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查報告篇一
關于財富分布,如前面所說的,改革開放以前連一包花生米都通過行政副食本進行了分配,可以說是分配得夠均等的。那時候雖然有等級工資制,但是相差不是特別遠。在困難時期,毛主席還帶頭降工資,那時候xx能夠拿600塊錢,后來毛主席感覺自己拿多了,主動要求降級降到400多塊錢。干部當時分成三十級,有一點差異性,但是差異不太多。
但是,改革開放以后差異比較大。我先介紹一下改革開放以前是什么情況,1979年世界銀行報告顯示,中國城市家庭人均收入基尼系數0.16,在全世界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數據,沒有一個民族能把財富配置成這樣。我們的領導人和當年的創業者真的有本事,在一個數億人口的大國能夠把財富配置均等,基本上沒有腐敗,每個人差不多。當時創造了一系列分配體制,有糧票、布票、副食本等等,后讓每一個人得到的東西差不多,房屋也是有分配的,沒有房地產的市場,也產生不了差異,土地也停止買賣。
全國城鄉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數低于0.3。基尼系數是測量貧富差距的通用指標,1表示差異度不可能再大了,0表示絕對均等。迄今全世界只有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見過0.16的基尼系數,在北歐都沒有見過這種數據。只要有市場競爭就會有差異性,怎么會出現幾乎均等的情況。所以這是很特殊的。
改革開放以后,1988年基尼系數是0.382,1994年是0.434,1997年是0.4577,到了新世紀,多數研究型的數據都證明:基尼系數不低于0.5。北師大李實教授的數據,是0.5到0.55之間,這個數據非常高了,大家知道超過0.5的話是一個非常大的差異度了。
前兩年,西南財大甘犁教授課題組,調查城鄉家庭人均收入基尼系數0.61,這是很高的貧富差距了。該課題組解釋,原因是他有辦法調查了高收入戶,我們一般很難調查出高收入戶的真實情況。根據經驗,一般調查中低收入戶所給的信息大體準確,調查員入戶后,根據住房等情況大體可以判斷家庭的經濟情況。而高收入戶的情況復雜,很多調查不出來。學者王小魯研究報告認為,高收入層隱性收入很高。
這是北京大學謝宇教授等人做的報告,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報告專門分析“家庭財產”。我們之前都是研究收入,收入還比較好算,財產這件事情太復雜了,你有輛車多少年買的,你自己都不一定說得出它值多少錢,因為得有折舊。
這個報告測算出來的財產的基尼系數很高,發現中國人的財產主要是房產,中國城鎮居民的財產構成中,近80%是的房產。實際上這個比例也符合實情,因為目前的房地產價格炒得那么高,在深圳只要你有一套房,這基本上就是你的財產總數了,其他的財產都沒有那么大。當然,房產好調查,其它財產不好調查。北大數據證明城鎮居民金融資產占大約10%。
北大提出的問題比較尖銳,認為中國城鄉居民財產的基尼系數0.73。當然,財產的基尼系數從來比收入的基尼系數要高,因為財產是收入積蓄的累加值,所以差距會大一點。總之,北大做出的這個數據讓大家比較吃驚,也公開發表了。我認為只要是嚴肅的學者,實事求是,把抽樣方案做認真,把數據做認真,別編造數據,做出的數據本身也不會有人批判,除非人家挑數據調查的毛病。只要是認認真真做出來的數據,我們都應該尊重人家的勞動成果。
拉美陷阱
這是世界銀行的數據,是測量收入的基尼系數,前10位的這些國家,大多集中在南美、非洲這些地方。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既不均等又不公正的現象,過去也有說法叫“拉丁美洲陷阱”,中國的發展要避免“拉美陷阱”。拉美的特點是資源特別豐富,人口又不多,那么好的條件早就應該發展起來了。怎么發展不起來呢?它制度有問題,體制有問題。
拉美貧富差距非常大,而且政治不穩定,政權更替、貧富差距、社會*、社會矛盾很深,一些非洲國家也有這些問題。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文明,有長期文明積累,我們永遠不可能進入這些國家的行列。老祖宗給我們創了五千年的文明,我們應發揮傳統文明的優勢。我做社會學,有時候思考一個問題,中華文明的長期積累,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一些什么樣的財富?我們有無數的歷史故事需要梳理,有時候重溫一個歷史故事就能夠讓我們政策糾偏,就能夠發生重大影響。
總之,上述貧富差距很大的國家對我們是個提醒,這樣的貧富差距造成社會發展沒有動力,貧富集團之間矛盾很深,市場交換難以進行,巨大的底層集團沒有購買能力,造成經濟停滯。人們也稱之為“中等收入陷阱”現象。
下面這些國家是基尼系數低的國家:
奧地利0.231,丹麥0.247,瑞典0.25,挪威0.252,芬蘭0.256,德國0.281。
這也是世界銀行數據。這些國家的貧富差距為什么非常小呢?它們的基本特點叫做高稅收、高福利。這些國家均等化的高福利覆蓋,福利保障水平很高,即使沒有工作也能得到很好的福利。
