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體育游戲活動設計 篇一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在奔跑時用眼睛觀察對方,避免碰撞。
2、積極參加游戲,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觀察秋天起風時落葉飛舞、飄動的景象。
2、風婆婆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1、一起念兒歌《片片飛來象蝴蝶》,邊做相應動作。
2、提問幫助幼兒回憶和表現風與樹葉飄動的關系。
小朋友看到風來了,小樹葉會怎樣?
教師發出信號,幼兒根據信號做相應的動作:站立、跑、走、蹲下。
3、學習游戲“風婆婆和小樹葉”。
交代游戲角色和玩法。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風婆婆和小樹葉”的游戲,你們都來做小樹葉,老師來做風婆婆。小樹葉蹲在地上,當你們聽到風婆婆說“起風了”,就站起來;當你們聽到風婆婆說“風大了”,你們就輕輕地跑步,在飛舞;當你們聽到風婆婆說“風小了”,你們就慢慢地走,輕輕地飄;當你們聽到風婆婆說“風停了”,你們就一起蹲下,“落”在了地上。
小朋友在跑的時候眼睛看什么地方?小嘴巴應該怎樣?提醒幼兒眼睛看前方,避免碰撞,嘴巴不喊叫,以免咳嗽。
教師扮演“風婆婆”和幼兒共同游戲3——4次。教師可根據幼兒的運動能力調整走、跑的時間,同時提醒幼兒按教師發出的信號行動。
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來扮演“風婆婆”,其余幼兒扮演“小樹葉”再次游戲。
2.小班體育游戲活動設計 篇二
活動目標:
1、能夠參與小肌肉操作運動。
2、會手腳協調的曲線走。
3、在綜合練習走跑跳動作的同時,練習滾球。
4、會雙腳連續跳5米以上。
5、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用具:
塑料車輪皮球
活動過程:
1、小猴起床(沿直線走)鍛煉幼兒沿直線走的能力。
2、跨過走地(雙腳連續跳)培養幼兒雙腳彈跳的能力。
3、穿過樹林(手腳協調曲線走)培養幼兒能夠沿曲線走過障礙的能力。
4、摘桃子(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5、小猴騎車回家(滾球)鍛煉幼兒的滾球能力。
3.小班體育游戲活動設計 篇三
活動目標:
1、練習對應比較多少和按簡單規律排序。
2、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喜歡參加游戲。
活動準備:讓每個幼兒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活動過程:
(1)全班幼兒圍坐一圈,教師請6個幼兒(3男3女)到中間,按一男一女的順序站好,引導幼兒觀察這列火車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男孩和女孩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幼兒回答正確后,請大家按照這列火車排列的順序接著往后站,站好后,火車開動(大家作開動動作“嗚、轟隆隆、轟隆隆……)
(2)教師請5個幼兒到中間,按一個坐,一個站,一個坐,一個站的順序排好,引導幼兒觀察這列火車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坐著和站著的比,誰多?誰小?還是一樣多?幼兒回答正確后,請大家按照這列火車排列的順序接著往后站,站好后,火車開動。
教師可不斷改變火車的排列規則如:一個站、一個蹲、一個站、一個蹲……或一個直立雙手下垂,一個直立雙手前舉,一個直立雙手下垂,一個直立雙手前舉等等)
4.小班體育游戲活動設計 篇四
活動目標:
1、練習輕輕的走和跑。
2、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準備一個老貓頭飾一個,小貓頭飾若干。在場地周圍放些障礙物供幼兒躲藏。活動前學習游戲中的兒歌。
活動過程:
1、導入:教師帶領幼兒歲音樂做模仿小貓走的動作。
2、展開: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組織幼兒進行游戲。
(2)游戲中教師應指導和提醒幼兒走和跑時角邀輕輕落地,以免被老貓聽見。
(3)幼兒熟悉游戲后請幼兒輪流扮演老貓。
3、結束:帶領幼兒散步。
5.小班體育游戲活動設計 篇五
活動目標:
1、探索在限高漁網中貼地向前爬的前進方式。
2、發展幼兒在低處貼地爬行時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喜歡和同伴一起探索、游戲,樂于表達自己的感受。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自編綠色大漁網一張;四把小椅子;仿真海鮮玩具;大墊子兩塊;籃筐兩個;音樂《螃蟹歌》;園歌《來吧,我的海樂園》。
經驗準備:能較協調地在不限高的地方爬行。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師:螃蟹寶寶們,聽說河對岸新建了一個海洋樂園,媽媽想帶著你們去那玩玩。出發前,讓我們一起做做熱身操,把我們的小手小腳活動開來吧!
教師扮演螃蟹媽媽帶著螃蟹寶寶跟音樂做熱身操。
二、探索活動
師:寶貝們,媽媽已經給你們去探過路了,這沙河可不好過,有人在上面結了張漁網,我們可不能碰到網不然就被抓走啦,那我們該怎么安全過去呢?快去試試吧!
