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天不亮我們幾個人就全醒了,比平時在家醒得還早。
按照計劃,今天早晨要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議,學習強衛書記寫給縣委書記的信,并研究近期宣講活動的要點,這是我們駐村后開的第一個會,雖談不上正規,但要讓參加會議的老鄉們聽得懂,聽得明白,大家心中還是有些緊張。
想不到鄉親們的積極性這么高,剛吃了早飯,村委會里已經坐滿了人,我們心里熱乎乎的。
會議首先從學習省委書記寫給縣委書記的信開始。讀罷兩封信的全文,大伙的感受很多,說得多的是省委書記心里始終記掛著咱們農民。大家還說,要切實按照強衛書記在信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緊密結合上莊村實際,認真規劃,營造好科學發展的氛圍,抓好鄉村黨建工作,加快上莊村的發展。
看著鄉親們被激發起來的熱情,我們幾個也給大伙表了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寫出來的,也不是喊出來的,要千方百計加快發展,艱苦奮斗,用干部的辛勤勞動,換來群眾幸福指數的不斷提高。
會散了,我們每個人心底的壓力也更大了,強書記的信不但對我們做好宣講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精神,全面推動“五送五幫五推”活動注入了精神動力,也對駐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午,結合這兩天進村入戶所掌握的情況,工作組按照萬名干部下鄉要求,提出了工作目標:立足本地實際,整合資源,找準農村增效、農民增收的著力點,努力*資金短缺、帶動乏力的問題。
經過集思廣益,大家梳理出當前的工作重點:認真制定好發展規劃,選準選好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努力*生產力落后、難以增效的難題。堅持旅游富民、商貿活區,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和就業渠道;努力*人才匱乏、后勁不足的問題。大力提高農民轉移就業能力,穩步實施義務教育,強化職業技術培訓;努力*規劃不全、導向不明的問題。科學發展規劃,要符合地區實際,突出重點,規劃一項,成一項,切實幫助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充分發揮兩委班子的作用,進一步完善交通、衛生、文化、教育等建設。今后,我們就要按照這些思路展開工作,幫助上莊村人生活得更幸福。
篇二
按照市委、政府的統一布署,我和移民小分隊來到高壩洲鎮天平山村,走進了三組董伶的家。這是一個四口之家的貧困家庭,他本人雙腿高度殘廢不能行走,膝下還一直哺養著一個剛剛職高畢業的侄子,父母已是80多歲的高齡老人,生活的艱難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當我第一眼看到雙腿盤座在小木板凳上的他時,卻使我感到非常詫異!在他的臉上沒有憂愁,也沒有悲傷;寫滿的是笑容,綻放的是陽光。他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只怪自己命不好,兩腿不爭氣。經過仔細交流,我深深感受到:眼前這個小人物,有著超越時局的大境界,在他低矮的身材下,有著超越凡人的至高德性!
他是一個有夢想的好男兒!今年47 歲的他,早在他1歲多時,因患小兒麻痹癥,雙腿癱瘓,不能直立。從此失去了天真浪漫的童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小伙伴們無憂無慮的玩耍、嬉戲。成年后,他想的多是不能依靠父母,成為他們的累贅。他要憑自己的本事吃飯,憑自己的實力穿衣!于是,他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學會了自行車修理技術,在家中開起修理鋪,實現了他自食其力的夢想!經過幾年的打拚和積累,在1998年他又建起了一棟二層小樓房,實現了又一個夢想!
他是一個有血性的男子漢!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他沒有娶妻生子。兄弟三人中,他是老么。大哥成家后已獨立門戶。二哥結婚僅6年就離異了,之后,又因病離開人世,把一個年僅4歲的小侄兒留給了他。從此,他就和父母一起承擔起撫育侄子的重任,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傾注到侄子的身上,供他吃飯穿衣,供他讀書識字。在他的精心扶育下,侄子職高畢業后,找到了一份可心的工作。
他是一個有孝心的好兒子!為了照料年邁的父母,減輕他們的體力勞動,他特意購買了一輛改裝后供殘疾人使用的三輪摩托車,用于購買種子、化肥,運送收獲的農副產品。在父母身體不適時,送他們問診就醫。鄉鄰們都稱他是一個身殘心不殘的孝子!
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纏住了他的雙腿,生活的陽光被烏云遮擋,可他依然固執地相信:只要雙手還在肩上,夢想就能插上騰飛的翅膀,有黨的扶貧惠民政策,撥開烏云定能見到溫暖的陽光!
篇三
9月24日,從早8時開始進村入戶,到晚18時45分,我們一行6人終于完成了每人12戶扶貧對象的調查摸底和訪問任務,平安返回縣城。
一大早,雨下個不停,仿佛為我們洗塵。心里惦記著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鄉親們,我們繼續冒雨進入雙河村營頭、團山自然村,走進貧困農戶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訪完的任務。走在滑溜溜、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堅定的腳印淺一腳深兩腳的通向遠方的家。走進村民家中,老鄉們把我們視親人般遞水讓座。我們同鄉親們拉著家常、講解扶貧政策,用筆記錄生產、生活困難情況,用相機見證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況。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腦流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那天大的困難也一下子讓微笑著的精氣神趕跑了。
中午,我們走訪到雙河村監督委員趙德芳老人家。75高齡的趙老也是團山自然村老社長,一位在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貼心人。
精神矍鑠的趙老告訴我們,他當了32年的社長,為村民們發展生產、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盡的事,獲得了一些榮譽。看著墻上的榮譽牌,趙老喜滋滋告訴我們,這是2013年12月天星鎮黨委、政府首屆“十佳道德模范”評選給他的“敬業奉獻模范”先進個人獎牌。同行的蔣貴強村支書介紹說:老社長沒讀過兩天書,也不是共產黨員,但他思想先進、熱愛集體、愛學習,處事公道、為人正派,敢說敢想敢做,鄉親們都佩服他、敬重他。村里大小事都聽他的意見和安排。前年,團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沖毀,急需要恢復,村委會幫助解決了5噸水泥,老社長硬是發動了100余名村民,花了兩天時間,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損毀路面打成了水泥路,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順暢通車。蔣支書還給我們介紹說:今年,老社長動員發展了村里有志青年羅國文成為團山社的第一個養殖大戶。我們隨后走訪進入羅國文家,參觀了他今年新修的養豬場。羅國文介紹說:他年初投入了50余萬元資金,喂養了100余頭豬,長勢良好,豬價也看好。在談到今后打算時,他期盼幫扶資金支持,通過聯戶經營、群眾入股、訂單收購等方式帶動周圍鄉里鄉親發展生豬養殖,逐步壯大養殖規模,為大家脫貧致富盡一份力。
下午,我們來到在9月17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斷村組公路的排危作業現場(該路斷位于雙河村委會老街安置點去榨房自然村20余米入口處),因下雨路滑推車濺了一身泥的蔣支書指著工人正在破碎的石頭對我們說:9月14日,我們接到村民險情報告,當天就組織人員安全轉移了涉及危險威脅的5戶18人。同時還在在公路兩頭加設了防護欄和安全警示牌。這幾天,雖然天天都是秋雨,險斷邊坡還不時有石頭、泥土滾落,但是我們采取了有效措施、險情處置及時,險情預警預報有力,當地群眾生命安全和過往車輛行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山路在延伸,腳步在丈量,夢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們堅信,有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舉全社會之力打贏扶貧攻堅戰,大關貧困群眾必將與全國人民一道齊步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