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强伦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播放方式,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国产又黄又爽又湿的免费网站,少妇被弄到高潮喷水A片69网站

高二上學期地理期末試卷及答案

時間:2018-08-27 15:04:00   來源:無憂考網     [字體: ]
【#高二# #高二上學期地理期末試卷及答案#】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戰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長跑的話,那么高中二年級是這個長跑的中段。與起點相比,它少了許多的鼓勵、期待,與終點相比,它少了許多的掌聲、加油聲。它是孤身奮斗的階段,是一個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階段。但它同時是一個厚實莊重的階段,這個時期形成的優勢有實力。©無憂考網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上學期地理期末試卷及答案》,學習路上,©無憂考網為你加油!

  【一】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60分)

  1.區域

  A.都有明確的界限B.不受人為因素影響

  C.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D.內部的特定性質絕對一致

  讀“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劃分示意圖”,回答2---3題

  2.甲區的自然景觀與乙區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區深居內陸、降水量少

  B.乙區日照時間長,積溫高

  C.乙區人類活動歷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甲區全年氣溫低、光照時數少

  3.對乙自然區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B.河流流量大,無結冰期

  C.熱量豐富D.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

  讀圖“七個省級行政單位某種植被面積占全國該種植被面積的比例圖”,回答4—5題:

  4.該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B.苔原

  C.硬葉林D.針葉林

  5.該植被分布區最普遍的環境問題是

  A.酸雨B.固體廢棄物污染

  C.土地沙化D.臭氧層破壞

  內蒙古高原是我國重要的牧區,其東部的草場載畜量遠高于西部。據此回答6—7題

  6.導致內蒙古草原草場載畜量東西部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年降水量B.海拔C.荒漠化程度D.人口密度

  7.合理利用內蒙古草場資源的措施有

  A.實行劃區管理,規定適宜載畜量B.減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大力發展種植業,控制畜牧業比重D.實施輪耕和輪流打草制度

  讀我國北方某地區的部分資料表,回答8-10題:

  8.上述資料表明,導致該地區近十年來糧食平均畝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還牧”的面積增大B.毀林開荒現象嚴重

  C.氣候發生異常,出現水旱災害D.人口增長過快

  9.目前,該地區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

  A.風沙危害嚴重B.水土流失加劇C.大陸性氣候減弱D.光照條件變差

  10.導致土地生產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B.城市建設用地擴大

  C.沼澤地和鹽堿地的改良D.灘涂養殖業的發展

  11.亞馬孫地區熱帶雨林分布面積比剛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東低的地形,有利于東南風的深入②受暖流的影響更大③受寒流影響大

  ④緯度低,熱量充足⑤陸地面積寬廣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⑤

  為進一步發展山西經濟,使資源大省轉化為經濟大省,調整產業結構勢在必行。完成12~14小題。

  12.利用煤炭資源加工增值,提高經濟效益的辦法不包括

  A.發展電力工業B.發展化學工業C.降低煤炭運輸成本D.發展冶金工業

  13.“坑口”電站建設的意義作用不包括

  A.減輕鐵路運輸壓力B.改善能源工業結構C.增加經濟產值D.降低山西的環境污染

  14.我國在山西最適宜布局有色冶金工業的條件有

  ①煤炭儲量大質量好②鋁土礦儲量大③接近工業基地或中心城市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右側是某地區的地形圖,回答15—18題:

  15.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

  圖示平原地區成為商品糧基地的優勢條件是

  A.交通發達B.單位面積產量高

  C.水熱條件好D.人均耕地面積廣

  16.以下不屬于該商品糧基地特點的是

  A.以國營農場的經營方式為主B.糧食商品率處于較低水平

  C.已經形成糧食作物的地區專業化生產D.是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地區之一

  17.我國政府下令停止開墾當地的沼澤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貧瘠B.開發的成本太高

  C.糧食過剩,價格下降D.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18.目前國家決定停止在P平原上開墾荒地,同時建立自然保護區,其主要保護對象是

  A.天然林B.水源林C.濕地D.草場

  陜西榆林地區“烏金(煤)遍地”,資源非常豐富。5年前開始,該地“村村點火,處處冒煙”,被人們戲稱為“黑三角”。據此回答21—22題。

  19.在資源開發初期,當地適合發展

  A.食品工業B.高耗能工業C.農產品加工工業D.高技術工業

  20.近年來,在“黑三角”教訓之后,該地區逐漸形成下圖所示的發展模式。有關該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實現了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雙重效益;

