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復習資料#】復習是指再一次學習,把以前遺忘的知識記起來,重復學習學過的東西,使對其印象更加深刻,在腦海中存留的時間更長一些。下面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復習資料》,僅供大家參考。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1.地球是一個球體。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2.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周長4萬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3.地球儀上與南、北極距離相等的大圓圈叫赤道,赤道是的緯線圈,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赤道緯度為0°,是緯度起始線。赤道以北叫北緯,用“N”表示;以南叫南緯,用“S”表示。
5.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緯線的線叫經線,也叫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6.本初子午線經度為0°,是經度起始線。向東和向西各分180°,稱為東經(E)和西經(W)。
7.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8.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自轉一周為24小時,也就是一天,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
9.地球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是一年。地球在公轉軌道不同位置上產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季節變化,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10.根據各地獲得太陽光熱多少,把地球表面分為熱帶、南、北溫帶和南、北寒帶共五個溫度帶。
11.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語言,閱讀地圖要學會測量距離,辨認方向、識別圖例。
12.辨認方向,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按照指向標判讀方向。
13.地圖種類很多,根據不同目的,正確選擇地圖。公園游玩要用導游圖,外出旅行參考交通圖。
14.地面某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海拔,把地圖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成線,就是等高線。
15.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正確判讀不同的山體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山脊等高線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山谷等高線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
16.分層設色地形圖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態;陸地表面的地形類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種。地形剖面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1.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海洋彼此相連,陸地被海洋分割。陸地主要集中北半球,但北極周圍是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南半球,但南極周圍是大陸。
2.全球陸地分為七大洲,按面積排列是: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是的島嶼。亞、歐、非和大洋洲主要在東半球,北、南美主要在西半球,合稱美洲。
3.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是一個整體,合稱亞歐大陸,蘇伊士運河是亞洲、非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南極洲絕大部分在南極圈內,四周被大洋環繞。
4.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連,四大洋按面積排列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5.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在大陸漂移說基礎上,科學家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
7.全球大致分六大板塊,板塊在不斷運動中;板塊內部地殼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帶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如環太平洋地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
8.世界上高大的山脈主要在板塊碰撞擠壓地帶,如: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