我曾經在芬蘭做過調研,有我詢問一個醫療官員,讓她說明醫療保障的情況。她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因為他們住的地方離城里很遠,那個地方只有兩戶人家,結果有一個鄰居自己鋸樹時把自己的血管打斷了。這很可怕,因為那個地方就住兩家人,馬上打電話,醫院派直升機來接救助。我問她這種意外發生的事情怎么解決?自己掏多少?國家掏多少?她說因為是緊急救助、這種意外事情自己一分錢不用掏。
我想,如果中國有那樣的一種福利保障的話,就不會出現說街上老太太倒地沒有人敢扶的情況,所有意外的都是國家包的。當然,這在我們中國太難了,芬蘭人口300多萬,而我們大陸13.7億人,跟他們沒有辦法比。這些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水平也非常高,大多在5萬美元以上,所以,也確實沒有可比性。而且,北歐的高福利效果不錯,但是,南歐的高福利帶來巨大的債務危機,所以,體制都脫離不開具體的國情,我不主張抽象地炒作某種體制,差異性確實太大。
當然,我一直有個疑問,在這種均等化體制下,有本事的人不高興,沒本事的人興,因為你再有本事高收入,稅收也都征走了,個人所得稅率高的時候達到84%,高收入者每掙100塊錢84塊錢繳稅,那么,經濟活動的積極性是否受影響呢?改革開放以前,我們國家也做過均等化實驗,結果經濟運營效率低下,經反思后,我們開始新的經濟政策,放棄原來的那套均等化政策。
有,我在瑞典到烏普薩拉大學做調研,我就向該校一位教授提了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均等化實驗失敗了,所以才改革開放。你們的均等化體制看來運行得挺不錯,為什么?這位教授的回答,有一句話使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說“我們實行這個體制,是因為我們有長期宗教傳統的影響。”
這位教授其實講的是理念與制度的關系。一個國家能夠奉行一個制度,需要全體國民具有與這套制度相吻合的理念,制度需要全體國民的理念來支撐。如果全體國民的理念與制度是背道而馳的,那么制度一定會被腐蝕掉。對于福利保障制度來說,如果面對的都是騙保、套利的這套東西,那就非把這套制度摧毀不可,所以,必須有理念,沒有理念支撐制度無法維持。
中國自古也不是一個宗教國家,但是多數人受影響比較大的是一套儒家理念,所以我們也必須思考國民的理念與國家制度之間的關系。
美國
對于財富收入差距的大小問題,無法脫離開具體的國情。剛才說北歐的貧富差距小,與之相比較,美國的貧富差距就比較高。下面我們看看,美國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數。
從數據上看,八十年代以來,美國的基尼系數也是一路攀升的。美國的貧富差距近來也變得比較嚴峻,有一個叫托馬斯皮凱蒂的學者寫了一本書《21世紀資本論》,他用數據證明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貧富差距持續上升。
事實告訴我們,像美國這種數億人口的大國,建立廣覆蓋的社會福利保障體制是比較難的。而美國才3億多人,中國大陸有13.7億。所以我們必須考慮到,中國未來的覆蓋全體國民的社會保障體制難度非常大,千萬不要想得太容易了。迄今為止,在建立福利保障體制方面,北歐做的,但是,相對來說,其人口規模也都比較小。已經完成現代化轉型的發達經濟體,人口多的也就是美國,但也不過3億多人,貧富差距還比較大、福利保障制度比北歐也差很多。所以,我們必須對于在13.7億人口的社會里,建立福利保障體制,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困難想得多一些。如前所述,我國的特點是地區差異很大,所以,應該意識到,我們建設的保障體系,也還會有地區的差異。
其實,美國也知道自己的社會保障特別是醫療保障有缺陷,無論是克林頓還是奧巴馬,都曾經想推動美國的醫療保障體制改革,但是都推不動,原因是美國是貧富差距比較大的社會,更多地關注了窮人的利益,社會的另一端就會反對。但是,沒有人能夠否定美國也是科技創新能力的國家。美國社會強調競爭、強調效率,這樣,在均等化方面,顯然與北歐有很大差距。從公平與效率的關系看,兩者確實有此消彼長的關系。
美國的例子也讓我們再次反思中國的現實。改革開放以后,我們的貧富差距確實比以前擴大很多,但是,觀察多數發達經濟體所走過的道路,在經濟擴張的一段時間里,貧富差距擴大也是一種普遍現象。近有一種呼聲,以收入差距、貧富差距為借口,否定改革開放,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一個國家的政策必須有持續性,千萬不要再翻餅了,一個國家受不了這么翻餅,只有政策具有持續性國家才能進步。一個國家的進步是在已經取得成果的基礎上不斷累積從而實現的。如果每都否定以前的成果,再翻過來重新走,就是前功盡棄。我們的貧富差距比較大,確實是事實,但是也要看到,發達經濟體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貧富差距的攀升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如果看中國新的數據,從20xx年到20xx年,我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數,表現出有微小下降的現象,至于這種趨勢到底怎樣發展,還有待觀察。
避免極端
總之,在貧富差距的問題上,我們要防止兩種極端:
