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4小題,共48分)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B.調節機體活動的級中樞在大腦皮層
C.人體的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組織液和淋巴
D.不同人的體溫,因年齡、性別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異
2.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當穩態遭到破壞,必將引起()
A.酶促反應速率的加快B.兒童患佝僂病
C.細胞代謝紊亂D.成年人患肌無力病
3.列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通過人體自身調節實現B.包括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
C.包括pH的調節,血糖的調節D.體溫的調節不屬于內環境穩態調節的范疇
4.體液是動物及人體內含有的液體,它包括()
①細胞內液②血漿③淋巴④組織液⑤消化液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血細胞、肌細胞和淋巴細胞所處的內環境分別是()
A.血漿、體液、體液B.血液、體液、淋巴
C.血漿、組織液、淋巴D.血液、細胞外液、體液
6.給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進行輸氧時,要在純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氣體,以維持呼吸中樞的興奮,這主要是利用什么調節()
A.神經調節B.體液調節C.激素調節D.內分泌調節
7.下列選項中,與其他三個選項的含義都有很大差別的一項是:()
A.細胞外液B.細胞內液C.血漿、組織液、淋巴D.內環境
8.可以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生物是()
A.家兔B.魚類C.鳥類D.草履蟲
9.組織水腫是由于組織液增多、大量積累在組織細胞間隙造成的。下列各項中不會引起組織水腫的是()
A.營養不良導致血漿蛋白含量減少B.花粉過敏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大
C.飲食過咸導致血漿滲透壓過高D.淋巴回流受阻組織液中滯留大分子物質
10.下列關于內環境的敘述中,正確的一組是()
①內環境是細胞賴以生存的液體環境②內環境是細胞內的環境,即細胞內液
③高等動物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
④內環境主要由血漿、組織液、淋巴構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1.下列各組化合物中,全是內環境成分的一組是()
A.CO2、血紅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體、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漿蛋白D.Ca2+、載體、氨基酸
12.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的內環境組成是()
A.淋巴B.淋巴和組織液C.血漿和組織液D.血漿和淋巴
13.右圖是細胞免疫中X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后的
殺傷作用過程示意圖,其中X細胞是指()
A.B細胞B.T細胞
C.效應B細胞D.效應T細胞
14.當一個人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會導致()
A.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B.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腦釋放抗利尿激素D.垂體滲透壓感受器興奮
15.不屬于對生長素的雙重性描敘的是
A.既能促進植物生長,也能抑制生長B.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
C.既能促進果實成熟,也能抑制果實成熟D.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16.已知突觸前神經元釋放的某種遞質可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該種遞質立即被分解。某種藥物可以阻止該種遞質的分解,這種藥物的即時效應是()
A.突觸前神經元持續性興奮B.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興奮
C.突觸前神經元持續性抑制D.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抑制
17.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主要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效應器由運動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體組成
B.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
C.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是單方向的
D.條件反射的建立與脊髓等低級中樞無關
18.右圖為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ABCDE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反射弧
B.該圖有2個神經元
C.圖中②的結構決定了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只能是單向的
D.若從①處剪斷神經纖維,刺激③處,效應器仍能產生反應
19.如圖所示,神經纖維MB段距離長于MC段,在M處給以電刺激,在B,C處用電流計測其電位變化,電流計指針()
A.不動B.向左擺
C.向右擺D.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擺動
20.摘除植物的頂芽后,側芽將會因生長素()
A.濃度增高,發育成枝B.濃度增高,生長受抑制
C.濃度降低,發育成枝D.濃度降低,生長受抑制
