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物理學習方法及技巧
多理解,就是緊緊抓住預習、聽課和復習,對所學知識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地理解。預習可分為粗讀和精讀。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學的內容,對重要的部分以小標題的方式加以圈注。接著便仔細閱讀圈注部分,進行深入理解,即精讀。上課時可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解難點,解答疑問。
這樣便對知識理解得較全面、透徹。課后進行復習,除了對公式定理進行理解記憶,還要深入理解老師的講課思路,理解解題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題的知識點對癥下藥,應用什么定理的公式,使其條理化、程序化。
多練習,既指鞏固知識的練習,也指心理素質的“練習”。鞏固知識的練習不光是指要認真完成課內習題,還要完成一定量的課外練習。但單純的“題海戰術”是不可取的,應該有選擇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題型。基礎好的同學還應該做一些綜合題和應用題。另外,平日應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培養沉著、自信的心理素質。
多總結,首先要對課堂知識進行詳細分類和整理,特別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內涵、外延、推導、應用范圍等,總結出各種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頭腦中形成知識網絡。其次要對多種題型的解答方法進行分析和概括。還有一種總結也很重要,就是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之后分析自己的錯誤、弱項,以便日后克服。
2.高三物理學習方法及技巧
物理,向來被很多人視為理綜成績的“殺手”。高中物理由于知識點多,難度大,導致很多人對物理產生了恐懼心理。那么怎么才能高考物理拿高分呢?高三是沖刺的一年,要學習新內容、復習舊知識,要兼顧各部分提高自己的物理學習能力,一年的時間顯得十分的短暫而忙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的提高自己的物理成績!在高三物理復習中執行的方針是:輕重分明,全力補弱。
1、以毒攻毒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全世界學習的物理知識都一樣,學習時我們要把握它的精髓,而對于應對物理考試有一招叫做以毒攻毒,即考什么咱就學什么?考到什么程度咱就學到什么程度?怎么考就看考試大綱樣題。
高考物理知識點比較固定,112個,包括力學、電學、光學、原子,北京地區不考熱學,其中力學、電學是考試的重點。北京高考物理試卷總共120分,選擇共八道題,占據了48分,實驗兩道題占18分,計算三道題共54分。
在了解考什么怎么考之后,我們才能對癥下藥地進行復習。其實,單就高考來說,物理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關鍵是對高考考點的把握,將考試大綱上的知識點掌握準確非常重要。
2、目標明確
(1)分數目標明確:理綜要想得高分,物理成績很重要,學生需要對自己的物理成績下指標,想考高分的底線是48道選擇題多錯1道題,兩道實驗題18分多扣4分,三道計算題少要獲得44分,這樣才能得到保底的100分。當然作為要沖刺的學生一定要追求卓越,以拿滿分為目標,物理的答案非常客觀,因此只要做對了拿滿分的可能性很大。
(2)復習目標明確:物理學習的目標是:建學科體系,形成科學思想;掌握學科方法,增強學科能力;提高科學素養,培養杰出公民;早就國家棟梁,打造領袖素質。物理考試主要是考思想方法,因此我們在備考的過程中要重點掌握學科方法,形成科學的思想,建立學科體系。
3.高三物理學習方法及技巧
1、想要在后一年學好自己的學科,在課前就一定要認真的預習。學生要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尤其是獨立的閱讀物理教材,在老師帶領學生復習之前就把課本預習一遍,這樣在老師帶領復習的時候你能更清晰的跟上老師的思路。
2、一般在高三的時候,老師們的新課程已經差不多都結束了,隨之而來的是一輪又一輪的復習,所以這時候一般都是開始了物理第一輪的復習,在一輪復習的時候,老師會講些比較基礎性的內容,所以如果你的物理不好,在課上一定要跟緊老師的思路,不要讓自己溜號。
3、在課上,如果老師講到你不會的知識,一定要格外的認真聽,有什么疑問的地方在課上不要打斷老師,學生們可以選擇記在一個本子上,等到下課帶著自己的疑問去問老師,高中老師一般都是比較負責任的,所以都會很好的回答你的問題。
4、學習物理其實與其他科目在本質上是差不多的,積累和應用是必備的。學生們可以自己準備兩個本子,一個積累本,一個改錯本。積累本是你對你不懂、不太了解的知識的記錄,就算以后這個知識點明白了也要時常的翻看。改錯本就是你對物理錯題的整理,記錯自己易錯的點,這樣多做幾遍以后遇到類似的題就不會再犯同樣的毛病了。
5、記筆記對于學習任何科目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一個方法,通過記筆記可以讓你對自己以往的知識有一個回顧和再記憶的過程,這個過程看似很簡單,但是對于要面對高考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用的。
6、做到定期按知識本身的體系加以歸類,整理出總結性的物理學習筆記,以求知識系統化。把這些思考的成果及時保存下來,以后再復習時,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經達到的高度。
4.高三物理學習方法及技巧
一、聯想法
聯想,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聯想的特點是思路開闊、富有延展性、靈活性,聯想能使腦神經細胞興奮,在大腦皮層留下清晰的印跡,因而,記憶十分牢固。堅持使用這種記憶方法,有助于發展想象力,培養創造精神。如在高中教材:"彈性碰撞"一節里,講述了"一個運動鋼球(m1)對心碰撞另一個靜止鋼球(m2)"的規律,推導出了兩鋼球碰撞后的速度表達式:
在實際處理問題時,只要記住①、②兩式就能解決這一類碰撞問題,而不必要每次解題都要重新推導①、②兩式的來龍去脈。學習中學生應用這兩式來討論有關問題時,常常將式中分子項的腳標搞混亂。為澄清這種混亂,可把碰撞現象與公式聯系起來看,"由于是m1去碰m2,我們就可把①式中的分子項m1-m2視為m1→m2,即把減號-形象地看成為動作指向的箭頭→,把m1-m2形象地讀作運動球m1→(去碰)靜止球m2(或稱:主動球m1→(去碰)被動球m2)",作了如此聯想后,即使以后遇到題目敘述為"運動的B球去碰靜止的A球",也能迅速正確地寫出表達式來。對于②式中的分子項,則只要記住它是"主動球動量的2倍(2m1v1)"即可。除此之外,①、②兩式的分母均相同,無所謂記憶的困難。
二、實驗記憶法