第一種極端是財富被少數人壟斷,造成極大的社會不公。收入、財富分布的極大的不公會造成經濟循環的斷裂,造成惡性循環,這是引發社會*、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這我們必須警惕的。
第二種極端是民粹主義盛行。這也是很可怕的,這種危險性在近這段時間凸顯了。尤其中國是一個長期有民粹主義傳統的國家,很容易被煽動。什么叫民粹主義呢?就是一種絕對平均主義的、極端平民主義的思潮。“*”就是典型的表現。這個值得思考,我看近有領導人講話也在提這個事情,整個意識形態被極端思潮撕裂,這肯定是害中國的,所以要阻止這個東西。
社會調查報告篇二
水資源是人類的生命之源,人們的生存離不開水。但是飲用了被污染的水,人們就會產生疾病甚至死亡。據精確的估計,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5億人患上經水傳染的疾病,其中大約1000萬人死于非命——每三年的死亡人口相當于一個加拿大的人口。
我國水資源概況:我國大小河川總長42萬公里,湖泊7.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0.8%,水資源總量28000億m3,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擁有量的1/4,居121位,為13個貧水國之一。目前中國640個城市有300多個缺水,2.32億人年均用水量嚴重不足。我國污水、廢水排放量每天約為1×108m3之多。水污染現狀更是觸目驚心,一項調查表明,全國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77億元。
城市水污染水現狀
水源污染源于城市工業、生活污水排放。水利部水資源司和國家環保局的調查表明,1988年全國城市污水排放量達340億噸,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長江、黃河、珠江、海河、灤河、遼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納了全國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昔日清澈見底的大運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許多河段現已變成濁流泛臭的“黑水河”。俗有“東方威尼斯”美譽的蘇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質變壞,七十年代魚蝦絕代,八十年代洗不凈馬桶蓋”。城市廢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全國目前有381座城市面臨水污染威脅。以我國的工業城市上海為例,該市每天排出五百萬噸污水(不包括電廠冷卻水),其中工業污水占80%.由于這些廢水、污水基本上未得到處理即流入蘇州河,致使蘇州河早已成為污水河。專家們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黃浦江也將成為污染江。
農村水污染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帶來的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過去,我們一直把環保工作重點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視了占全國總面積近90%的廣大農村。從而致使農村環境問題日益惡化,而水污染環境問題尤為突出,呈現出迅速惡化趨勢,生活污水直排、隨處潑灑。由于農村地區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對生活污水進行統一處理,所以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對水資源的污染呈上升趨勢。關于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我們以河北省為例,就對河北省20個自然行政村的調查來看:在生活用水方面,除了與中心城市相鄰的極少數村外,90%的村子無集中處理生活用水的公
共設施,35%的村子還無實現集中供水。這一突出問題,在全國其他農村地區也普遍存在。目前,我國農業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已經超過4000萬噸,而利用率卻只有30%—40%。農藥的年使用量達120萬噸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體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并且,農藥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趨勢這些都將對水體造成嚴重的危害。據調查,養殖一頭牛產生的廢水超過22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養一頭豬產生的污水相當于7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并且,近年來畜禽養殖業從農戶的分散養殖轉向集約化、工廠化養殖,畜禽類的污染面明顯擴大。據國家環保總局在全國23個省市的調查,90%的規模化養殖場沒有經過環境影響評價,60%的養殖場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相關的屠宰場、孵化場往往直接將動物血、廢水、牲畜的糞便、蛋殼等傾倒入附近的水體,導致大量的N、P流失和河道的水體變黑,富營養化嚴重。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導致我國農村有近7億人的飲用水中大腸桿菌超標,1.7億人的飲用水受到有機污染,而且,由于農藥等化學物質的廣泛使用,致使許多地方的地下水已經不適于飲用,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工業水污染現狀
