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西藏那曲駐村工作日記五篇#】為了發展村級經濟,幫助村民擺脫貧困,我們一些地區縣、鎮領導和機關干部主動與一些村結對幫扶, 在一些貧困村進行蹲點,即我們說的駐村。 ©無憂考網準備了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駐村第一夜睡得不好,窗縫漏風嚴重,屋內氣溫較低,被凍醒幾次。早晨,玻璃結冰,透過漏風處可以看見院內國旗飄揚。
比如縣被稱為“藏北江南”,是怒江的起始點,達勒村坐落在緊鄰怒江北岸長約千米的坡地上,全村共有118戶、690人。蟲草收入是這里的主要經濟來源,部分家庭已擁有現代、奇瑞、比亞迪等經濟型轎車。
篇二
“駐村”——西藏自治區從2011年10月起選派機關干部駐到全自治區5400多個行政村(居),開展創先爭優強基礎惠民生活動。截至目前,已選派了三批、共計6萬多名機關干部,投放辦實事資金20多億元。
“五項重點任務”——建強基層組織、維護社會穩定、拓寬致富門路、開展感黨恩教育、辦好實事好事。
“5+2”——第三批駐村工作隊的任務是,除上述五項重點任務外,加上貫徹黨的xx屆xx全會精神及參加、指導基層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駐村一周有感而發,寫了一首打油詩給老婆和兒子:“孔子曾窮于陳蔡之間,七日未嘗粒;曉南嘗駐村于比如縣,七日未洗浴。”老婆回復:“一個很有味道的男人。”兒子回復:“那還是比不吃飯強!”
篇三
我是第七批央企援藏干部領隊,負責了解17家央企與受援地的援藏資金和項目的進展情況。今天開始,我將先后到央企援助的昌都地區邊壩縣等地回訪。
早晨7點多從達勒村出發,過比如縣,翻夏啦山,穿玉湖溝,下午4點到昌都地區邊壩縣,簡單參觀中國電信援建的項目。下午5點多又翻嘎尼啦、拉孜山、巴里啦等多座大山,半夜12點抵達中遠集團援建的昌都地區洛隆縣。一路經歷了土路、黑夜、暗冰……是最艱險的一次行程。
篇一
駐村第一夜睡得不好,窗縫漏風嚴重,屋內氣溫較低,被凍醒幾次。早晨,玻璃結冰,透過漏風處可以看見院內國旗飄揚。
比如縣被稱為“藏北江南”,是怒江的起始點,達勒村坐落在緊鄰怒江北岸長約千米的坡地上,全村共有118戶、690人。蟲草收入是這里的主要經濟來源,部分家庭已擁有現代、奇瑞、比亞迪等經濟型轎車。
篇二
“駐村”——西藏自治區從2011年10月起選派機關干部駐到全自治區5400多個行政村(居),開展創先爭優強基礎惠民生活動。截至目前,已選派了三批、共計6萬多名機關干部,投放辦實事資金20多億元。
“五項重點任務”——建強基層組織、維護社會穩定、拓寬致富門路、開展感黨恩教育、辦好實事好事。
“5+2”——第三批駐村工作隊的任務是,除上述五項重點任務外,加上貫徹黨的xx屆xx全會精神及參加、指導基層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駐村一周有感而發,寫了一首打油詩給老婆和兒子:“孔子曾窮于陳蔡之間,七日未嘗粒;曉南嘗駐村于比如縣,七日未洗浴。”老婆回復:“一個很有味道的男人。”兒子回復:“那還是比不吃飯強!”
篇三
我是第七批央企援藏干部領隊,負責了解17家央企與受援地的援藏資金和項目的進展情況。今天開始,我將先后到央企援助的昌都地區邊壩縣等地回訪。
早晨7點多從達勒村出發,過比如縣,翻夏啦山,穿玉湖溝,下午4點到昌都地區邊壩縣,簡單參觀中國電信援建的項目。下午5點多又翻嘎尼啦、拉孜山、巴里啦等多座大山,半夜12點抵達中遠集團援建的昌都地區洛隆縣。一路經歷了土路、黑夜、暗冰……是最艱險的一次行程。
篇四
下午參加達勒村村民大會,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中國最基層政權組織的會議。聽說村民反感照相,沒留下影像,卻終生難忘。
會議地點在村中央的一塊緩坡地上,村支書次仁貢布、駐村干部和幾位老村干部坐在緊靠墻根的一張木凳上,算是“主席臺”,村民則坐在石頭堆上或地上。
貢布書記用藏語發言40分鐘,參會村民聽得認真。傳達的內容主要包括:一是村民懸掛國旗的相關注意事項;二是辦理年度銀行貸款手續的新要求;三是寺廟管理的新規定。
晚上停水停電,估計是怒江結冰嚴重,今年的供水、供電到此結束了。
篇五
上午9點25分,自治區國資委全體機關干部為第三批駐村人員舉行了簡短的送行儀式。越野車載著我們沿青藏公路奔向那曲地區比如縣。途中多次看到青藏線上跑動著的火車,鐵路一通,對西藏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11點左右經過念青唐古拉山,山口海拔5200多米,身體明顯感到不適,憋氣。視野中白雪皚皚,格外壯美。
13點半到達那曲地區所在地那曲縣。接下來2個小時的路程很艱難,身體感覺是進藏以來最難受的,昏昏欲睡,心臟和大腦仿佛有東西堵著,幾次被憋醒。
15點20分測了血氧,低至72,創最低紀錄,趕緊腹式呼吸。17點06分海拔降至4000米,感覺好起來。望著車窗外的牦牛,它們在貧瘠的土地上艱難地啃著草根,欣慰了許多。
18點30分汽車駛進比如縣茶曲鄉達勒村,住宿的地方是由農家書屋改造的,一個溫馨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