21.艾滋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下列有關艾滋病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與艾滋病患者擁抱會傳染艾滋病
B.HIV在離開人體后能存活很長時間,危害極大
C.HIV主要攻擊人體內的T細胞,最終使人喪失一切免疫功能
D.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質構成,但沒有核糖體
22.下列屬于人在寒冷環境中的身體變化是
①皮膚血管收縮②增加皮膚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幾乎不分泌⑤代謝活動增強
A.①④⑤B.①②⑤C.④⑤D.②③
23.與激素調節相比,高等動物神經調節的特點是()
①調節速度快②調節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圍廣泛
④作用的部位準確⑤作用的時間短⑥作用的時間比較長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24.某人因患流感而出現持續高熱,在一晝夜中持續維持在39.5℃,則該病人在一晝夜中產熱總量與散熱總量之間關系是()
A.基本相等B.產熱量大于散熱量C.產熱量小于散熱量D.不確定
二、非選擇題(52分)
25.右圖表示某淋巴細胞,膜外顆粒為抗體,請回答:
(1)該細胞為__________________細胞,它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化而來的。
(2)抗體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________,
它能消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抗體分泌的過程中要消耗主要由
[]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
26.下圖表示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之間的有關聯系,請分析說明:
(1)①表示的結構名稱是_________,
A代表。
(2)圖中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激素增多時③④都將減少,這種作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圖表示三個神經元及其聯系。其中“—○—<”表示從樹突到胞體,再到軸突及末梢(即一個完整的神經元模式),為了研究興奮在一個神經元上的傳導方向和在神經元間的傳遞方向,進行了相關實驗。聯系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經支配的小腿肌肉,則③稱為_________,能代表反射弧的結構為(用圖中序號表示)_______。
(2)刺激圖中b點,則b點發生的膜電位變化是________,圖中________點可產生興奮。
(3)若刺激d點,圖中_____________點可產生興奮;
(4)由圖中可看出一個神經元的突觸小體與下一個神經元的____相接觸而形成突觸,圖中共有突觸_____個。
(5)由此說明:興奮在一個神經元上的傳導是_____。興奮在兩個神經元間的傳遞是__,其原因是_______。
28.內環境穩態的維持,依賴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而信息分子是它們之間聯系的一種“語言”。據圖回答:
(1)當人在恐懼時,體內腎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腎上腺細胞的信息分子A是來自神經元產生的______________,完成該調節過程的結構基礎是_________。
(2)在寒冷時,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甲狀腺細胞的信息分子B是來自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
(3)在體液免疫過程中,抗原經吞噬細胞處理后,呈遞給B淋巴細胞,導致其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由上可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4小題,共48分)
題號1112
答案CCDDCBBDCBCB
題號84
答案DBCBDBDCCADA
一、選擇題(1~32題每題1分,33~50題每題2分,共68分)
1.下列關于幾種化學元素與光合作用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C是組成糖類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從CO2先后經C3、C5形成
(CH2O)
B.N是葉綠素的組成元素之一,沒有N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C.O是構成有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中的氧來自于水
D.P是構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應和暗反應過程均有ATP的合成
2.酵母菌在代謝中產生CO2的部位可能是
A.細胞質基質B.細胞質基質或線粒體
C.線粒體D.細胞液
3.原核細胞中,擬核內的核物質主要是指
A.DNAB.RNAC核酸D.蛋白質和核酸
4.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病毒雖不具有細胞結構,但其體內也存在遺傳物質
B.大腸桿菌和酵母菌的體內都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C.核酸、蛋白質、細胞核和細胞壁這些物質或結構在植物細胞內存在著
D.藍藻體內沒有葉綠體,但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
5.蛋白質和多肽的主要區別是
A.蛋白質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B.蛋白質的氨基酸比多肽多
C.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比多肽大D.蛋白質能水解成多種氨基酸
6.把一組織搗碎后進行化學分析,得知含水、蛋白質、DNA和糖元,由此該組織是
A.小麥的B.家兔的C.病毒的D.細菌的