  ②該模式體現了清潔生產過程;

  ③該模式延長了產業鏈,加強了對當地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廣度和深度;

  ④該模式體現了“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過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1.關于田納西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美國中部,發源于西部高山

  B.是密西西比河上有一條流程最長、水量的支流

  C.流域為*帶氣候,冬末春初多雨

  D.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是美國通航里程最長的河流

  22.田納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發達,支流眾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③水量豐富,水流量不穩定④礦產資源豐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黃河下游時常出現季節性斷流,而且斷流天數和河段長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高達60億元。據此回答23~24題。

  23.下列針對黃河下游斷流采取的正確措施是

  ①制定法規,不允許沿岸取用黃河水②加大資金投入,實施全流域人工降雨③實施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增強節水意識④南水北調,引長江人黃河,補充黃河水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4.綜合開發治理黃河的有效措施是

  ①中游種草植樹,控制水土流失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樞紐,實施水資源合理調配③開發中、下游水能資源④調整沿河地區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節水農業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5.能夠為在無人區進行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體地理位置的技術是

  A.RS技術B.GIS技術C.GPS技術D.GSM技術

  GIS將不同類型的地理空間信息儲存在不同的圖層上。疊加不同的圖層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關系。回答26-27題。

  26.城市交通圖層與城市人口分布圖層的疊加,可以

  A.為商業網點選址B.分析建筑設計的合理性

  C.計算城市水域面積D.估算工農業生產總值

  27.對1985年與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圖層進行分析,能夠

  A.計算交通流量的變化B.預測洪澇災害的發生

  C.了解城市地域結構變化D.預測城市降水變化趨勢

  下圖表示某產業在亞太地區的歷史發展過程,完成28~29題。

  I階段II階段III階段

  28.分析圖中反映的產業部門可能是

  A.玩具制造B.汽車工業C.石化工業D.鋼鐵工業

  29.導致該產業遷移變化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勞動力價格B.技術C.交通運輸D.原料

  30.本世紀以來,我國汽車產量增長速度很快。這充分表明我國()

  A.汽車工業基礎好B.汽車市場前景廣闊C.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D.擁有豐富的能源

  II非選擇題

  31.讀圖7“我國四大工程示意圖”和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各題。(9分)

  表煤炭和天然氣作為能源的特點比較

  煤炭天然氣

  優點開采成本低、儲存、運輸方便、價格便宜清潔、使用方便、燃燒效率高、比較價格低

  缺點使用不方便、燃燒效率低、廢氣、廢渣排放量大開采、儲運難度大、技術要求高、投資大、回收周期長

  資料:我國能源地區分布不均。西氣東輸工程是從塔里木盆地輪南至上海的輸氣管道(如圖所示)。x疆的天然氣非常豐富,但經濟發展滯后,相對能源的需求量較小,天然氣得不到充分利用。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能源消費量很大(以煤炭為主)。長期以來這里能源資源貧乏,所需能源主要從外區調入。

  (1)分析說明西氣東輸的原因(3分)

  (2)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對西部經濟發展影響有__________(多選)。(2分)

  A.增加就業機會B.資源優勢變經濟優勢

  C.改善生態環境D.減少財政收入

  (3)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對東部和沿線地區環境的影響可能有(2分)

  (4)西氣東輸工程、南水北調工程都屬于資源跨區域調配的范疇,研究此類問題應從幾個方面考慮?(2分)

  32.讀圖9、10及相關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資料一:

  山東省總面積15.78萬平方千米,2007年城鎮化水平為46.75%,已經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隨著環渤海經濟圈的崛起,黃河經濟帶的振興,2000年到2006年山東從事第二產業的人口從1286萬增加到1870.3萬。近年來山東已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1)從資料和圖表中可以看出,山東省工業化主要表現在?