工業污水不經處理即排入河道,給河流和附近的人、畜及其它生物都帶來了無窮的危害。這些污水中含有汞、鉻、鎳、銅、鐵和氮、酚等有害物質,不但會使河里的水生生物變形或絕生,而且用這些污水灌溉過的莊稼,不是枯萎,就是籽粒含有毒素,人、畜吃了這些籽粒或蔬菜,有的中毒,有的得病,影響了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的身體健康。如甲基汞引起的水俁病,砷中毒引起面部砒丁,飲用含氟量高的水出現的氟斑釉牙等。據統計1985年全國污水排放量達342億t其中工業廢水占75%,生活污水占25%。80%以上的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水體污染。1990年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為量為414億t,其中工業廢水占72%生活污水占23%。由此可見,工業廢水始終是我國水域的主要污染源。
海洋水污染現狀
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擁有大量的港口,隨著船舶數量的增加、漏油事件的頻繁發生以及人為的將大量的廢棄物和含油污水不斷地排入海洋等造成了嚴重的海洋水污染,雖然我國海域總體污染狀況有所好轉,但近岸海域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全海域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約13.9萬平方公里,嚴重污染海域仍主要分布在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錦州灣、長江口、杭州灣、江蘇近岸、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污染面積逐年增加。如在渤海海域,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占渤海總面積的26%。在東海海域,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嚴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長江口、杭州灣和寧波近岸。這些污染使某些海洋水產資源衰落,漁獲量減少,少數珍貴海產品受損,一些海洋水產資源質量受到影響;部分灘涂荒廢,濱海環境遭到損害。輪船漏油等對海水的危害:石油進入海水中,對海洋生物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石油進入海水后,使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被石油吸收,油膜覆蓋于水面,使海水與大氣隔離,造成海水缺氧,導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而且它對幼魚和魚卵的危害更大,在石油污染的海水中孵化出來的幼魚魚體會扭曲并且無生命力,油膜和油塊能粘住大量的魚卵和幼魚使其死亡。石油對海洋的污染使經濟魚類、貝類等海產品產生油臭味,成年魚類、貝類長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海水中其體內蓄積了某些有害物質,當進入市場被人食用后危害人類健康。它還會導致大量的鳥類死亡,如:海鳥因位吃了被污染的魚類而死亡,人類燃燒被污染的石油燒死大量海鳥。從而使我國丟使一些珍貴的魚類、鳥類品種。
湖泊水污染現狀
我國大量的湖泊也遭受嚴重的水污染。其中以水體富營養化和外界污水的大量排入為嚴重。在我國35個較大湖泊中,有17個已遭嚴重污染,就拿城市中的湖泊來說,它本身主要是游覽水體,對于調劑人們生活,陶冶人們的情操,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西湖為例,近年來因受到沿岸126個單位的污水及旅游廢棄物和農藥的污染,導致水質變化,水體顯暗綠色,晦暗混濁。近,中國環境科學院調查了26個大中湖泊,以我國五大淡水湖的巢湖為例,它是一個污染嚴重的湖。巢湖每天要吞進來自城鎮的污水50萬噸,其中80%來自合肥市,每天排出污水40.1萬噸,巢湖的污染還來自農田,巢湖四周均為農田,農民施用的化肥、農藥,雨后隨著水土流進巢湖,每年約有20-25萬噸。由于巢湖淺而含氧豐富,總氮總磷超標過多,湖水富營養化十分嚴重。富營養化的巢湖,養肥了湖內100多種水藻。從60年代到80年代,各類水藻成倍增長,每到夏秋兩季,水藻以驚人的速度滋生瘋長,聚集成湖靛(俗稱水華)水藻繁殖得快,死得也快,死后便腐爛發臭,造成湖水二次污染,嚴重敗壞水質,影響湖中各類生物的正常生長。嚴重時湖水呈粘稠狀,漁船難行,水波不興,形成凍湖。
