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級# #初二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本篇文章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初二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供大家借鑒。
【篇一】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時間: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xx屆全體會議召開
地點:北平
主要內容:討論新中國成立問題。
會議決定內容:
1、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簡稱《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
2、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改北平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
二、為鞏固新中國而斗爭
1、新中國建立后經濟形勢如何?
可以說是千瘡百孔,一窮二白。一方面,國民黨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工業破產民族工業紛紛倒閉,農業凋敝,災民達4000萬;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物資奇缺,市場供應緊張;大批工人失業,人民生活困苦。另一方面投機商囤積居奇,不法資本家利用國家財政經濟暫時困難和經濟混亂局面,大肆進行投機倒把,只是出現全國性物價大波動。
2、面對這些情況,新中國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結果怎樣?
人民政府與投機商展開一場“米棉之戰”,使全國物價趨于平穩。
指出意義:中國共產黨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不僅能打天下,還會治理天下。
三、中國的內政與外交
1、1949年9月,第xx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它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大會還決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以表示對先烈的崇敬。
2、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式成立。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去北京談判,最后西藏和平解放。
4、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自愿軍開赴朝鮮前線,經歷五戰五捷,把美國侵略者趕回到三八線附近。
四、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1.第一個五年計劃
(1)時間:1953—1957年
(2)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有步驟地促進農業、手工業的合作化;繼續進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保證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的比重穩步增長。
(3)成就: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飛機場、鞍山鋼鐵公司;武漢長江大橋、寶成鐵路;川藏、新藏公路等。
(4)特征:以重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為主。
(5)影響:建立了東北工業基地;改變了我國工業落后的局面。
【篇二】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1949年9月在北平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國家,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選舉毛澤東為主席。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任命周恩來為總理,兼外交部長。
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①開啟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新紀元,*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結束了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歷史。
②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已經結束,進入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③是繼俄國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后世界歷最重大的事件。壯大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改變了世界政治的格局。
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從1927年南昌起義以來,黨所領導的部分國民革命軍、工農紅軍、八路軍、新四軍、人民解放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先后戰勝了國內的北洋軍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漢*偽政權等,戰勝了公開侵略我們的日本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宣告結束了,社會主義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壯大起來。
三、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2.時間:1950年—1952年底
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4.土地改革的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篇三】
一、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第xx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1)時間:1949年9月
(2)地點:北平
(3)會議的主要內容:
①通過了《共同綱領》。
②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
④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
二、最可愛的人
(1)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
(2)軍隊: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
(3)戰斗英雄:黃繼光、邱少云
(4)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愿軍。(學習志愿軍戰士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三、土地改革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2.時間:1950年—1952年底
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4.土地改革的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