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級# #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2018#】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么,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于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于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下面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2018,僅供大家參考。
【第一課、俄國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了(le)沙皇(huang)政府二月革命后,俄(e)國出現了(le)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2、革命的(de)爆(bao)發與勝利(li):1917年11月6日,彼(bi)得格(ge)勒武裝起義,11月7日,彼(bi)得格(ge)勒武裝起義取(qu)得勝利(li)。
3、世界上(shang)第(di)一個無產階(jie)級政權的建立(li)與鞏(gong)固:彼得格(ge)勒武裝起義勝利后(hou),俄(e)國建立(li)了(le)工人(ren)士兵(bing)蘇維埃政權--人(ren)民委員會(hui),列寧當選為主(zhu)席。1917年(nian)至(zhi)1920年(nian),蘇俄(e)經(jing)過三年(nian)艱苦的國內戰(zhan)爭,粉碎了(le)外國的武裝干涉和(he)國內的*爆發,取得了(le)國內戰(zhan)爭的勝利,鞏(gong)固了(le)政權。
4、十月革(ge)命勝(sheng)利(li)(li)的(de)歷史意義(yi):①十月革(ge)命是(shi)人(ren)類歷第獲(huo)得勝(sheng)利(li)(li)的(de)社(she)會(hui)主義(yi)革(ge)命。②世界(jie)上第一個社(she)會(hui)主義(yi)國(guo)家由(you)此誕(dan)生(sheng)。③沉(chen)重打擊了(le)(le)帝國(guo)主義(yi)的(de)統治,推(tui)動了(le)(le)國(guo)際(ji)社(she)會(hui)主義(yi)運動的(de)發展,鼓舞了(le)(le)殖民(min)地半殖民(min)地人(ren)民(min)的(de)解(jie)放斗(dou)爭。
【第二課、蘇聯社會主義的探索】
1、1921年(nian)列(lie)寧(ning)實施(shi)新(xin)經濟政(zheng)策。允(yun)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shang)品(pin)經濟,促進國民(min)經濟的恢復(fu)和發展。1922年(nian),成立(li)蘇(su)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meng),簡稱“蘇(su)聯”。
2.概述20世紀(ji)二(er)三十年代蘇聯社會(hui)主(zhu)義建(jian)設的重大成就和經濟政治體制上(shang)存(cun)在的弊端。
(1)成就(jiu):1928——1937年,兩個五(wu)年計(ji)劃完成后,蘇聯由傳統(tong)的農業國變(bian)成強盛的工業國;
(2)1936年蘇(su)聯制定新憲法,標志著蘇(su)聯高度集中的經(jing)濟政治體(ti)制——斯(si)大(da)林模式形成。
弊端:片面地(di)發展重工業,使國民經(jing)濟比例失調,難以持續(xu)健康地(di)發展。
【第三課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巴黎和會
①目的:戰(zhan)勝的協(xie)約國集團為了(le)締結和(he)約,對(dui)戰(zhan)后的世界作出(chu)安(an)排。
③和會的(de)性質:是戰勝(sheng)的(de)帝(di)國主義(yi)列(lie)強瓜(gua)分(fen)世界的(de)分(fen)贓會議,從《凡爾賽(sai)和約》關于殖民地問題的(de)規定(ding)能體現出(chu)來。
④對中(zhong)國(guo)的(de)影(ying)響:《凡爾賽和約》規(gui)定(ding)德(de)國(guo)在中(zhong)國(guo)山東的(de)全部權益由(you)日本繼承。這激起了中(zhong)國(guo)人民(min)的(de)極大憤慨,引發(fa)了反帝國(guo)的(de)五四運動。
(2)凡(fan)(fan)爾賽(sai)體系(xi)(xi)(xi)的(de)確立:1919年(nian)~1920年(nian),戰(zhan)勝的(de)協約國集團同德(de)國、奧(ao)地(di)利、土耳其、保加利亞(ya)等戰(zhan)敗(bai)國分(fen)別簽訂了一系(xi)(xi)(xi)列和約,這些和約構成了凡(fan)(fan)爾賽(sai)體系(xi)(xi)(xi)。凡(fan)(fan)爾賽(sai)體系(xi)(xi)(xi)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ya)、非洲統治的(de)新秩(zhi)序(xu)。