地下水污染現狀
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而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8186.43億m3。在我國的69個城市中:Ⅰ類水質的城市不存在,Ⅱ類水質的城市只有10個,只占14.5%;Ⅲ類水質城市有22個,占31.9%;Ⅳ、Ⅵ類水質的城市有37個,占評價城市總數的53.6%,即1/2以上的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至于海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嚴重,20xx眼地下水監測井點的水質監測資料表明,符合Ⅰ-Ⅲ類水質標準僅有443眼,占評價總數的22.0%,符合Ⅳ和Ⅵ類水質標準有880和629眼,分別占評價總井數的43.7%和34.3%,即有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發展和人口繼續增加,城市開發利用地下水日益廣泛,迄今地下水已經成為我國城市和工農業用水的主要水源,全國目前有2/3的城市以地下水作為主要的供水水源,約有1/4的農田灌溉靠地下水。地下水開采總量超過1000億m3,約占全國用水總量的15%--20%。大量開采地下水,雖然增加了我國城市地區的供水量,維持了城市的正常運轉,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對其不合理的開發利用也引發了一系列的負面效應,突出表現在過度開采引起的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地質危害,以及污染狀況嚴重引起的疾病流行、可供水量減少、經濟損失巨大等不良影響。我國城市地下水污染日益加劇,據有關部門對118個城市2--7年的連續監測資料,約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了嚴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輕度污染,基本清潔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以太原為例,潛水礦化度和總硬度急速增長,80年代后期比80年代初期礦化度和總硬度的超標面積分別增加60%和28%,同時硫酸鹽、氯化物和酚緩慢增長。由于地下水的循環時間很長,在接近水位地方的往往是一年左右,而在深蓄水層的循環時間可以長達數千年,故一旦被污染,很難被清除,當然更無法被有效利用。但是水資源作為工業的血液和農業的命脈,支撐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若可用地下水資源受到嚴重的污染,會導致可供水源的缺乏,嚴重制約城市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如唐山市70年代一化工廠堆放的鉻酸酐廢渣污染了當地的地下水,導致該市地下水被鉻污染面積達14km2,Cr6的含量達每升45mg,超過國家規定飲用水標準的900倍,導致許多自來水廠不得不被迫關閉,重新尋找水源。
社會調查報告篇三
一、調查目的
了解小學生什么時候說話不文明及他們說不文明語言的起因。
二、調查時間
20XX年7月至9月。
三、調查范圍
XXX小學六年級學生50名。
四、調查方法
1)觀察法:仔細觀察不文明語言何時出現及內容。
2)談話法:通過談話了解有些學生為什么說話不文明,并分析原因。
五、調查結果
1)小學生為什么說話不文明:
(1)由于與別人的矛盾而產生憤怒情緒,說話會口不擇言,一般都是發生在男生身上。
(2)由于他人的行為、舉止或是衣著相貌而取笑別人,說一些不雅的綽號。
(3)很多小學生說不文明語言都是出于一種反抗的情緒,對某件事情不滿的時候,甚至難過的時候。
(4)還有大部分人表示,不文明語言是從長輩、周圍人的嘴里聽來的,有的是看電視、電影學來的,不自覺就講出來了,時間長了就養成了不好的習慣。
2)小學生講不文明語言后心理表現或想法:
(1)心里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舒服感。
(2)有時邊說邊大笑,作為一種發泄的方式。
(3)轉載自,請保留此標記聽到周圍的人講過文明語言,所以不認為有什么不對的地方。
3)小學生什么時候會說話不文/明:
(1)玩的時候:做游戲時有些人會賴皮,然后互相用語言攻擊。
(2)公共場合:一個同學在很多人面前讓另一個人出洋相,被譏笑的那方就開始了語言攻擊。
(3)暗地里:和某人關系不好,不敢當面說,就在背地里說有損于他的話。
六、分析
1)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有些不文明語言是從家里、社會上聽來的,還有的是從同學那里學來的。在不文明的環境里,小學生的語言、舉止都會受到影響。
2)高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就表現為用一些不太雅的語言表達心中的不滿情緒,作為發泄的方式。有時并無惡意,但造成的影響很不好。
