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强伦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播放方式,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国产又黄又爽又湿的免费网站,少妇被弄到高潮喷水A片69网站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篇

時間:2021-12-13 15:42:00   來源:無憂考網     [字體: ]
【#小學六年級#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篇#】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著很強的計劃性。以下是©無憂考網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1.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經歷了解稅收的意義、解決有關稅收實際問題的過程。

  2、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3、體會稅收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培養依法納稅的意識。

  重點難點:

  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學生課前去進行各種稅種的調查,初步了解它們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昨天我去“大清花”餃子館吃了一餐餃子,味道可真不錯!一共用了168元,收銀員找錢時還主動給了我一張發票,你能評價一下這種做法嗎?

  對,這個餐廳知法、守法,開發票對誰有好處?

  開發票減少了餐廳的利潤,但卻增加了國家的稅收,看來越來越多的人具有了納稅意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納稅的知識。

  板書:納稅

  二、了解納稅及其作用

  1、你知道哪些納稅的知識?

  2、那今天這節課你還想學習哪些納稅方面的知識?

  (什么是納稅?為什么要納稅?怎樣納稅?……)

  3、要想更多更準確地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或途徑來學習呢?

  (看書、查資料、上網、去稅務局或向稅務局的親戚朋友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4、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納稅就是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納稅是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納稅意識,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繁榮、富強!

  5、說得很好,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已經了解了什么是納稅,為什么納稅,可作為小學生,光了解這些還不夠,還應爭當小納稅人,學會怎樣納稅!

  教師介紹上網查詢內容,納稅有哪幾個步驟?

  在這幾個步驟中,哪個與數學密切相關?要運用到哪部分數學知識?

  (百分數、百分數的計算)

  究竟怎樣運用這部分知識呢?誰知道如何納稅?怎樣計算稅款?

  (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稅率。應納稅額=各種收入×稅率)

  板書公式: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簡單的說就是指什么?(應交的稅款)

  各種收入呢?是一定的嗎?稅率是一定的嗎?你了解哪些稅率(不同的稅率)

  那我選這個3%的來還!為什么不行?(根據稅種選擇稅率來還。)

  那你會哪種稅種的計算方法?(消費稅、營業稅……)

  都會算了嗎?看這道題會算嗎?(例1)

  板書:230×5%=11、5(萬元)

  230是什么?5%是什么?230×5%表示什么?

  6、看來同學們沒吹牛,確實會算營業稅了,關于其它稅種的計算還有什么問題或難以理解的地方嗎?

  可能說,什么是應納稅所得額。

  師:誰能幫助他?個人所得稅怎樣計算?

  師:會算個人所得稅的請舉手!看來個人所得稅的計算靠自學還真有點難度,不急,我們一起解決它!哪些人要交個人所得稅?

  師:對,只要有工資收入的公民都有可能要交個人所得稅!

  (出示:個人所得稅圖表)

  能看懂嗎?什么意思?

  幫我算算好嗎?(猜猜我的工資收入?)

  好吧,就透露這個秘密給你們,我上個月的工資收入是2100元,獎金是380元,該怎樣算我的個人所得稅?

  板書:2100+380—2000=480(元)

  480×5%=24(元)

  謝謝大家,我一定會依法納稅的!

  三、練一練

  練一練1—4題

  四、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借助網絡、運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了納稅中的數學問題,知道了運用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的方法來計算要交的稅!對于今天所學的.知識,大家還有沒有疑問?

  如果沒有,那老師這有幾個話題想和同學們一起探討!

  主題

  1、你能為自覺納稅設計一句廣告語嗎?

  2、如果我是稅務稽查員,如何防止偷稅、漏稅行為?

  3、我們能為納稅做些什么?

  板書設計:

  納稅

  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230×5%=11.5(萬元)

2.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經歷認識“成數”,解答有關“成數”的實際問題的過程。

  2、對“成數”問題有好奇心,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成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解決解答有關“成數”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空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2、商店里花了56元錢買了一條牛仔褲,因為那兒的牛仔褲正在打七折銷售,這條牛仔褲原價多少元?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有聽農民們說:“今年我家的稻谷比去年增產二成”,“我家的桂皮曬干后只有五成”等嗎?他們說的是什么意思呢?原來商業上與百分數有關的術語是“折扣”,而農業上與百分數有關的術語就是“成數”。滲透環保教育

  三、探究體驗

  (一)成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十分之幾,通稱“幾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寫成百分數就是10%。

  1、讓學生嘗試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寫成百分數。

  2、讓學生說說除了農業上使用成數,還有哪些行業是使用了成數的知識。

  3、練習:將下列成數改寫成百分數。

  二成=( )%;四成五=( )%;七成二=( )%。

  (二)教學例2

  1、出示例題,某工廠去年用電350萬千瓦時,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今年用電多少萬千瓦時?

