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强伦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播放方式,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国产又黄又爽又湿的免费网站,少妇被弄到高潮喷水A片69网站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方程式匯總2019

時間:2019-11-26 17:37:00   來源:無憂考網     [字體: ]

#初中三年級#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方程式匯總2019#】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但古人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多了一次失敗,就多了一次教訓;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經驗。沒有失敗和挫折的人,是永遠不會成功的。本篇文章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方程式匯總2019》,供大家借鑒。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方程式匯總2019篇一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化合反應)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耀眼強光.生成白色固體)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3.銅在空氣中受熱:2Cu+O2加熱2CuO(紅色金屬變為黑色固體)

  4.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點燃2Al2O3(銀白金屬變為白色固體)

  5.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O2點燃2H2O(淡藍火焰、放熱)

  6.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5O2點燃2P2O5(大量白煙生成白色固體)

  7.硫粉在空氣中燃燒:S+O2點燃SO2(燃燒放熱、有刺激味氣體)

  8.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O2點燃CO2(白光放熱使石灰水變渾濁)

  9.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O2點燃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2CO+O2點燃2CO2(藍色火焰石灰水變渾濁)

  11.甲烷燃燒CH4+2O2點燃CO2+2H2O(藍色火焰石灰水變渾濁有水霧)

  12.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3O2點燃2CO2+3H2O(同11)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方程式匯總2019篇二

  一、氧氣的性質

  與非金屬單質反應

  1、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O2點燃CO2

  現象:燃燒旺盛、發白光、放熱、生成的氣體能使石灰水變渾濁

  2、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C+O2點燃2CO

  氧氣不充足時生成一氧化碳。燃燒、放熱。生成有毒的氣體CO

  3、硫在氧氣中燃燒:S+O2點燃SO2

  現象: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的氣體有刺激味氣體(硫在空氣中燃燒是淡藍色火焰)

  4、紅磷在氧氣中燃燒:4P+5O2點燃2P2O5

  現象:劇烈燃燒、放熱、有濃厚的白煙生成。

  5、氫氣在空氣中燃燒:2H2+O2點燃2H2O

  現象:燃燒、放熱、淡藍色火焰,干燥的燒杯壁有水霧出現

  與金屬單質的反應

  6、鎂條子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

  現象: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固體

  7、鐵絲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

  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注意:①做此實驗時,瓶底要放少量細沙或水,防止生成的高溫的熔化物濺落炸裂瓶底。

  ②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所以實驗時,鐵絲一端要系一根火柴,待火柴即將燃盡時放入氧氣瓶中,用火柴在氧氣中燃燒的熱量引燃鐵絲。

  8、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2Cu+O2加熱2CuO現象:紅色金屬銅變為黑色固體

  9、鋁箔在氧氣中燃燒:4Al+3O2點燃2Al2O3

  現象:劇烈燃燒、放熱、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

  10、密閉容器中加熱金屬汞:2Hg+O2加熱2HgO

  現象:銀白色的液體變成桔紅色粉末,同時容器里的空氣的體積差不多減少了1/5.(拉瓦錫的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

  與化合物的反應

  11.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O2點燃2CO2

  現象:藍色火焰,放熱,生成的氣體能使石灰水變渾濁

  一氧化碳是煤氣的主要成分有劇毒!使用時小心煤氣中毒!如果中毒,應立即抬到室外吸氧,或到醫院做高壓氧,效果更好!

  12.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2O2點燃CO2+2H2O甲烷是天然氣、沼氣的主要成分

  現象:藍色火焰、放熱、生成的氣體能使石灰水變渾濁,干燥的燒杯內壁上出現水霧

  13.酒精(也叫乙醇)在空氣中燃燒:C2H5OH+3O2點燃2CO2+3H2O

  現象:藍色火焰、產生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放熱干燥的燒杯內壁上出現水霧

  二、氧氣的制取

  14、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2H2O2=O2+2H2O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

  現象: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產生氣泡,生成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15、加熱高錳酸鉀:2KMnO4加熱K2MnO4+MnO2+O2↑(注意:MnO2在這里是生成物,不是催化劑)

  現象:導管口有氣泡產生,生成的氣體使帶火星木條復燃(實驗室制氧氣的原理)

  16、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2KClO3加熱2KCl+3O2↑二氧化錳做催化劑

  現象:導管口有氣泡產生,生成的氣體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實驗室制氧氣的原理)

  17、水通直流電(電解水):2H2O通電2H2↑+O2↑

  現象:電源兩極產生氣泡,體積比是2:1,陰極產生的氣體能燃燒,陽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18、加熱分解氧化汞:2HgO加熱2Hg+O2↑

  現象:紅色固體變為銀白色液體,生成的氣體使帶火星木條復燃,(不適合制氧氣,因為汞有毒)

  三、氫氣的性質和制法

  19、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可燃性)

  2H2+O2點燃2H2O現象:淡藍火焰、放熱、干燥的燒杯內壁上出現水霧

  ◆放出的熱量是同質量汽油的三倍,是理想的高能燃料,因為原料是水來源廣泛、熱能高、生成水對環境沒有污染。

  ◆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否則點燃不純的氫氣會發生爆炸!