  (2)從圖10中可以看出山東省城市化快速推進主要表現在?、

  (3)山東省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可能有(答出兩項即可)。

  (4)山東省是我國的水果之鄉,你認為城市化對這一地區的水果生產是否有利,試說明理由。

  (5)簡述山東省城市化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33.讀下圖“我國能源區域分布和能源調運路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從能源分布看:①地區常規能源中豐富,②地區常規能源中豐富,③地區新能源中、豐富。(4分)

  (2)圖中實線和箭頭為我國正在建設的兩大能源工程,A是工程,B、C、D是

  工程。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C線路的電力比B線路優越,原因是。(4分,最后一空2分)

  (4)如果①②③④⑤⑥表示我國行政區,屬于西部經濟地帶的有,屬于東部經濟地帶的有。(2分)

  34.據下列材料和所學地理知識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經濟高速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經濟發展的慣性讓廣東經濟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速度,并將經濟總量牢牢地穩定在全國第一的位置。現在,優勢弱化,競爭壓力加大,新的經濟動力又不夠強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長三角之后,領跑了中國經濟20多年的珠三角,現在正受到挑戰。2003年11月,廣東提出“泛珠三角經濟區”的構想,并開始啟動。泛珠三角區域的范圍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九個省(區)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十2”。之所以打造這個9+2,其目的是加強區域協調和合作,從而加強珠三角的核心競爭力。

  材料二:長三角扼據長江入海口,以上海為中心、南京和杭州為兩翼,區域內經濟發達、人口城市密集,高校眾多,是我國的都市圈。目前長三角地區以占全國1%的土地和6%的人口,創造了占18%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去年的財政收入中,長三角地區的貢獻份額超過了四分之一。

  (1)文中提到廣東的“優勢弱化”。當中的“優勢”具體指的是什么?(4分)

  (2)從地理角度考慮,同長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勢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3分)

  (3)從地理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主要問題?(4分)

  答案

  31.9分

  (1)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對能源需求量大,但資源貧乏;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油氣資源開發重點在西部。(3分)

  (2)AB(2分)

  (3)減少沿線地區對薪柴的需求,改善環境質量(2分)

  (4)調入、調出區的資源分布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加以分析;做到資源和經濟優勢互補;在工程實施中注意環境保護、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2分)

  33、(10分)

  (1)①石油,②煤炭,③地熱、太陽能。(4分)

  (2)A是西氣東輸工程,B、C、D是西電東送工程。

  原因是B線路以火電為主,而C線路以水電為主,水電不污染環境,。(4分)

  (3)屬于西部經濟地帶的有③,屬于東部經濟地帶的有⑤⑥。(2分)

  34.(1)勞動力價格優勢;交通優勢;政策優勢;地價優勢。(每點2分)

  (2)產業基礎薄弱;科技力量弱;人才隊伍小;經濟腹地小。(每點1分)

  (3)耕地減少,農業基礎削弱;生態環境惡化,環境質量下降;能源供應緊張;勞動力工資成本提高。(每點2分)

  【二】

  1.下列有關地質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荒無人煙的某山區有頻繁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B.主要地質災害有地震、火山噴發、滑坡、泥石流、臺風和洪澇

  C.地震震級每增加一級,能量相差3倍

  D.人類對植被的破壞,是泥石流日趨頻繁的重要原因

  2.下列人類活動中,可能導致泥石流發生的是()

  A.陡坡修筑梯田B.圍湖造田C.過度抽取地下水D.內蒙古高原墾殖草原

  2002年10月底,意大利西西里島上的維埃納火山發生猛烈噴發。兩天后,意大利中南部又發生了震級為5.6級的地震及一系列余震,造成較為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此,回答3——6題:

  3.意大利是世界的多火山、地震的國家,這是因為該國位于()

  A.阿爾卑斯山的山麓地帶B.兩大板塊交界地帶

  C.地中海沿岸D.斷層構造地帶

  4.地震雖然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但通過地震波的研究可以幫助人們()

  A.研究地球內部結構及其構造B.推測海底地殼巖石年齡

  C.分析地質時期的地理環境特點D.了解各種地表形態的形成原因

  5.下列地區中,受該火山爆發影響的地區是()

  A.巴爾干半島B.亞平寧半島C.伊比利業半島D.索馬里半島

  6.這次火山爆發將導致或加劇附近地區的()

  A.酸雨B.溫室效應C.臭氧空洞D.光化學煙霧

  7.當今世界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和成災強度不斷提高,主要是由于()

  ①地殼運動越來越強烈②人口快速增長③經濟密集發展④風化作用強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全球臺風發生頻率,強度的海域分布在()

  A.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區B.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區

  C.西北太平洋海區D.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區

  讀圖,完成9~10題。

  ①②③④

  9.下列氣象災害與其天氣系統對應正確的是()

  A.干旱——①B.臺風——②C.暴雨洪澇——③D.寒潮——④

  10.天氣系統②可能形成()

  A.北緯20度的洋面上B.赤道洋面上

  C.南緯15度的洋面上D.南緯40度的洋面上

  12.在19時風速突然降低是因為()

  A.臺風減弱B.臺風中心經過C.臺風消失D.臺風停滯不前

  13.當臺風逐步接近該地過程中,風向最可能是()

  A.西北B.東北C.西南D.東南

  讀“我國特大、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圖”,回答14—16題.

