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8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我國自行研制的載人飛船“神舟六號”于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2日在酒泉成功發射,于10月17日在內蒙古中部草原成功降落,據此完成l一2題。
1.“神舟”六號飛船升空與著陸期間,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與晝長基本符合圖甲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酒泉附近地區(見圖乙)的河流特征( )
A.流域面積比較大 B.山地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C.流量季節變化小 D.流向與緯線平行
今年五月,太湖無錫流域突然出現了大面積的藍藻暴發,供給全市的自來水源也迅速被藍藻污染,導致嚴重的淡水危機。據此完成3—4題。
3.目前,我國的太湖、巢湖等淡水湖泊受到了嚴重的富營養化污染,這種污染是湖水中某 些元素含量過高而引起的,這些元素主要是( )
A.H、0 B.C、Cl C.N、P D.Cu、Hg
4.治理太湖污染的措施之一是在太湖流域流推廣無磷洗衣粉,這是繼無氟冰箱,無鉛汽油 推廣以來又一重要“綠色化工產品”,下列關于磷污染說法正確的是( )
A.磷是營養元素,促進魚類大量繁殖 B.磷是有毒物質,殺死水中的動植物
C.磷導致藻類瘋長,魚類因缺氧而無法生存 D.磷促進水中動植物尸體的分解
由于人類不注意保護地球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太平洋島
國圖瓦盧(右圖所示)的1.1萬國民將面臨滅頂之災。該國不
得不進行全國大搬遷,永遠離開這塊他們世世代代居住、生活
的土地。據此回答5—6題。
\
5.圖瓦盧所屬島嶼的氣候特征為( )
A.有明顯的干濕兩季 B.夏季干熱、冬季噯濕
C.終年高溫多雨 D.終年溫和濕潤
6.導致圖瓦盧失去國土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氣候變曖 B.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 C.地殼下沉 D.海嘯多發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07年8月16日07時40分58.5秒在秘魯海岸近海(南
緯13.30,西經76.50)發生7.8級地震,給秘魯人民的生命與財產造成巨大損失。據此完成7—
9題。
\
7.該次地震震中位于( )
A.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B.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C.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 D.南極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8.地震發生時,秘魯的區時是( )
A.8月15日18時40分58.5秒 B.8月16日2時40分58.5秒
C.8月15日23時40分58.5秒 D.8月16日20時40分58.5秒
9.震中附近海岸所屬自然帶為( )
A.熱帶雨林帶 B.熱帶稀疏草原帶 C.熱帶荒漠帶 D.高山草甸帶
讀下面華北某城市功能分區和等時線示意圖,圖中等時線是指汽車從城市P點向外行駛所
用時間相等點的連線。回答10—12題。
\
lO.從P點出發,車速最快的去向是( )
A.南 B.東 C.西 D.北
11.與圖中甲、乙、丙、丁四類城市功能區依次對應的是( )
A.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綠地
B.商業區、住宅區、綠地、工業區
C.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綠地
D.工業區、住宅區、綠地、商業區
12.對該城市大氣環境質量影響較大的是( )
A.化肥廠 B.印染廠 c.鋼鐵廠 D.服裝廠
讀“某地區人口分布示意圖”。
\
13.關于此人口分布狀況,說法正確的是(
①處于城市化進程的中期加速階段 ②農村勞動力減少,農業產值下降
③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 ④城市人口比重增長緩慢,出現逆城市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讀圖中的甲乙兩幅圖,回答14—16題。
\
14.制約甲圖中②區域和乙圖中⑧區域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分別是( )
A.熱量、水分 B.地形、土壤 C.水分、地形 D.土壤、熱量
15.下列關于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區耕地面積廣、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B.②區農業發展歷史悠久,勞動力充足,勞動生產率高
C.③區地處內陸,為我國最主要的溫帶草原牧區
D.④區地形復雜,農業生產以河谷農業為特色
16.乙圖中與甲圖①區域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類型最相似的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17.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環渤海地區生態較為脆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集 B.環境污染 C.植被遭到破壞 D.水資源缺乏
18.我國提出走節約型發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資源種類多,總量大,類型齊全 ②資源利用率低,存在資源的相對短缺
③人口基數過大,新增人口數量仍較多 ④以生物多樣性減少為特征的生態破壞加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雙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符合題目的要求。每小題全選對者得3分,只選一項且選對者得1分,其余情況均不得分。讀下面兩幅圖,完成19—20題。