  20、氫氣還原氧化銅:(還原性)

  H2+CuO高溫2Cu+H2O黑色逐漸變為紅色、試管內壁出現水霧

  21、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Zn+H2SO4=ZnSO4+H2↑

  鋅粒逐漸溶解并有大量氣泡產生、實驗室制備氫氣

  四、碳的的性質

  可燃性

  22、氧氣充足:C+O2點燃CO2煤爐底層的反應(與氧氣充分接觸)也是煉鋼的原理。

  煉鋼:就是通過碳與氧氣的反應,減少生鐵中碳元素的含量。

  生鐵的含碳量:2%--4.3%,鋼的含碳量:0.03--2%

  23、氧氣不足:2C+O2點燃2CO現象:藍色火焰,放熱,它是許多燃料的成分。也是煤氣CO中毒的原因,CO也是空氣污染物之一。

  還原性

  24、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的碳層:C+CO2高溫2CO

  煤爐中層的的反應,是一個吸熱反應,生成有毒的氣體

  25、碳在高溫下還原氧化銅:C+CuO高溫2Cu+CO2↑

  現象:黑色粉末中出現紅色固體、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碳獲得氧發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氧化銅提供氧,是氧化劑。

  26、碳在高溫條件下還原氧化鐵:2Fe2O3+3C高溫4Fe+3CO2↑

  現象:紅色固體變成黑色,生成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是冶煉金屬的原理,碳具有還原性,發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

  27、碳在高溫下還原四氧化三鐵:Fe3O4+2C高溫3Fe+2CO2↑

  ◆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是冶煉金屬的原理,碳具有還原性,發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

  五、一氧化碳的性質

  可燃性

  28、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CO+O2點燃CO2

  現象:藍色火焰放熱,生成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O氣體有劇毒!這是因為CO吸進肺里很容易跟血液里的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不能很好的跟氧氣結合,人體就缺少氧氣,嚴重者中毒死亡。

  還原性

  29、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uO+CO加熱Cu+CO2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30、一氧化碳高溫條件下還原氧化鐵:Fe2O3+3CO高溫2Fe+3CO2

  現象:紅色固體變成黑色,生成的氣體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是高爐煉鐵的原理。CO奪得氧,使氧化鐵發生還原反應,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是還原劑。.

  31、一氧化碳在高溫的條件下還原四氧化三鐵:Fe3O4+4CO高溫3Fe+4CO2

  Fe3O4提供氧,使CO發生氧化反應,所以Fe3O4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劑。高爐煉鐵的原理。

  六、二氧化碳的性質

  與水反應

  32、二氧化碳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H2CO3

  表觀看不到有什么現象發生,為了證明CO2能與水反應,常把CO2通過紫色的石蕊溶液,觀察到石蕊溶液變成紅色,實際上是碳酸使石蕊變紅。

  33、碳酸不穩定常溫下就分解:H2CO3=CO2↑+H2O

  ◆生成物里有碳酸,都直接寫成最后的產物,CO2↑+H2O

  該反應也用來解釋:通入CO2變紅后的石蕊溶液加熱為什么又恢復成原來的紫色?

  與石灰水反應

  34、石灰水與二氧化碳的反應:Ca(OH)2+CO2=CaCO3↓+H2O

  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應用:檢驗是否生成CO2氣體,或鑒定混合氣體中是否有CO2存在?

  解釋:①用石灰漿粉刷的墻壁,為什么剛開始的時候,反而更潮濕了?

  ②用石灰漿粉刷的墻壁,為什么墻壁變得白而堅硬?

  ③用石灰漿粉刷的墻壁,為了快點干,常常在室內生個碳火盆,為什么?

  ④將澄清的石灰水長時間露置于空氣中,上面出現一層薄薄的白膜。為什么?

  ⑤久盛石灰水的試劑瓶的瓶壁上,常常出現有一圈圈白環。為什么?

  ⑥為了保鮮雞蛋,有人在雞蛋外面的殼上涂上一層石灰水。為什么?

  七、實驗室制取CO2

  實驗室制法

  35、實驗室制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

  現象:固體逐漸溶解、同時表面有大量氣泡產生,生成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用石灰石制取CO2,原料經濟、易得、反應速率適中,產生的氣體便于收集,而且操作簡便。

  ◆實驗室制取CO2,不能用稀硫酸代替鹽酸,因為硫酸鈣微溶,會覆蓋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應。

  工業制法

  36、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CO2↑

  ◆實際上二氧化碳只是它的副產品,主要產品是生石灰。

  37、純堿溶液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

  現象:固體表面迅速產生大量氣泡,固體同時溶解消失,產生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此反應不適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速率太快,來不及收集,適合作泡沫滅火器的原料!

