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是一個小鎮,但過節的氣氛也十分熱鬧,特別是過春節的時候。
家鄉的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十七就開始了,冷清的大街上一下子人來人往,車來車往。菜市場的人更是難以插入一根針。連烤鴨店的門口都排起了長龍。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這下全家就聚到了一起。這天晚上,按照老人們的規矩,這一天要把列祖列宗請回來:把桌子橫過來,再把大魚大肉端到桌子上,最后燒點紙,就算請回來了。
小年過后,花炮鋪子,一會來個“玫瑰紅”,一會來個“沖天炮”,雖然老板忙的團團轉,但一天下來,腰包已經鼓鼓得了。
比起小年,更加熱鬧的就是大年。家家趕做團圓飯,到處都是飯菜的香味。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還有的人還在大門的兩邊各掛上一個燈籠。吃完團圓飯,就該串門子了。這家停一下,那家停一下,人就一大班子了。等到九點多鐘,就馬不停蹄的往廟里趕。
正月初一就開始拜年了,基本上都是三五個人約好一起去親戚家。初一的講頭也十分多,不能掃地,不能生火,規矩多得很。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來。正月十五,家家煮湯圓,意思著團團圓圓。
一眨眼,春節在正月十七這一天結束了。家鄉的春節真是興趣盎然。
新的一年到了,去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而新的一年又將開始了。
一到臘月,每家每戶都要預備年貨,超市里的物品一搶而空,交費的隊伍如長龍般擁擠。
辦好年貨,就要大掃除一遍,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要把屋里的東西打掃得一塵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東西掃走,企盼來年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臘月三十,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門外已經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這天每個人除非萬不得已,一定要回家吃團圓飯。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大桌豐富而美味的飯菜。這象征這新的一年里不愁吃不愁穿。
吃了飯,大家坐在一起邊看春晚,邊聊聊近年來的情況,屋里洋溢著大家的笑聲。“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咦?怎么沒有煙花呢?“砰”絢麗的煙花飛入了漆黑的天上,霎時間天被照得通亮,“花瓣”似的灑滿天空。難道除夕夜的天空不是最美麗的嗎?
大年初一大家都在休息,到處都很安靜。直到初三那天,大人們又忙了起來,他們要去親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們更高興,因為可以得到很多壓歲錢。
一眨眼就到了二月底了,大人們該上班的上班,小孩該上學的上學,人們又向目標奮斗努力。
“過年了,過年了,”電視上不斷變換著紅燈籠、紅對聯、紅窗花、中國結等鮮紅而喜慶的畫面。每個電視臺的主持人都笑瞇瞇地說著祝福新春的話語。年的味道濃濃的、甜甜的、開開心心的。
期盼已久的春晚在晚上八點整如約而至。我們全家人都圍坐在電視機前,一邊拉著家常、嗑著零食,一邊欣賞精彩的節目。歌舞、相聲、雜技……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
我早從電視報上知道節目單,要說最喜歡的嘛,那非“李小龍”的功夫莫屬。終于,“李小龍”來到了春晚現場,他可是我08年最崇拜的偶像。我再一次欣賞到他的“截拳道”,真是說不出的高興。
相聲、小品把大人們樂得哈哈笑。我呢,只顧著跟小表弟玩耍,至于他們笑什么我可不知道啰。一轉眼,都快到十二點了。可我還沒絲毫的睡意。因為我等著爺爺發有壓歲錢呢,還有,爺爺說過十二點整會放鞭炮,這種種原因叫我怎能安穩入眠呢?
剛開始是零零星星的噼哩叭啦,忽然,窗外的鞭炮聲劇烈地響起,此起彼伏,震得我耳朵都聾了。趕快堵上了自己的耳朵,跑到窗前,呀,多么美麗的夜晚!空中煙花開得正燦爛輝煌。煙花快樂地叫喊著,沖上漆黑的夜空,“砰”地炸開,散作了滿天的星星;有的煙花,拖著長長的亮尾巴,升上天空,變成了巨大的金絲菊。我一禁一邊看一邊歡快而驚奇地叫喊著。
到十二點半時,在媽媽的催促下。我才拿著嶄新的壓歲錢,在煙花爆竹聲中,美美地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