7.植物細胞吸水不會漲破,這是由于存在著
A.細胞膜B.葉綠體C.液泡D.細胞壁
8.胰島細胞中與合成、分泌胰島素有關的一組細胞器是
A.線粒體、中心體、高爾基體、內質網
B.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線粒體
C.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葉綠體
D.內質網、核糖體、中心體、高爾基體
9.人的唾液腺細胞中,比汗腺細胞中顯著增多的細胞器是
A.中心體B.高爾基體C.內質網D.溶酶體
10.細胞能夠完成各項生理活動的基本條件是
A.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B.線粒體供能
C.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D.保持細胞的完整性
11.生物體的結構是與功能相適應的,不同組織
細胞具有不同的結構和功能,右圖為某組織
細胞結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是腎小管上皮細胞,
①處附近可能分布較多線粒體
B.若是胰島細胞,
①處的高爾基體和線粒體數目都增多
C.若是皮膚表皮細胞,其細胞核膜上核孔數目較多
D.該細胞可能是人的小腸上皮細胞,①處附近可能分布較多的線粒體
12.下列哪一項代表了高等植物個體的結構層次
A.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B.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C.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種群D.細胞→器官→系統→個體
13.將紫色水蘿卜的塊根切成小塊放人清水中,水的顏色無明顯變化。若進行加
溫,隨著水溫的增高,水的顏色逐漸變紅。其原因是
A.細胞壁在加溫中受到破壞B.水溫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溫使生物膜失去了選擇透過性D.加溫使水中的化學物質發生了反應
14.下列結構中都不含磷脂的細胞器是
A.線粒體和中心體B.中心體和核糖體
C.高爾基體和液泡D.內質網和染色體
15.糖類不含有,脂質含有,蛋白質也不一定有,而核酸一定有的元素是
A.NB.PC.SD.P、S
16.不在內質網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
A.抗體B.膽固醇C.維生素DD.核酸
17.纖維素被稱為第七營養素.食物中的纖維素雖然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能
促進腸道蠕動、吸附排出有害物質.從纖維素的化學成分看,它是一種
A.二糖B.多糖C.氨基酸D.脂肪
18.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顯微鏡的幾個步驟,如下圖是顯微鏡觀察中的兩個視
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觀察對象,以視野(1)到視野(2)是,操作過程的正
確順序是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轉動細準焦螺旋
③調節光圈
④轉動轉換器
⑤移動裝片
A.①一②一③一④B.③一①一②
C.⑤一④一③一②D.④一⑤一①一②
19.植物細胞吸收水分、礦質元素和其他物質的方式之一是胞飲作用,具體過程
是:當物質吸附在細胞膜上時,細胞膜內陷形成小囊泡,囊泡在移動的過程中
在細胞內溶解消失,把物質留在細胞質內,或囊泡一直移動將物質交給液泡,
以下對胞飲作用的理解正確的是
A.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特征是選擇透過性
B.這個過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吸收水分和吸收礦質元素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D.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20.下列物質中,動物細胞內不具有的是
A.葡萄糖B.糖原C.核糖D.纖維素
21.下列物質中都含有肽鍵的一組是
A.酶、雄性激素、抗體B.胰島素、抗體、生長激素
C.雄性激素、載體、酶D.維生素D、甲狀腺激素、雌性激素
22.同為組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酪氨酸幾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
這種差異的產生,取決于
A.兩者R基團組成的不同B.兩者的結構完全不同
C.酪氨酸的氨基多D.精氨酸的羧基多
23.下列生理過程不需要水作為反應物的是
A.無氧呼吸B.食物蛋白質的消化C.有氧呼吸D.光合作用
24.下列物質在元素組成上最相似的一組是
A.糖原、胰島素、性激素B.纖維素、性激素、生長激素
C.淀粉、淀粉酶、糖原D.ATP、DNA、RNA
25.一分子的CO2從葉肉細胞的線粒體基質中擴散出來,進入一個相鄰細胞的葉
綠體基質中,共穿越過的生物膜層數是
A.5B.6C.4D.8
26.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學元素種類最少的一組是
A.抗體和干擾素B.纖維素和脫氧核糖
C.性激素和葉綠素D.ATP和酶
27.下圖是一個細胞的模式圖。下列有關該細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
B.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
C.有核孔的細胞
D.有纖維素的細胞
28.下列關于細胞結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細胞膜中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是其功能特性的基礎
B.細胞具有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內質網和核糖體
C.細胞的細胞壁都可以被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分解
D.細菌等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是有無細胞壁
29.下圖為某高等植物葉肉細胞結構模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能產生ATP的只有l和2