\
19.關于兩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圖所示地區屬于同一個大洲 B.甲圖所示地區位于乙圖所示地區的西北
C.乙圖比例尺大,表示范圍小 D.兩圖所示地區均位于大洋西岸
20.圖中兩個半島有關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中半島的西部地區有山脈分布,乙圖中半島的東部地區有山脈
B.兩個半島的地形均以平原為主,河網密布
C.a點所在半島受冰川作用影響,海岸線曲折
D.b點所在半島氣候由南向北海洋性漸強
下面左圖是“北半球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右圖表示在不同緯度的四地垂直豎立高度相同
的旗桿,正午時旗桿頂點的影子周年變化范圍示意圖。完成21—22題。
\
21.左圖中,由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
A.b B.e C.s D.C
22.左圖中d地區的影子與右圖中對應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遼寧省氣象臺對“曖冬”制定的標準是:從前一年的12月到當年的2月,這3個月的平均氣溫高于30年的平均值0.50C,就說明是曖冬。2006年冬季東北地區出現“曖冬”,據此判斷23—24題。
23.“噯冬”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
A.果樹病蟲害加重,小麥減產 B.春節期間到東北旅游觀光的人數增加
C.東北地區來年可能會出現春旱 D.會使水稻種植的北界南移
24.多數氣象資料表明,曖冬的形成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在下列地區中最有可能帶來較明顯降雨的是( )
A.秘魯沿海地區 B.印尼、澳大利亞東北部
C.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東岸 D.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
下圖是某跨國企業產品在A、B、C、D四國(或者地區)的生產量與消費量比值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25—26題。
\
25.A、B、C、D四國(或者地區)可能是
( )
A.日本、韓國、中國東部、馬來西亞
B.美國、印度尼西亞、臺灣、日本
C.日本、香港、中國東部、中國中西部
D.日本、馬來西亞、香港、韓國
26.關于該企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企業在D地設廠的主要原因是該地
勞動力資源豐富
B.該企業從B地轉移到C地,可以緩解C地的就業壓力
C.該企業給予B、D兩地工人相同的工資
D.該企業在A地始終保持對該產品出口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0分)
二、綜合題(共60分)
27.下圖表示我國東部某地區河流水系圖,讀圖回答:(15分)
\
(1)從圖上信息可以判斷:該地區東部地形可能是 ,西部地形可能是 , 判斷的理由是 。
(2)圖中西部有一條出脈,請在位置用線條示意出來。
(3)圖中A地農業發展中要注意的問題是 。
(4)圖中東部地區可能產生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原因是 。
(5)據圖分析該地發展農業生產的不利自然條件(至少答三條)。
。
28.讀某國家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
(1)A、B、D三個海域,海水溫度最低的是
。
(2)在A、C處繪制洋流方向,(用“……”
表示寒流,用“一--- ”表示暖流)
(3)E處的氣候類型形成原因是:
(4)該國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其最主要的農牧出口產品有 和 , 世界影響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其的分布區是 盆地,此處發展農業生產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已經實施的解決該問題的主要方法是( )
A.修建水庫 B.跨流域調水 C.抽取地下水D.人工降雨
29.讀我國某地區及該地區等日照時數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5分)
\
(1)圖中A城與B城日照數相差約為 (小時),A城市通往東部沿海省區的新建鐵路干線為 。
(2)該地區地下水豐富,但地表水缺乏,原因是:
(3)據報道,2004年該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分析說明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區位優勢:
(寫出三點)
(4)B城市所在省的西部地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試分析產生環境問題的原因:
30.根據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關問題。(11分)
材料一:酷暑高溫的2003年夏季是任何一個歐洲人都在談論的話題,長時間近40"C的
高溫使歐洲大陸陷于干旱。酷暑使菜茵河流域數萬條鰻魚死亡。
材料二:2007年入夏以來,重慶、四川東部、貴州北部、湖北西部、陜西南部等地持
續高溫少雨,上述地區因干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67.5億;長江三角洲地區出現30--40天
的高溫酷暑天氣,持續的高溫天氣讓生活在這個地區的人們經受了酷暑煎熬,使得城市供
電、供水不堪重負,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電荒”和“水荒”。
(1)可以造成酷暑高溫的天氣系統是下圖中的( )
\
(2)長江三角洲地區和同緯度的亞平寧半島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氣候和 氣候,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不同。
(3)此段時間我國南北普遍高溫的最主要原因是:
(4)為緩解干旱對北方地區農業的影響,可采取哪些措施確保農業生產的高產、穩產以限度地減少損失?
