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人教版高二地理會考知識點#】只有高效的學習方法,才可以很快的掌握知識的重難點。有效的讀書方式根據規律掌握方法,不要一來就死記硬背,先找規律,再記憶,然后再學習,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識。©無憂考網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地理會考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教版高二地理會考知識點(一)
1、春分日(3月21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dao),晨(chen)昏線與經(jing)線重合。
2、根據等壓線(xian)決(jue)定風向(xiang)的步驟(zou)①高(gao)壓垂直(zhi)指向(xiang)低(di)壓②北半(ban)球(qiu)右偏南半(ban)球(qiu)左偏
3、東西(xi)兩半球的劃分(fen)西(xi)經(jing)20°和東經(jing)160°的經(jing)線圈。
4、秋分日(9月23日)太陽直射(she)點在赤道(dao),晨昏線(xian)與經線(xian)重合。
5、大氣環流的(de)好處調(diao)整全(quan)球(qiu)水熱分布,是各地天氣變(bian)化和氣候構(gou)成的(de)重要因素。
6、天(tian)體(ti)系統的成因(yin)天(tian)體(ti)之間因(yin)相(xiang)(xiang)互吸(xi)引(yin)和(he)相(xiang)(xiang)互繞轉,構成天(tian)體(ti)系統。
7、緯(wei)(wei)線(xian)和(he)緯(wei)(wei)度,低緯(wei)(wei)中緯(wei)(wei)高緯(wei)(wei)的劃(hua)分(fen)連接東西的線(xian)。每1個緯(wei)(wei)度為(wei)11千米;
8、經線(xian)和經度連接南北(bei)的(de)(de)線(xian)。相對的(de)(de)兩條(tiao)經線(xian)組成一個經線(xian)圈。
9、天體系(xi)(xi)統(tong)的級別地月系(xi)(xi)-太(tai)陽系(xi)(xi)-銀河系(xi)(xi)(河外星系(xi)(xi))-總(zong)星系(xi)(xi)。
10、宇宙的(de)基本特點(dian)由各種(zhong)形態的(de)物質構成(cheng),在(zai)不斷運動(dong)和(he)發(fa)展(zhan)變化。
11、地球公轉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時(shi)9分(fen)10秒(miao))回(hui)歸年365日5小(xiao)時(shi)48分(fen)46秒(miao)
12、已知經度求時區數經度除以15,再四舍(she)五入。
13、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14、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xian)月滿月下(xia)弦(xian)月殘月
15、地轉偏(pian)向(xiang)(xiang)(xiang)力的方向(xiang)(xiang)(xiang)北(bei)半球(qiu)向(xiang)(xiang)(xiang)右偏(pian),南(nan)半球(qiu)向(xiang)(xiang)(xiang)左偏(pian)。
16、海平面等壓線與風力大小低(di)壓中心,高壓中心。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
17、晝(zhou)夜長短的決定夏半年,越(yue)(yue)北白晝(zhou)越(yue)(yue)長,冬半年,越(yue)(yue)南白晝(zhou)越(yue)(yue)長。
18、天體(ti)的分類星(xing)(xing)(xing)云恒星(xing)(xing)(xing)行星(xing)(xing)(xing)衛星(xing)(xing)(xing)彗星(xing)(xing)(xing)流星(xing)(xing)(xing)體(ti)星(xing)(xing)(xing)際物(wu)質。
19、地(di)球自轉的周期(qi)恒(heng)星日,23小(xiao)時56分4秒(真正周期(qi));太(tai)陽日,24小(xiao)時。
20、地球的赤道(dao)周長(chang)4萬千(qian)米
21、太陽直(zhi)(zhi)射點的(de)決定與(yu)該(gai)點的(de)切(qie)線方向垂直(zhi)(zhi),地(di)方時為(wei)12點。
22、月相變(bian)化(hua)規律上(shang)上(shang)西西(上(shang)弦月),下下東東(下弦月)