B.1中產生的一分子C02擴散出來進入2中被利用,
穿過的磷脂分子層數為4層
C.2與4中都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等色素
D.3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
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30.人成熟的精子和紅細胞的壽命都很短,這一事實體現了
A.環境因素的影響B.功能對壽命的影響
C.遺傳因素的影響D.核、質的相互依存關系
31.下列有關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胰島B細胞細胞與汗腺細胞相比,核糖體數量較多
B.唾液腺細胞與心肌細胞相比,線粒體數量較多
C.生命活動旺盛的細胞與衰老細胞相比,內質網較少
D.在葉肉細胞中的高爾基體數量一般比唾液腺細胞中的多
32.下列物質中,與物質出入細胞、物質在細胞內的合成與分解、細胞分裂都有直
接關系的是
A.糖類B.脂質C.蛋白質D.核苷酸
33.下列關于高爾基體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參與細胞的分泌,將內質網加工后的蛋白質進一步加工并運輸
B.參與膜的轉化,高爾基體通過產生“小泡”使內質網膜與細胞膜進行一定
的轉化
C.參與細胞壁的形成,植物細胞壁中的多糖是在高爾基體中合成的
D.參與糖類、脂質的氧化分解
34.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可以用下圖來形象地表示:抗體、載體蛋白、蛋白質之間的關系
B.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并未發生改變
C.棉和麻細胞的組成成分主要是纖維素
D.蔗糖和乳糖水解的產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質具有調節生理代謝的功能
35.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美國和以色列科學家,
以表彰他們在蛋白質合成領域的貢獻,下列關于蛋白
質和氨基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組成氨基酸、核苷酸的元素種類相同,含量不同
B.雙縮脲試劑可以鑒定蛋白質,是由于蛋白質中含
有肽鍵
C.細胞中氨基酸種類和數量相同的蛋白質是同一種蛋白質
D.細胞中決定蛋白質分子特異性的是氨基酸的連接方式
36.由M個氨基酸構戍的一個蛋白質分子,含有N條肽鏈,其中Z條是環狀多肽,
這個蛋白質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個數為
A.M-N+ZB.M-N—ZC.M-Z+ND.M+Z+N
37.下列最能說明細胞膜的功能特性的是
A.人細胞和小鼠細胞經過處理發生融合
B.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
C.胰島B細胞通過胞吐的方式向外分泌胰島素
D.腎小管細胞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重新吸收葡萄糖
38.下面是一組探究生物體內主要有機物存在與否的鑒別實驗,表中編號順序對
應下列各項中的內容,正確的是
A.葡萄糖、蘇丹Ⅲ染液、紫色、沸水浴
B.蔗糖、蘇丹Ⅲ染液、紫紅色、常溫
C.還原糖、蘇丹Ⅳ染液、藍紫色、沸水浴
D.果糖、蘇丹Ⅳ染液、紫色、常溫
39.圖a和圖b是某細胞結構
放大不同倍數的模式圖,
圖b中的①~⑧是細胞內
的相關結構。下列關于此
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a可能是洋蔥的根尖細胞
B.細胞的滲透吸水能力與⑤內溶液濃度有關
C.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是③
D.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有①②④⑥⑧
40.如圖甲、乙表示小腸絨毛上皮細胞中的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轉運(每種物質
轉運的方向由箭頭表明,黑點的數量代表每種物質的濃度),下列敘述正確的
是
A.a物質可能是氧氣,b物質可能是葡萄糖
B.a物質可能是水,b物質可能是甘油
C.a物質可能是膽固醇,b物質可能是氧氣
D.a物質可能是葡萄糖,b物質可能是氨基酸
41.根據細胞的功能推測,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汗腺細胞比腸腺細胞具有更多的核糖體
B.心肌細胞比唾液腺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C.生命力旺盛的細胞比衰老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D.胰腺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
42.將紫色洋蔥表皮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硝酸鉀溶液中,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開始液
泡顏色逐漸變深,后來又逐漸變淺,能夠反映細胞液含水量隨時間變化的圖是
43.用一片新鮮的苔蘚植物葉片制成臨時裝片,滴加有適量紅墨水的0.3g/ml。蔗
糖溶液,用低倍鏡觀察裝片中的苔蘚細胞,如圖所示狀態。①、②會是什么顏
色?如果想將位于右上方的一個細胞進一步放大觀察,應該怎么操作?以下選
項正確的是
44.下列關于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酶都是由內分泌腺細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
B.酶的形成都要經過核糖體的合成、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
C.酶催化效率高是因為其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的作用顯著
D.人體中酶的活性受溫度、pH的影響,并只在人體的內環境中起作用
45.小鼠體內的下列生理過程,能使ATP含量增多的是
A.小腸上皮細胞吸收水進入血液的過程
B.肝細胞線粒體基質中產生CO2的過程
C.胰島B細胞合成、分泌胰島素的過程
D.細胞興奮傳導的過程
46.植物細胞內線粒體與葉綠體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下列說法符合實際的是
