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知識點 篇一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①、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狀DNA分子)集中的區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②、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有一定數目的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結合而成);一般有多種細胞器。
③、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藍藻、細菌(如硝化細菌、乳酸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放線菌、支原體等都屬于原核生物。
④、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2.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知識點 篇二
1.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的遺傳變化的物質,而噬菌體的各種性狀也是透過DNA傳遞給后代的,這兩個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2.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核酸。細胞內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DNA,少數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由于絕大多數的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3.堿基對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對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這從分子水平說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4.遺傳信息的傳遞是透過DNA分子的復制來完成的。基因的表達是透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
5.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帶給了精確的模板;透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在兩條互補鏈中的比例互為倒數關系。在整個DNA分子中,嘌呤堿基之和=嘧啶堿基之和。整個DNA分子中,與分子內每一條鏈上的該比例相同。
6.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于子代獲得了親代復制的一份DNA的緣故。
7.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_,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堿基順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內含不同的遺傳信息。(即: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9.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又決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最終決定了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特異性,從而使生物體表現出各種遺傳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時:基因的堿基數:mRNA上的堿基數:氨基酸數=6:3:1。氨基酸的密碼子是信使R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不是轉運RNA上的堿基。轉錄和翻譯過程中嚴格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注意:配對時,在RNA上A對應的是U。
10.生物的一切遺傳性狀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透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基因控制性狀的另一種狀況,是透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來直接影響性狀。
3.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知識點 篇三
1.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生物純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出顯性性狀;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并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具有必須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_構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3.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存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表現型=基因型+環境條件。
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_構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范圍內,有n對等位基因的個體產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種。
4.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知識點 篇四
1.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可以分為兩類: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
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另一種是ZW型。
2.伴性遺傳的特點:
(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特點: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遺傳現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一般是男性通過女兒傳給外孫);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親傳給致病基因。
(2)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特點: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連續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體遺傳的特點:患者全部為男性;致病基因父傳子,子傳孫(限雄遺傳)。
5.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知識點 篇五
細胞核的結構
1、染色質:指細胞核內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故叫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有絲_間期:染色質呈細長絲狀且交織成網狀,在細胞有絲_的_期,染色質細絲高度螺旋、縮短變粗成圓柱狀或桿狀的染色體。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種物質在細胞不同_時期的兩種不同的形態。
2、核膜: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3、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在細胞有絲_過程中核仁呈現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4、核孔:實現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如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
6.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知識點 篇六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一、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質(約50%)和蛋白質(約40%),還有少量糖類(約2%--10%)
二、細胞膜的功能:
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③、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細胞含有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其性質是全透性的。
7.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知識點 篇七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一、細胞種類: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1、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狀DNA分子)集中的區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2、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有一定數目的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結合而成);一般有多種細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藍藻、細菌(如硝化細菌、乳酸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放線菌、支原體等都屬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8.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知識點 篇八
1、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2、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3、兩條遺傳基本規律的精髓是:遺傳的不是性狀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
4、孟德爾成功的原因:正確的選用實驗材料;現研究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再研究兩對或多對性狀的遺傳;應用統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基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而提出假說,再設計新的實驗來驗證。
5、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說: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生物體再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6、減數_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的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_在減數_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_次。減數_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7、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做聯會。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
8、減數_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_
9、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方),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
10、基因分離的實質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_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的隨著配子遺傳給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_程中,在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2、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它們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
13、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生物(如HIV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4、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中的脫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有一定的規律。
15、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16、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17、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
18、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斷。
19、RNA是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稱為轉錄。
20、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就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這一過程叫做翻譯。
9.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知識點 篇九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興奮: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2)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
(3)興奮的傳導過程:靜息狀態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受到刺激,興奮狀態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電流(膜外: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膜內: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興奮向未興奮部位傳導
(4)興奮的傳導的方向:雙向
10.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知識點 篇十
人腦的高級功能
(1)人腦的組成及功能:
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由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級中樞
小腦:是重要的運動調節中樞,維持身體平衡
腦干: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呼吸中樞
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
(2)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語言中樞的位置和功能:
書寫(W)中樞(能聽、說、讀,不能寫)
談話(S)中樞(能聽、讀、寫,不能說)
聽覺(H)性語言中樞(能說、寫、讀,不能聽懂)
視覺(V)性語言中樞(能聽、說、寫,不能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