3)高年級學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愛譏笑同學,這也是講不文明語言的原因之一。
4)現在的獨生子女的脾氣、度量不算大、吃了虧,嘴上一點也不饒人,這也是原因之一。
七、思考
中國歷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作為現代中國人,應該發揚光大文明古國的傳統美德。作為小學生,我們要擔負起建設文明、繁榮祖國的重任,必須在各方面全面發展。
社會調查報告篇四
我家門前原來什么都沒有,可現在新開張了理發店、小賣部、超市等門店,我心里可真高興!可仔細一看,發現許多門店的招牌使用了錯別字、諧音字和繁體字,商店的老板,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剛好學校開展了一個推廣普通話的活動,宣傳“人人要說普通話,人人要寫規范字”,于是,老師就組織我們去調查門店招牌的錯別字、諧音字和繁體字。
調查
我們首先進入了紅湘路,剛過了條馬路,就看見有家門店上面掛了四個大字“麥鞋”和“麥衣”。我們班的李子剛自高奮勇去問店主,店主回答:“我的店里既賣鞋又賣衣服,首先,‘麥’字寓意了生意興隆的意思,其次,‘麥’和‘賣’同音,為了吸引顧客,我就用了這個‘麥’字。”
當我們走到紅湘路和常勝路交界的位置時,發現新華書店的“華”字和“書”字都是繁體字。這回,大家都有了膽量,爭先恐后地問工作人員原因,可是他們也不知道用繁體字的原因,唉,只能是失敗而歸了。
另外,我們還看到“布三布四”這樣的招牌和“飾全飾美”這樣的名字,雖然很有創意,但畢竟破壞了中國的文化。
分析
通常這些門店賣什么就寫什么,如“E家寶貝”,一看就知道是賣寶寶的生活用品,“布三布四”那就不用我說了,招牌上用一些諧音字是用來吸引顧客的。
新華書店招牌上用的繁體字,我覺得是取材于一幅書法作品,作品里用的是繁體字,所以招牌上也不好改為簡體字。
結論
經過分析,綜合店主給出的解釋,我得出以下結論:
一、招牌上的諧音字是為了吸引顧客,讓客人感覺到新奇,只要顧客進了門店,那生意上的事情也就成功一半了。
二、招牌里部分字用繁體字,主要是因為招牌取材于名人的書法作品,用名人的作品作招牌,也可以提高門店的知名度,并且用上繁體字,整體美感會好些。
三、人們的文化素質普遍提高,招牌上用錯別字的情況目前較少。
建議
門店上用不規范字作招牌,目的就是吸引客人。但這不僅誤導了小朋友,還對不認識繁體字的人豎起了一道屏障。為此,我建議:
一、從政府層面立法,禁止使用不規范漢字作為招牌。同時,加強工商登記、稅務注冊、環保評估等行政審批環節對不規范文字的監管。
二、加強個體工商從業者的文化素質培訓,提高他們使用規范字的自覺性。
社會調查報告篇五
人們多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買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貨員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包裝;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去農貿市場,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類、米面······無一不用塑料袋裝給你,甚至買一頭蒜,也會用一只小塑料袋裝起來。塑料制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而且價錢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為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XX年2月10日上午,在我校團委,政教處的呼吁下,我們針對現階段塑料袋使用的問題,開展了此次活動,宣傳環保知識。
此次宣傳活動我們在準備宣傳材料期間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利用網絡、書刊等方式查閱各種環保知識宣傳資料。現將我此次環保知識宣傳社會實踐活動的總結及心得體會(針對“白色污染”)進行分析。
一、我們的實踐過程:
首先,我們來到宣傳臺,認真閱讀了展示牌上的環保知識宣傳,了解了關于泰興市污染治理及成果。緊接著,我們通過瀏覽網頁,了解了污水處理情況和流程,展望了泰興市未來發展規劃和積極構建全社會關注環保的人文環境、綠色環境。
二、分析: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三、分析:什么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盡管在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制品現象相當普遍。
四、分析:“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后,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白色污染經過太陽光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面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