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發散思維法是以某一現實事物為出發點,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想象、聯想、類比等形式,誘發各種奇思異想的一種思維模式。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不屬于發散思維法的是()。
A.太陽—取暖—熱量
B.波浪線—海浪—聲響
C.毛衣—棉毛—纖維
D.花朵—兒童—未來
2.抽象大致可分為表征性抽象和原理性抽象兩大類。表征性抽象是以可觀察的事物現象為直接起點的一種初始抽象,它是對物體所表現出來的特征的抽象;原理性抽象是在表征性抽象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深層抽象,它所把握的是事物的因果性和規律性的聯系。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中屬于表征性抽象的是( )
A.磁力線
B.杠桿原理
C.生物體遺傳因子的分離定律
D.部分浸入水中的筷子看起來是彎的
3.交強險:指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車人員和被保引險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制性責任保險。交強險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簡稱,是我國首個由國家法律規定實行的強制保險制度。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交強險的是:
A.田某為自己的一輛農用汽車,買了一份有關車輛被盜的保險單
B.張某在單位的強制下,為自己的汽車購買了一份財產損失險
C.吳某購車時因為自己駕駛技術不高,為以防萬一,分別為自己和因自己發生交通事故的受害人購買了一份保險合同
D.張某家財萬貫,擔心自己財產會面臨被盜竊或搶劫的危險,因此,為包括汽車在內的所有財產上了全方位的財產險
4.實在判斷:判斷的簡單形式,這里是肯定或否定地表明某一單個的事物的某種一般的性質(肯定判斷:菊花是黃色的;否定判斷:菊花不是黑色的)。
以下哪項不是實在判斷?()
A.月球繞著地球做圓周運動
B.月球不是恒星
C.月球是圓的
D.月球不是圓的
5.商標侵權是指他人出于商業目的,未經商標所有人的許可而擅自使用其已注冊商標,或把他人注冊商標的主要部分用作自己的商標,并使用在相同或類似的商品上,從而產生商標混同,以欺騙消費者。
下面幾種情況中不屬于商標侵權的是()。
A.甲企業未經商標所有人乙企業的許可,在與乙企業類似的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
B.某毛巾廠注冊“419”牌商標,在市場銷路打開以后,有的企業在“419”前加注某某牌,使“419”商標化為商品名稱
C.國內某企業并沒把“IBM”商標直接用在其商品上,而用在廣告和其他宣傳活動中
D.國內某商場的名稱使用了某房地產企業已獲準注冊的房地產類“亞細亞”商標名稱
【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奇思異想”。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由太陽聯想到熱量、B項由波浪線聯想到聲響、D項由花朵聯想到未來,均需要經過“奇思異想”,C項毛衣是由棉毛織成的,棉毛里含有纖維,不需要經過“奇思異想”,不符合關鍵詞,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A
解析:
表征性抽象定義的關鍵信息是“對物體所表現出來的特征的抽象”,原理性抽象定義的關鍵信息是“把握的是事物因果性和規律性的聯系”。A選項,磁力線本身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如果我們把鐵屑放在磁場的范圍內,鐵屑的分布就會呈現出磁力線的表征圖像,所以磁力線屬于表征性抽象;B、C兩項是根據事物的因果性和規律性的聯系抽象出的原理、定律,屬于原理性抽象;D選項,“看起來是彎的”只是部分浸入水中后的筷子的表面特征,不屬于抽象。因此,本題答案為A。
3.答案:C
解析:
本題屬于單定義判斷題。定義中的關鍵詞是: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的受害人的人身和財產、強制責任保險。汽車被盜的保險是為了汽車這一財產而購買的保險,并不是為了交通事故的受害人,與定義中的對象不同,A項錯誤。張某雖然受到了某種強制,但并不是為了交通事故的受害人而購買的保險,而是為了自己的汽車購買的保險,與定義中的關鍵詞不符,B項錯誤。吳某為交通事故的受害人購買了保險,與定義中的關鍵詞一一對應,C項正確。張某雖然為包括汽車在內的財產上了全方位的保險,但仍然沒有給交通事故的第三人上保險,因為張某上的是財產險,而不是責任保險,D項錯誤。
4.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肯定或否定”、“某一單個的事物”、“某種一般的性質”。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BD明顯都是否定判斷,屬于實在判斷,C是肯定判斷,也屬于實在判斷,A中的月球繞著地球做圓周運動,不是月球的某種一般的性質,是描述一種現象或規律,不屬于實在判斷,故正確答案為A。
注釋:實在判斷中一般出現“是”這個判斷詞。
5.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出于商業目的”,“未經商標所有人的許可”,“使用在相同或類似的商品上”。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甲企業的行為,B中有的企業在“419”前加注某某牌,C中國內企業在廣告和其他宣傳活動中使用“IBM”商標,均符合關鍵詞,因此都屬于商標侵權;D中“亞細亞”商標沒有用在相同或類似的商品上,不符合關鍵詞“使用在相同或類似的商品上”,因此不屬于商標侵權。綜上,故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