23、地球自(zi)轉的地理好處晝(zhou)夜(ye)更(geng)替不一(yi)樣(yang)地方(fang)時水(shui)平運動物(wu)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24、本初子午線0°經線,透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
25、國際(ji)日期變(bian)更線(xian)180°經線(xian)(理論上),不透過陸(lu)地(實(shi)際(ji))。
26、東(dong)西方(fang)向的(de)決定無(wu)限方(fang)向,沿著(zhu)自(zi)轉(zhuan)方(fang)向為向東(dong),逆著(zhu)自(zi)轉(zhuan)方(fang)向為向西。
27、南(nan)北回歸線和南(nan)北極圈(quan)23°26′和66°34′緯線
28、夏至(zhi)日(6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zai)北回歸線(xian)(xian),晨昏線(xian)(xian)與經線(xian)(xian)交角。
29、南北(bei)緯的(de)決定(ding)度數(shu)向北(bei)增(zeng)大為(wei)北(bei)緯,向南增(zeng)大為(wei)南緯。
30、熱(re)力環(huan)流由于(yu)地面冷熱(re)不均(jun)而構成的空(kong)氣環(huan)流。
31、地球側視(shi)圖的判讀(du)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2、南北(bei)(bei)兩半(ban)球的劃分(fen)以(yi)赤道(dao)為(wei)(wei)界,以(yi)北(bei)(bei)的為(wei)(wei)北(bei)(bei)半(ban)球,以(yi)南的為(wei)(wei)南半(ban)球。
33、太(tai)(tai)陽外部結構及(ji)其相應的太(tai)(tai)陽活動光球黑(hei)子(zi)色(se)球耀斑日冕(mian)太(tai)(tai)陽風。
34、我(wo)國太陽能的分布青(qing)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35、太陽輻射對(dui)地球和人類的(de)影(ying)響維持地表溫度,水循環大氣(qi)運動等的(de)動力,人類的(de)主要能源。
36、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1970年東(dong)方紅一號1999年神舟(zhou)號載人航天試(shi)驗飛(fei)船。2003年神州5號
37、氧(yang)(yang)氮臭氧(yang)(yang)二氧(yang)(yang)化碳(tan)水汽和塵埃的作用生命(ming)活動(dong);構(gou)成(cheng)生物體;吸收(shou)紫外線;光(guang)合保溫作用;成(cheng)云致雨
38、大氣(qi)對太陽輻射(she)(she)的削弱作用吸收(shou)反射(she)(she)散射(she)(she)。
39、構成風的直(zhi)接原因水平氣壓梯度力。
40、二(er)十四(si)節(jie)氣春雨(yu)驚春清谷(gu)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qiu)處露秋(qiu)寒霜降(jiang)冬雪(xue)雪(xue)冬小大寒
41、地球的平(ping)均半徑6371千(qian)米
42、星(xing)期的由來朔望兩弦四相。
43、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
44、太(tai)陽(yang)輻射能(neng)量的來(lai)源(yuan)核聚變(bian)反應
45、太(tai)陽(yang)直射(she)點的移動規律(lv)太(tai)陽(yang)直射(she)點以一年(nian)為周期相應(ying)地(di)在(zai)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
46、世(shi)界時以本初子午線時光為標準時。
47、地球俯視(shi)圖的判讀逆時針(zhen)自轉(zhuan),中心(xin)為北(bei)極(ji);順時針(zhen)自轉(zhuan),中心(xin)為南(nan)極(ji)。
48、大(da)氣污染二氧化(hua)碳的溫室效(xiao)應,氟氯(lv)烴破壞臭(chou)氧層(ceng)
49、歐美傳統(tong)四季以春分夏至(zhi)秋(qiu)分冬(dong)至(zhi)為(wei)四季的起點。
50、五帶的(de)名稱和范(fan)圍(wei)熱(re)帶北溫帶南(nan)溫帶北寒帶南(nan)寒帶。
51、我(wo)國傳統四季(ji)以立(li)(li)春2月4日立(li)(li)夏立(li)(li)秋立(li)(li)冬(dong)為(wei)起(qi)點來劃分四季(ji)。