(寫出四點)
31.本題為選做題,可以從A、B兩題中選做一題。并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字母后的方框涂黑。
A題。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9分)
\
(1)若圖中③為直布羅陀海峽,箭頭表示 層(表、深)海水流向。
(2)若③為世界石油運輸最繁忙海峽,名稱是 。該海峽與直布羅陀海峽相
比,鹽度較高的是 海峽,其鹽度高的原因主要是 。
(3)若圖示為我國沿海某地,③為錢塘江,每逢中秋節前后,許多游客會來觀賞“天下奇觀——錢江潮”,此時節錢江潮壯觀的原因
。
B題。讀圖,回答下列問題。(9分)
\
(1)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因礦產資源的開發而興起的城市是 和 。A城的主導工業部門最有可能是 工業。
(2)B、C兩城市之間的鐵路線建成后,B城 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明顯 增加。
(3)試評價F地旅游資源的開發條件
。
(4)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該地區擬再建兩條鐵路線,請你幫助設計合理的線路,并在圖中用規范圖例繪制出來。答案: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B
C
C
C
A
C
A
C
題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C
B
D
A
B
D
D
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C
AC
BD
CD
AC
AC
AC
AB
二、非選擇題
27.(15分)
(1)平原 丘陵(2分) 西部:河流源頭,村落少 東部:河道彎曲,聚落稠密(4分)
(2)A山脈畫在分水嶺處(1分)
(3)防止水土流失(1分)
(4)洪澇災害(1分) 地形平坦:河流曲折:水流不暢(3分)
(5)伏旱,臺風,洪澇,土壤貧瘠(紅壤)等(3分)
28.(10分)
(1)A(1分)
(2)A處虛線向北 C處虛線向東(2分)
(3)受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1分)
(4)小麥、羊毛; 混合農業; 墨累——達令盆地; 灌溉(或水源);(5分)
B(1分)
29.(15分)
(1)1000小時(1分) 南昆鐵路(1分)
(2)該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但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多溶洞,地表水滲漏嚴重,而且多暗河。(3分)
(3)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水熱充足;礦產資源豐富;旅游資源豐富;與東南亞一些國家接壤,利于發展邊境貿易;南昆鐵路的建設,加強與東部沿海地區的聯系,提升了該地區的區位優勢。(6分)
(4)由于煤炭資源和有色金屬的不合理開發使用,造成(大氣污染)酸雨和粉塵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4分)
30.(11分)
(1)D(2分)
(2)亞熱帶季風(1分) 地中海(1分) 大氣環流(1分)
(3)太陽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于北爿;但北方地區自晝長于南方,光照時間長(2分)
(4)因地制宜實行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結構;營造防護林改善干旱區農業生態環境;改進耕作制度,推廣節水技術;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修建水庫和跨流域調術;發展農業科技,培育耐旱作物。(任意答對四點得4分)
31.
