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 #高一日記800字范文五篇#】一天就要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么能落下。日記怎么寫才合適呢?®無憂考網為大家提供《高一日記800字范文五篇》,歡迎閱讀。
1.高一日記800字范文
古時宋濂艱苦求學,“蘊袍敝衣”處于同窗之間,雖然,仍“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其內在修養已然充實。而今高中生畢業便去整容院“開刀”,不免顯出今人對外表的越發重視。無論重視外在還是內在,我們都得做好一點:認清自己的價值,提升自己的價值。
前些時候,有人戲稱當今社會是“看臉的社會”,因此,我也很能理解現在人們對形象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的情況。誠然,誰都有選擇美麗的權利,若是為了完善自身,這沒問題;可若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使自己不輸于人,便有些得不償失了。無數人通過面部整形重拾了自信,卻也有人整形之后失掉了人生的位置。后者的問題在于,他/她沒有認清自己的價值。
想要認清自己的價值,最為有效的方式便是修 煉自己的內心。于內修心,我們需要有一定知識的累積,需要帶著思考去看待這個世界。有些人認為,變得美麗,就可以獲得幸福感;卻也有人認為,獲得知識,得到提升便可擁有幸福。可就如毛姆所言:“幸福并不是依存于你是什么人或擁有什么,它只取決于你想的是什么。”認清自己擁有的價值,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思考,人們才能超越世俗意義上的身份形象之外,獲得真正的幸福感。
上佳的外表會使人心生愛慕,而上佳的內心可使人心生敬慕。近日引起廣泛關注的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中,有兩件國寶最令我印象深刻。
一件是乾隆召人集各時代鍛造工藝之長而燒制的“各種釉彩大瓶”,一件是其貌不揚、卻承載著華夏智慧的“石鼓”。論外貌,各種釉彩大瓶雍容華貴,制作精美,而石鼓就有些“相形見絀”,顯得笨重質樸,但石鼓身上流淌著華夏民族的智慧血脈,是最負盛名的中國古代石刻,見證了中國歷史的滄桑變遷,而各種釉彩大瓶就像是皇帝一時興起造就的濃妝艷抹的寶貝,究其內涵便空無一物。若我可以選擇一件珍藏,那必定是石鼓。
時光會摧枯拉朽般侵蝕一切,你的感情不再熱烈,面龐不再嬌嫩,但你擁有的知識有著抵御一切強大外力的能量。外表可能會對你產生一定影響,但最終決定你的價值的,還是才學。
外秀于形固然可喜,然唯有內修于心,才有立人間、行世路的底氣,才能認清并提升自己的價值。
2.高一日記800字范文
每首詩都是在愜意地教會我們些許哲理,每天我們生活的小事也像詩一樣讓人回味,讓人喝彩。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雨總是很突然地刷洗大地一番,猛烈而又讓人毫無防備。生活像海浪一樣擊起朵朵浪花,不平凡卻措手不及。意料不到的事情總是時時發生,但我們能勇敢面對。我們在風雨交加的黑夜里,帶著希望前行,在雜草叢生的地方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每天,我們都在用樂觀的心態和堅定的信念,書寫出一首青春向上的詩歌。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縱古至今,有志之士從來都是舉不勝數。那一顆愛國的心在國家危難時刻總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一方有難八方援。地動山搖那一刻,每一寸空間充斥著驚慌不安和不知所措,但就在那一瞬,已有千萬人與災難搏斗于一線!他們當中,有老師,有醫生,有企業職工;他們當中,有高級領導,也有基層勞動者;他們當中,有的兩鬢斑白,有的風華正茂……而他們在同一時刻做出同一決定——幫助更多的人逃生!