52、水平氣(qi)壓(ya)(ya)(ya)(ya)梯(ti)度力(li)的(de)方向和(he)大小高壓(ya)(ya)(ya)(ya)垂直指向低(di)壓(ya)(ya)(ya)(ya)。單(dan)位距離間氣(qi)壓(ya)(ya)(ya)(ya)差越大風力(li)越大。
53、日(ri)出(chu)日(ri)落(luo)時刻的計算(suan)根據晝長以(yi)標(biao)準(zhun)日(ri)出(chu)(6時)和標(biao)準(zhun)日(ri)落(luo)(18時)前后推算(suan)。
54、大氣上(shang)界(jie)離地(di)面約2000-3000千米。
55、空間開發階段的開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飛機試航成功。
56、大氣(qi)的保溫效應對(dui)流層大氣(qi)中(zhong)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對(dui)地面長波(bo)輻射(she)吸收潛力很強。
57、對(dui)流(liu)層(ceng)的(de)主(zhu)要特(te)征(zheng)上冷下熱,對(dui)流(liu)顯著,天氣現象復雜多(duo)變。與人類(lei)的(de)關系最密(mi)切
58、宇宙自然(ran)資源(yuan)的分類空間資源(yuan)(高真空強輻(fu)射失重)太(tai)陽能(neng)資源(yuan)礦(kuang)產資源(yuan)。
59、地球上生物(wu)出現和(he)進(jin)化(hua)的原(yuan)因光照(zhao)條件穩(wen)定的宇宙環境適宜(yi)的大氣(qi)溫度液態水(shui)。
60、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①影響氣(qi)候(hou)②影響短(duan)波通訊③產(chan)生磁暴現(xian)象
61、北京時(shi)光以東八(ba)區(120°地方時(shi))為標準時(shi)光。
62、全球(qiu)的(de)熱(re)量平(ping)衡地球(qiu)多年平(ping)均收入的(de)熱(re)量與支(zhi)出(chu)的(de)熱(re)量是(shi)相等(deng)的(de)。
63、地(di)球(qiu)(qiu)自轉的方向(xiang)自西向(xiang)東。從(cong)地(di)球(qiu)(qiu)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
64、晨(chen)(chen)昏線的決定沿自轉方向(xiang)(xiang),黑(hei)夜向(xiang)(xiang)白(bai)天(tian)過渡(du)為(wei)(wei)晨(chen)(chen)線,白(bai)天(tian)向(xiang)(xiang)黑(hei)夜過渡(du)為(wei)(wei)昏線。
65、大氣圈對地球的重要好(hao)處保(bao)護生物生存,影響地球自然環境,維持生命活(huo)動
66、保護宇(yu)宙(zhou)環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強國際合作。
67、晝(zhou)(zhou)夜長短(duan)的(de)計算以晝(zhou)(zhou)弧長度(du)(du)為依據,每15度(du)(du)為1小時(shi)。
68、八大行(xing)星(xing)(xing)按結(jie)構特征分類類地行(xing)星(xing)(xing)(水金地火)巨(ju)行(xing)星(xing)(xing)(木土)遠日行(xing)星(xing)(xing)(天海)。
69、南(nan)北方(fang)向(xiang)的決定有(you)限方(fang)向(xiang),北極為最北,南(nan)極為最南(nan)。
70、空間探索(suo)階段的開(kai)始(shi)1957年10月,原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
71、人類對(dui)宇宙(zhou)的認識過程天(tian)圓(yuan)地方說(shuo)地圓(yuan)說(shuo)地心說(shuo)日心說(shuo)大爆炸宇宙(zhou)學說(shuo)。
72、地(di)球公轉的地(di)理好處(chu)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hua)晝夜長短的變化(hua)四季(ji)更替
73、小氣候城市風海陸風山(shan)谷風
74、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水汽和(he)固體雜質
75、地面輻射是對流(liu)層大氣主(zhu)要的直接(jie)熱源。
76、天(tian)文四季(ji)一(yi)年內白晝最(zui)長太(tai)陽的季(ji)節(jie)是(shi)夏季(ji)。
77、干潔空氣的組成氮和(he)氧,二氧化碳和(he)臭氧