  2、讓學生讀題,分析題意,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個量為單位“1”?

  3、學生嘗試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巡堂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4、理解“節電二成五”就是比去年節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從而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萬千瓦時)

  或者引導學生列出:

  350—350×25%=262.5(萬千瓦時)

  四、鞏固練習

  1、三成=(  )%;五成六=(  )%;八成三=(  )%;

  2、第9頁做一做

  3、解決問題

  (1)某鄉去年的水稻產量是1500噸,今年因為受到天氣災害的影響水稻產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產量是多少噸?

  (2)鼎湖山20xx年累計旅游人次是18萬人次,20xx年累計旅游人次比20xx年增加一成五,20xx年累計旅游人次是多少?(出外玩要做好垃圾分類)

  (3)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數有820人,比20xx年在校生人數減少了二成,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數是多少?

  (4)某鞋廠20xx年的年產量為30萬雙,20xx年年產量比20xx年增加了一成六,20xx年年產量又比20xx年增加一成,這個鞋廠20xx年的年產量是多少萬雙?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3.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百分率,理解這些百分率的含義,并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求百分率的一般方法,會正確地求生活中常見的百分率,依據分數與百分數應用題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數學的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現、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過程,自主建構知識,歸納出求百分率的方法。

  3、數學思考: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認識世界,逐步形成“數學的思維”習慣。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會百分率的用處及必要性,感受百分率來源于生活,體驗百分率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率的含義,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探究百分率的含義。

  教學用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8分)

  1、出示口算題,1分鐘,并校正題目。

  2、小結學生所提問題,并指名口頭列式。

  3、將問題中的“幾分之幾”改為“百分之幾”,引學生分析、解答。

  4、小結:算法相同,但計算結果的表示方法不同。

  5、說明:我們把做對題目占總題數的百分之幾叫做正確率;那么做錯的題目占總題數的百分之幾叫做錯誤率。這些統稱為百分率。導入新課,揭示目標。

  6、口算比賽:(1分鐘)(見課件)

  7、根據口算情況,提出數學問題。(做對的題目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做錯的題目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

  8、嘗試解答修改后的問題。

  9、比較:“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0、舉一些生活中的百分率,明確目標,進入新課的學習:(1)知道達標率、發芽率、合格率等百分率的含義。(2)學習求百分率的方法,會解決求百分率的問題。

  二、設問導讀(9分)

  1、說明達標率的含義。

  2、板書達標率的計算公式,并說明除法為什么寫成分數的形式?

  3、組織學生以4人小組討論。

  4、巡回指導書寫格式。閱讀例題,思考下面的問題

  (1)什么叫做達標率?

  (2)怎樣計算達標率?

  (3)思考:公式中為什么要“×100%”呢?

  (4)嘗試計算例1的達標率。

  三、質疑探究(5分)

  1、在展示臺上展示學生寫出的百分率計算公式。

  2、要求學生認真計算,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①生活中還有哪些百分率?它們的含義是什么?怎樣求這些百分率?

  ②求例1(2)中的發芽率。

  四、鞏固練習(14分)

  1、指名口答,組織集體評議,再次引學生鞏固百分率的含義。

  2、對每一道題都要讓學生分析、理解透徹,并找出錯誤原因。

  3、出示問題,指導學生書寫格式,并強調

  4、解決問題要注意:看清求什么率?找出對應的量。

  5、引學生比較、發現:這些百分率和100%比較,大小怎樣?哪些百分率可能超過100%?

  6、引學生觀察、發現:出勤率+缺勤率=1.

  五、加強鞏固

  1、說說下面百分率各表示什么意思。(1顆星)

  (1)學校栽了200棵樹苗,成活率是90%。

  (2)六(1)班同學的近視率達14%。

  (3)海水的出鹽率是20%。

  2、判斷。(2顆星)

  (1)學校上學期種的105棵樹苗現在全部成活,這批樹苗的成活率為105%。()

  (2)六年級共有54名學生,今天全部到校,今天六年級學生的出勤率為54%。()

  (3)把25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水的含鹽率為25%。()

  (4)一批零件的合格率為85%,那么這批零件的不合格率一定是15%。()

  3、解決問題(3顆星)

  (1)我班有27名同學,上學期期末測試中,有24人優秀,那么我們班成績的優秀率是多少?27名同學全部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2)六(1)班今天有48人到校,有2人缺席,求出勤率。

  (3)要求,以2人小組互查,每人練習一道題,口頭列式。1、王大爺在荒山上植樹,一共植了125棵,有115棵成活。這批樹的成活率約是多少?