1、第一次探索:幼兒在漁網下自由探索爬行
提問:
(1)你是怎樣在漁網下面爬行的?請你給大家表演下(幼兒用身體動作展示自己的爬行方式,鼓勵幼兒用語言表述爬行方式)
(2)教師根據幼兒示范,部分總結身體貼地向前爬的要點。
2、第二次探索:幼兒再次在漁網下自由探索爬行
提問:
(1)爬的時候碰到了什么困難?(網會碰到我的身體和頭)
(2)你是怎樣解決這一困難的?(把身體趴得低低的)
(3)教師小結:在有漁網的地方我們的身體不能拱的那么高,這樣會碰到漁網,應該盡量把身體壓得低低的,可以把肚子朝下趴著向前爬;也可以把肚子朝上,背向前移著爬。
3、練習在漁網下爬行
(1)將漁網四角綁在小椅子的處,練習第一高度爬行
(2)根據幼兒對第一高度的爬行練習情況,將漁網適當調低,增加難度,練習第二高度限高爬行。
三、游戲:螃蟹過河
1、游戲場地布置:將漁網結在椅子的第一高度,將仿真海鮮玩具綁在漁網上,設置起點和終點,在終點處放置籃筐。
2、游戲玩法:幼兒分成男女兩隊,從起點出發,身體貼地爬行,盡量不讓身體碰到漁網,在爬行中按個人能力收集海鮮,放入終點處的籃筐中。幾次以后可以降低漁網高度,增加游戲難度。
四、放松活動:螃蟹暢游海洋樂園
師:經過那么辛苦的貼地爬行,我們終于來到了海洋樂園,讓我們在音樂中悠哉暢游吧!
教師播放園歌,帶領孩子一起做放松整理運動。
6.小班體育游戲活動設計 篇六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發展幼兒的鉆、跳、爬的運動技能。
2、培養幼兒不畏困難,勇敢挑戰的精神。
3、培養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全體師幼扮成老鼠家族模樣(老鼠頭飾及尾巴若干)。
2、場地布置:山洞、泡沫墊、2個大紙箱、果樹2棵、蔬果模型若干、繩子、小鈴鐺若干、呼拉圈3個。
3、請一名老師扮演貓(“貓和老鼠”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輕快的音樂)
老師扮演老鼠媽媽,小朋友們扮演老鼠寶寶,在音樂聲中一起做熱身運動入場。師:寶寶們,和媽媽一起出來做做運動好嗎?
二、導入:
寶寶們,剛才媽媽接了一個電話,是老鼠奶奶打來的,奶奶生病了,幾天都沒有吃東西了,真著急呀,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媽媽有個好主意,咱們一起到糧倉里搬些糧食給奶奶送過去好嗎?
三、開始游戲:
1、進入游戲場地,教師介紹玩法。
師:去倉庫的路可不好走,首先我們要鉆過山洞→跳過小河爬過草地→鉆過鈴鐺樹,才能到達糧倉,最后我們把運到的糧食放到對面的小筐里好嗎?和媽媽一起出發吧!
2、歷險:“貓第一次出現”(幼兒游戲時“貓”出現)。
(1)教師引導幼兒快速躲起來,并集體討論:“寶寶們,我們怎么會被正在睡覺的貓發現呢?是不是碰響了什么呀?幼:(鈴鐺樹)(提問:那我們過鈴鐺樹時要怎么樣鈴鐺才不會響呢?)”
(2)幼兒說出各種辦法。(如:蹲下鉆過去,低頭爬……等等)。
3、“貓”第二次出現。
師幼總結經驗,第二次進入糧倉運糧食,“貓”出現。幼兒及時躲避,教師給運到糧食的幼兒給予肯定,“寶寶們真勇敢,面對困難一點也不害怕”,都是媽媽的乖寶寶(激發幼兒勇敢向前的信念)。
4、“貓”第三次出現。
師:看看,這兩次我們運的糧食還不夠,現在我們再去搬些糧食回來,“寶寶們,你們害怕嗎?好了,和媽媽勇敢地出發吧!”
教師小結:看看,我們面對困難,還給奶奶運了這么多的糧食,媽媽一定會夸寶寶們聰明、勇敢的,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一起來慶祝一下吧!
四、結束部分:(音樂)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慶祝!(音樂聲中:一起把運來的糧食送給奶奶)走出活動室。
7.小班體育游戲活動設計 篇七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鍛煉幼兒手臂肌肉,提高機體的協調能力和動作的靈活性。
2、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音韻之美,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一盤輕音樂
【活動過程】
導入:
1.“小朋友,你們見過木匠拉鋸嗎?現在老師學給你們看。(教師找一個小朋友一起模仿木匠拉鋸。邊做動作邊唱兒歌“拉大鋸,扯打鋸,鋸木頭,蓋房子,姥姥家唱大戲。接姑娘,請女婿,小外甥,你也去。大家一塊去看戲。”)你們覺得好玩嗎?”