78、摩擦力(li)對風(feng)向的影(ying)響(xiang)由(you)于(yu)受摩擦力(li)的影(ying)響(xiang),風(feng)向與等壓線(xian)并不平行,而(er)是有(you)個交角。
79、太陽黑(hei)子的變化周(zhou)期11年。
80、地球公轉的速度(du)在近日(ri)點(dian)時公轉速度(du)較快,在遠日(ri)點(dian)時較慢。
81、引起(qi)大(da)氣(qi)運動的根本(ben)原因各緯(wei)度間的冷熱不(bu)均。
82、地球自(zi)轉的速(su)(su)度角速(su)(su)度(每小(xiao)時15°),線速(su)(su)度(自(zi)赤道向兩極遞減)
83、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最主(zhu)要因素太陽高度角
84、地方時的計算每往(wang)東1°,時刻增大4分鐘(zhong)。
85、東(dong)(dong)西經的(de)決(jue)定沿著自轉方向增大(da)的(de)是(shi)東(dong)(dong)經,減小的(de)是(shi)西經。
86、冬半年的概念(nian)9月(yue)23日(ri)至3月(yue)21日(ri)
87、輻(fu)射定律(lv)物質的(de)溫度越(yue)高,輻(fu)射中部分的(de)波長(chang)越(yue)短;反(fan)之越(yue)長(chang)。
88、黃赤交(jiao)角黃道平面(mian)(mian)與赤道平面(mian)(mian)的夾(jia)角,目前為23°26′。
89、地(di)球公轉的方向自(zi)西向東。從地(di)球北(bei)極上空觀察(cha),呈逆時(shi)針旋轉。
90、地(di)球(qiu)上氣(qi)壓(ya)帶(dai)和風(feng)帶(dai)的分布東北信風(feng)副高(gao)(gao)中緯西(xi)風(feng)副極(ji)地(di)低(di)壓(ya)極(ji)地(di)東風(feng)極(ji)地(di)高(gao)(gao)壓(ya)
91、太陽系(xi)八大行(xing)星的位(wei)置水金地火(小(xiao))木土天海(hai)。
92、地球(qiu)公轉的軌道橢圓軌道。一月(yue)初(近日點),七月(yue)初(遠日點)。
93、冬至日(12月22日)太陽直射(she)點(dian)在南回歸(gui)線(xian),晨昏線(xian)與經線(xian)交角(jiao)。
94、平(ping)流層的主要特(te)征(zheng)臭氧吸收紫外(wai)線。平(ping)流,對(dui)高空飛行(xing)有(you)利(li),
95、太(tai)陽的主要成分氫(qing)和(he)氦
96、日(ri)地平均距離(li)496億(yi)千米。
97、正午太陽高度(du)的計算(suan)90°-(直射點(dian)與所求(qiu)點(dian)的緯度(du)間隔)
98、區時(shi)(shi)的計算每往東1個(ge)時(shi)(shi)區,時(shi)(shi)刻(ke)增大(da)1個(ge)小(xiao)時(shi)(shi)。
99、大氣逆輻射夜間(jian)有云較(jiao)溫暖,夜間(jian)晴朗較(jiao)寒冷。
100、大氣垂直分層對流層平流層(臭氧層)高層大氣(電離層)
人教版高二地理會考知識點(二)
1、地震
(1)我國地震(zhen)的基本特(te)點:分布范圍廣(guang);頻(pin)率高,強(qiang)度大;震(zhen)源(yuan)淺(qian),危害大。
(2)我國地(di)震多發(fa)的原因(yin):處于地(di)殼活躍地(di)帶(dai)
2、泥(ni)石流和(he)滑坡災害
(1)泥石(shi)流:定義:由暴雨、冰雪(xue)融(rong)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shi)塊的特(te)殊洪(hong)流。
(2)類型:
①暴雨泥石(shi)流:西部(bu)和半(ban)濕潤、半(ban)干旱氣候過渡帶(dai)
②冰(bing)川泥石流:102°E以西的高(gao)原
(3)泥石流發生的條(tiao)件:
①地(di)形:坡陡谷(gu)深(shen)的山(shan)區
②巖石(shi):破碎,松散碎屑物質多
③植被:缺乏(fa),山坡(po)表層缺少保護(hu)
④氣(qi)候:暴(bao)雨或(huo)連續性降雨或(huo)冰雪融水匯集
(4)泥石(shi)流分布地區:
以(yi)(yi)燕山、太行山、龍門山、邛崍山、大涼山和烏蒙山一線(xian)為界;以(yi)(yi)西:呈帶(dai)狀或片狀;以(yi)(yi)東:呈零星分(fen)布
(5)滑坡
①定義:是斜坡(po)上(shang)的巖體或土(tu)體,在重力的作用下(xia),沿一定的滑動(dong)面整體下(xia)滑的現象(xiang)。
②我國滑坡的(de)分布:
空間分布:以大興(xing)安(an)嶺、太行山(shan)、巫山(shan)、雪峰(feng)山(shan)為界;東部:稀疏;西部:密集
時間分(fen)布:6-8月(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