A題(9分)
(1)表(2分)
(2)霍爾木茲海峽(1分) 霍爾木茲海峽地處副熱帶海區,副熱帶高壓控制,蒸發量大于降水量,鹽度高(2分)
(3)杭州灣喇叭形河口,口大肚小;農歷十五,日地月成一直線,引潮力;農歷八月,錢塘江水量豐富,東南風強勁,風助潮涌。(4分)
B題(9分)
(1)B; C; 棉紡織(3分)
(2)鋼鐵或機械(1分)
(3)優點:旅游資源豐富;與經濟發達城市的距離較近。缺點:交通通達度欠佳。(3分)
(4)答案見圖
\
(從C城向北的鐵路線,宜偏向E城,亦可設計為從C城至E城;從C城向
南的鐵路線,為保護旅游區環境可到F城。)(2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8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我國自行研制的載人飛船“神舟六號”于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2日在酒泉成功發射,于10月17日在內蒙古中部草原成功降落,據此完成l一2題。
1.“神舟”六號飛船升空與著陸期間,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與晝長基本符合圖甲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酒泉附近地區(見圖乙)的河流特征( )
A.流域面積比較大 B.山地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C.流量季節變化小 D.流向與緯線平行
今年五月,太湖無錫流域突然出現了大面積的藍藻暴發,供給全市的自來水源也迅速被藍藻污染,導致嚴重的淡水危機。據此完成3—4題。
3.目前,我國的太湖、巢湖等淡水湖泊受到了嚴重的富營養化污染,這種污染是湖水中某 些元素含量過高而引起的,這些元素主要是( )
A.H、0 B.C、Cl C.N、P D.Cu、Hg
4.治理太湖污染的措施之一是在太湖流域流推廣無磷洗衣粉,這是繼無氟冰箱,無鉛汽油 推廣以來又一重要“綠色化工產品”,下列關于磷污染說法正確的是( )
A.磷是營養元素,促進魚類大量繁殖 B.磷是有毒物質,殺死水中的動植物
C.磷導致藻類瘋長,魚類因缺氧而無法生存 D.磷促進水中動植物尸體的分解
由于人類不注意保護地球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太平洋島
國圖瓦盧(右圖所示)的1.1萬國民將面臨滅頂之災。該國不
得不進行全國大搬遷,永遠離開這塊他們世世代代居住、生活
的土地。據此回答5—6題。
\
5.圖瓦盧所屬島嶼的氣候特征為( )
A.有明顯的干濕兩季 B.夏季干熱、冬季噯濕
C.終年高溫多雨 D.終年溫和濕潤
6.導致圖瓦盧失去國土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氣候變曖 B.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 C.地殼下沉 D.海嘯多發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07年8月16日07時40分58.5秒在秘魯海岸近海(南
緯13.30,西經76.50)發生7.8級地震,給秘魯人民的生命與財產造成巨大損失。據此完成7—
9題。
\
7.該次地震震中位于( )
A.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B.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C.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 D.南極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8.地震發生時,秘魯的區時是( )
A.8月15日18時40分58.5秒 B.8月16日2時40分58.5秒
C.8月15日23時40分58.5秒 D.8月16日20時40分58.5秒
9.震中附近海岸所屬自然帶為( )
A.熱帶雨林帶 B.熱帶稀疏草原帶 C.熱帶荒漠帶 D.高山草甸帶
讀下面華北某城市功能分區和等時線示意圖,圖中等時線是指汽車從城市P點向外行駛所
用時間相等點的連線。回答10—12題。
\
lO.從P點出發,車速最快的去向是( )
A.南 B.東 C.西 D.北
11.與圖中甲、乙、丙、丁四類城市功能區依次對應的是( )
A.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綠地
B.商業區、住宅區、綠地、工業區
C.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綠地
D.工業區、住宅區、綠地、商業區
12.對該城市大氣環境質量影響較大的是( )
A.化肥廠 B.印染廠 c.鋼鐵廠 D.服裝廠
讀“某地區人口分布示意圖”。
\
13.關于此人口分布狀況,說法正確的是(
①處于城市化進程的中期加速階段 ②農村勞動力減少,農業產值下降
③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 ④城市人口比重增長緩慢,出現逆城市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讀圖中的甲乙兩幅圖,回答14—16題。
\
14.制約甲圖中②區域和乙圖中⑧區域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分別是( )
A.熱量、水分 B.地形、土壤 C.水分、地形 D.土壤、熱量
15.下列關于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區耕地面積廣、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B.②區農業發展歷史悠久,勞動力充足,勞動生產率高
C.③區地處內陸,為我國最主要的溫帶草原牧區
D.④區地形復雜,農業生產以河谷農業為特色
16.乙圖中與甲圖①區域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類型最相似的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17.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環渤海地區生態較為脆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集 B.環境污染 C.植被遭到破壞 D.水資源缺乏
18.我國提出走節約型發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資源種類多,總量大,類型齊全 ②資源利用率低,存在資源的相對短缺
