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物理下冊復習知識點
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合(he)力(li)與分力(li):如果一個力(li)作用在物體上,它產生的效(xiao)果跟幾(ji)(ji)個力(li)共同作用產生的效(xiao)果相(xiang)同,這個力(li)就叫(jiao)做(zuo)那幾(ji)(ji)個力(li)的合(he)力(li),而那幾(ji)(ji)個力(li)就叫(jiao)做(zuo)這個力(li)的分力(li)。
(2)力合成與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邊形定則。
(3)力(li)的合成:求幾個已知力(li)的合力(li),叫做力(li)的合成。
共點的兩個力(F1和F2)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圍為:|F1-F2|≤F≤F1+F2。
(4)力的(de)分解:求一個已知力的(de)分力,叫做(zuo)力的(de)分解(力的(de)分解與力的(de)合成互為逆(ni)運算)。
在實際問題中,通常將已知力按力產生的實際作用效果分解;為方便某些問題的研究,在很多問題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2.高三物理下冊復習知識點
1、電路的組成(cheng):電源(yuan)、開關、用電器、導線。
2、電(dian)路(lu)(lu)的三(san)種狀態(tai):通路(lu)(lu)、斷路(lu)(lu)、短路(lu)(lu)。
3、電流有分(fen)支的是并(bing)聯(lian),電流只(zhi)有一(yi)條通路(lu)的是串聯(lian)。
4、在家庭電路中,用電器都是(shi)并(bing)聯的。
5、電荷的(de)定向(xiang)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里(li)自由電子定向(xiang)移動的(de)方(fang)向(xiang)與電流方(fang)向(xiang)相反)。
6、電流(liu)表不能直接(jie)與電源相連,電壓表在(zai)不超出其測量范圍(wei)的情況下可(ke)以。
7、電壓是形(xing)成電流的原(yuan)因。
8、安全電(dian)壓應(ying)低于24V。
9、金屬(shu)導(dao)體的(de)電阻隨(sui)溫度的(de)升高而增(zeng)大。
10、影(ying)響(xiang)電(dian)阻大小的因素有(you):材料(liao)、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溫度有(you)時不考(kao)慮(lv))。
11、滑動變阻(zu)器和電(dian)(dian)阻(zu)箱都是靠改變接入電(dian)(dian)路中電(dian)(dian)阻(zu)絲的(de)長度(du)來改變電(dian)(dian)阻(zu)的(de)。
12、利用歐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個量是對同一(yi)段導體而(er)言的。
13、伏(fu)安法測電阻原(yuan)理(li):R=伏(fu)安法測電功率原(yuan)理(li):P=UI
14、串聯電(dian)路(lu)中:電(dian)壓、電(dian)功和電(dian)功率與電(dian)阻成正比
15、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功和電功率與電阻成反比16。"220V、100W"的燈泡比"220V、40W"的燈泡電阻小,燈絲粗。
3.高三物理下冊復習知識點
彈力:
(1)內(nei)容:發生形變的(de)(de)物(wu)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dui)跟(gen)它接觸的(de)(de)且使(shi)其發生形變的(de)(de)物(wu)體產生力的(de)(de)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條(tiao)件:接觸;形變(bian)。但(dan)物體的(de)形變(bian)不能超過(guo)彈性限度。
(3)彈力的(de)(de)(de)方(fang)向(xiang)和產(chan)(chan)生(sheng)彈力的(de)(de)(de)那個形變方(fang)向(xiang)相反。(平面接(jie)(jie)觸(chu)面間產(chan)(chan)生(sheng)的(de)(de)(de)彈力,其方(fang)向(xiang)垂直(zhi)(zhi)于接(jie)(jie)觸(chu)面;曲面接(jie)(jie)觸(chu)面間產(chan)(chan)生(sheng)的(de)(de)(de)彈力,其方(fang)向(xiang)垂直(zhi)(zhi)于過研究點(dian)的(de)(de)(de)曲面的(de)(de)(de)切(qie)面;點(dian)面接(jie)(jie)觸(chu)處產(chan)(chan)生(sheng)的(de)(de)(de)彈力,其方(fang)向(xiang)垂直(zhi)(zhi)于面、繩(sheng)子(zi)產(chan)(chan)生(sheng)的(de)(de)(de)彈力的(de)(de)(de)方(fang)向(xiang)沿繩(sheng)子(zi)所在的(de)(de)(de)直(zhi)(zhi)線。)
(4)大小:彈簧的彈力大小由F=kx計算,一般情況彈力的大小與物體同時所受的其他力及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應結合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確定。
4.高三物理下冊復習知識點
定義:
