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都說“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在我們孩子的眼里,對于臘八節的概念就是,吃點八寶粥,就要快過年啦。直到那件事,徹徹底底的改變了我對臘八節的想法。
事情發生在那年的臘八節,外面很冷很冷,飄著雪花,我一個人在家,屋子里還算緩和,父母告訴我,有應酬要出去。得晚點才能回來。我心里想著,老人還說小孩小孩你別饞,什么過了臘八就是年啊,我都沒有人在一起過這個臘八,還有什么意思嘛。
就在我心里正不是滋味的時候,獨自看著電視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一陣開門聲。我心里想著是不是爸爸媽媽回來啦。我急急忙忙的下地去給開門,一看到真的是爸爸媽媽回來啦,我高興的跳了起來,爸爸媽媽對我說,你看看后面還有誰。我定睛一看,原來是奶奶爺爺,叔叔姥姥姥爺全都來了。我問媽媽,他們怎么來啦?媽媽告訴我:“他們一起來陪你過臘八節啊,因為好久沒見到你都想你了,趁著臘八節一起過來看看你?”我看到桌子上被爸爸放了好多的好吃的,大家坐到桌子旁邊準備開動了,沒想到爺爺對我說:“孫子,你是不是現在很高興啊?是不是剛剛有點難過啊?”我說;”可不是嘛,剛剛我還以為我要自己過臘八節呢,哎,你們真是的,都不提前告訴人家,是不是要給我驚喜啊?”奶奶對我說,你是不是這臘八節是不是過得難忘啊?嘿嘿”我們吃完了飯,有一起喝了八寶粥。
是啊,這個臘八節雖然沒有太多那樣的節日應該有的禮節,只有一些在飯店拿回來的菜,可是這個驚喜讓我很難忘,原來臘八節也可以這么過呀!嘿嘿,我真的好高興啊。而且可以把全家能都集齊到這,大家團圓在這,真的是太讓人高興啦!!
中國有句話叫做“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就是說明臘八節是過年前的最后一個節日了。臘八節顧名思義就是要吃臘八粥的,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喜歡的節日。
每年的臘八節媽媽都會給我煮一鍋臘八粥,在平時我就是喜歡喝粥,對于臘八粥更是喜愛。因為臘八粥里面有很多種類的豆子和米,混合在一起煮出來的粥又香又甜。今天又是一年的臘八節了,早上我就和媽媽來到超市買煮臘八粥的米,超市里面也是人很多。因為臘八節的關系,超市也在搞促銷,各種各樣的產品優惠減價。我和媽媽來到買米的地方,已經有很多人在裝了,而且各種價位的都有。媽媽說我們買好的吧,這里面的米也好,種類也比較多。我當然是愿意的,因為這樣的會更好吃啊。回到家麻麻就給我煮臘八粥了,我在一邊看著,我們買的米里面有麥片,黑芝麻,紅豆等等好多。媽媽燒上上一鍋水就把米放進去了。慢慢的鍋里的水就變了顏色。由原來的白色變成了黑色,我還奇怪怎么變黑了,這不像是臘八粥的顏色啊。媽媽卻說別著急,我就耐心等待者,時間慢慢過去了,鍋里的粥漸漸的變得有點紅色了,看起來就像外面買回來的臘八粥一樣。媽媽又在鍋里面加入了冰糖,這樣吃起來就會更甜一些。粥越來越粘稠了,看起來真的很美味啊。媽媽關上火之后,我就迫不及待了,想先嘗一嘗。媽媽一邊說我饞貓,一邊給我成了一小碗。告訴我很燙,小心一點。我自己吹吹熱氣,聞起來就是香的味道。慢慢的喝起來。真是好美味啊,一點不比外面的遜色。
這個臘八節我遲到了最美味的臘八粥,明天我也要自己住一次臘八粥試試。
相傳“臘八節”起源于遠古時的“臘祭”,傳說每年臘日,古人要舉行祭祖,祭諸神活動。另據宗教界所傳,農歷十二月初八又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最初稱為“成道節”。自周代將農歷十二月定為臘月,南北朝時此月要舉行重大祭祀活動,以祈求五谷豐登,吉祥平安。據說“臘祭”有八種神,于是便將初八確定為固定祭日,后來相沿成俗。
有關“臘八粥”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說法,也演繹出許多有趣的典故。據傳為了感念佛祖臘月初八成道之日,各寺院僧侶在這一天集會紀念、誦經演法。并把從八方化緣來的米、麥、豆、谷雜糧,及采集的棗、栗、核桃等干果匯集在一起,用大鍋熬成粥做供品,祭祀佛祖,然后眾僧共享修道成果。遇有進香者,寺院以粥施舍。后來此舉逐漸成為善事,被流傳至今。隨著佛教的不斷傳播,這種活動由寺院傳到世俗民間,熬“臘八粥”漸漸演變成民俗習慣。到了宋代,“臘八粥”廣泛盛行。不論是朝廷、官府、平民百姓乃至寺院,必在此日熬粥祭佛敬祖,并合家團聚共用,或饋贈友人,以此祈求吉利平安。“臘八節”不僅成為民間重要傳統節日,喝“臘八粥”民俗也被世代相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