2.每個人都找一個好朋友,兩人組成一組面對面站立,兩只腳一前一后站的穩穩的,兩臂交叉,互相牽著手,向老師一樣,邊唱兒歌邊,做拉鋸似的前俯后仰動作。
3.待幼兒學會唱兒歌,動作做熟練了,可以變化玩法。
4.三人玩。三個幼兒手臂兩兩交叉也可以玩。
5.幼兒還可以面對面坐在地上,兩腿自然彎曲,兩手相牽,一拉一送,配合著口中的童謠,玩拉大鋸游戲。
8.小班體育游戲活動設計 篇八
活動目標及關鍵經驗:
在游戲情景中,幼兒扮演“小司機”開車走過斜坡,進行平衡能力的練習,使幼兒在角色模仿的游戲氛圍中,體驗勇敢、成功、自信的快樂。
1、能平穩地走過15—20厘米的斜坡,發展動作的平衡能力。
2、能愉快地參加體育游戲,增強自信心。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材料及相關環境創設:
材料:15—20厘米的斜坡2組,一高一矮(很牢固)
活動準備:
幼兒已從走小路、過小橋等游戲活動中掌握一定的平衡能力。
活動過程:
1.教師當汽車隊長,幼兒當小司機,聽信號在場地上開車、加油、停車等做準備活動。
2.教師帶幼兒來到斜坡前介紹游戲方法:“小汽車剛加好油,馬上要爬上斜坡,小司機爬坡時速度要慢點,眼睛看著路,身體要平穩,做個勇敢的小司機”。
3.教師引導幼兒有兩條斜坡,一高一矮,可以自己選擇路線進行游戲。
4.教師發出信號,幼兒分別有順序地爬坡,教師運用動作和語言給予適時的支持和鼓勵,使幼兒逐漸大膽自如的在斜坡上走動。
5.教師觀察幼兒活動情況,把握適宜運動量,以游戲情景不斷調整活動內容:小司機走過斜坡到平地繼續行駛;小汽車又要上斜坡,請注意安全等。
6.教師利用游戲情景結束游戲,進行放松整理活動。
9.小班體育游戲活動設計 篇九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發展幼兒投擲、跳躍、拋接、平衡的綜合能力,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2、引導幼兒創造性地用各種方法玩沙袋,在活動中感受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沙袋若干音樂《圓舞曲》
活動過程:
一、開始活動
帶領幼兒走圓,并在指定位置每人拿好一個沙袋。圓圈動作(舉沙袋過頭走、邊慢走邊拋接沙袋等)
二、基本部分
1、玩沙袋導入部分:小朋友,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拿了什么呀?(沙袋)今天,我們來玩沙袋,可以怎樣玩呢!
2、示范一人玩法
拋接沙袋:將沙袋向上拋起,迅速用雙手接住
頂沙袋走:將沙袋放在頭頂上、腳背上往前走。
夾沙袋跳:雙膝并攏夾住沙袋向前跳躍。
3、示范多人玩法:可在一定范圍內,兩邊分別站好一個人,中間站好一個人,兩邊的人輪流丟沙袋,向中間那個人扔去,中間那個人就要試圖閃躲,被打中了就換另外一個人在中間。(注意事項:玩這種玩法時,必須選擇小而輕的沙袋)
4、小朋友,這些是老師想出的玩法,待會你們可以玩一玩老師的這些玩法,還可以自己開動腦筋想出一些不一樣的玩法,看看誰最聰明,能夠想出很多好的玩法來,也可以像老師一樣一個人玩的,還可以是幾個人一起玩的。
(教師觀察幼兒玩沙袋的情況,引導幼兒分散自由玩沙袋,鼓勵幼兒動腦筋玩得和別人不一樣,豐富各種玩沙袋的動作)
5、請一些有創造形的幼兒演示玩法,其他幼兒模仿。
6、游戲沙袋玩玩玩
7、交代游戲玩法和場地布置:小朋友,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沙袋玩玩玩的游戲。請小朋友站好人數相等的六個組,每個小朋友用雙腳夾住沙袋,在這條開始線上站好。當聽到老師說開始后,第一個小朋友就出發,先夾沙袋往前跳,跳過地上畫的三個圈,然后用頭頂住沙袋走過小路(地上畫好的一個平行線),最后站在這條投擲線上,用肩上揮臂的方法,將沙袋對準墻上的圓圈,投過去,投準了就可以結束站到隊伍的最后面去。第二個小朋友就在第一個小朋友跳過三個圈之后才可以出發,沒有在這個時候出發的就算犯規。
三、結束部分
1、評價幼兒幼兒活動情況,表揚有創造性的幼兒。
2、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
10.小班體育游戲活動設計 篇十
活動目標:
1.能將小車推過不同質地的獨木橋。
2.體驗戰勝困難的喜悅。
3.探索輪子在不同質地上所受的不同阻力。
活動準備:獨輪車四輛
活動過程:
一、開始局部:模仿操。
二、基本局部:嘗試推車過不同的路面。
1、分成四隊,介紹游戲名稱、道具等。
2、初次練習:在平地上推著走,感受重心、平衡等身體要求。
3、練習在軟墊上推車;推車上下平衡木。
4、用小組競賽的形式激勵幼兒練習的積極性和速度。
三、褒揚與小結:團結協作好、又快又穩組、文明觀眾好、遵守規則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