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與傳統作文考試不同,是對應考者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測試。
2、仔細閱讀給定的(de)資料(liao),根據答(da)題(ti)紙上(shang)提出的(de)問題(ti)作答(da),答(da)案書(shu)寫在指定位置。
二、給定材料
材料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9年《經濟藍皮書》稱,到2008年底,有100萬名大學生不能就業。而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繼續增加,2009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11萬人,比2008年增加52萬人。大學生就業也進入近三十年來難時期。歷經九年的高速增長,我國高等教育逐步顯露出“就業危機”。在世界經濟普遍不景氣的形勢下,這些曾經的天之驕子,在產業鏈的新一輪調整中幾乎淪為弱勢群體。
據該藍皮書介紹,自1999年中國高校大規模擴招以來,在短短幾年之內,中國的大學畢業生總量增加了近4倍,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居世界第一。“十一五”期末,中國在校大學生將達到2500萬人,而公共部門對大學生的新增需求越來越少,大學生求職成功的機會相對而言可能越來越小,大學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基本上性由過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
材料二:
“2003年,本科畢業時,因為就業難我選擇考研;2006年,拿到了碩士學位,我卻突然發現就業難已不再是本科生的難題,于是,我只能選擇考博;今年,我也將要博士研究生畢業了,可這,我真不知道自己還能如何逃避……”2009年2月23日,在開往廣州的列車上,湖南某知名高校化學系應屆畢業生高曉珊內心頗不平靜,因為她對自己將要面臨的求職考驗并沒有多少把握!
今年湖南普通高校省內應屆畢業生達28.5萬人,比上年增長8%,加上外省回湘就業畢業生1萬人、往屆未就業畢業生6.7萬人,今年需要就業的畢業生總人數預計達36萬人。而受國際金融危機等方面影響,當前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與去年相比,到校招聘的單位和崗位明顯減少,簽約率下降,還出現了用人單位毀約現象。截至2009年1月5日的初步統計,全省高校畢業生總體簽約率近20%,比去年下降15個百分點,部分高校的個別專業甚至出現零簽約現象。
湖南省教育廳廳長張放平說:“大學生就業率的高低,我認為從根本上來講,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但是從目前來看,有的大學生認為工作不好找,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除了有選擇性失業外,還有一些結構性失業,就是這個專業社會緊缺,但是沒有這個人才。”
材料三: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校園招聘卻來得慢一些、少一些,很多企業還在觀望之中。據中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的一位負責人介紹,“今年受金融風暴的影響,往年吸納畢業生多的中小型企業來的明顯比往年要少,而且招聘規模也有所減小。”從廣東另一所知名高校了解到,往年金融、地產、消費類和流通類的知名企業往往是從校園中選拔大量應屆畢業生人才的中流砥柱,但是今年卻遲遲不見這類企業的身影。
一些行業的二三線品牌企業的校園招聘萎縮得厲害,尤其是金融證券、保險、進出口行業以及房地產行業的三線企業縮減甚至取消校園招聘的情況比較明顯。作為中國制造的重要基地,廣東加工制造和出口的企業受到的沖擊更大,這對部分專業的大學生造成很大影響。
更讓人感到心寒的是,一些已經公開公布校園招聘計劃的企業竟然宣布取消招聘計劃。據了解,先公開掀起“退招”風波的是家樂福(中國),成都家樂福超市宣布取消原定于2008年11月6日在西南財經大學的2008-2009年度的全國校園招聘宣講會。對于取消的原因,該公司解釋為“由于受到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家樂福(中國)總部通知全國范圍內的招聘活動取消。”2008年11月15日,立白集團人力資源部也向西南財經大學就業指導中心發來一封郵件說:由于今年人員需求結構發生變化,因此不得不取消原定于12月在該校的宣講會,待明年初有相應的人員需求時再進行。
材料四:
過去人們通常稱高考為“天下第一考”,而現在人們稱公務員考試為“天下第一考”,其競爭激烈程度遠遠超過了高考。據統計,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網上報名通過資格審查的人數超過了104萬,而終能捧上“金飯碗”的僅13566人。錄取人數和報考人數的比例為1︰60,而且此數據在逐年上升。
在公務員考試中,應屆大學畢業生到底有多大優勢?據寧夏人事廳公務員處張利民處長介紹,在這幾年的公務員招考中,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報考人數都超過了已經參加工作的人員,但是后被錄用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卻總是占錄用人數的1/3不到。
