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級# #初三歷冊期末試卷#】期末考試是指每個學期快結束時,學校往往以試卷的形式對各門學科進行該學期知識掌握的檢測,對上一學期知識的查漏補缺,一般由區或市統考,也可能是幾個學校進行聯考。本篇文章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初三歷冊期末試卷》,供大家借鑒。
初三歷冊期末試卷篇一
一、單項選擇題
1.亞非大陸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標志是()
A.金字塔B.木乃伊C.種姓制度D.《漢謨拉比法典》
2.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下列與古印度無關的()
3.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圖片中的建筑與三大宗教有關的是()
①希臘帕特農神廟②巴黎圣母院③洛陽白馬寺④麥加大清真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某班級要進行一場關于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歷史話劇表演,他們采用的臺詞應該是()
A.“以眼還眼,以牙還牙。”B.“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條條大路通羅馬”
5.某九年級開展“古希臘——西方文明之源”主題探究活動。下列與此主題無關的是()
A.《天方夜譚》B.浮力定律C.《俄底浦斯王》D.雅典奴隸主民主政治
6.馬克思說:“希臘的內部極盛時期是伯利克里時代,外部極盛時期是亞歷山大時代。”伯利克里時代希臘“內部極盛”表現在()
A.農耕文明發達B.對外交流頻繁C.民主政治在到頂峰D.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
7.下列史實促進了日本社會性質轉變的是()
A.大和統一日本B.太學制度的建立C.大化改新D.大和改名日本國
8.備受同學們喜愛的NBA球星多是黑人。歷與非洲黑人大批來到美洲有關的史實是()
A.光榮革命B.三角貿易C.法國*D.美國獨立戰爭
9.在“你崇拜的美國總統”的民間調查中,華盛頓、林肯和羅斯福三人得票多,其中華盛頓的主要事跡是
A.推行新政并領導了反法西斯戰爭B.領導北美人民贏得了民族獨立
C.解放黑人奴隸并維護了國家的統一D.結束了中美長達二十余年的隔絕狀態
10.列寧曾經評論說:“華盛頓會議為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大國的下一場戰爭,埋下了第一批火種。”這說明華盛頓會議沒有很好地解決哪兩個國家的矛盾()
A.美國和日本B.英國和德國C.德國和法國D.美國和德國
11.小明是一位英國文學巨匠莎士比亞的崇拜者,他在對朋友介紹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時,不小心把一個劇本名稱弄錯了,請你來幫助他指出來()
A.《神曲》B.《哈姆雷特》C.《奧塞羅》D.《李爾王》
12.2011年10月17日,美國太空總署公布了一組美洲大陸的衛星照片,以紀念人類歷的地理大發現。該“地理大發現”的發現者是()
A.哥倫布B.麥哲倫C.鄭和D.迪亞士
13.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第一部較為完整而系統地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偉大著作是()
A.《共產黨宣言》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D.《法典》
14.某課題組在探究“社會主義運動”課題過程中,整理了下列相關信息,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A.憲章運動是世界上第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B.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由馬克思單獨創立的
C.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偉大嘗試
D.十月革命是人類歷第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15.第世界大戰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格局,戰后初期,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與該體系形成的國際會議包括()
①巴黎和會②華盛頓會議③開羅會議④雅爾塔會議
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③
16.第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
A.萊克星頓的槍聲B.薩拉熱窩事件C.珍珠港事件D.德國閃電襲擊波蘭
17.“一戰”中被稱為“絞肉機”的戰役是()
A.滑鐵盧戰役B.凡爾登戰役C.索姆河戰役D.馬恩河戰役
18.下列能夠體現“弱國無外交”“強權即公理”這些霸權主義現象的是()
①巴黎和會②華盛頓會議③《慕尼黑協定》④《聯合國家宣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9.1933年為了盡快擺脫世紀“在蕭條”,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實行“新政”。羅斯福新政的主要特征是()
A.頒布“產業復興法”B.興修大型水利工程C.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D.推動社會福利政策
20.亞歷山大二世、列寧、戈爾巴喬夫都是俄國歷的重要人物。他們對當時面臨的社會
問題進行了改革。下列對他們所領導的改革評價正確的是()
A.三次改革都使國家性質發生了變化B.亞歷山大二世改革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C.列寧的改革,形成了后來蘇聯的經濟模式D.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使蘇聯煥發了生機
歷史參考答案:
1-5ADCCA6-10CCBBA11-15AAABC16-20BBACB
初三歷冊期末試卷篇二
1.下列關于原始社會的敘述,不準確的是
A.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早的一種社會形態
B.原始社會沒有出現私有財產
C.在我國,原始社會結束于約公元前2070年
D.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的進步
2.歷史文物和歷史遺跡能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古代文明。下列能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
A.漢謨拉比法典石柱
B.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
C.麥加清真寺D.巴黎圣母院
3.一個雅典公民,他身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是
A.他可以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
B.他可能被選舉為執政官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參加公民大會
D.他若擔任公職,可以領取津貼
4.伊斯蘭教早的政教合一政權建立在