③人口基數過大,新增人口數量仍較多 ④以生物多樣性減少為特征的生態破壞加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雙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符合題目的要求。每小題全選對者得3分,只選一項且選對者得1分,其余情況均不得分。讀下面兩幅圖,完成19—20題。
\
19.關于兩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圖所示地區屬于同一個大洲 B.甲圖所示地區位于乙圖所示地區的西北
C.乙圖比例尺大,表示范圍小 D.兩圖所示地區均位于大洋西岸
20.圖中兩個半島有關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中半島的西部地區有山脈分布,乙圖中半島的東部地區有山脈
B.兩個半島的地形均以平原為主,河網密布
C.a點所在半島受冰川作用影響,海岸線曲折
D.b點所在半島氣候由南向北海洋性漸強
下面左圖是“北半球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右圖表示在不同緯度的四地垂直豎立高度相同
的旗桿,正午時旗桿頂點的影子周年變化范圍示意圖。完成21—22題。
\
21.左圖中,由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
A.b B.e C.s D.C
22.左圖中d地區的影子與右圖中對應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遼寧省氣象臺對“曖冬”制定的標準是:從前一年的12月到當年的2月,這3個月的平均氣溫高于30年的平均值0.50C,就說明是曖冬。2006年冬季東北地區出現“曖冬”,據此判斷23—24題。
23.“噯冬”可能帶來的影響是( )
A.果樹病蟲害加重,小麥減產 B.春節期間到東北旅游觀光的人數增加
C.東北地區來年可能會出現春旱 D.會使水稻種植的北界南移
24.多數氣象資料表明,曖冬的形成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在下列地區中最有可能帶來較明顯降雨的是( )
A.秘魯沿海地區 B.印尼、澳大利亞東北部
C.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東岸 D.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
下圖是某跨國企業產品在A、B、C、D四國(或者地區)的生產量與消費量比值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25—26題。
\
25.A、B、C、D四國(或者地區)可能是
( )
A.日本、韓國、中國東部、馬來西亞
B.美國、印度尼西亞、臺灣、日本
C.日本、香港、中國東部、中國中西部
D.日本、馬來西亞、香港、韓國
26.關于該企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企業在D地設廠的主要原因是該地
勞動力資源豐富
B.該企業從B地轉移到C地,可以緩解C地的就業壓力
C.該企業給予B、D兩地工人相同的工資
D.該企業在A地始終保持對該產品出口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0分)
二、綜合題(共60分)
27.下圖表示我國東部某地區河流水系圖,讀圖回答:(15分)
\
(1)從圖上信息可以判斷:該地區東部地形可能是 ,西部地形可能是 , 判斷的理由是 。
(2)圖中西部有一條出脈,請在位置用線條示意出來。
(3)圖中A地農業發展中要注意的問題是 。
(4)圖中東部地區可能產生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原因是 。
(5)據圖分析該地發展農業生產的不利自然條件(至少答三條)。
。
28.讀某國家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
(1)A、B、D三個海域,海水溫度最低的是
。
(2)在A、C處繪制洋流方向,(用“……”
表示寒流,用“一--- ”表示暖流)
(3)E處的氣候類型形成原因是:
(4)該國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其最主要的農牧出口產品有 和 , 世界影響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其的分布區是 盆地,此處發展農業生產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已經實施的解決該問題的主要方法是( )
A.修建水庫 B.跨流域調水 C.抽取地下水D.人工降雨
29.讀我國某地區及該地區等日照時數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5分)
\
(1)圖中A城與B城日照數相差約為 (小時),A城市通往東部沿海省區的新建鐵路干線為 。
(2)該地區地下水豐富,但地表水缺乏,原因是:
(3)據報道,2004年該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分析說明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區位優勢:
(寫出三點)
(4)B城市所在省的西部地區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試分析產生環境問題的原因:
30.根據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關問題。(11分)
材料一:酷暑高溫的2003年夏季是任何一個歐洲人都在談論的話題,長時間近40"C的
高溫使歐洲大陸陷于干旱。酷暑使菜茵河流域數萬條鰻魚死亡。
材料二:2007年入夏以來,重慶、四川東部、貴州北部、湖北西部、陜西南部等地持
續高溫少雨,上述地區因干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67.5億;長江三角洲地區出現30--40天
的高溫酷暑天氣,持續的高溫天氣讓生活在這個地區的人們經受了酷暑煎熬,使得城市供
電、供水不堪重負,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電荒”和“水荒”。
(1)可以造成酷暑高溫的天氣系統是下圖中的( )
\
(2)長江三角洲地區和同緯度的亞平寧半島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氣候和 氣候,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不同。
(3)此段時間我國南北普遍高溫的最主要原因是:
(4)為緩解干旱對北方地區農業的影響,可采取哪些措施確保農業生產的高產、穩產以限度地減少損失?