寧夏也出臺相關配套政策,規定在每次公務員招考中,必須保證錄取的1/3的公務員具有一定的基層工作經驗。隨著公務員考試政策的不斷改進,應屆大學畢業生在這個層面上越來越不具有優勢。比如在今年寧夏公務員考試過程中,公務員處保留了一些用人單位提出的報考人員必須具有2-3年工作經驗的要求,因此,今年寧夏大約有1/3以上的公務員崗位將應屆大學畢業生排除在外。
材料五:
大學生就(jiu)(jiu)業(ye)問(wen)題成(cheng)為(wei)今(jin)年(nian)兩會代表(biao)討論的(de)(de)熱點問(wen)題。由致公黨中央提出的(de)(de)《關(guan)于解(jie)決(jue)國際金(jin)融危(wei)機影響下(xia)我國就(jiu)(jiu)業(ye)問(wen)題的(de)(de)提案(an)》是今(jin)年(nian)政(zheng)協(xie)(xie)會議的(de)(de)“一號提案(an)”。今(jin)年(nian)全(quan)國政(zheng)協(xie)(xie)收到(dao)的(de)(de)提案(an)中,有關(guan)解(jie)決(jue)就(jiu)(jiu)業(ye)問(wen)題的(de)(de)就(jiu)(jiu)占到(dao)1/3,其中,有相(xiang)當(dang)部分(fen)是涉及(ji)大學生就(jiu)(jiu)業(ye)問(wen)題。溫家寶總理(li)在今(jin)年(nian)的(de)(de)政(zheng)府工(gong)作(zuo)報告中將大學生就(jiu)(jiu)業(ye)問(wen)題作(zuo)為(wei)促進就(jiu)(jiu)業(ye)的(de)(de)第(di)一條提出,要求把促進高校畢業(ye)生就(jiu)(jiu)業(ye)放(fang)在突出位(wei)置。
2月28日溫總理來到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與網民在線交流,在回答網友“云開霧散”的問題時,總理回答:“無論是農民工就業,還是大學生就業,以及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都時刻擺在我心里。因為我認為就業不僅關系一個人的生計,而且關系一個人的尊嚴。”去年12月他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學生交流時說:“同學們請放心,我們把大學生就業放在首位。我們會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讓大家畢業有用武之地。”同時,總理以自己的經歷為例,鼓勵大學生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
政府也不斷研究,出臺鼓勵大學生就業的政策。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從2009年起,全國用3年時間組織100萬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并公布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政策措施,如對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符合條件的,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在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的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自籌資金不足的,可申請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等。
溫總理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關注和一系列國家政策的支持,對于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產生重要影響。但客觀形式的嚴峻也不容忽視,我國勞動力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的形勢將長期存在,就業結構性矛盾也日益突出,只有將解決就業難題與當前擴大內需、加快產業結構升級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就業創造型”的經濟復蘇,才能真正化“危”為“機”,有效地緩解就業壓力。
材料六:
今年,杭州將全面實施“九大計劃”,推動以創業帶動就業,力爭幫助5萬名以上大學生在杭就業。創業實訓在外包、信息化等科目基礎上,還增加了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產業等領域的實訓。政府按創業實訓培訓費用的50%予以資助,高不超過4000元。此外,今年的應屆畢業生每人均可享受政府發放的500元培訓券。
為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杭州將實施“創業帶動就業計劃”,將出臺多項優惠措施。大學生不花一分錢就可以注冊公司——免除大學生創辦企業的所有手續費用,工商注冊試行“零首付”,注冊資本可以兩年內到位。
大學生創辦企業還可申請5萬元小額貸款,每個創業項目高可申請20萬元。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的,按每人1000元補貼。據悉,杭州今年將扶持大學生企業100家、新辦100家,創業帶動就業1000人以上。
今年杭州組織本市民營企業招聘崗位5萬個,力爭招聘高校畢業生4萬名;力爭實現事業單位招聘高校畢業生3000名以上,機關事業單位新增編外用工崗位(除后勤服務崗位外)將按不低于80%的比例吸納高校畢業生;確保向大學生推出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800個,農村和社區工作崗位800個。
