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國革命
背景:根本(ben)原因:斯(si)圖亞特王朝(chao)實行(xing)專制統治阻礙了英(ying)國資本(ben)主義經濟的(de)發展
過(guo)程:1640年英國爆發革(ge)命。期(qi)間(jian),處(chu)死了國王查(cha)理一(yi)世,成立共和國。高中歷史必修(xiu)一(yi)知識點總結。但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ge)命,標志英國革(ge)命的完成。
二、英國(guo)的君主立憲制:
特(te)點:①保留(liu)國王,實(shi)際上(shang)“統(tong)而不(bu)治(zhi)”的地(di)位,作為(wei)國家(jia)的象(xiang)征而存在。②國家(jia)的權力在議(yi)會(hui),實(shi)行代(dai)議(yi)制。議(yi)會(hui)是(shi)國家(jia)立法機關,內閣掌握行政權并對議(yi)會(hui)負責。
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是正式確立的標志(zhi)。18世(shi)紀責任制(zhi)內閣(ge)逐步(bu)形成(cheng)。
三(san)、美(mei)國政府的建(jian)立:
1776年,英屬北美(mei)(mei)13個殖民地獨立(li),美(mei)(mei)國誕生。獨立(li)之初(chu)的(de)美(mei)(mei)國實際上是13個州的(de)松散聯盟(即(ji)邦(bang)聯)。1789年聯邦(bang)政(zheng)府成立(li),華盛頓當選為美(mei)(mei)國第一任(ren)總統。19世紀(ji)中期,美(mei)(mei)國形成民主黨(dang)、共(gong)和黨(dang)輪流執政(zheng)的(de)格(ge)局
四、美國1787年(nian)憲法:
1787年在費城召開(kai)制憲(xian)會議通過了(le)一(yi)部聯邦憲(xian)法。
評價:①是世(shi)界上第(di)一部較(jiao)完整的(de)資(zi)產階級(ji)憲法。②加強了國(guo)家權力(li),實踐了三權分立原則,體(ti)現資(zi)產階級(ji)民主(zhu)精神。局限性:承認黑人奴隸制,印(yin)第(di)安人沒有公民權,婦女(nv)地位低下(xia)。
五(wu)、艱難的(de)法(fa)蘭西共(gong)和(he)之路:
1789年法國(guo)*和(he)第一共和(he)國(guo)的(de)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he)國(guo)的(de)確立。
六(liu)、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xian)法:
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lan)西(xi)第(di)三共和(he)國憲法。
意義(yi):從(cong)法(fa)律上正式確立(li)了共(gong)(gong)和(he)政(zheng)體(議會制共(gong)(gong)和(he)國),標志著法(fa)蘭西共(gong)(gong)和(he)政(zheng)體的最終確立(li)
七、德意志的(de)統一:
俾斯麥領導(dao)下,普魯(lu)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le)德國統一。1871年,建立了(le)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八、德意(yi)志(zhi)的二(er)元制君(jun)主(zhu)立憲(xian)制:
特點:皇帝不是虛位,而是握有實權。皇帝和首相掌握國家的大權。議會對政府沒有監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