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走群眾路線心得【一】
黨的xx大報告提出,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情況開展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要求深入學習和領會文件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認真自查,在工作中是否在"四風"方面存在突出問題。
密切聯系群眾是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也是我們黨能贏得民心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可是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現象漸成"小氣候","四風"便是集中表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嚴重違背了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損害了黨群干群關系,"四風"不除,就會像四道無形的高墻,把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隔離開來,不僅嚴重損害黨的形象和群眾利益,還會左右人心向背,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
通過重溫經典著作和市委組織的學習活動,我逐漸認識到:"四風"雖成不了什么"大氣候",但我們也絕不能任其發展蔓延。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就是在向全黨全社會表明,我們黨對這些問題的認識是深刻的,解決這些問題的決心是堅定的。xx大以來,全黨上下貫徹落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取得了初步成效,拉近了黨員、干部和群眾之間的距離,傾聽群眾的心聲。黨中央也有針對性地開了四個對付"四風"的藥方,即"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從我們中醫的角度來說,既有日常的"食補",也有關鍵時刻的"藥補"。但從中也不難看出,如果能堅持做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就不會落到要"治治病"的地步了。
結合對文件精神的學習和自查、自我批評活動的開展,我認真剖析了自己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缺點和不足之處:一是理論功底不高,運用理論指導實踐不夠。二是工作作風不實,求真務實的精神不夠。三是缺乏創新意識,未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四是對政策法規研究不夠,工作方法較為簡單。五是欠缺政治敏銳性,對當前形勢缺乏宏觀把握。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造成的:
一是政治理論學習不夠深入,政治理論修養不到家。
二是工作留于形式、表面未能切實站在群眾利益和全局利高度考慮問題。
三是群眾工作經驗缺乏,宗旨觀念有所淡化。
正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通過此次自查活動發現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共產黨員應該把維護和實踐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到黨的事業之中。要保持思想道德的純潔性,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名利,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不奢侈浪費,不追求享受;在工作上,要深入實際,聯系群眾,傾聽群眾的意見,想群眾之所想,及群眾之所急,積極工作;善于從政治、全局的高度認識事物,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腳踏實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盡心盡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辱使命。
堅持走群眾路線心得【二】
中央政治局“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措施,引起廣大群眾的強烈共鳴和熱切反響。這次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抓住了官場的弊病與干部的軟肋,抓住了社會的痛癢與民眾的關切,中央新xx屆領導集體大力整肅工作作風,意在端正黨風、整飭政風,意味深長。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一番關于“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講話,引發了整個社會的共鳴,今天的中國,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亦然,非常之時成非常之事須有非常之舉,說穿了就是要實干。毫無疑問,解決這個時代的諸多難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要像整頓工作作風這般,不空談,崇實干。如在反腐方面,“表哥”、“雷冠希”等官員的紛紛落馬,就是一種實干;在深化改革方面,敢于觸及既得利益,當改則改,就是一種實干。唯有依靠實干,才能走出超越之路。改進工作作風的號令已經發出,踏實干事的號角已經吹響,現在,就要看各級領導如何行動、改出成效。
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干事”是領導工作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也是衡量領導干部黨性修養和能力素質的重要標準。“千忙萬忙,不抓落實就是瞎忙;千招萬招,不抓落實就是虛招;千條萬條,不抓落實就是白條”。“說一千、道一萬,關鍵還在于干”。大興真抓實干之風,必須攻堅克難,主動到條件艱苦、環境復雜、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必須一抓到底,對發展中應當解決的問題、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一個環節扣一個環節、一個步驟靠一個步驟、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的去推進、去落實、去解決;必須敢于負責,不做“好好先生”,不當“太平官”,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大膽地干,努力讓真抓實干成為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從政操守”。
務實執行必會事半功倍。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在當前形勢下要振奮精神、燃燒激情、奮勇爭先,敢與高的比,敢與強的拼,雷厲風行的干,腳踏實地的做,以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的作風轉變和機關效能的提升促進黨風政風轉變,以黨風政風的轉變推動干事創業環境的改善和黨群關系的密切。這就要在提高執行力上下功夫,只要看準了的事、只要決定了的事,就堅定不移地去執行。真正讓各級干部勇于擔當、開拓進取,以昂揚向上、奮發作為的精神狀態履職盡責,要在提高辦事效率上下功夫,大力倡導“馬上辦、主動辦、上門辦、公開透明辦、積極變通辦”的“五辦”做法,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更要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難事幫辦。
八項規定彰顯了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決心,體現了“實干興邦”的態度和魄力、求真務實的作風和形象,只要我們肯苦干、實干、同心干,就將限度地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為民族復興增添助力。
堅持走群眾路線心得【三】
黨的xx大提出,要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群眾觀點是我們黨的根本觀點,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我們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忘本,黨風廉政建設尤其如此。在新形勢新任務發生變化的條件下,做好全區調查隊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必須把下級和下屬滿意作為工作重心,把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貫穿始終。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財富的豐富、辦公條件的改善、執政環境的優化,有的黨員干部發生角色錯位,由“公仆”變為“主人”,自認為可以主宰群眾、支配群眾、代表群眾,從根本上脫離了群眾;有的黨員干部看不起群眾,認為群眾無知、野蠻,不講理、是刁民,怕接觸群眾、對話群眾,從心理上拒絕了群眾;有的黨員干部不關心群眾,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漠不關心、久拖不辦,從感情上傷害了群眾;有的黨員干部與民爭利,濫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以權謀私、貪污腐化等現象卻存于黨內少數成員身上,這些行為,損害了黨的形象,敗壞了黨的聲譽,腐蝕了黨的肌體,玷污了黨的純潔,傷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對黨的信任度,削弱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在發展與改革面臨拐點的關鍵時刻,黨中央看到了問題的所在,及時啟動自我教育、自我凈化、自我校正程序,果斷部署在全黨開展“路線教育”活動,十分及時、相當關鍵,體現了黨中央的政治眼光、群眾情懷、憂患意識。
開展“路線教育”活動,就是要乘著“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東風,通過系列辦法舉措,讓黨員干部深刻剖析在貫徹群眾路線中存在的問題,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知道“我是誰”;借助鮮活有效的活動載體,讓黨員干部走基層、接地氣、轉作風,始終與群眾站在一起,明確“依靠誰”;加強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將深入基層、走進群眾固化為黨員干部的常態行為,一切為了群眾著想,弄懂“為了誰”。
馬建堂局長在“路線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開展“路線教育”活動,是XX系統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黨的群眾路線自覺性和堅定性、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迫切需要;是解決XX系統“四風”突出問題,進一步提高XX執行力、增強XX隊伍凝聚力戰斗力的內在要求;是堅持和弘揚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堅決遏制XX數據上弄虛作假、樹立正確政績觀的客觀需要。XX系統廣大黨員干部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部署和要求上來,切實增強在XX系統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現實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通過扎實有效的實踐活動,讓黨員干部增強宗旨意識,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要以民意為天,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唯有時刻尊重群眾、真正敬畏群眾、緊緊依靠群眾、善于動員群眾、不斷造福群眾,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位置,把自己成長進步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眾之中,才能夠贏得群眾的信任和認可,獲取源源不斷的政治智慧,有效提升服務科學發展、加快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