(寫出四點)
31.本題為選做題,可以從A、B兩題中選做一題。并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字母后的方框涂黑。
A題。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9分)
\
(1)若圖中③為直布羅陀海峽,箭頭表示 層(表、深)海水流向。
(2)若③為世界石油運輸最繁忙海峽,名稱是 。該海峽與直布羅陀海峽相
比,鹽度較高的是 海峽,其鹽度高的原因主要是 。
(3)若圖示為我國沿海某地,③為錢塘江,每逢中秋節前后,許多游客會來觀賞“天下奇觀——錢江潮”,此時節錢江潮壯觀的原因
。
B題。讀圖,回答下列問題。(9分)
\
(1)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因礦產資源的開發而興起的城市是 和 。A城的主導工業部門最有可能是 工業。
(2)B、C兩城市之間的鐵路線建成后,B城 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明顯 增加。
(3)試評價F地旅游資源的開發條件
。
(4)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該地區擬再建兩條鐵路線,請你幫助設計合理的線路,并在圖中用規范圖例繪制出來。答案: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B
C
C
C
A
C
A
C
題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C
B
D
A
B
D
D
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C
AC
BD
CD
AC
AC
AC
AB
二、非選擇題
27.(15分)
(1)平原 丘陵(2分) 西部:河流源頭,村落少 東部:河道彎曲,聚落稠密(4分)
(2)A山脈畫在分水嶺處(1分)
(3)防止水土流失(1分)
(4)洪澇災害(1分) 地形平坦:河流曲折:水流不暢(3分)
(5)伏旱,臺風,洪澇,土壤貧瘠(紅壤)等(3分)
28.(10分)
(1)A(1分)
(2)A處虛線向北 C處虛線向東(2分)
(3)受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1分)
(4)小麥、羊毛; 混合農業; 墨累——達令盆地; 灌溉(或水源);(5分)
B(1分)
29.(15分)
(1)1000小時(1分) 南昆鐵路(1分)
(2)該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但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多溶洞,地表水滲漏嚴重,而且多暗河。(3分)
(3)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水熱充足;礦產資源豐富;旅游資源豐富;與東南亞一些國家接壤,利于發展邊境貿易;南昆鐵路的建設,加強與東部沿海地區的聯系,提升了該地區的區位優勢。(6分)
(4)由于煤炭資源和有色金屬的不合理開發使用,造成(大氣污染)酸雨和粉塵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4分)
30.(11分)
(1)D(2分)
(2)亞熱帶季風(1分) 地中海(1分) 大氣環流(1分)
(3)太陽直射北半球,南方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于北爿;但北方地區自晝長于南方,光照時間長(2分)
(4)因地制宜實行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結構;營造防護林改善干旱區農業生態環境;改進耕作制度,推廣節水技術;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修建水庫和跨流域調術;發展農業科技,培育耐旱作物。(任意答對四點得4分)
31.
A題(9分)
(1)表(2分)
(2)霍爾木茲海峽(1分) 霍爾木茲海峽地處副熱帶海區,副熱帶高壓控制,蒸發量大于降水量,鹽度高(2分)
(3)杭州灣喇叭形河口,口大肚小;農歷十五,日地月成一直線,引潮力;農歷八月,錢塘江水量豐富,東南風強勁,風助潮涌。(4分)
B題(9分)
(1)B; C; 棉紡織(3分)
(2)鋼鐵或機械(1分)
(3)優點:旅游資源豐富;與經濟發達城市的距離較近。缺點:交通通達度欠佳。(3分)
(4)答案見圖
\
(從C城向北的鐵路線,宜偏向E城,亦可設計為從C城至E城;從C城向
南的鐵路線,為保護旅游區環境可到F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