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 #高二物理重點知識點歸納#】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向著自己的目標,奮力前進!成為高中生的的目標就是選擇好的大學,而完成這目標的是,需要你這三年的復習,你的知識累積,你的自我鞏固,所以讓我們好好學習吧!®無憂考網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二物理重點知識點歸納》,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物理重點知識點歸納 篇一
熱輻射現象
任何物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要發射各種波長的電磁波,并且其輻射能量的大小及輻射能量按波長的分布都與溫度有關。這種由于物質中的分子、原子受到熱激發而發射電磁波的現象稱為熱輻射。
①物體在任何溫度下都會輻射能量。
②物體既會輻射能量,也會吸收能量。物體在某個頻率范圍內發射電磁波能力越大,則它吸收該頻率范圍內電磁波能力也越大。
輻射和吸收的能量恰相等時稱為熱平衡。此時溫度恒定不變。
實驗表明:物體輻射能多少決定于物體的溫度(T)、輻射的波長、時間的長短和發射的面積。
光電效應在光(包括不可見光)的照射下,從物體發射出電子的現象稱為光電效應。
光電效應的實驗規律:
①任何一種金屬都有一個極限頻率,入射光的頻率必須大于這個極限頻率才能發生光電效應,低于極限頻率的光不能發生光電效應。
②光電子的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光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大于極限頻率的光照射金屬時,光電流強度(反映單位時間發射出的光電子數的多少),與入射光強度成正比。
④金屬受到光照,光電子的發射一般不超過10-9秒。
2.高二物理重點知識點歸納 篇二
1、根據靜電能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和同種電荷相排斥、異種電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應用有:
靜電復印、靜電除塵、靜電噴漆、靜電植絨,靜電噴藥等。
2、利用高壓靜電產生的電場,應用有:靜電保鮮、靜電滅菌、作物種子處理等。
3、利用靜電放電產生的臭氧、無菌消毒等
雷電是自然界發生的大規模靜電放電現象,可產生大量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氣中的氮合成為氨,供給植物營養。
4、防止靜電的主要途徑:
(1)避免產生靜電。如在可能情況下選用不容易產生靜電的材料。
(2)避免靜電的積累。產生靜電要設法導走,如增加空氣濕度,接地等。
3.高二物理重點知識點歸納 篇三
物態變化中的放熱過程
1.凝固:
①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凝固是放熱過程。
②晶體凝固條件: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③規律:放出熱量;溫度不變。
2.液化:
①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液化是放熱過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
3.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凝華是放熱過程。
4.高二物理重點知識點歸納 篇四
(一)定義及符號:
1、定義: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2、符號:R。
(二)單位:
1、國際單位:歐姆。規定: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是1V,通過導體的電流是1A,這段導體的電阻是1Ω。
2、常用單位:千歐、兆歐。
3、換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電阻值:手電筒的小燈泡,燈絲的電阻為幾歐到十幾歐。日常用的白熾燈,燈絲的電阻為幾百歐到幾千歐。實驗室用的銅線,電阻小于百分之幾歐。電流表的內阻為零點幾歐。電壓表的內阻為幾千歐左右。
(三)影響因素:
1、實驗原理: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電流的變化來研究導體電阻的變化。(也可以用串聯在電路中小燈泡亮度的變化來研究導體電阻的變化)
2、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所以定論“電阻的大小與哪一個因素的關系”時必須指明“相同條件”
3、結論: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還與溫度有關。
4、結論理解:
⑴導體電阻的大小由導體本身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決定。與是否接入電路、與外加電壓及通過電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無關,所以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⑵結論可總結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電阻率,與導體的材料有關。記住:ρ銀<ρ銅<ρ鋁,ρ錳銅<ρ鎳隔。假如架設一條輸電線路,一般選鋁導線,因為在相同條件下,鋁的電阻小,減小了輸電線的電能損失;而且鋁導線相對來說價格便宜。
5.高二物理重點知識點歸納 篇五
傳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夠感受諸如力、溫度、光、聲、化學成分等非電學量,并能把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為電壓、電流等電學量,或轉換為電路的通斷.我們把這種元件叫做傳感器.它的優點是:把非電學量轉換為電學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測量、傳輸、處理和控制了.
2、光敏電阻在光照射下電阻變化的原因:有些物質,例如硫化鎘,是一種半導體材料,無光照時,載流子極少,導電性能不好;隨著光照的增強,載流子增多,導電性變好.光照越強,光敏電阻阻值越小.
3、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且阻值隨溫度變化非常明顯.
金屬熱電阻與熱敏電阻都能夠把溫度這個熱學量轉換為電阻這個電學量,金屬熱電阻的化學穩定性好,測溫范圍大,但靈敏度較差.
6.高二物理重點知識點歸納 篇六
1.阿伏加德羅常數NA=6.02×1023/mol;分子直徑數量級10-10m
2.油膜法測分子直徑d=V/s{V:單分子油膜的體積(m3),S:油膜表面積(m2)}
3.分子動理論內容: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大量分子做無規則的熱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
(1)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現為斥力
(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勢能=Emin(最小值)
(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現為引力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勢能≈0
5.熱力學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對物體做的正功(J),Q:物體吸收的熱量(J),ΔU:增加的內能(J),涉及到第一類永動機不可造出
6.熱力學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熱量由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它變化(熱傳導的方向性);
開氏表述: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并把它全部用來做功,而不引起其它變化(機械能與內能轉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類永動機不可造出
7.熱力學第三定律:熱力學零度不可達到{宇宙溫度下限:-273.15攝氏度(熱力學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溫度越高越劇烈;
(2)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
(3)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在r0處F引=F斥且分子勢能最小;
(5)氣體膨脹,外界對氣體做負功W
(6)物體的內能是指物體所有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對于理想氣體分子間作用力為零,分子勢能為零;
(7)r0為分子處于平衡狀態時,分子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