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優秀黨務干部培訓心得體會匯總
7月27日至8月2日,參加了縣委組織部在浙江大學舉辦的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務干部培訓班。杭州的炎熱抵擋不了大家學習的熱情,浙江的人文理念之先進、生態環境之優美、鄉村振興之實踐令我大開眼界,深受震憾。
對浙江精神、浙江經驗、浙江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浙江是中國革命紅船的起航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地。通過老師授課和現場觀摩,深刻認識到近年來浙江的發展變化,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具體的實踐結合起來,把落實中央的要求和發揮主觀能動性、優勢結合起來、統一起來的生動體現。
一是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浙江省面對資源短缺制約、環境壓力、“成長的煩惱”,創造性提出了“八八戰略”重大決策部署,涉及到經濟、社會治理、文化、生態和黨的建設等方面,之后又根據形勢的發展、任務的變化,作出了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清廉浙江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浙江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印證了新中國成立70年的偉大成就。
二是規劃藍圖,久久為功。16年來,浙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繪就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的富春山居圖,保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年接著一年干”的定力。
三是依靠群眾,轉變服務。“楓橋經驗”“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再次證明走群眾路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寶,充分發揮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推行群眾和企業辦事“多跑”,撬動各領域、各方面的改革,營造更優良的發展環境。
四是樹立導向,形成氛圍。“七一”前夕,浙江表彰了100位擔當作為好干部,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導向,營造干部敢干事、愿干事、能干成事的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推廣干部擔當作為的“九種精神”。
對當前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方向:
通過學習,我受益匪淺。作為組織委員,怎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引發了我深入的思考。
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進一步理清“振興什么”“誰來振興”“怎么振興”等關鍵問題。一是強化黨建引領振興的責任落實。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建立健全鄉、村兩級抓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責任落實機制;建立健全鄉鎮黨委每月研究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村黨組織書記定期交流等機制。二是突出村黨組織領導地位。強化農村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突出政治功能,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全面推行“四位一體”村級治理機制,全面清查村干部涉黑涉惡違紀行為,把掃黑除惡與加強農村組織建設結合起來,為鄉村振興營造清朗環境。三是打造過硬農村帶頭人隊伍。通過拓寬選育渠道、加強教育培養、完善考核激勵、暢通晉升渠道、提高待遇保障等舉措,推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四是發揮黨員示范帶動作用。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深化黨員冬春訓、黨員示范崗、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積分管理、民主評議等做法,通過黨員示范帶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農村鄉風文明,提升鄉村民主和諧水平。五是打造服務型黨組織。一方面,改變觀念,加強學習,提升服務的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著力服務群眾,了解村情民意,從抓好群眾要求迫切的事情入手,打通服務群眾后一公里。
堅持把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人才是第一資源。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強力支撐,要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和各類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一是廣泛引進人才。一方面,要大力實施本土人才回歸工程,完善政策激勵機制,鼓勵返鄉農民工、回鄉大學生、退休人員、退役軍人以及其他人才返鄉進村創業;另一方面,積極招錄公務員、事業人員和鄉村振興專干,充實基層工作力量。要善于挖掘有一定技能、技術的“田秀才”“土專家”“種養殖能人”建立本土人才庫,發揮本土人才的作用。二是加大培訓力度。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農民頒發執業、培訓證書,同時注重提升學歷。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扶持一批農民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藝人。三是打造鄉村文化人才隊伍。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打造文化陣地,加強農村文藝骨干、民間藝人、專業人才等的扶持和培養,舉辦鄉村文化藝術節、文藝匯演等文藝活動鍛煉人才。四是組建“兩支工作隊”下鄉駐村幫扶。選派專業對口、經驗豐富的黨員干部,組建鄉村振興工作隊和科技人才服務隊,扎實開展駐村幫扶、科技幫扶。
堅持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產業興則農村興,產業旺則農村旺。綠色引領,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是全面推進現代農業+創新發展新業態。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現代農業+健康養生”“現代農業+電商”“現代農業+文化”等美麗經濟。二是發展新型服務業,盤活農村資源,拓展農民創業就業新途徑。推進鄉、村、供銷合作社組織體系建設,廣泛吸納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社,積極參與生態養生、休閑觀光、鄉村旅游、美麗鄉村等新興服務業建設。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依托“互聯網+”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強化電商企業與小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產銷對接,鼓勵社會力量運用互聯網發展各種親農惠農新業態、新模式。
【篇二】優秀黨務干部培訓心得體會匯總
7月27日至8月2日,有幸參加了縣委組織部組織的“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務干部培訓班。此次培訓班在浙江大學舉辦,不僅看到了經濟發達地區的人文風貌,也接受了浙江大學教授們的先進思想洗禮。雖然學習時間不長,但對今后的工作指導卻是難得的引路明燈。