材料七:
據了解,很多大學生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東西部地區之間、沿海地區和內地之間的差距較大,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區域時,過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熱點地區,造成這些地區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加。如據某機構從全國收集的5000份問卷的調查顯示,23%的大學生將深圳作為就業首選城市。
不少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各樣人才交流會“廣泛撒網”的方法,或希望通過熟人“托關系”、“找門路”以捧上“金飯碗”,不善于“推銷”自己,沒有針對自己的切實優勢,通過重點了解用人單位實際需求情況,提高就業的成功率。部分用人單位的招聘人員反映,現在有些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即使被錄用,也很難適應工作。
某些大學生雖然進入了世界知名的咨詢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但其實都是些輔助崗位,根本接觸不到核心業務。學校對外宣傳時卻鉚足勁兒強調他們的就業情況好、就業質量高。在這種宣傳攻勢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對就業的心理預期被逐漸抬高,為了找個不輸給師兄師姐的好工作,很多人遲遲不肯就業。
材料八:
以下是某高校經貿學院陸唯的三次求職經歷:
第:她按照“公司不能太小,工資不能太少”的擇業標準篩選出她即將面試的單位中理想的一家——浦東的一家國際貿易發展有限公司。她憑借在學校的優秀表現獲得了機會:先筆試然后接受英語面試,但她終沒能進入這家公司。原因是他們要的是適合的人選,而不是優秀的學生。
第二次:她又去了一家外貿紡織類貿易公司參加面試。該公司規模較小,正處于起步階段。她的這次面試很成功,招聘人員對她的英語水平和業務知識非常滿意,決定第二天就讓她上班,公司開出的條件是工資1800元加業務提成。但她后還是放棄了,原因只有一個:“公司太小”。
第三次:她面試的一家單位是家知名保險公司,被錄用的學生可以在行政、業務、培訓和招聘四個崗位上輪崗,然后再定崗。陸唯通過了兩輪面試,被錄用的希望很大,但她的父母卻不同意她去保險公司,他們認為做保險沒前途。陸唯受父母的影響終于放棄了這家單位。
材料九:
大(da)學生(sheng)(sheng)付出勞動該值(zhi)多少錢?據了解(jie),湖北省(sheng)以往應(ying)(ying)屆生(sheng)(sheng)應(ying)(ying)聘要求起薪2000元(yuan)以上的(de)(de)狀況已不復存在,今(jin)年(nian)在省(sheng)會(hui)求職(zhi)應(ying)(ying)聘的(de)(de)本科生(sheng)(sheng)一般都(dou)把自(zi)(zi)己的(de)(de)薪酬(chou)要求定在1000元(yuan)-1500元(yuan),可不少求職(zhi)單位(wei)的(de)(de)開價卻(que)甚至達不到(dao)1000元(yuan)。面對目前供(gong)大(da)于求、就業壓力(li)大(da)的(de)(de)社會(hui)現實,專業難(nan)對口,好工作(zuo)(zuo)又(you)要求有經驗,很多大(da)學生(sheng)(sheng)只好接受低薪、無社保、無合(he)同的(de)(de)工作(zuo)(zuo)。為(wei)此,不少大(da)學生(sheng)(sheng)坦言:“寒窗數十年(nian)、耗盡(jin)父母(mu)血汗錢換來的(de)(de)只是‘讀書(shu)無用’!低薪普及化不僅使我們難(nan)找自(zi)(zi)信,也讓更多的(de)(de)企業陷入用人誤區,人才(cai)浪費形成(cheng)惡(e)性循環。”
在湖北省總工會為幫扶農民工和下崗職工舉辦的“金秋就業幫扶行動”招聘會上,不少大學生手持簡歷慕名前往。在進場求職的5萬人中,大學生有3萬多人,占了求職者數量一半以上。在現場看到,用人單位以湖北本省企業為主,其中不乏中百倉儲、福娃集團、武漢電力設備廠等知名企業。這些企業在招收技工的同時,也提供了一些文秘、行政等要求大專以上學歷的崗位。大學生參加“農民工”招聘會,反映出他們更加務實的就業心態。
湖北某大學本科應屆畢業生小陳在人才交流會上擠了兩天,她和大多數畢業生一樣,不愿輕易放過任何一個招聘會,終簽下了一份試用期800元、轉正1000元、沒有社保的文員職位。“就算畢業后跟同學在校外合租住房,伙食費、交通費、通信費、水電費都是必需的開支,每月花費至少在700元,明知道這點工資很難過活,可我們也只能接受,畢業生太多,就業壓力太大,沒辦法!一旦走出校門,生存是第一位,什么遠大志向、專業對口、發展前景都暫且顧不得了。”
材料十:
從蘇州、揚州等地高校畢業的5名女大學生,成為揚州市瘦西湖景區首批“大學生船娘”,她們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后正式上崗接待游客。這5位女大學畢業生年齡有的22歲,有的23歲,其中4人都是家住市區的“城市妞”。5個人剛開始實習搖船櫓的時候掌握不住技巧,很是“吃不消”。剛開始劃船時,她們每天要練習3個小時,練了一個月,每個人弄得自己滿手血泡,但是大伙都堅持下來了。
