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下我的專業背景,我本科是北京師范大學金融學專業,終被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發展專業錄取,初試總分是408分。考研期間,在跨考教育金牛學院學習了半年左右的時間,遇到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幸運如我,所有的深情沒有辜負,感謝過去的自己,接下來說說自己的考研之路。
1.專業課
專業課要看自己學校的考試范圍、重點、參考書之類的,這個要多打聽多問學長學姐,做好信息搜集的工作。如果決定考經濟學學碩,就從基礎的經濟學書開始慢慢看。
【參考書】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分宏微觀兩冊,選擇性閱讀)——跨考又時間約束不緊的同學可以拿來培養下經濟學思維,有基礎的同學可以放過了,又簡單又厚,又沒有十分嚴謹的推理過程,太浪費時間。但是這兩本書里有高鴻業書中沒講到的幾部分內容,可以在學完高鴻業之后回來挑著翻一翻,以防考到(比如稅收、補貼、貨幣需求供給模型、長期開放經濟模型之類的,前些年834的試卷是很明顯傾向于曼昆這本經濟學原理的,但是近幾年作用不大,尤其17、18年考試,基本沒考到,至于以后怎樣就沒辦法估計了)。
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必看)——宏微觀兩冊,屬于基礎的經濟學理論,學好這兩本對于打基礎還是很重要的。
曼昆的宏觀經濟學(想高分者必看)——講的比高鴻業更清楚一些,尤其ISLM理論,ADAS理論之類的,推導比高鴻業簡潔,索羅模型也講得非常好。動態ADAS可以刪掉,834不會考那么難的問題的。
范里安的微觀經濟學(可選看部分)——14年考到不少知識點是范里安的書才能解釋的,比如說擬線性效用函數CV、EV、CS的比較問題,期望效用函數的性質之類,當然徹底理解高鴻業也能推導回答出來,但是融會貫通到那種程度不容易,有時間的話可以學習一下范里安的書,有直接的結論。書太厚的話找本講義或者總結看看也可以。
平新喬微觀經濟學十八講(可選看部分)——18年微觀的30分計算題跪掉不少同學,里面的風險、效用、公平保費的計算,平新喬這一塊寫得非常好,學好做那題絕對沒問題。可惜我考試時候也大意了,考前兩個月也沒再看這本書,沒想到今年會考這種題目,10月份都會做的題考場全靠天意,所以還是那句話,多學點沒壞處。
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以下供參考:
尼克爾森的微觀經濟學基本原理與拓展(考834的話建議不用看)——一是這本書真得很厚,二是確實比較難,能啃下來完全可以挑戰國發財金呀哈哈,對考834作用不大。大佬無視這條。
多恩布什的宏觀經濟學(建議834不看)——這本書比曼昆的宏觀經濟學要難一點,想培養能力的同學可以翻著看看,考802建議看一下,834就不必了,何苦求虐,不如多做點數學題。
巴羅的宏觀經濟學(不要看)——這本書據我所知只有北大國發和上財會考,巴羅屬于新古典宏觀流派的了,推導機制觀點都和曼昆不一樣,慎看,容易思維混亂。里面索羅模型講得倒是挺好的,實在閑可以看看這部分。
至于政經,只看過宋濤的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對學政治很有好處,但是我看的程度對于考802來說還是差太多了。
【網課】
專業課我是報了一套跨考教育輔導班的網課啦,老師講得很好,在時間約束下大化提高復習效率,可以很好的節約時間。預算約束不緊的同學可以考慮一下~
【復習規劃】
專業課的復習我基本上就是跟著網課+自己總結補充
基礎階段(7、8月):因為我開始復習的比較晚,大概7月份想學習的時候網課已經到強化階段了,所以我基本上是聽著強化補著基礎課,跟著講義+視頻,上完課后回去自己看課本,暑期7、8月就這樣看完了強化視頻,補完了基礎視頻,然后自己看完了高鴻業宏微觀兩本書,范里安的微觀經濟學,做了做課后題。
強化階段(9月-10月):9月份跟網課看教材劃重點,然后自己開始看曼昆宏觀經濟學,平新喬十八講以及尼克爾森,同時做曼昆課后題。大概一個月多吧。到了十月份驚覺宋濤的政治經濟學才看了一半,復習進度大大慢于預期,于是干脆舍棄政經報考834.十月份就開始做834歷年真題(市面上買的真題質量真是...一言難盡),然后翻了翻曼昆經濟學原理里面需要補充的內容,浮躁的過完了十月份。
沖刺階段(11-12月):繼續做834真題,總結自己的知識體系,查漏補缺整理筆記(把筆記做厚再變薄),適當的做一些習題練手;到了12月份就總結所有可能考到的名詞解釋,總結經濟學熱點(以及很重要的歷史時間19D,雖然18年834熱點一點也沒考),總結簡答題論述題技巧思路,還有進行一些模擬訓練。到了后兩個月因為改報834之后壓力小了許多,專業課基本佛系復習法隨緣,比較深的知識點記得都不是很清楚了,導致考試時候花了很多時間現推導思考,事實證明后期還是應該再看看十八講之類練一下微觀計算題,以防萬一。
2.總結
總體來看初試過程中,數學和專業課很重要,一定要學好,拉分很大,而且多學會有顯著的提高。后成績單出來,數學有考到一百二三的同學(再次汗顏),專業課也有徘徊在100左右的同學,所以這兩科好是很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