A.麥加B.巴格達C.麥地那D.耶路撒冷
5.教皇蓋拉西說:“治理現世有兩大系統,一為教士的神權,一為人主的君權。……君主必須由教主代向天主負責。”這種觀點反映了中世紀的歐洲
A.王權大于神權B.神權大于王權
C.王權與神權地位平等D.國王毫無權力
6.英國人富勒在《西洋世界軍事史》中說:“隨著這一戰,我們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門檻上面,在這個世界之內,希臘人的智慧為后來的諸國奠定了立國的基礎。”文中“這一戰”發生在公元前5世紀,它是早期東西方文明的重要碰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請你判斷,“這一戰”是指
A.希波戰爭B.布匿戰爭
C.羅馬的擴張D.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7.阿拉伯數字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運用得相當廣泛,它的發明者和傳播者分別是
A.古印度人古巴比倫人B.阿拉伯人羅馬人
C.古印度人阿拉伯人D.阿拉伯人古埃及人
8.某校九年級(1)班學生準備排練科學知識話劇《科學家——阿基米德》。下列道具中不可能被選中的是
A.浮力定律教學模擬圖
B.杠桿原理教學模擬圖
C.螺旋式水車模型
D.楔形文字書寫示意圖
9.有人認為文藝復興是這樣一種時刻,“即人類背離了它的老路,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它離開了已經標明的道路,轉到一個新方向”。“新方向”是指
A.民主政治的萌芽
B.無產階級文化的興起
C.古典文化的復興
D.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
10.九年級(1)班的同學正在排練歷史劇《哥倫布》,請你判斷“哥倫布”的臺詞應是
A.我經過70多天的航行,終于到達了印度
B.我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C.我已經完成了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
D.我的船隊穿過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11.劉玲同學通過探究《權利法案》的內容,得出了以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有
①議會擁有高權力
②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③該法律的頒布,使君主立憲制的政權建立起來
④國王不得隨意廢除法律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小強同學通過網絡下載了攻占巴士底獄、雅各賓派專政、《人權宣言》等資料,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小強同學正在學習探究的是
A.文藝復興運動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C.美國獨立戰爭D.法國*
13拿破侖在《給兒子的遺訓》中說:“在法國,在歐洲,我注入了新思想;這些新思想是不會消失的。”從這句話中我們可看出,拿破侖對法國的主要貢獻是
A.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B.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C.頒布《法典》,鞏固資產階級統治
D.率軍遠征俄羅斯
14.九年級某班歷史學習小組的同學對“步入近代”這一單元的內容進行了歸納和整理。下列對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共同點的歸納中,正確的一項是
A.都發生于18世紀
B.都是為了反抗殖民壓迫
C.都*了封建制度
D.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
15.工業革命實質是
A.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改革
B.商品經濟代替自然經濟的重大變革
C.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重大變革
D.雇傭關系代替依附關系的重大變革
16.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能夠佐證馬克思這一觀點的史實是
①文藝復興②“三角貿易”③鴉片貿易④克萊武在印度的掠奪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17.章西女王、玻利瓦爾兩位歷史人物的共同點是
A.使國家贏得了獨立
B.領導的是資產階級革命
C.沉重打擊了美洲殖民者
D.領導了反殖民斗爭
18.在互聯網搜索引擎上輸入關鍵詞,能快捷地找到想要查找的內容。輸入“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者同盟”兩個關鍵詞就能找到的文獻應是
A.《權利法案》B.《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C.《人權宣言》D.《共產黨宣言》
19.美國南北戰爭前,南方種植園使用的勞動力主要是
A.自由農民B.黑人奴隸
C.華工D.印第安人
20.馬克思指出:“歐洲一些合法政府只是在革命的壓力下或由于戰爭的關系才能廢止農奴制。”1861年改革就是如此,這次改革不僅緩解了沙皇的統治危機,也裝上了兩個“把俄國拖到資本主義道路上的輪子”。這兩個輪子分別是
A.自由勞動力、引進的西方技術
B.完全開放的市場、大量資金
C.自由勞動力、大量資金
D.完全開放的市場、引進的西方技術
21.下表反映了19世紀60—7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的成果。下表中各成果的取得與下列哪一項措施的實施直接有關
A.允許土地買賣
B.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C.“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D.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22.19世紀中后期,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形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這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標志是
A.電力的廣泛運用
B.電訊技術的興起
C.蒸汽機的發明
D.珍妮機的發明
23.“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釁行為而遭受法國的進攻,不論其理由為何,其他兩締約國必須以他們的全部軍事力量給予被攻擊一方以援助。”上述內容摘自1882年5月20日簽訂的《同盟條約》,這里所說的“其他兩締約國”是指
A.德國和奧匈帝國B.英國和奧匈帝國
C.英國和俄國D.俄國和德國
24.如果你想了解近代歐洲科學家的故事,可以選讀
A.《列夫•托爾斯泰傳》《盧梭傳》
B.《梵高傳》《貝多芬傳》
C.《牛頓傳》《達爾文傳》
D.《伏爾泰傳》《馬克思傳》
初三歷冊期末試卷篇三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所列出來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某同學在他的旅游日記中寫道“他們使用的天然火不是人工取的,而是打雷正好擊中干燥的木頭,點燃了火,又或是火山爆發和森林火災的火。他們晚上輪流看火,用灰來保存火種。”以下史實與日記中的“他們”相符的是