  38、煤爐中必不可少的三個化學反應

  煤爐的底層:C+O2點燃CO2

  煤爐的中層:CO2+C高溫2CO

  煤爐的上部藍色火焰的產生:2CO+O2高溫2CO2

  39、高爐煉鐵主要的化學反應:

  高爐的底層:C+O2點燃CO2

  高爐的中層:CO2+C高溫2CO不論高爐修得有多高,都會有煉鐵的尾氣CO排放到空氣中!

  3CO+2Fe2O3=高溫=3CO2+2Fe高爐煉鐵的主反應

  40、古詩中蘊寓著化學變化

  古詩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一大瑰寶,其中許多都蘊含著化學原理。

  《石灰吟》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思考:(1)古詩中蘊含了幾種變化?那一句沒有其它物質生成?

  (2)古詩中蘊含了幾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三種)

  (3)古詩中蘊含了幾化學反應?(三個)

  分析:千錘萬鑿出深山石灰石很不容易從深山里開采出來,這個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

  烈火焚燒若等閑CaCO3=高溫=CaO+CO2↑

  形象地寫出了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發生了質的變化。表現出作者內心那種不怕犧牲的精神壯志!

  粉骨碎身渾不怕CaO+H2O=Ca(OH)2

  留清白在人間Ca(OH)2+CO2=CaCO3↓+H2O作者更是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一個純潔清白的人。

  從高溫煅燒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鈣,石灰的這一系列變化,充分表達了作者,身體都不怕粉碎的那種死無所畏懼的高尚氣節!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方程式匯總2019篇三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復分解反應)

  Ca(OH)2+CO2=CaCO3↓+H2O

  現象:石灰水由澄清變渾濁。

  相關知識點:這個反應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

  不用它檢驗,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2Mg+O2=2MgO

  現象:鎂在空氣中劇烈燃燒,放熱,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關知識點:(1)這個反應中,鎂元素從游離態轉變成化合態;(2)物質的顏色由銀白色轉變成白色。(3)鎂可做照明彈;(4)鎂條的著火點高,火柴放熱少,不能達到鎂的著火點,不能用火柴點燃;(5)鎂很活潑,為了保護鎂,在鎂表面涂上一層黑色保護膜,點燃前要用砂紙打磨干凈。

  3.水通電分解(分解反應)

  2H2O=2H2↑+O2↑

  現象:通電后,電極上出現氣泡,氣體體積比約為1:2

  相關知識點:(1)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2)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3)電解水時,在水中預先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增強水的導電性;(4)電源為直流電

  4.生石灰和水反應(化合反應)

  CaO+H2O=Ca(OH)2

  現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關知識點:(1)最終所獲得的溶液名稱為氫氧化鈣溶液,俗稱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無色酚酞,酚酞會變成紅色;(3)生石灰是氧化鈣,熟石灰是氫氧化鈣。(4)發出大量的熱

  5.實驗室制取氧氣

  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氧氣(分解反應)

  2KClO3=MnO2(作催化劑)=2KCl+3O2↑

  相關知識點:(1)二氧化錳在其中作為催化劑,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或氧氣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沒有改變;(3)反應完全后,試管中的殘余固體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進行分離的方法是:洗凈、干燥、稱量。

  ②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分解反應)

  2KMnO4=K2MnO4+MnO2+O2↑

  相關知識點:在試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錳酸鉀粉末滑落堵塞導管。

  ③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分解反應)

  2H2O2=MnO2(作催化劑)=2H2O+O2↑

  共同知識點:(1)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導管要伸到集氣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實驗結束要先撤導管,后撤酒精燈,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試管;(3)加熱時試管要略向下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試管;(4)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氧氣要等到氣泡連續均勻地冒出再收集;(5)用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瓶口驗滿,伸入瓶中檢驗是否是氧氣。

  6.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充分燃燒:C+O2=CO2

  不充分燃燒:2C+O2=2CO

  現象:在空氣中發出紅光;在氧氣中發出白光,放熱,生成一種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

  相關知識點:反應后的產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進行檢驗。

  7.硫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S+O2=SO2

  現象:在空氣中是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是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無色有刺激性氣體。

  相關知識點:(1)應后的產物可用紫色的石蕊來檢驗(紫色變成紅色);(2)在集氣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堿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8.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3Fe+2O2=Fe3O4

  現象: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熱,生成黑色固體

  相關知識點:(1)鐵絲盤成螺旋狀是為了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2)在鐵絲下方掛一根點燃的火柴是為了引燃鐵絲;(3)等火柴快燃盡在伸入集氣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氣,鐵絲不能完全燃燒;太晚,不能引燃;(4)事先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細沙,避免灼熱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