在黑暗里,在廢墟下,在帳篷中,災民們相互關愛,相互幫助。在特殊時期,災民的愛,跨越了年齡,跨越了職業,跨越了社會地位,跨越了平日的恩仇。面對著這偉大的善舉,我們激動,我們慚愧,我們唯有將自己學習之余的丁點零錢寄給災區人民,我們,用實際行動再現一首新的愛國詩篇。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陽光燦爛的日子,可遇的朋友太多,我們和好朋友在一起就會很舒服,無拘無束的,想干嘛干嘛,想說啥說啥,雖然也會有點小“插曲”,但彼此不會往心里去,多年以后,大家還是像當年一樣,既使分開好久,還是覺的就在身一樣,在你最困難時會想起她,你會知道她會一直與你站在一起……真正的好朋友就是一個愿意把自己所做的不光彩的事說給你聽的人,一個隨時就想把心里話打電話告訴你,一個在你面前不帶面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人,一個冬夜里和你擁被而睡徹夜長談的人,一個和你有時話不多但彼此都很關心對方的人,好朋友就是有悲傷我陪你一起掉眼淚,有歡樂和你一起傻傻的笑。與朋友在一起的日子,我們用自己的真誠譜寫了一首友誼的詩歌。
每天都是一首詩,一首不怕困難敢于前進、一首憂國憂民、一首純真的友誼的詩。每天,我們都在重復詩一樣的生活,都在樂此不疲地演繹著每天都是一首詩的生活。
3.高一日記800字范文
當“游戲”二字快速映入眼簾時,第一反應就覺得應該往童年的方向寫,后來又覺得應該往人生的方向寫,正如那句話說的“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可是一般左腦想出來的東西大家都會有雷同的時候。再寫這個話題的價值就不言而喻了,不是沒有價值,而是蕓蕓眾生很難有所突破。所以此“游戲”,非彼游戲也。
游
有人在陽光下翻開一本書,就像蒲公英綻放它黃色的花朵,在夏日的風中輕輕搖動,沒有誰知道它們的秘密,但它們平靜而幸福。
圖書就是我們生長出來的花朵,我們可以有自傲的肉 體和精神的延伸。
忽然想到,什么樣的人是愛書之人?這是很難說的話題,每個人都有與自己相關的經歷和記憶,但我想愛書的人一定是肉 體和靈魂都暢游在那個書海之中。游于書海,加大生命的密度,讓你在有限的空間里,閱盡人生百態;游于書海,延長生命的半徑,讓眼睛和思想抵達雙腳到不了的地方;游于書海,讓我們穿越古今,在短暫的生命歷程中,知曉過去與未來的事物;游于書海,讓文字貼近和撫慰著我們的心靈,我們的歡笑、喜悅、希冀、悲傷、困惑、惆悵……都能在文字里找到呼應;游于書海,與其談一場沒有結局的戀愛,有一天,愛過了,便與它說再見,“另結新歡”。此游于書海之中。
戲
感情不成熟的原因,是否因為我們都還年輕?
無數次有意的偶遇,無數次漫長的等待,遇到的等到的卻讓我頗有感觸,確定不了,肯定不了,懵懵懂懂問我,卻固執地認定,你是我這一生要遇到的人。青春的浮華,是否是我們的幼稚?年少的沖動,是否是我們的固執?失去了,卻又堅定自己“受傷了”。過了一段時間,堅決地拋棄你,卻又在命運的安排下遇到了另一個自己生命里的人。反復地失去,反復地難過,坐下來好好想想,卻又不得不自嘲地笑。是感動一時,卻不是感動一生,算得上感情,卻算不上愛情,談得上喜歡,卻談不起愛!所謂的“愛情”只是年輕時可大可小的一場游戲,有資本,玩得起,卻輸不起。還君明珠吧,這一次不再莞爾,這泓碧不再漣漪。與往事干杯,明日我們都將踏上尋夢的旅程……
此戲屬早戀。
游戲,游戲,游與戲,可游卻不可戲。
4.高一日記800字范文
夜深了,星光遍布整個山脈,將他們的背影映照得格外高大。
暑假與父母一起游覽了以“天下第一險”著稱的華山。為了能目睹日出,我們凌晨就從山腳出發了。深夜的華山顯得格外冷清和神秘,遠處不時傳來幾聲不知明的鳥的啼叫。我心中的那根弦總處于緊繃狀態,手中的探照燈更是不時左右察探。冰冷的水汽撲面而來,陡峭的山崖無處不在,古樸的山道在凄涼的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幽深。