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助推黨建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鄉鎮黨委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責任主體,農村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兩者在鄉村組織振興中地位重要,發揮著龍頭作用。我們常抓不懈的黨建工作,正是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重要推手。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融合,要以黨建加強黨員的黨性教育,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先進帶后進,潛移默化改變周邊部分村民過于保守的思想,助推鄉村振興順利實施。要以鄉村振興帶來的村容村貌改變、生活環境改變,進一步凸顯黨建的重要性,規范黨組織的建設進程。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融合,核心是緊密結合村級各項事業的發展需求開展基層黨建工作,通過加強黨的建設來引領村級各項事業科學發展,實現黨建工作與村級發展“兩結合、兩促進”。
大力實施鄉村人才引育培用工程,以人才振興助推鄉村振興。雖然,近幾年隨著農村產業的發展,吸引了一部分青年人返鄉創業,但熱情不夠、活力不足。針對農村黨員隊伍結構不優、農村留不住優秀年輕人等問題,上級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縣內務工優惠政策、青年農民培訓政策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農村活力,留住了部分青年人在家創業,并更多地參與到村級事務中來。但要充分發揮好年輕人是鄉村振興主力軍的作用,一是要積極發掘存量人才,建立人才庫。通過鄉、村兩級共同開展本土人才大調研、大走訪、大排查,建立人才專庫,制定提升計劃,使這批后備人才率先熱起來、動起來。通過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計劃、青年農民職業技能提升計劃等幫助提升專業技能,通過政策資金扶持引導參與領辦新型經營主體,鼓勵帶頭致富、帶動致富。二是要大力健全保障體系。鄉村人才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多點發力、標本兼治。利用好現有的各類培訓和學習機會以及“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等,使更多農村初高中畢業生就近接受職業教育。拓寬人才成長渠道,在遴選縣鄉基層干部時,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三支一扶”志愿者、大學生村官、第一書記、年輕村干部等群體,實現鄉村人才體制內外雙軌并進。
鼓勵引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為順利實現鄉村振興夯實基礎。想要助推農村發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資金問題不可忽視。除了依靠國家資金扶持,現正在推行的增減掛鉤項目、土地流轉、小微企業引進和鄉村旅游發展正是對這一問題的有效緩解方式。黨的xx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各村應該根據本村實際情況和資源情況,拓寬資金籌集渠道,發展集體經濟,不能過度依賴財政資金。通過增減掛鉤項目推進,獲得一部分可支配資金用于村級基礎建設。配合現行的巷道建設項目,在政策范圍內由上級政策解決一部分巷道建設資金問題,不足部分由村級留存的可支配資金解決。這樣形成良性循環,一方面,拆除了廢舊空心房,獲得的村級可用資金,可以改善村容村貌;另一方面,響應了國家政策,進一步改善了村級基礎設施,解決了建設資金缺口問題。同時,各村還應該科學謀劃產業,立足本村的自然資源、交通條件,找準適宜發展路子。對特色農業資源較為豐富的村,探索“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發展模式,由村集體統一組織,引導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中發展健康、綠色、有機的現代農業產業,提高規模經營效益,增加集體經營收入;對自然風光優美的村,探索“集體經濟+旅游公司”發展模式,以村集體為主導,聯合專業旅游機構,共同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總之,只有村級手上有可支配資金,在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上才能夠大膽前行,不畏首畏尾,也才能真正闖出一條適合本村的鄉村振興路子來。
【篇三】優秀黨務干部培訓心得體會匯總
通過參加縣委組織部舉辦的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務干部培訓班學習,自己在提高思想認識,提高黨務工作理論和工作創新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今后做好機關黨建工作的方向也更加明確。
提高了思想認識,增強了黨性修養。作為一名政工干部,檢察機關黨務工作者,只有熟悉黨建理論基礎知識、業務知識、工作技巧,才能讓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以往由于工作忙碌而忽視了學習,對黨的一些理論知識及其內涵理解得不深不透,認識問題的高度不夠,思想境界不夠高。工作中,理念和思路難免存在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現象。通過培訓學習,接受了比較系統的政治理論再教育,特別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在浙江的萌發》、《加強基層黨建,全面推動組織力提升》等課程的學習,進一步提高了對黨建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掌握了一些如何做好黨建工作的理論依據,理想信念得到了進一步強化,世界觀得到了進一步改造,宗旨觀念得到了進一步增強,黨性修養得到了進一步加深。
拓寬了視野,增強了做好黨務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培訓學習,我進一步拓寬了黨建工作思路,加深了對當前黨建形勢、黨建理論的發展現狀以及對當前政策的認識和理解,明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更要敢于擔當、責無旁貸,進一步增強了做好機關黨建工作的自覺性和自信心。首先,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要把機關黨務工作和組織交給的任務,當成“責任田”辛勤耕耘。只有這樣,機關黨建工作才會更有希望,才能更有作為。其次,既要做點點滴滴的小事,又要做別人不愿意做的繁瑣事;既要做讓人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更要做需要人做,但又不易被人看見的幕后的工作。只有不斷去探索、去思考、去實踐,才會有突破、有創新、有發展,才會打造出符合檢察特色的黨建品牌。
開拓了思路,進一步明確了做好黨建工作的方向。對黨務工作者來講,培訓即是好的精神“食糧”。學習是思考的基礎,思考是學習的深化,行動則是學與思的“校正儀”和“加速器”。目前,“重業務輕黨務”是機關黨建工作的普遍現象,也是長期困擾機關黨建工作的問題。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杭州市新州社區,安吉縣馬家弄村、劉家塘村的現場教學,我認識到機關黨建工作要根據本單位工作實際,對照本單位的薄弱環節,結合新時代特征和要求,積極思考機關黨建的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加強方法創新和黨建工作載體創新,尤其要將互聯網、“兩微一端”等現代信息化手段,充分運用到學習思想政治、宣傳黨的政策、開展黨建活動、密切黨群關系等方面,全面推進機關黨建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不斷促進機關黨建工作上水平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