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楊時是宋(sònɡ)朝的大學問家。他很愛學習,也非常尊(zūn)敬老師。
相傳,有,他和一個同學在讀書時爭論起來。為了盡[jǐn]快弄清問題,他們就冒著鵝毛大雪,專門去請教程頤(yí)老師。
他們走到程老師家門口,看見程老師坐在椅子上睡著[zháo]了。楊時悄悄地對同學說:“程老師正在休息,咱們在這兒等一會兒吧!”他們就一聲不響地站在門口,一邊默(mò)默地背書,一邊靜靜地等候著。
過了很久,程老師醒來,發現兩個學生站在大雪紛飛的門外,就急忙把他們拉進屋里,心疼(ténɡ)地說:“外邊雪這么大,你們為什么不進屋呢?”
楊時望著程老師慈祥(cíxiánɡ)的面容(rónɡ),誠懇地說:“老師,您正在休息,我們怎么能驚動您呢!”
【教學設計一】
1.會認8個字,會寫8個字。
2.朗讀課文,能較完整地把這個故事講出來。教育學生熱愛學習,尊敬老師。
3.會用“非常”“急忙”寫句子。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
正確運用詞語造句,練習講故事。
教學準備:
小黑板、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
2.指導學生記憶字形,規范書寫。
3.朗讀課文,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告訴學生“程門立雪”是個成語,課文《程門立雪》講的就是這個成語故事。
2.簡介“成語”,舉例,如:自相矛盾。
3.你知道有哪些成語,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把帶注音的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字音讀錯或破句的地方。
3.檢查學生識字情況,交流識字方法。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糾正丟字、添字和破句、破句的現象。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宋、容、急、息”,觀察生字的結構。
2.指導書寫。
3.學生書寫生字(表揚寫字認真,寫得好的學生)
四、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表揚姿勢正確,讀得快,讀得響的學生)
2.標出自然段。
3.指名學生自由選讀課文某一段,教師給評點指導。
4.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楊時和同學尊敬老師的好品質。
2.理解課文,練習講課文故事。
3.指導寫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檢查)
2.檢查朗讀課文。
二、熟讀課文,讀流利
1.練習把課文讀流利。讀得準確,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不暢讀。
2.同桌互讀。
三、理解課文,讀出感情
1.輕聲讀課文。說說你覺得楊時是個什么樣的人?
2.指導讀好2-5自然段。讀出感情,理解詞句。
(1)找出楊時愛學習的句子讀一讀,指導讀出急切的心情,讀中理解“爭論”“弄清”“冒著”“請教”等詞語。
(2)指導讀楊時尊敬老師的句子或詞語,一邊讀一邊體會“悄悄地”“一聲不響地”“默默地”“靜靜地”的情景。指導讀出楊時他們生怕有一點動靜都會吵醒老師的心情,讀得輕輕地。
(3)指導讀程老師和楊時的對話。讀出程老師愛學生和學生愛老師的濃濃師生情。讀中理解“心疼”“慈祥”“驚動”等詞語。
3.通過讀全文,在把課文中有關寫雪的詞句畫出來讀一讀,然后說一說“程門立雪”這個成語的意思。
4.朗讀全文
四、指導寫字
五、做課后第2題和第3題
【教學設計二】
1.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本課10生字“楊、宋、著、敬、題、敲、默、待、慈、漫”;正確書寫并記憶“著、敬、題、待、漫”。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在閱讀的過程中想一想,楊時為什么冒雪站在程老師家門口。
3.知道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
【重點難點】
1.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
2.從楊時的行為中體會他尊敬老師的情感和愛學習的好品質。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進行質疑。
1.我們中國歷有許許多多的成語,它們大多包含著一定的意義,因此流傳至今。
有一些還有專門的故事呢,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2.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就是一個成語故事,出示課題,齊讀。
通過預習,請你說說課題中,“程”指誰?“立雪”是什么意思?誰在程門立雪?為什么要立雪?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2.要求學生根據板書的內容嘗試說說課文的內容。
3.教師歸納并出示。
宋朝學者楊時很愛學習,也非常尊敬老師。有,他和同學去向程頤老師請教問題,發現老師在午睡,就不敲門,在漫天飛舞的大雪中默默地背書、靜靜地等待。慈祥的程頤老師醒來后被深深地感動了。
1)生自由朗讀。
2)同桌合作,學習10個生字。
3)交流。
音:宋(平舌音)、敬(后鼻音)、漫(前鼻音)
形:題(半包圍結構,先外后里)
義:(換詞)漫天飛舞(換詞)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態度神色和藹安詳)
4)指名讀,男女生讀。
說明:
這一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間。在學生動腦動口的基礎上,教師把課文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并把10個生字有意識地結合在里面,一舉兩得:既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又為識字教學創設了一個平臺,融識字于語言環境之中。由于二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識字能力,因此識字教學時有所側重,不必面面俱到。
三、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楊時真是一位愛學習、尊敬老師的人,請小朋友輕聲讀讀課文,找一找,從哪些詞或句可以看出?說說理由。(先自己圈劃,再小組討論)
2.交流,隨機討論。
1)抓“爭論、盡快、鵝毛大雪、一邊默默地背書、一邊靜靜地等待”,體會楊時愛學習的品質。
2)抓“悄悄、默默、靜靜”等,體會楊時尊敬老師的品質。
師引讀3、5節。
3.小結:楊時尊敬老師,寧愿在風雪中等待也不愿打擾老師休息;楊時愛學習,不浪費一點點時間,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4.程老師又是怎樣的人?你從哪里看出?
根據反饋指導朗讀4、6節,重點體會“急忙、心疼、久久”。
5.想象:程老師望著門外的大雪,久久沒有說話,他會怎么想?
6.小結:程老師愛學生,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