  9.紅磷在氧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4P+5O2=2P2O5

  現象:產生大量白煙并放熱

  相關知識點:可用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10.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2H2+O2=2H2O

  現象:產生淡藍色的火焰,放熱,有水珠生成

  相關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1.木炭還原氧化銅(置換反應)

  C+2CuO=2Cu+CO2↑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放熱

  相關知識點:(1)把木炭粉和氧化銅鋪放進試管,使受熱面積大,反應快;(2)導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為了檢驗是否產生CO2;(3)在酒精燈上加網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4)先撤出導氣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試管;(5)試管冷卻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熱的銅的氧氣發生反應,生成CuO;(6)C是還原劑,CuO是氧化劑

  12.氫氣還原氧化銅(置換反應)

  H2+CuO=Cu+H2O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同時試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關知識點:(1)實驗開始時,應先通入一段時間氫氣,目的是趕走試管內的空氣;(2)實驗結束后,應先拿走酒精燈,后撤走氫氣導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銅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又生成氧化銅。

  1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復分解反應)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

  CaCO3+2HCl=CaCl2+H2O+CO2↑

  現象:白色固體溶解,同時有大量氣泡產生。

  相關知識點:(1)碳酸鈣是一種白色難溶的固體,利用它能溶解在鹽酸中的特性,可以用鹽酸來除去某物質中混有的碳酸鈣;(2)不能用濃鹽酸是因為濃鹽酸有揮發性,揮發出HCl氣體混入CO2中。使CO2不純;(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為碳酸鈣和硫酸反映,產生CaSO4微溶于水,覆蓋在固體表面,使反應停止;(4)不能用碳酸鈣粉末是因為反應物接觸面積大,反應速度太快。

  14.工業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分解反應)

  高溫煅燒石灰石

  CaCO3=CaO+CO2↑

  相關知識點:CaO俗名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化合反應)

  2CO+O2=2CO2

  現象:產生藍色火焰

  相關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6.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CO+CuO=Cu+CO2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粉末,生成氣體使石灰水變渾濁

  相關知識點:一氧化碳是還原劑,氧化銅是氧化劑

  17.甲烷在空氣中燃燒

  CH4+2O2=CO2+2H2O

  現象:火焰明亮呈淺藍色

  相關知識點:甲烷是天然氣(或沼氣)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很好的燃料。

  18.工業制造鹽酸(化合反應)

  H2+Cl2=2HCl

  相關知識點:該反應說明了在特殊條件下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19.實驗室制取氫氣(置換反應)

  Zn+H2SO4=ZnSO4+H2↑

  相關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應)

  C+CO2=2CO

  相關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應)

  CO2+H2O=H2CO3

  現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碳酸。

  22.碳酸不穩定分解(分解反應)

  H2CO3=H2O+CO2↑

  相關知識點:(1)碳酸是一種不穩定的酸,受熱易分解;(2)分解時,二氧化碳從溶液中逸出,使紅色石蕊溶液變成紫色。

  23.滅火器的反應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滅火原理:滅火時,能噴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們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與空氣隔絕,達到滅火的目的.

  24.金屬和水的反應(置換反應)

  ①2K+2H2O=KOH+H2↑

  ②3Fe+4H2O=Fe3O4+4H2↑

  25.水與非金屬的反應(置換反應)

  C+H2O=CO+H2↑

  26.水與氧化物的反應(化合反應)

  ①SO3+H2O=H2SO4

  ②Na2O+H2O=2NaOH

  27.碳酸氫銨受熱分解(分解反應)

  NH4HCO3=NH3↑+H2O+CO2↑

  28.用鹽酸來清除鐵銹(復分解反應)

  Fe2O3+6HCl=2FeCl3+3H2O

  29.鐵絲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反應)

  Fe+CuSO4=FeSO4+Cu

  現象: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鐵表面有紅色固體產生

  30.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復分解反應)

  CuSO4+2NaOH=Cu(OH)2↓+Na2SO4

  現象:產生藍色沉淀

  31.二氧化硫與燒堿溶液反應

  SO2+2NaOH=Na2SO3+H2O

  32.點燃酒精

  C2H5OH+2O2=2CO2+3H2O

  33.氯化鈉溶液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不溶性沉淀(復分解反應)

  NaCl+AgNO3=NaNO3+AgCl↓

  34.稀硫酸溶液與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不溶性沉淀

  H2SO4+Ba(NO3)2=BaSO4↓+2HNO3

  35.氯化銨固體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加熱(復分解反應)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6.碳酸納與鹽酸反應(復分解反應)

  Na2CO3+HCl=NaCl+CO2+H2O

  現象:固體溶解,產生氣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