物理實驗能為學生學習物理提供符合認知規律的表象;能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求知的XX;使學生得到科學方法訓練。例如:做一個覆杯實驗,大氣壓存在的事實讓學生久久不能忘懷;用彈簧測力計拉一個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毛刷,摩擦力的方向栩栩如生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實驗多種感覺器官將知識信息傳入神經中樞進行思維加工,同時輸出反饋信息、控制觀察和操作器官,讓學生獲取更為廣泛和深入的信息,從而達到加深理解和增強記憶的目的。實踐證明:從實驗中得到的知識比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效果好得多,記憶準確、牢固。
三、歸納、總結記憶法
物理現象的千變萬化是有其規律的,只有找到事物之間的變化規律,抓住事物變化的本質,就可以理解其事物變化的原因。而物理記憶以理解是記憶的基礎,以對知識的系統化為捷徑,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尋找物理變化規律加以歸納總結,理解越透徹,記憶越牢固。例如:產生感生電流的條件可以歸納為:①電路要閉合;②是部分導體;③一定切割磁感應線。又如:光的反射定律可以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四、趣味記憶法
在教學中,強調理解記憶,并不排除機械記憶。有些內容本身沒有什么需要理解的,或限于學生知識水平無法理解,只能運用機械記憶。為防止枯燥記憶,可采用編順口溜、口訣,韻語歌謠等形式幫助記憶。在《杠桿》教學中,作力的力臂是一難點,可以編順口溜:作力臂,并不難,找到點(支點),找到線(力的作用線),作垂線。這樣易讀易記,朗朗上口,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激發學習動機,降低記憶難度,提高記憶效率。
5.高三物理學習方法及技巧
一、課前認真預習
預習是在課前,獨立地閱讀教材,自己去獲取新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課前預習未講授的新課,首先把新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范圍和要求。
對于物理概念和規律則要抓住其核心,以及與其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區別與聯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
對已學過的知識,如果忘了,課前預習時可及時補上,這樣,上課時就不會感到困難重重了。
然后再縱觀新課的內容,找出各知識點間的聯系,掌握知識的脈絡,繪出知識結構簡圖。
同時還要閱讀有關典型的例題并嘗試解答,把解答書后習題作為閱讀效果的檢查,并從中總結出解題的一般思路和步驟。
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適當閱讀相關內容的課外書籍。
二、主動提高效率的聽課
帶著預習的問題聽課,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
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
同時可以對比老師的講解以檢查自己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學習教師對疑難問題的分析過程和思維方法,也可以作進一步的質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見解。
這樣聽完課,不僅能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定期整理學習筆記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照預習筆記、聽課筆記、作業、達標檢測、教科書和參考書等材料加以補充、歸納,使所學的知識達到系統、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
學習筆記要簡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點。
做到定期按知識本身的體系加以歸類,整理出總結性的學習筆記,以求知識系統化。
把這些思考的成果及時保存下來,以后再復習時,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經達到的高度。
在學習時如果輕信自己的記憶力,不做筆記,則往往會在該使用時卻想不起來了,很可惜的!
四、及時做作業
作業是學好物理知識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掌握知識熟練技能的基本方法。
在平時的預習中,用書上的習題檢查自己的預習效果,課后作業時多進行一題多解及分析優解法練習。
在章節復習中精選課外習題自我測驗,及時反饋信息。
因此,認真做好作業,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發現自己知識中的薄弱環節而去有意識地加強它,逐步培養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樹立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
要做好作業,首先要仔細審題,弄清題中敘述的物理過程,明確題中所給的條件和要求解決的問題;根據題中陳述的物理現象和過程對照所學物理知識選擇解題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規律;經過冷靜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數學關系式;借助數學工具進行計算,求解時要將各物理量的單位統一到國際單位制中.
后還必須對答案進行驗證討論,以檢查所用的規律是否正確,在運算中出現的各物理的單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確、符合實際,物理意義是否明確,運算進程是否嚴密,是否還有別的解法,通過驗證答案、回顧解題過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熟悉各種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五、復習總結提高
對學過的知識,做過的練習,如果不及時復習,不會歸納總結,就容易出現知識之間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學習物理知識的傾向。
其結果必然是物理內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對具體過程分析不清,對公式中的物理量間的關系理解不深,不會縱觀全局,前后聯貫,靈活運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去解決具體問題。
因此,課后要及時的復習、總結。
課后的復習除了每節課后的整理筆記、完成作業外,還要進行章節的單元復習。
要經常通過對比、鑒別,弄清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以及變化發展過程,并及時歸納總結以形成系統的知識。
通過分析對比,歸納總結,便可以使知識前后貫通,縱橫聯系,并從物理量間的因果聯系和發展變化中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
這樣既能不斷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