由(you)于受(shou)到(dao)地球的(de)吸引(yin)而使物體受(shou)到(dao)的(de)力(li)叫重(zhong)力(li)。
說明:
①地球附近(jin)的物體都(dou)受到(dao)重力作用。
②重力(li)(li)是由地球的吸(xi)引而產生(sheng)的,但不能說重力(li)(li)就是地球的吸(xi)引力(li)(li)。
③重力(li)的施力(li)物體是(shi)地球。
④在(zai)兩極(ji)時重(zhong)力等(deng)于物體所受的萬有引力,在(zai)其它位置(zhi)時不相(xiang)等(deng)。
(1)重力的大(da)小:G=mg
說明:
①在(zai)地(di)球表面上不(bu)同(tong)的地(di)方同(tong)一物體(ti)的重力大(da)(da)小不(bu)同(tong)的,緯度越高,同(tong)一物體(ti)的重力越大(da)(da),因(yin)而同(tong)一物體(ti)在(zai)兩極比在(zai)赤(chi)道重力大(da)(da)。
②一個物體的(de)重力不受運(yun)動狀態(tai)的(de)影(ying)響,與是否還受其它力也無關系。
③在處理物(wu)理問題時,一般認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da)小不變。
(2)重力(li)的方向(xiang):豎直向(xiang)下(xia)(即垂直于水平(ping)面)
說明:
①在(zai)兩(liang)極(ji)與在(zai)赤道上的(de)(de)物體,所受重力的(de)(de)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de)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de)影響,與運動(dong)狀態也沒(mei)有關系。
(3)重心:物體所受重力(li)的(de)作用點。
重心的確定:
①質量分布(bu)均勻。物(wu)(wu)體(ti)的(de)重心只與物(wu)(wu)體(ti)的(de)形狀有關。形狀規則的(de)均勻物(wu)(wu)體(ti),它的(de)重心就在幾何中心上。
②質量分布(bu)不均勻的物(wu)體(ti)的重(zhong)心與物(wu)體(ti)的形狀、質量分布(bu)有關。
③薄板(ban)形(xing)物體的重心,可(ke)用(yong)懸掛法確定。
說明:
①物(wu)(wu)體(ti)的重心可(ke)在物(wu)(wu)體(ti)上,也可(ke)在物(wu)(wu)體(ti)外。
②重心(xin)的(de)位置與物體所處的(de)位置及放(fang)置狀(zhuang)態和(he)運動狀(zhuang)態無關。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體物體時,就可以把整個物體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個力來表示,于是原來的物體就可以用一個有質量的點來代替。
5.高三物理下冊復習知識點
一、三(san)種產生(sheng)電荷(he)的方式(shi):
1、摩擦起電:
(1)正點(dian)荷:用綢子摩(mo)擦過的(de)玻璃棒所帶電荷;
(2)負電荷(he):用(yong)毛皮摩擦過(guo)的橡(xiang)膠(jiao)棒所帶(dai)電荷(he);
(3)實質:電子從一(yi)(yi)物體轉移到另一(yi)(yi)物體;
2、接觸起電:
(1)實質(zhi):電荷從一物體(ti)移到另一物體(ti);
(2)兩個(ge)完(wan)全相同的物(wu)體相互接觸后(hou)電荷平(ping)分;
(3)、電荷(he)的(de)中和(he):等量的(de)異種電荷(he)相互接觸,電荷(he)相合抵消而對外不顯(xian)電性,這種現象叫(jiao)電荷(he)的(de)中和(he);
3、感應(ying)起電:把電荷移近不帶(dai)電的導(dao)體,可以使導(dao)體帶(dai)電;
(1)電(dian)荷(he)的基本性(xing)質:同種(zhong)電(dian)荷(he)相(xiang)互(hu)排斥、異種(zhong)電(dian)荷(he)相(xiang)互(hu)吸引;
(2)實質:使導體的電荷從一部分(fen)移到另一部分(fen);
(3)感應起電時(shi),導體離電荷近的一端帶異種電荷,遠(yuan)端帶同種電荷;
4、電荷(he)的基本性質:能吸引輕(qing)小(xiao)物(wu)體;
二、電荷(he)(he)守恒定律(lv):電荷(he)(he)既不(bu)(bu)能被創生,亦不(bu)(bu)能被消失,它只能從(cong)一(yi)個(ge)物(wu)體(ti)轉移到另一(yi)物(wu)體(ti),或者(zhe)從(cong)物(wu)體(ti)的(de)一(yi)部分轉移到另一(yi)部分;在轉移過程中,電荷(he)(he)的(de)總量不(bu)(bu)變。
三、元電荷(he):一(yi)個電子所帶的(de)電荷(he)叫元電荷(he),用e表示。
1、e=1.6×10-19c;
2、一個質子所帶電荷亦等于元電荷;
3、任何帶電物體(ti)所帶電荷都是元電荷的整數倍(bei);
四(si)、庫侖(lun)定(ding)律:真空中兩個靜(jing)止點電(dian)荷間的相(xiang)互作用力,跟它們所帶(dai)電(dian)荷量的乘積成正比(bi),跟它們之間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bi),作用力的方向(xiang)在它們的連線上。電(dian)荷間的這種力叫庫侖(lun)力,
1、計算(suan)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
2、庫侖(lun)定律(lv)只(zhi)適(shi)用于點(dian)電荷(he)(電荷(he)的體積可以忽略不(bu)計)
3、庫侖力不是萬有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