壯成長。而夯實人才培養,讓更多專業性復合型人才進入其中,新興職業的發展才能有源頭活水。
【模擬預測】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發展,“遛狗師”、“整理收納師”、“陪跑師”、“酒店試睡員”、“叫醒”等新興職業進入大眾視野。這些在父母眼中的“鬧著玩兒”的事兒,逐漸在“玩耍”中成了一種職業。對于“新興職業”,你怎么看?
【思路點撥】
1.概括提煉話題,表明自身觀點。
新興職業的涌現反映了經濟活力和創造力,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新一代擇業期的年輕人不同于父輩和80后一代人,他們不拘泥于傳統擇業觀念,更加追求個性化和自由,從而選擇了新興職業,我們應以包容的心態,迎接和適應這種變化,給予他們更多的社會尊重,培養出更多創新型、復合型人才。
2.分析其發展的意義。
(1)滿足多元化需求。新興職業的產生會豐富當前已有的職業體系,創造出更多新崗位,吸納更多人才,滿足當前年輕人個性化的擇業需求。
(2)激發經濟活力。新興職業活力迸發,有效盤活了社會資源,創造更多就業,激發出經濟發展的新活力。
3.分析“新興職業”興起的原因。
(1)就業觀念的轉變。當代年輕人更加追求自我,不拘泥于傳統觀念,敢于進行自我突破。
(2)從業形式的靈活。從業形式更為靈活,工作時間相對自由。
(3)社會需求的迸發。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需要大量的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人群,同時不斷迸發的市場需求,需要能夠提供個性化、精細化的人群。
4.分析“新興職業”背后存在的問題。
(1)缺乏經驗優勢,發展難維持。新興職業在發展中缺乏專業人才、資本和行業規范,使得某些新興行業曇花一現,難以持久。
(2)缺乏制度規范,權益難保障。由于新職業是一種新興事物,相關職業標準、職業規范都不成熟,存在相關法律制度的空白,這使得從事新興職業的人員在自身權益維護上比較困難。
(3)缺少理性思考,規劃不合理。一部分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缺乏對職業的清晰認識與了解,沒有充分的職業規劃,往往被職業的“藝術照”所吸引,盲目更風,最終以“頻繁跳槽”出圈。
5.結合實際,提出解決對策。
(1)完善管理機制。對新興職業要創新管理方式,精確設置負面清單,避免“一刀切”,充分激發潛力,釋放動能,同時國家政策層面出臺針對新興職業的管理監督規范,嚴厲打擊新興職業市場的亂象,約束相關企業違法行為,倒逼新興企業規范運營,保障從業人員的權益。
(2)防范職業風險。一方面求職者自身要增強法律意識,簽訂勞動合同,學會用勞動合同法維權,與企業據理力爭或者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企業的違法行為;另一方面求職者也需轉變心態,不僅要勇于嘗試,而且要完善自我,努力使自己一專多能,在適應新興職業的同時,做到“干一行、愛一行”。
(3)關注人才培養。政府擴大職業教育規模,根據當前新興職業發展需要、針對人才短板和行業缺口進行“訂單式”培養,有針對性地培養更多的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從而滿足新興職業的需求,促進其更好的發展。
【篇三】2020年各地公務員面試熱點預測匯集
【熱點背景】
線上新型消費方式不斷涌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下消費的不足,起到了擴內需、促消費的作用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這段時間,“直播帶貨”成為消費熱詞。4月15日,湖北省30個縣的縣長在直播間“為湖北拼個單”;山東S市副市長發起“博士市長助力農產品”,視頻播放量突破200萬;同時,一些公眾人物“直播帶貨”的交易額不斷刷新紀錄。“直播帶貨”作為一種線上新型消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
【模擬示例】
近期,湖北省30個縣的縣長在直播間“為湖北拼個單”;山東S市副市長發起“博士市長助力農產品”,視頻播放量突破200萬等新聞引起人們的關注;同時,一些公眾人物“直播帶貨”的交易額不斷刷新紀錄。“直播帶貨”作為一種線上新型消費,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要點】
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新型消費方式不斷涌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下消費的不足,起到了擴內需、促消費的作用,并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隨著“直播帶貨”開始流行,更多用戶涌入直播間,嘗鮮直播購物;更多企業家與創業者也開始捕捉新的消費熱點和商機。
直播帶貨成為“頂流”既是消費者的需求,也是互聯網的產物。首先直播帶貨的營銷技巧不同于傳統的營銷模式,主播通過自己試用給觀眾呈現效果,加上非常有感染力的“買它買它”等語言的宣傳,刺激進入直播間觀看人的消費欲望。其次“直播帶貨”經濟蓄力已久,已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從產品的篩選、介紹和砍價等方面已經有了很成熟的流程。再加上受疫情影響,消費者足不出戶推動“宅經濟”發展,線下客源稀少促進企業商家轉向電子商務謀生存。從直播助農到直播售樓,從直播賣車到直播賣飛機,直播銷售的邊界不斷擴大。直播經濟蒸蒸日上的景象可謂順勢而成。再次,直播帶貨以暢通的網絡、快捷的支付以及飛速的物流發展為依托,加上直播本身具有互動感,眾多網友的集體參與也帶來了從眾心理的產生,價格優勢、主播個人魅力等也促進直播帶貨成為頂流的原因之一。
“直播帶貨”也存在虛假宣傳、貨不對板、假冒偽劣、售后維權等問題。任何一個行業的成熟都會經歷不斷暴露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新興行業而言更是如此。規范直播帶貨發展,平臺責無旁貸。具體而言,平臺既要做好自律,也要做好對平臺內商家與主播們的他律。一方面,完善網紅帶貨的誠信評價機制,將粉絲評價、舉報、監管部門的調查處罰信息等記入評價系統,把違法情節嚴重、污點信息較多的“網紅”拉入黑名單,取消直播帶貨資格,利用失信懲戒手段規范直播帶貨行為;另一方面,敦促一些主播在相關領域形成更強的知識儲備和專業度,引導他們在直播之外花更多的時間用于挑選商品、試用商品等,從而讓粉絲們在直播時有更好的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