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為“納稅人”的決定因素
納稅人的含義是:稅法上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理解這一含義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單位和個人是否成為納稅人,是由稅法規定和企業或個人所處的經濟地位決定的,也就是說稅法規定了征稅對象,凡符合稅法規定,在經濟上具備了征稅對象的條件都應成為納稅人。二是納稅人必須直接負有納稅義務,有些間接納稅的單位或個人,如我們購買商品時所付的貸款包含有稅款,購買者是稅收的實際承擔者,但并不直接納稅,我們可以把他稱之為負稅人而非納稅人。三是納稅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個人即自然人,單位即法人。從納稅人的含義可以看出,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一個經濟單位或個人能否成為納稅人的決定因素是稅法的規定及單位或個人所處的經濟地位。
二.樹立“納稅人”意識
“納稅人”意識包括兩方面:
(一)自覺履行納稅的義務。
為什么要自覺履行納稅義務,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解釋:①社會主義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稅收,勞動人民是稅收的最終受益者。②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公民享受國家提供的服務,就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③自覺納稅是公民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國家主人翁地位的體現。
(二)正確行使納稅人權利,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使用,監督稅務機關的執法行為。
之所以要正確行使納稅人的權利,是因為:①在我國,納稅人是國家的主人;②對稅收的征收和使用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納稅人的利益。
了解上述兩問題后,我們還應該清楚“納稅人”和“納稅人意識”不是一回事,在我國現有稅法規定的范圍內,不一定每個公民都是直接納稅人,但人人都應該有“納稅人”意識,一旦成為法律規定的納稅人,都能夠自覺履行納稅人義務,行使納稅人的權利。
運用:
1.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納稅人
A.必須是法人
B.必須是自然人
C.由國家法律規定
D.由稅法規定和企業或個人所處的經濟地位決定
2.在我國,依法納稅是公民的義務,這就是說
①在社會生活中,每個公民都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社會服務,享受服務就必須承擔義務②作為納稅人,將自覺納稅看成自己的責任和國家主人翁的體現③稅收具有強制性,納稅人要在國家稅務機關的催促、逼迫下納稅④每個公民都是直接納稅人,都會直接與稅收發生聯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④
3.公民要有納稅人意識,自覺履行納稅義務
①爭做直接納稅人,自覺履行納稅義務②做為納稅人,將自覺納稅看成是自己的責任和國家主人翁的體現③關心國家對稅收的使用,監督稅務機關的執法行為④認真學習稅務知識,提高自己的納稅能力和水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參考答案:
1.D2.C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