A.他們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B.天然火的使用使他們能吃到香噴噴的米飯
C.他們過著群居的生活D.他們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
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材料中的思想核心是
A.“無為而治”B.提倡法治C.“兼愛”、“非攻”D.“仁”
3、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鮮卑族貴族女孩可能經歷
①學漢語②穿戴漢族服飾③改漢姓④禁止與漢族貴族聯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有一書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復的字,寫法各不相同,筆法之玄妙,似有神助,后人稱之為“遒媚勁健,絕代更無”,該作品是
A.《蘭亭序》B.《女史箴圖》C.《顏氏家廟碑》D.《玄秘塔碑》
5、唐太宗曾說:“此木雖曲,得繩則正;為人君雖無道,受諫則圣。”這說明他
A.鼓勵手工業發展B.善于納諫
C.身為人君,不講道理D.關心百姓生活
6、“方朝廷在故都(北宋東京)時,實仰(依靠)東南財賦”,上述材料反映的經濟現象是
A.唐朝中后期經濟重心開始南移B.江南地區的開發
C.北宋時,經濟重心南移完成D.南方成為經濟重心
7、蒙古風光好,游牧在草原。歷由蒙古族人建立的統一王朝是
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8、明清時期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其歷史發展的主流是
A.社會動蕩不安與民族仇殺混亂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
C.經濟文化繁榮D.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9、“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從此開始,中國人經受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難。”文中的“這場戰爭”指的是
A.鴉片戰爭B.甲午戰爭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D.日本全面侵華戰爭
10、近代中國政體經歷了從君主專制到民主共和制的轉型。建立中國第一個共和制政府的事件是
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五四運動
11、“為雪心頭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無一怕殺頭。痛歐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鋤*不惜死,來把中國救。”材料所反映的這一歷史事件體現出的核心精神是
A.愛國主義B.艱苦奮斗C.開拓創新D.樂觀主義
12、蔣介石曾宣稱:“我們的敵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東三省熱河失掉了……我們應該要負責任……無論外面怎樣批評誹謗,我們總是以先清內匪為惟一要務。”對此材料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A.蔣介石認為國民政府的主要敵人是盤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
B.蔣介石認為國民政府的主要敵人不是日本侵略者
C.對于失掉東三省熱河,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愿意承擔責任
D.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以先清除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為惟一要務
13、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實現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歷史事件是
A.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B.新中國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D.香港澳門回歸
14、下列對1956年底完成的“三大改造”表述正確的是
A.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B.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
C.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超額完成D.社會主義總路線取得了偉大勝利
15、“口述歷史”是以收集和使用口頭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式。就再現中共“xx屆xx全會”的歷史情境,適合的訪談對象是
A.新中國的工人代表B.恢復高考后的大學生
C.參加該會議的代表D.改革開放后的企業家
16、70年代初,某報紙登出一幅名為《Highlob(吊高球)》的漫畫。下面對這幅漫畫解析正確的是
A.中美對抗,蘇聯中立
B.中蘇合作,對抗美國
C.中美緩和,蘇聯孤立
D.美蘇泠戰,中國孤立
17、“阿里,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個快樂的青年……”這首歌中的阿里巴巴是中國兒童非常喜歡的動畫片中的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及他的故事出自
A.《荷馬史詩》B.《伊利亞特》C.《天方夜譚》D.《馬可.波羅行紀》
18、徹底摧毀封建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的資產階級革命是
A.古巴革命B.美國獨立戰爭C.美國內戰D.法國*
19、19世紀中期,世界歷史進程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A.鏟除資本主義道路的障礙B.為資本主義繼續發展掃清道路
C.創立科學的社會主義革命理論D.反對殖民擴張
20、下列關于歐洲啟蒙運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B.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
C.美國《獨立宣言》體現了啟蒙運動的基本思想D.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的主張
2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初期,下列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表述,錯誤的是
A.美國經濟一枝獨秀B.美國推行了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
C.西歐國家經濟凋敝,百廢待興D.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22、右圖是一幅關于“馬歇爾計劃”的漫畫。《來吧,小魚!》山姆大叔召喚小魚過來的目的有
①助歐洲發展②扶持控制歐洲
③建立北約④遏制蘇聯力量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