A.在夜間,線粒體可為葉綠體提供CO2參與暗反應
B.在白天,葉綠體可為線粒體提供02,并在線粒體內參與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C.在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內膜、基質中分布著相同的酶
D.線粒體和葉綠體均含DNA和RNA,而葉綠體的基質中還含有與光合作用有
關色素
47.關于真核細胞的細胞呼吸的說法正確的是
A.無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屬于氧化反應
B.水果貯藏在完全無氧的環境中,可將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C.無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
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內膜、線粒體基質中
48.下圖表示一農田中一晝夜溫度變化I、光照強度變化II、植物吸收CO2的變化
Ⅲ的數量關系。下列不正確的敘述是
A.從c點開始合成有機物,
至e點有機物合成停止
B.a點的數值變化主要與夜間低溫有關
C.III與時間軸交點c.e預示光合作用
吸收的C02等于呼吸作用釋放的C02
D.增大曲線Ⅲ與時間軸圍成的正面積措
施包括提高光照強度、提高CO2濃度、
適宜的溫度和供應充足的水分。
49.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圖,說法正確的是
A.若圖甲曲線表示陰生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強度的影響,則陽生植物的
曲線與此比較,b點向左移,c點向右移
B.圖乙中t2℃時植物凈光合作用強度
C.若圖丙代表兩類色素的吸收光譜,則f代表胡蘿卜素
D.用塑料大棚種植蔬菜時,應選用藍紫色或紅色的塑料大棚
50.如圖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中C02和[H]的變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發生在葉綠體內的囊狀結構薄膜上,過程②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
B.過程③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過程④發生在線粒體中
C.過程⑤⑥均需要[H]和ATP提供還原劑和能量
D.①③過程產生的[H]都將與氧結合產生水,過程⑧僅在線粒體中進行
二、簡答題(共32分)
51.(10分)圖甲是某化合物的結構簡圖,圖乙是物質出入細胞的示意圖,請據圖
回答:
(1)圖甲中化合物的名稱是,④的名稱是,
R基的代號是。
(2)形成該化合物的生物化學反應叫做,在這個過程中,相對
分子質量減少了。
(3)組成這類化合物的基本單位的結構通式是。
(4)圖乙中A代表分子,細胞內生成A的結構是。
(5)可能代表氧氣轉運過程的是圖乙中編號;碘進入人體甲狀
腺濾泡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乙中編號。
52.(9分)右圖是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如果將該細胞放入30%的蔗糖溶
液中,將會出現細胞壁與[]
分離的現象。
(2)若該細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區
細胞,則該細胞沒有的結構
是[]和
[]。
(3)細胞內表面積的膜結構是
[]。
(4)成熟的植物細胞通過
作用吸收或失去水分,
其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①具有半透膜;②和之間具有濃度差。
(5)細胞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供給,該結
構能利用細胞內的主要供能物質是。
53.(8分)取甲、乙、丙、丁四支潔凈的試管,按照下表中順序依次加入有關物
質并進行有關處理,回答下列問題:
(1)用甲、乙試管做驗證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實驗,則乙試管中還應加入
,甲試管內的實驗現象是,乙試管內的實驗
現象是。
(2)用丙、丁試管做驗證酶具有專一性的實驗,則丁試管內應先后加入
(從下面的①~⑧中選擇序號填空)。預計丙試管內的實驗
現象是,丁試管內的實驗現象是。
①碘液1滴②斐林試劑2mL③1%HCI2mL④1%NaOH2mL
⑤漿糊3mL⑥蔗糖溶液3mL⑦新鮮的小麥淀粉酶溶液2mL
⑧清水2mL
(3)為了驗證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這些實驗
步驟的正確順序是:(填序號)。
①取三支大小相同的潔凈試管,分別編號為A、B、C。
②分別向三支試管中加入漿糊3mL。
③各試管分別滴入碘液一滴,觀察試管內物質顏色的變化。
④將A、B、C三支試管分別置于O℃、35℃、100℃下約5min。
⑤分別向三支試管中加入與④相應溫度的新鮮的小麥淀粉酶溶液2mL。
54.(5分)下圖表示葉面積指數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產物積累的關系。請據圖
作答:
(1)呼吸量總是隨著葉面積指數的增加而
。
(2)當葉面積指數時,光合
作用實際量隨著葉面積指數的增加而
增加;當葉面積指數達到某值時,由
于光合面積,光
合作用實際量不會隨著葉面積指數的
增加而增加。
(3)當葉面積指數超過一定值(約8)時;干物質量會隨著葉面積指數的增加
而。其原因是呼吸作用所消耗的干物質量于
光合作用合成的干物質量。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BBABA6-10BDBBD11-15CBCBB16-20DBCDD
21-25BAADB26-30BAADD31-35ACDBB36-40ADDBA
41-45ACBCB46-50BDBBA
二、簡答題
51.(6分)
(1)三肽肽鍵②③⑤
(2)脫水縮合36
(3)略
(4)蛋白質核糖體
(5)ba
52.(1)①原生質層
(2)⑦葉綠體⑾液泡
(3)⑨內質網
(4)滲透細胞液外界溶液
(5)⑥線粒體糖類
53.(1)清水2mI。溶液不變藍溶液變藍
(2)⑥⑦②產生磚紅色沉淀無磚紅色沉淀
(3)①②④⑤③
54.(1)增加
(2)較低;不再增加
(3)降低;大(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