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題(單選)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中價值增值過程的分析,把雇傭工人的勞動時間分為()
A.生產使用價值的時間和生產價值的時間
B.轉移舊價值的時間和創造新價值的時間
C.生產生產資料價值的時間和生產剩余價值的時間
D.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和生產剩余價值的時間
2009年第22題(多選)勞動力是任何社會生產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會發展階段和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勞動力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其價值的構成包括()
A.維持勞動者自身性命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B.勞動者在必要時間內創造的價值
C.勞動者繁育后代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D.培養和訓練勞動者所需要的費用
2010年第4題(單選)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條件,這是因為()
A.資本家購買的是勞動力的價值
B.勞動力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
C.貨幣所有者購買的勞動力能夠帶來剩余價值
D.勞動力自身的價值能夠在消費過程中轉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2012年第3題(單選)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資本家雇傭工人進行勞動并支付相應的工資。資本主義工資本質是()
A.工人所獲得的資本家的預付資本B.工人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C.工人所創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D.工人全部勞動的報酬
2013年第19題(多選).美國導演邁克爾•穆爾在他的最新記錄片《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問世以來,一直頗受關注。“資本主義”為何與“愛情故事”聯系起來呢?穆爾解釋說,這是一種“貪欲之愛”。“喜愛財富的人不僅愛他們自己的錢,也愛你口袋中的錢……很多人不敢說出它的名字,真見鬼,就說出來吧。這就是資本主義。”對金錢的“貪欲”與資本主義連為一體,是因為()
A.資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資本B.賺錢體現了人的天然本性
C.資本的生命在于不斷運動和不斷增值D.追逐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
【公布答案】
2008年第5題(單選)D
2009年第22題(多選)ACD
2010年第4題(單選)C
2012年第3題(單選)B
2013年第19題(多選)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