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聚焦作風建設、提振精神狀態,本次大轉變活動主題為“有激情、重責任、敢擔當、守規矩”。活動形式為交流培訓、列立清單、日常管理、明察暗訪、“特色支部”創建、績效考核、效能督查等,結合大討論、大走訪活動,查找存在問題、剖析根本原因、督促整改落實、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推動機關強效能、干部轉作風、窗口優服務。
活動貫徹“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求,引導全市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弘揚“事事當爭第一流、恥為天下第二手”的精神,以“120%落實”的標準推動責任和工作落實,大力破除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推動領導干部思想、發展率先、落實當先。
制定實施《市級機關黨員干部“十帶頭”、“十嚴禁”規定》,做到注重日常、抓在經常、嚴在平常,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質機關隊伍。同時,每月開展察訪反饋,每兩月進行公開通報。在制度層面,為有責任有擔當、敢突破敢創新的干部提供保障保護,研究制定容錯糾錯機制,制定“親”“清”政商關系意見,允許試錯、寬容失誤,鼓勵干事創業。
【篇二】
要順應大勢、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司法局作為市政府的職能部門、政法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法治保障體系的主力軍,要保持頭腦清醒,必須講政治、講規矩,堅決貫徹市委這一重大決策部署,不容遲疑、時不我待。
要緊盯問題、改進作風、健全制度。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轉變作風,完善制度機制。要將查清問題是什么?問題在哪里?問題怎么解決?貫穿于“敢轉爭”實踐活動始終,從嚴從實徹底解決問題、轉變作風、推動發展。
要緊盯目標、創新實踐、提升水平。找準定位、擔當責任,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嚴密組織并指導、督促好全系統活動開展,真正實現班子隊伍自身建設的整體提高,實現各項重點工作和綜合績效的整體提高,實現服務保障全市發展和法治環境建設的層次、能力、水平的整體提高,努力推動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再創新業績、再上新臺階,為迎接黨的xx大勝利召開和更加有為服務新鄉新發展遞交一份合格答卷。
【篇三】
習近平同志曾經說過:“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干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了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勇于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能力。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就要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真正成為黨的事業的骨干和人民群眾的忠實公仆。
不可否認的是,一些領導干部缺乏擔當精神。遇到矛盾沖突甚至大是大非問題繞著走,態度曖昧,當“老好人”,不愿、不敢承擔責任,似乎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的“羽毛”,維護好自己的形象。這樣的作風,必然脫離群眾,失去民心,這樣的干部,是不能成長為黨和人民所需要的好干部。
敢于擔當,是檢驗一名好干部的標準,是時代賦予的使命。筆者認為,黨員干部當錘煉四種作風,鍛造勇于擔當的品格,使勇于擔當真正成為一種覺悟、一種品格、一種責任、一種習慣,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
求真務實的作風。要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克服浮躁情緒,拋棄私心雜念,把心思用在干事業上,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為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人民的利益,創造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
改革創新的作風。改革創新是真抓實干的體現,更是求真務實的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在深入調研、把握規律的基礎上,研究新情況,拿出新辦法,解決新問題,創造新業績。
攻堅克難的作風。工作,當然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作為領導干部不能怕苦畏難,要敢于直面困難、正視矛盾,主動到條件艱苦、環境復雜、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同干部群眾一起研究辦法、采取措施,努力打開工作局面心得體會。
狠抓落實的作風。事情總要一件一件去做,工作總要一項一項去抓。要察實情、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定下來的事情就要雷厲風行、抓緊實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檢查、一抓到底。一些關鍵的、重要的環節,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揮,抓緊抓好。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直面潮起潮落,擔當起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這是好干部必須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