2、華盛頓會議
①目的:協調帝國主義(yi)國家(特別是(shi)美(mei)日(ri))在東亞、太平洋地(di)區的矛盾。
②《九國(guo)公約》及其對中(zhong)國(guo)的(de)(de)影響(xiang):1922年,參加(jia)華盛頓(dun)會議的(de)(de)九國(guo)代表簽署(shu)了(le)關于中(zhong)國(guo)問題的(de)(de)《九國(guo)公約》。這(zhe)個公約宣(xuan)稱尊重中(zhong)國(guo)的(de)(de)主(zhu)權獨立和領土完整(zheng),遵守各國(guo)在(zai)中(zhong)國(guo)的(de)(de)"門(men)戶開放"、"機會均等(deng)"的(de)(de)原則。這(zhe)實際(ji)上為(wei)美(mei)國(guo)在(zai)中(zhong)國(guo)的(de)(de)擴張提供了(le)方便。
③華盛(sheng)頓體(ti)系的確立(li):帝國主(zhu)義國家通過華盛(sheng)頓會議簽(qian)訂了(le)(le)一系列的條約,這些條約構成了(le)(le)華盛(sheng)頓體(ti)系。它(ta)確立(li)了(le)(le)帝國主(zhu)義在東亞、太平洋地(di)區的統(tong)治秩序。
華盛(sheng)頓會議對中(zhong)國(guo)(guo)的(de)影響(xiang):使(shi)中(zhong)國(guo)(guo)又恢復到多個帝國(guo)(guo)主義國(guo)(guo)際共(gong)同支配(pei)的(de)局面。
3、一戰后(hou)(hou)的國(guo)(guo)際(ji)新格局(ju):通過(guo)巴(ba)黎和會(hui)和華(hua)盛頓(dun)會(hui)議,帝國(guo)(guo)主義(yi)列(lie)強建立了"凡爾賽-華(hua)盛頓(dun)體(ti)系(xi)",構成(cheng)了一戰后(hou)(hou)的國(guo)(guo)際(ji)新格局(ju)。
4、如何評價凡爾賽-華(hua)盛頓體(ti)系?
它(ta)暫時調整(zheng)了(le)帝國(guo)(guo)(guo)主(zhu)義國(guo)(guo)(guo)家之間的(de)矛盾,在一定時期維護了(le)世界統(tong)治(zhi)秩(zhi)序,但它(ta)是建立在戰勝國(guo)(guo)(guo)瓜分戰敗國(guo)(guo)(guo),強國(guo)(guo)(guo)瓜分弱國(guo)(guo)(guo)的(de)基礎上(shang),并沒(mei)有(you)從(cong)根本上(shang)消除帝國(guo)(guo)(guo)主(zhu)義國(guo)(guo)(guo)家之間的(de)矛盾,它(ta)不(bu)可能(neng)長(chang)期維持下(xia)去。
【第四課、經濟大危機】
1、危(wei)機(ji)的爆發(fa):1929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wei)機(ji)在美國爆發(fa),然后迅速(su)席卷整(zheng)個資本主義(yi)世(shi)界(jie)。
2、危機的(de)特(te)點:涉(she)及范圍特(te)別廣;持續時間比較長;破(po)壞性特(te)別大
3、羅斯福新政:①時(shi)間:1933年,羅斯福宣布實(shi)行新政。②目(mu)的:在資本(ben)主義(yi)內部進行調(diao)整(zheng),加強國(guo)家對經(jing)(jing)濟(ji)干預和指導(dao),以(yi)消(xiao)除經(jing)(jing)濟(ji)危機。③措(cuo)施(shi):中心措(cuo)施(shi)是(shi)對工業的調(diao)整(zheng)。④影響:使美(mei)國(guo)經(jing)(jing)濟(ji)緩(huan)慢恢復過來,人民的生活(huo)得(de)到改善(shan),資本(ben)主義(yi)制(zhi)度得(de)到調(diao)整(zheng)、鞏固與發展;資本(ben)主義(yi)國(guo)家對經(jing)(jing)濟(ji)的宏觀控(kong)制(zhi)能力(li)與管理得(de)到加強。
【第五課、法西斯勢力的猖獗】
(1)1933年*上(shang)臺,建(jian)立法(fa)西(xi)斯恐怖*統治(zhi)。世界大戰的歐洲(zhou)策源地形(xing)成,制造“國(guo)會(hui)縱(zong)火案”,打擊德國(guo)共產黨:掀起**人的狂潮。
(2)1936年日本軍(jun)部(bu)內部(bu)的(de)少(shao)壯派軍(jun)官發動(dong)兵變失敗。但此(ci)后日本軍(jun)部(bu)法西斯專政(zheng)建立起來。世界大(da)戰的(de)歐洲策源地(di)形成了。
(3)意(yi)大利是早建立法西斯政權的國家。
【第六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si)國政府(fu)的(de)首腦(nao)在德國的(de)慕(mu)尼黑開會,史稱“慕(mu)尼黑會議”會議簽訂了《慕(mu)尼黑協定》,將捷(jie)克斯洛伐克的(de)蘇臺德區讓給(gei)德國。
影響:該協定是英國綏靖政策的(de)產物(wu)。它(ta)助長了法西(xi)斯(si)的(de)侵略氣焰,極大地削弱了反法西(xi)斯(si)力量。