我們一行人沒有太多的話語,只是小心地走著。這時從遠處隱約傳來幾句說話聲,大家的心也緊繃著。走近一看原來是護山員,個個全副武裝,一臉嚴肅的表情。經一番細細詢問,才得知他們是從山腳爬上,仔細檢查每一處,為登山者排除一切障礙。他們的任務是保障每一位游客的人身安全,心中不由為他們的'行為感到敬意。
大家一路走來,看到的不是護山員的散漫,而是他們的嚴謹認真,對游客的負責更是對華山這塊凈土的愛護。他們一路上為過往的行人排憂解難,在我眼中他們的形象顯得無比高大。時間一分一秒地從腳間流逝,太陽早已蓄勢待發,火熱的太陽早已渲染了整個地平線。我們在最后的沖刺下到達了山頂,此時太陽已沖破了地平線將黑暗驅散,把溫暖的曙光灑向了大地,萬物再次沸騰了。金燦的光芒穿透了層層云海照亮了沉寂一時的世間。
當眾人在被這美景所陶醉時,護山員靜靜地倚靠在巖石上。我從他們的眼中看到了滄桑,看到了欣喜,更看到了他們對這塊土地的疼愛。他們在人群中顯得如此渺小微不足道,但是是他們一夜夜的守護才讓華山顯得如此繁榮。眾人眼中的小事,卻不曾看到他們背后的默默付出,是他們在背后捧著一顆赤熱的責任心為行人守護,是他們在背后默默地將這件小事做到了極致,是他們在背后為世人守護著大山,大山更是他們的守護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此堅守,他們不是神,只是小事背后默默堅守擁有一份執念的平凡人。金燦的光芒照亮了他們那充滿歲月滄桑的臉,更將他們頭上白發照耀著閃閃發光。
護山,一件小事,但在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護山員的心血與執著。他們的背影或許已埋沒在深山中,但是他們的執著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5.高一日記800字范文
秋風樓對于我而言,始終是個神話。
漢武帝登上秋風樓,倚欄桿,遠眺,見脈脈青山,黃河滾滾,頓生英雄遲暮之慨嘆,不禁高唱“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面對如此蕭瑟的秋景,冷淡的秋風吹起了龍袍,要見的佩玉叮叮當當的附和,冠上的帽帶拂過白鬢,英雄最終也是老了。“懷美人兮不能忘”,這是劉徹的囈語,更是對自己的警示。鴻鵠之志不能忘,香草美人不能忘。
秋風樓下有一條窄窄的通道。前望蜀,后瞻秦,漫步至此通道中,便感到身心通透的寒冷,這是來自歷史的慰問,讓人冷下心來思考:秋風樓的美的確是個傳奇。
秋風樓的美是歷經千年的。秋風樓因《秋風辭》而得名。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率領群臣祭祀后土,時值秋風蕭瑟,鴻雁南歸,漢武帝泛舟黃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留下了千古絕唱《秋風辭》。數千年來,歷代帝王將相和文人墨客臨祠祭祖,虔誠叩拜,感念祖德浩蕩,吟詩作賦,留下了大批妙文華章。斗轉星移,滄海桑田,秋風樓的變遷,只能從浩瀚的史冊、后人的言談中慢慢尋找。
秋風樓的美是雄偉壯觀的。它位于后土祠正殿后。站在秋風樓的腳下,仿佛直入云霄。近前仰視,更覺得了自己的渺小。樓分三層,樓高32.6米,樓身比例適度,檐下斗拱簡潔,結構精美古樸,形制壯觀勁秀,實為河東現存古建筑中之精品。站在高臺上,四處眺望,一片片碧綠的麥田,一株株茂密的果樹,一階階美麗的梯田,一幢幢綠樹間的農舍,盡收眼底。在建筑業如此發達的今天,我還是被它的雄偉壯觀所折服。
秋風樓的美是震撼后人的。如今我們再也看不到高大的樓船,聽不到古樸的簫鼓,我們只能從后人隆重的祭祀儀式中,產生無盡的遐想。秋風樓像一個長大的孩子,幾千年來守護者自己的母親后土祠。土地是我們的母親,她以寬廣的胸懷,滋養著一代代的生命。我們要像秋風樓一樣守護著自己的母親,像愛母親一樣熱愛這片土地。此情若能延展,整個地球村便會是一個祥和的家園。
秋風樓已經堅韌地屹立了千年,人的一生如驚鴻飛逝,而一座樓卻穿越了時間,在此與我相遇。秋風樓還要將他的美流傳于世,當我轉身離開,我也還要堅強的奮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