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高二知識點復習必修三(生物 地理 物理 化學 歷史 政治)#】高二知識點復習必修三(生物 地理 物理 化學 歷史 政治)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是不是經常追著老師要知識點?知識點就是“讓別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過練習我能掌握”的內容。
1.高二知識點復習必修三(生物) 篇一
植物激素的種類和功能
(1)赤霉素
①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種子、幼根、幼葉
②主要作用:促進細胞伸長而使植株增高;解除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果實的成熟。
(2)脫落酸
①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葉片
②分布:將要脫落的組織和器官中含量較多
③主要作用:抑制細胞的_,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3)細胞_素
①合成部位:根尖
②主要作用:促進細胞的_、分化
(4)乙烯
①合成部位:植物體各個部位
②主要作用:促進果實的成熟
2.高二知識點復習必修三(生物) 篇二
生態環境的保護
1、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態系統的保護層次:物種、基因、生態系統。
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潛在價值:目前人類不清楚的價值
直接價值:食用、藥用、工業原料、旅游觀賞、科學研究、文藝創作。
間接價值:也叫生態功能,如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
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就地保護(自然保護區,方法)、易地保護(動物園)
3.高二知識點復習必修三(地理) 篇三
1.大氣受熱
能量來源:太陽輻射
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大氣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保溫)
2.熱力環流(最簡單的大氣運動)
海陸熱力環流:
白天吹海風,晚上吹陸風。
因為白天陸地升溫比海洋快,陸地形成低壓,海洋是高壓;晚上陸地降溫比海洋快,陸地形成高壓,海洋是低壓。
3.大氣水平運動:
水平氣壓梯度力:它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方向與等壓線垂直;由高壓指向低壓。
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壓線。影響風速,摩擦力越大,風速越小;還會影響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
風向:高壓低壓
風力(風速):等壓線密(氣壓梯度大),風力(速)大
4.高二知識點復習必修三(地理) 篇四
1、春分日(3月21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2、根據等壓線決定風向的步驟:高壓垂直指向低壓、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東西兩半球的劃分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
4、秋分日(9月23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5、大氣環流的好處調整全球水熱分布,是各地天氣變化和氣候構成的重要因素。
6、天體系統的成因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構成天體系統。
7、緯線和緯度,低緯中緯高緯的劃分連接東西的線。每1個緯度為11千米;
8、經線和經度連接南北的線。相對的兩條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
9、天體系統的級別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10、宇宙的基本特點由各種形態的物質構成,在不斷運動和發展變化。
11、地球公轉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365日5小時48分46秒
12、已知經度求時區數經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14、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殘月
15、地轉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6、海平面等壓線與風力大小低壓中心,高壓中心。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
17、晝夜長短的決定夏半年,越北白晝越長,冬半年,越南白晝越長。
18、天體的分類星云恒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
19、地球自轉的周期恒星日,23小時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陽日,24小時。
20、地球的赤道周長4萬千米
5.高二知識點復習必修三(物理) 篇五
(1)極性分子之間
極性分子的正負電荷的重心不重合,分子的一端帶正電荷,另一端帶負電荷。當極性分子相互接近時,由于同極相斥,異極相吸,使分子在空間定向排列,相互吸引而更加接近,當接近到一定程度時,排斥力同吸引力達到相對平衡。極性分子之間按異極相鄰的狀態取向。
(2)極性分子與非極性分子之間
非極性分子的正負電荷重心是重合的,當非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相互接近時,由于極性分子電場的影響,使非極性分子的電子云發生“變形”,從而使原來的非極性分子產生極性。這樣,非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之間也就產生了相互作用力。極性分子對非極性分子有誘導作用。
(3)非極性分子之間
非極性分子間不可能產生上述兩種作用力,那又是怎樣產生作用力的呢?
我們說非極性分子的正負電荷重心重合是從整體上講的。但由于核外電子是繞核高速運動的,原子核也在不斷振動之中,原子核外的電子對原子核的相對位置會經常出現瞬間的不對稱,正負電荷重心經常出現瞬間的不重合,也就是說非極性分子經常產生瞬時極性,從而使非極性分子間也產生了相互吸引力。
6.高二知識點復習必修三(物理) 篇六
1、整體法:以幾個物體構成的整個系統為研究對象進行求解的方法。
2、隔離法:把系統分成若干部分并隔離開來,分別以每一部分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分別列出方程,再聯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對系統作用時,用整體法;在分析系統內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時,用隔離法。有時在解答一個問題時要多次選取研究對象,需要整體法與隔離法交叉使用。
4、受力分析的判斷依據:
①從力的概念判斷,尋找施力物體;
②從力的性質判斷,尋找產生原因;
③從力的效果判斷,尋找是否產生形變或改變運動狀態。
總之,在進行受力分析時一定要按次序畫出物體實際受的各個力,為解決這一難點可記憶以下受力口訣:
地球周圍受重力繞物一周找彈力
考慮有無摩擦力其他外力細分析
合力分力不重復只畫受力拋施力
7.高二知識點復習必修三(生物) 篇七
1、在胚芽鞘中: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向光彎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3)產生生長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原因:
(1)橫向運輸(只發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單側光刺激下生長素由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運輸
(2)縱向運輸(極性運輸):從形態學上端運到下端,不能倒運
(3)胚芽鞘背光一側的生長素含量多于向光一側(生長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兩側的生長不均勻,從而造成向光彎曲。
生長素(溫特,瓊脂實驗):吲哚乙酸(IAA)
3、植物激素(赤霉素,細胞_素,脫落酸,乙烯):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4、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
在植物體中生長素的產生部位:幼嫩的芽、葉和發育中的種子
生長素的分布:植物體的各個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對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分。
5、植物體各個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不同:根>芽>莖
6、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情況下: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7、生長素的應用:
無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涂抹柱頭。
頂端優勢:頂端產生的生長素大量運輸給側芽抑制側芽的生長。去除頂端優勢就是去除頂芽。
用低濃度生長素浸泡扦插的枝條下部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
麥田除草是高濃度抑制雜草生長。
8.高二知識點復習必修三(化學) 篇八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9.高二知識點復習必修三(歷史) 篇九
青銅時代
1、商朝的青銅器
(1)商朝處于青銅時代,商朝的青銅器主要是禮器,專用于王室和貴族的禮典、祭祀等重要活動。青銅器物的大小、性質和數量組合,是器主等級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2)青銅器上還鑄有淺浮雕的動物紋飾,商代人相信這些動物能幫助他們與祖先或神靈溝通,以庇護其在世間的權力和財產。青銅器被賦予了溝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權力的功能。
(3)“司母戊鼎”是世界的青銅器。
2、甲骨文
(1)商朝甲骨文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比較成熟的漢字,是商人刻在甲骨上用來記載占卜情況的古文字。
(2)從結構和造字法來看,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構成和使用的“六書”規律,是一種較為成熟的象形文字。
(3)甲骨文真實地記載了商朝社會各個領域的歷史狀況,為我們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10.高二知識點復習必修三(政治) 篇十
貨幣的主要職能
①價值尺度
含義:貨幣具有的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
價格: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叫做價格。
要求:執行這個職能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②流通手段
含義: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就叫流通手段。
表現形式:商品—貨幣—商品。貨幣出現以后,商品交換包括了買和賣兩個先后銜接的階段。而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
要求:貨幣執行這個職能必須用現實的貨幣。
流通貨幣量的計算公式: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數量×價格水平)/貨幣流通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