  14.我國六大區中,出現特大、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區是

  A.西北地區B.西南地區C.中南地區D.華東地區

  15.六大區域中發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區的地形為()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

  16.針對這種自然災害的措施是()

  A.植樹造林B.開墾梯田C.增加城市建設D.減少降水

  下表是2003年8月某日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氣象觀測資料,據此回答17-18題。

  時間氣溫(℃)氣壓(百帕)降水(毫米)風速(千米/小時)

  12時前后2510021030

  18時前后3099050240

  24時前后2710041050

  17.該日影響該地區的氣壓系統和天氣系統分別是()

  A.低氣壓、伏旱B.低氣壓、寒潮

  C.高氣壓、伏旱D.低氣壓、臺風

  18.該天氣系統影響下的天氣特點是()

  A.狂風暴雨B.陰雨連綿C.高溫晴好D.寒冷少雨

  讀“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國大陸部分各地季節狀況圖”,回答19—20題.

  19.此時由西南到長江以南地區形成大范圍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熱帶高壓控制B.鋒面在附近活動

  C.山地抬升偏北風D.受臺風登陸影響

  20.這種天氣系統控制下,在西南地區最有可能誘發的地質災害是()

  A.泥石流B.地震C.洪澇災害D.水土流失

  2003年7-8月間,我國南方一些地區出現了歷罕見的高溫天氣,對這些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及居民生活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據此回答21~24題。

  21.與高溫天氣相伴的災害性天氣往往是()

  A.洪澇災害B.干旱災害C.滑坡和泥石流D.蝗災

  22.罕見的高溫天氣將會影響工業生產,其原因可能有()

  ①高溫使人身體不適,影響生產②拉閘限電,影響生產

  ③機器易受潮,影響生產④高溫帶來洪水,廠房被淹影響生產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D.③④

  23.在南方受高溫煎熬的時段,我國北方很可能出現()

  A.寒冷干燥天氣B.高溫多雨天氣

  C.干熱風天氣D.晴朗溫暖天氣

  24.能緩解南方此時高溫天氣的大氣活動有

  A.臺風B.龍卷風C.海嘯D.寒潮

  25.從世界范圍看,遭受自然災害較為嚴重的兩個大洲是

  A.亞洲、非洲B.亞洲、歐洲C.大洋洲、南美洲D.亞洲、北美洲

  26.下列大洲中,熱浪、風暴、熱帶氣旋等災害襲來時,極易席卷全洲的是

  A.歐洲B.亞洲C.北美洲D.非洲

  27.遭受干旱、流行病威脅最為嚴重的大洲是

  A.北美洲B.亞洲C.南美洲D.非洲

  28.有關自然災害損失在時間上的差異敘述正確的是

  A.通常情況下,南亞旱災嚴重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澇災

  B.通常情況下,南亞旱災與我國華北的旱災在時間上較為吻合

  C.開普敦暴雨多發,x疆一定多雪災

  D.我國寒潮危害一般在冬季最為明顯

  讀“1954年與1998年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損失對比表”回答29—31題。

  29.1998年洪水淹沒面積和死亡人數都比1954年少,其主要原因是

  A.1998年洪水水位沒有1954年的高

  B.新建設的許多防洪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C.1998年的降水時間比1954年的短

  D.1954年長江流域人口密度比1998年要大得多

  30.1998年的洪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是1954年損失的十幾倍,其原因是

  A.1954年洪水到來前,政府組織軍民對財產進行了及時轉移

  B.1954年洪水發生的時間比1998年稍晚,農田的農作物已經基本收割

  C.1998年長江流域與1954年相比經濟迅速發展,資產密度加大

  D.1998年洪水主要淹沒的是市,而1954年主要淹沒的農村

  31.關于1998年特大洪水發生的人為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①天氣預報嚴重失誤,沒有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②近年來長江上游植被的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嚴重,植被涵養水源的能力下降

