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主要表現:
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標志,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
2、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的差異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的繁榮進步(原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原則: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4、文化在交流中傳播
(1)傳播的途徑: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
(2)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大眾傳媒(依托電子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大眾傳媒能夠程度低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現實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3)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我們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二】
1.含義: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既包括意識形態部分,也包括非意識形態部分
2.特點: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現象,純自然的東西不是文化
人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形成的
人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長跑離不開物質載體
3.作用:
(1)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人認識世界和世界改造世界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成長歷程中,還表現在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中。
(2)文化對經濟、政治的作用: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
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是對經濟、政治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經濟、政治。先進的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
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表現為:(1)科技與教育對經濟的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2)文化產業迅速崛起,文化生產在現代經濟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3.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創造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4.文化對個人的作用(或影響)。
(1)文化對人的影響的來源: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文化影響個人的表現為:
a.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響人們實踐活動、認識活動、思維方式。
(3)文化影響個人的特點:潛移默化,深遠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5.面對世界激烈的文化競爭我國應該怎么辦?
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大弘揚民族精神,優先發展教育與科技,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