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識別風險的方法有很多,“SWOT分析”屬于針對一項新的業務或事項進行的風險識別方法。
(7)風險價值法可以應用于不同的風險項目而且保持量度穩定性和一致性,令不同項目的風險都可以直接比較。風險價值法屬于企業進行風險分析時最常用的方法。
(8)企業內部某些職能部門和業務單元可能因風險偏好不同而承擔不同的風險,只要整體風險處于企業風險承受度范圍之內,企業管理層就不需要調整風險應對策略。
要求: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企業風險管理的要求,指出有關領導在會議上的發言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存在不當之處的,簡要說明理由。
【案例答案】
(1)發言(1)“注冊會計師只需與企業溝通審計過程中識別出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存在不當之處。
理由:注冊會計師應與企業溝通審計過程中識別的所有控制缺陷,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須以書面形式與董事會和經理層溝通。
(2)發言(2)“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自下而上的方法實施審計工作”存在不當之處。
理由: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實施審計工作。
(3)發言(3)“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抬頭應該是‘××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利益者’”存在不當之處。
理由: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抬頭應該是“××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
(4)發言(4)“不應當關注基準日之后至審計報告日之前內部控制可能發生的變化”存在不當之處。
理由:注冊會計師應當詢問基準日之后至審計報告日之前內部控制可能發生的變化,并獲取企業關于這些情況的聲明,考慮對審計報告的影響。
(5)發言(5)“在我國實踐中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分別獨立發展,不相互融合”存在不當之處。
理由: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有賴于風險管理的技術方法,而風險管理離開了內部控制作為手段支撐也將流于形式。我國的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將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融為一體。
(6)發言(6)“‘SWOT分析’屬于針對一項新的業務或事項進行的風險識別方法”存在不當之處。
理由:“SWOT分析”是企業戰略制定過程中常見的管理技術。針對企業外部面臨的各種變量,分析對企業的影響,然后根據分析的結果采取應對措施。問卷調查通常是針對一項新的業務或事項進行的風險識別方法。
(7)發言(10)“風險價值法屬于企業進行風險分析時最常用的方法” 存在不當之處。
理由:風險價值法屬于較為常見的定量分析方法,如果風險無法定量分析,則就不適用了。風險矩陣是企業進行風險分析時最常用的方法。
(8)發言(8)不存在不當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