  ③大量的圍湖造田導致湖泊面積縮小,洪水調控能力減弱④堤岸設計標準過低及工程質量不高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新華網溫州2004年8月20電,8月13日凌晨,一場歷史罕見特大泥石流災害襲擊了樂清市龍西鄉、福溪鄉、仙溪鎮的9個村莊。據材料回答32~33題。

  32.此次泥石流的自然原因

  ①山體破碎②遭遇強度較大的連續性降水

  ③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受重力作用下滑④地震誘發所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3.當今世界,地質災害發生的頻度和成災的強度不斷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分布不合理和經濟發展過快②人類排放二氧化碳過多,溫室效應日趨嚴重③人口快速增長和經濟密集發展④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GIS中,不同類型的地理空間信息儲存在不同的圖層上。疊加不同的圖層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回答34~35題。

  34.洪水淹沒地區圖層與人口分布圖層的疊加,可以

  A.推斷出各地受災情況B.推斷出各地降水情況

  C.計算湖泊水域面積D.估算工農業生產總值

  35.對1950年與1998年長江中下游湖泊面積圖層進行分析,能夠

  A.計算湖泊蓄水量B.預測洪澇災害的發生

  C.了解圍湖造田情況D.預測該地區降水變化趨勢

  1998年夏秋,長江流域發生了全流域大水災,為準確了解災害,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術。據此完成36~38題。

  36.要準確勘探水災淹沒的情況,快捷而準確監測長江水位宜采用

  A.人工拍攝B.遙感技術C.全球定位系統D.多媒體技術

  37.要準確快捷統計測出各地災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A.傳感器B.地理信息系統C.全球定位系統D.遙感技術

  38.利用遙感技術優于人工探測的優點不包括

  A.探測范圍大B.受地面限制少C.速度快,周期短D.全球性、連續性

  39.我國西北干旱地區防御干旱應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進行人工增雨B.選擇耐旱作物,改進耕作制度

  C.開采地下水D.增加降水量

  40.三峽地區“一三五”水位線下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是

  A.防治庫區崩塌、滑坡及泥石流B.防治地震

  C.防治泥沙沉積D.防止庫區蓄水滲漏

  第Ⅱ卷

  得分欄

  題號一二總分

  41424244

  得分

  二.非選擇題(3個大題,共40分)

  41.2004年7月1日,“蒲公英”號臺風在臺灣登陸,讀圖分析回答問題。

  (1)影響臺灣、福建省的天氣系統是_______。當A點附近風力在12級或以上稱_________,它是一種強烈發展的________________。

  (2)這種天氣系統經常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季節是__________.

  (3)此時臺北吹_________風,天氣狀況是____________。過12小時后,A點移至南平,此時福州的天氣狀況是________________,風向是___________

  (4)該系統為什么只危害沿海地區?

  42.今春以來,我國北方,特別是華北地區接二連三出現沙塵天氣,時間之早、頻率之高、范圍之廣、強度之大,為歷史同時期所罕見,給華北地區交通、環境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12分)

  (1)我國_______、_______和華北一帶冬春常遭風沙災害,_______風將沙塵吹向東部和東南地區,形成沙塵天氣。

  (2)造成北方沙塵現象加劇的原因很多,除了_____等自然因素以外,人為因素主要是我國北方草原地區的____和____行為,造成___的惡果,在林區________行為,導致地表水減少,風沙天氣多發。

  (3)治理風沙、減輕災害的有效途徑是。

  43.讀“我國干旱和洪水災害分布圖”回答:(16分)

  (1)我國受洪水災害影響最廣的地區是________平原、________平原,此外,________流域、________盆地及東北平原也常受到洪澇災害。

  (2)東部沿海地區受風暴潮災害影響的有______省、______省、______省及江蘇南部、上海市。

  (3)干旱頻次大于30的地區是___平原,____平原____流域。

  (4)我國水旱災害嚴重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氣候比較濕潤的________氣候區,其原因是________進退變化,常造成旱、澇災害。

  (5)為了減輕我國旱、澇災害的損失,要加強對______的治理,其中主要工程有:_____的治理及長江的_____和______。

  試卷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617181920

  DABABABCBCCBABCADABA

  227282930337383940

  BABAACDBBCDACACBBDBA

  二.非選擇題(3個大題,共40分)

  41.(1)氣旋臺風熱帶氣旋(3分)(2)夏秋(1分)

  (3)西北狂風暴雨狂風暴雨偏南風(4分)

  (4)臺風登陸后,由于陸地摩擦力增大,風速降低,勢力銳減直至消亡。(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