據了解,瘦西湖為打造“揚州船娘”的金字招牌,給了船娘們較好的物質待遇。為她們建造了專門的公寓,冰箱、洗衣機、數字電視、電熱水器、空調等家電一應俱全,還配備了電腦供船娘們上網學習。船娘們每月只需自己支付150元伙食費,其余由景區補貼。旅游淡季,船娘的平均工資是1800元,旺季為5000元左右。
23歲的唐紅梅老家在泰州,從蘇州經貿學院貿易專業畢業后,在網上看到了揚州瘦西湖景區招聘船娘的信息,來到揚州應試,被錄用后放棄了原來在蘇州的工作。唐紅梅說:“上大學的時候,來揚州瘦西湖游玩過,被這里清秀婉約的美景打動,在景區工作遠離城市的喧囂,在湖上劃船挺浪漫的,‘揚州船娘’名氣也很大,所以我放棄了在蘇州的發展機會。”22歲的錢悅是揚州職業大學商務日語專業的畢業生,此次放棄了兩家單位的聘請,在同學們疑惑不解的目光中當起了船娘。其他3名女生尤佳、殷麗、張妍都是從揚州高校畢業的學生,5個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目標——做新時代的“揚州船娘”。
材料十一: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國家“十一五”課題“大學生失業問題研究”負責人賴德勝說,大學生就業困難不僅目前在中國存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曾經碰到過,或正在遭遇。在韓國、菲律賓、印度等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在高等教育擴展過程中,都曾經遭遇過嚴重的大學生就業困難,他們有的專業的就業率可能不到50%。賴德勝認為中國現在大學生就業困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在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具有某種不可避免性;大學生就業的困難是暫時的,國家已經將高校擴招的速度控制在5%以內,我國大學生人數只占社會人口總比例的5%左右,現有的大學生將會在近幾年內被社會所消化。
美國30年代陷入經濟危機,羅斯福實行新政,大規模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經濟刺激手段頗引爭議,而獲得普遍共識的是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和大力發展教育。
美國在30年代蕭條期,卻迎來了高中畢業生翻番、大學畢業生增加50%的大跨越。二戰后40年代,美國針對大量退伍的年輕軍人制定“退伍軍人權利保障法案”,1200萬退伍軍人中800多萬人獲得了大學和職業學院的文憑。正是在美國兩度面臨經濟困難的時期,積累和奠定了充足的優質人力資本。
這說明教育具有反周期功能,教育本身具有應對危機的功能,越是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政府越需要通過加大投入,大幅度發展教育,越會對應對危機起到化解作用。另一方面,現在中國的家庭承受很大教育支出負擔,擠壓了當前消費。如果能夠緩解教育支出負擔,才會釋放出一部分錢去消費普通產品,這對拉動消費需求也會起到直接作用。
材料十二:
從過去3個月在智聯招聘發布職位的行業看,進出口行業、房地產行業、金融行業等受到影響的行業,新招募大學生的總體需求會放緩。但是仍然有許多行業,例如IT、互聯網行業、通訊行業、汽車行業等行業招募人才的勢頭強勁。據調查,今年多家互聯網行業企業的確在逆勢而為,為下一步互聯網競爭提前做好人才儲備,因而成為校園招聘不可多得的綠洲地帶。
據悉,騰訊早在去年9月中旬就率先啟動了校園巡講,并派出了以聯席首席技術官熊明華為首的高管團隊全權負責今年的應屆生招聘工作。據了解,騰訊今年擬從高校招聘700名新員工,工作崗位涵蓋軟件工程、產品策劃、網頁及UI美術設計、專利管理等,此次招聘規模比去年增長40%。
此(ci)外,搜索網站百(bai)度也(ye)發起了自(zi)企業成(cheng)立以來大(da)規(gui)模的(de)600人(ren)招聘計劃(hua),網易的(de)校(xiao)園招聘規(gui)模也(ye)近千(qian)人(ren)。就連早在業內拋出(chu)了“寒冬論”的(de)阿(a)里巴巴集(ji)團(tuan)也(ye)為了做好過冬的(de)準備(bei)而啟動(dong)大(da)規(gui)模的(de)校(xiao)園招聘,招聘人(ren)數高達3000人(ren)之多。
問題:
1、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時也面臨許多問題,請根據“給定材料”,試分析當前大學生就業所面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15分)
要求:緊扣給定材料,全面,有條理,不必寫成文章。不超過300字。
2、對“給定材料十”中5位年輕女大學生放棄所學專業去“搖櫓撐船”,有人說這是與時俱進,也有人說這是人才浪費。對此你怎么看?為什么?請談談你的見解。(15分)
要求:緊密結合實際,觀點明確,分析恰當,條理清楚。不超過400字。
3、根據“給定材料”,并結合當前國內外經濟和社會形勢,請分析未來大學生的就業前景。(20分)
要求:緊密結合實際,觀點明確,分析恰當,條理清楚。不超過400字。
4、某高校在應屆畢業生中廣泛開展“大學生就業思想大討論活動”,要求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圍繞這一主題踴躍投稿。假如你是該校應屆畢業生,請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1.觀點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生動流暢。
2.結合自身實際,緊扣材料,視野開闊,見解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