  (4)王師傅加工的300個零件中有298個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4.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重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一、導入

  1、我們全班有53名同學,但大部分的同學老師都不認識,如果我要請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同學發言,你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準確嗎?

  2、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二、新授

  1、教學例1

  (1)如果老師用第二列第三行來表示××同學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嗎?

  (2)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注意強調先說列后說行)

  (3)教學寫法:××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

  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

  2、小結例1:

  (1)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用了幾個數據?(2個)

  (2)我們習慣先說列,后說行,所以第一個數據表示列,第二個數據表示行。

  如果這兩個數據的順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練習:

  (1)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生活中還有哪里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說說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學例2

  (1)我們剛剛已經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3)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學生根據書上所給的數據,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山”的位置。(投影講評)

  三、練習

  1、練習一第4題

  (1)學生獨立找出圖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學生依據所給的數據標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連成圖形,同桌核對。

  2、練習一第3題:引導學生懂得要先看頁碼,在依照數據找出相應的位置

  3、練習一第6題

  (1)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發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也發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據發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據發生改變)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五、作業

  練習一第1、2、5、7、8題。

5.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教學內容:教材第19、20頁相關內容及練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解決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學會通過測量描述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并會根據描述在平面圖上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掌握畫圖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根據描述標出物體在平面圖上的具體位置。

  教學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討

  教、學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直尺、量角器等。

  學生: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交流例題1中有關臺風的消息。

  ⑴同學們聽說過臺風嗎?你對臺風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關臺風的消息: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離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師:聽到這側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啟發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臺風的位置和動態。

  2.導入新課

  現在臺風的確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物體位置的知識。

  [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一)]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臺風的相關信息,引導學生關注到確定位置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的展開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學題例1

  1.投影出示例題1。

  學生觀察情境圖,交流從圖中信息?

  (啟發學生觀察時關注以下幾方面的信息: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哪里;以哪里為觀測點;圖中臺風中心的個體位置在哪里。)

  2.交流確定臺風中心具體位置的方法。

  ⑴讓學生嘗試說說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⑵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引導。

  提問: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

  (東偏南30°表示的是臺風中心位置相對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臺風中心位置與A市的連線和正東方向的夾角是30°,即正東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結確定位置的方法。

  提問:如果只有一個條件,能夠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

  引導學生得出:要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必須知道兩個條件,即物體所在的方向和物體在這個方向上距離觀察點的距離,簡單地說就是要用“方向+距離”的方法來確定物體所在的具體位置。

  3.組織計算。

  師:現在我們知道臺風中心所在的具體位置了,那臺風大約多少小時后到達A市呢?

  學生獨立計算,組織交流。

  600÷20=30(小時)

  (二)教學例題2

  1.投影出示例題2。

  提問:在例題1的圖中,B市、C市的具體位置應該標在哪里呢?請你在例題1的圖中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2.嘗試畫圖。

  ⑴學生獨立思考怎樣標出B市、C市的具體位置。

  ⑵小組交流作圖的方法。

  ⑶嘗試畫圖。

  教師巡視交流,參與部分小組討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3.組織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學生完成的作品。

  組織交流和評議,通過交流明白在圖上標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確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點與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線與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B市距離A市200km,在圖上也就是2cm。

  C市:先確定方向,直接在圖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離,用1cm表示100km,C市距離A市300km,在圖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為40千米/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

  200÷40=5(小時)

  5.總結畫圖的基本步驟。

  交流:你們認為在確定物體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總結:

  (1)確定平面圖中東、西、南、北的方向。

  (2)確定觀測點。

  (3)根據所給的度數定出所畫物體所在的方向。

  (4)根據比例尺,定出所畫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圖上距離。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給學生足夠的探索時間和空間,體會在圖上確定位置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價值和魅力。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20頁“做一做”。

  這道題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和距離都沒有直接給出,需要學生自己測量和計算。

  ⑴讓學生獨立進行測量、計算、填空。

  ⑵組織交流。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測量方向的,怎樣計算距離的。

  2.教材第21頁“做一做”。

  ⑴學生獨立進行畫圖。

  ⑵投影展示,組織評議。

  ⑶交流畫圖的方法。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要確定物體的位置,關鍵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在平面圖上標明物體位置的方法是先確定方向,再以選定的單位長度為基準來確定距離,后畫出物體的具體位置,標出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