綏(sui)靖政策(ce):英法等(deng)西方(fang)大國(guo)以犧(xi)牲(sheng)小國(guo)的利益來(lai)安(an)撫侵(qin)略者,達到求得自己一(yi)時(shi)太平的外交(jiao)政策(ce)。
實質:縱容法(fa)西(xi)斯,達到推動法(fa)西(xi)斯進攻蘇聯的(de)目的(de)。
2、大戰的爆發(fa):
(1)、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shi)界大戰全面爆發。
(2)、德國進攻蘇(su)聯(lian):1941年6月,德國突襲蘇(su)聯(lian),蘇(su)德戰(zhan)爭爆(bao)發,二戰(zhan)進一步(bu)擴大。
3、日本偷襲珍珠(zhu)(zhu)港(gang):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xuan)而戰(zhan),偷襲太平洋(yang)美軍基地珍珠(zhu)(zhu)港(gang),制造了珍珠(zhu)(zhu)港(gang)事(shi)件。美國(guo)對日宣(xuan)戰(zhan)。二(er)戰(zhan)達到大規模。
【第七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1、《聯(lian)合國(guo)家宣言》: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反法(fa)西斯國(guo)家的(de)代表在(zai)華(hua)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lian)合國(guo)家宣言》,保證將自己的(de)全部人力(li)和物力(li),聯(lian)合起來(lai),徹底打敗法(fa)西斯國(guo)家。作用:標志著(zhu)世(shi)界反法(fa)西斯同盟終形成(cheng)。
2、雅(ya)爾塔(ta)會(hui)(hui)議(yi)(yi):1945年2月,美(mei)、英(ying)、蘇三國首腦(nao)羅斯(si)福、丘吉(ji)爾、斯(si)大林在蘇聯的(de)雅(ya)爾塔(ta)舉行(xing)了(le)會(hui)(hui)議(yi)(yi)。會(hui)(hui)議(yi)(yi)決(jue)定要徹底(di)打敗德(de)(de)國要對德(de)(de)國實行(xing)軍事占(zhan)領(ling),徹底(di)消滅德(de)(de)國法西斯(si)主義:同時,決(jue)定成(cheng)立聯合國。蘇聯在德(de)(de)國投降后三個月內,決(jue)定對日作(zuo)戰(zhan)。
3、斯(si)大林格(ge)勒戰役:1942年(nian)7月—1943年(nian)2月,作用:是(shi)蘇德戰場的轉折點(dian),也是(shi)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dian)。。
4、諾(nuo)曼底(di)登(deng)(deng)陸(lu):1944年6月(yue)6日,美英盟軍在法國北部的(de)諾(nuo)曼底(di)實施登(deng)(deng)陸(lu),開辟了(le)歐洲第二戰(zhan)場(chang)。
5、攻克柏(bo)林戰(zhan)役:1945年(nian)4月,蘇聯軍隊(dui)對柏(bo)林發(fa)動(dong)了總攻。迫使德國在5月8日正式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da)戰(zhan)的歐洲戰(zhan)爭結束了。
6、反法西斯戰爭的(de)勝利:1945年5月8日,德國正(zheng)式(shi)簽署投降書,第二(er)次(ci)世界大(da)戰的(de)歐(ou)洲戰爭結(jie)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bu)無條(tiao)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zheng)式(shi)簽署投降書,二(er)戰結(jie)束。
性質:這是(shi)一場世(shi)界人民(min)的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和啟示:
(1)世界(jie)反(fan)法(fa)西斯(si)(si)(si)戰爭(zheng)(zheng)勝利(li)的(de)原因:①、這場戰爭(zheng)(zheng)的(de)世界(jie)人民反(fan)抗法(fa)西斯(si)(si)(si)侵略的(de)正(zheng)義戰爭(zheng)(zheng);②、反(fan)法(fa)西斯(si)(si)(si)國家建立了(le)同盟(meng);③、反(fan)法(fa)西斯(si)(si)(si)同盟(meng)的(de)力量大(da)大(da)超過了(le)法(fa)西斯(si)(si)(si)國家的(de)力量。
(2)啟示:帝(di)國主義(yi)是戰爭(zheng)(zheng)的(de)根源;團結起(qi)來(lai)力量大;正義(yi)必將戰勝*;戰爭(zheng)(zheng)給人類帶來(lai)了沉重災難(nan),我們要熱愛和平,反對戰爭(zheng)(zhe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