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古詩
【作者:鮑照】
北風十二月。
雪下如亂巾。
實是愁苦節。
惆悵憶情親。
會得兩少妾。
同是洛陽人。
嬛綿好眉目。
閑麗美腰身。
凝膚皎若雪。
明凈色如神。
驕愛生盼矚。
聲媚起朱唇。
衿服雜緹繢。
首飾亂瓊珍。
調弦俱起舞。
為我唱梁塵。
人生貴得意。
懷愿待君申。
幸值嚴冬暮。
幽夜方未晨。
齊衾久兩設。
角枕已雙陳。
愿君早休息。
留歌待三春。
長短星歌
【作者(zhe):黃庭堅】
正月虎,七澤陰風無避處(chu)。
少年射殺(sha)白額歸,二十(shi)一歲賜(si)旗鼓。
二月兔,翰墨功名(ming)歸四杜。
中山(shan)毛遂定從還,十(shi)九(jiu)上客誰復數。
三月龍,定力(li)降來一缽中(zhong)。
升(sheng)騰便欲致云(yun)雨(yu),十六開士觀云(yun)風。
四月蛇(she)(she),九蛇(she)(she)相(xiang)輔(fu)成(cheng)晉家。
屈原離騷二十五(wu),不及(ji)之(zhi)推死怨嗟。
五(wu)月馬,十(shi)五(wu)國(guo)風多詠寫(xie)。
漢將西極天馬來(lai),二(er)十(shi)五城(cheng)不當價。
六(liu)月羊,十(shi)歲(sui)小兒(er)牧道傍。
他年叱石(shi)金華路(lu),二十年前(qian)身姓黃。
七月猴(hou),恒山八命列封侯。
當年(nian)傳國二(er)十二(er),想是衣冠騎土(tu)牛(niu)。
八(ba)月雞,二妙靈臺(tai)向曉啼。
五(wu)更風雨十八九(jiu),殘月昏(hun)昏(hun)信可期。
九月(yue)狗,三(san)窟深坑四荒走(zou)。
暮歸(gui)得兔十六七(qi),黃盧朱雀皆(jie)在後。
十(shi)月豬,白頭一笑獻士夫。
殺身愿為魯津伯(bo),申封蘭王十四(si)都。
十(shi)一月(yue)鼠,列十(shi)二辰配龍虎(hu)。
二(er)十二(er)年看仙(xian)飛(fei),一朝化作蝙蝠去。
十(shi)二(er)月牛,百戶(hu)椎肥(fei)醉(zui)九州。
角端圍寸二十五,良弓之材牛帶牛。
出獄次前韻二首
【作者:蘇軾】
一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meng)恩責授(shou)檢校水部(bu)員外郎黃(huang)州團(tuan)練副使復用前韻二首百(bai)日歸(gui)期恰及春,殘生樂(le)事最(zui)關身。
出門便旋風(feng)吹面,走馬聯翩鵲啅人(ren)。
卻(que)對酒杯渾是夢,試拈詩(shi)筆已如(ru)神。
此災(zai)何必深追咎,竊祿(lu)従來豈有因。
平(ping)生文字為(wei)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
寒上縱歸他(ta)日馬,城中(zhong)不斗少年雞。
休官彭(peng)澤貧無(wu)酒,隱幾(ji)維摩病有(you)妻(qi)。
堪笑(xiao)睢陽(yang)老(lao)従事,為余投檄向江(jiang)西。
子由聞余下獄,乞以官爵贖余罪,貶筠州監酒。
李委吹(chui)笛并引
【作者:蘇軾】
.元(yuan)豐五年十二月(yue)十九(jiu)日,東坡生日也。
置(zhi)酒赤壁磯(ji)下,踞高峰,俯(fu)鵲巢(chao)。
酒酣,笛聲(sheng)起于江上(shang)。
客有郭、石二生(sheng),頗知音,謂坡曰:“笛聲有新意,非俗(su)工也。
”使人問之,則進士李委,聞坡生日,作新曲曰《鶴南(nan)飛》以(yi)獻。
呼(hu)之(zhi)使前,則青(qing)巾紫裘要笛而已。
既奏(zou)新曲,又快作數弄(nong),嘹然有(you)穿云裂石之聲(sheng)。
坐客皆(jie)引滿(man)醉倒。
委袖出嘉紙一(yi)(yi)幅,曰:“吾無求于公(gong),得一(yi)(yi)絕句足(zu)矣(yi)。
”坡笑而従之。
山頭孤鶴向南飛,載我南游到九(jiu)嶷。
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憐時復犯龜茲。
送喬(qiao)仝寄賀君六首(shou)(并敘)
【作者:蘇軾】
舊聞(wen)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東封,有謁(ye)(ye)于道左者,其謁(ye)(ye)云晉水(shui)部員(yuan)外(wai)郎賀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ye)。
已而閱謁,見之,大驚,物色求之不(bu)可(ke)得。
天圣初,又使(shi)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jin)佛道像,直數千萬。
張公安道(dao)與(yu)澄(cheng)游,具得(de)其事。
又有(you)喬仝者,少得(de)大(da)風疾幾死(si),賀(he)使學道,今(jin)年八(ba)十,益壯盛(sheng)。
人無復見(jian)賀(he)者,而仝數見(jian)之。
元(yuan)(yuan)祐二年十二月,仝來京師十許日,余留之不(bu)可,曰賀(he)以上(shang)元(yuan)(yuan)期(qi)我(wo)于(yu)蒙山(shan),又曰吾師嘗游密州(zhou),識君于(yu)常山(shan)道上(shang),意若喜君者。
作是詩以送之,且作五絕句(ju)以寄賀。
君年二十(shi)美(mei)且(qie)都,初得惡疾(ji)墮眉須。
紅顏白發驚妻孥,覽(lan)鏡自嫌欲棄軀。
結茅窮(qiong)山啖松腴,路(lu)逢(feng)逃秦博士(shi)盧(lu)。
方瞳(tong)照野(ye)清而臞,再(zai)拜未起(qi)煩一呼。
覺知(zhi)此(ci)身了非吾,炯然蓮花出(chu)泥涂。
隨師東游渡濰(wei)邞(fu),(濰(wei)、邞(fu),密州二水(shui)名。)山(shan)頭見我兩輪朱(zhu)。
豈(qi)知仙人混屠沽,爾來八十胸垂胡。
上山如(ru)飛嗔(chen)人扶,東歸有約不敢渝。
新年當參老仙(xian)儒,秋(qiu)風西來下雙鳧,得棗如瓜分我無。
生長(chang)兵間早脫身(shen),晚(wan)為(wei)元(yuan)祐太平人。
不驚渤澥桑田變,來看龜蒙漏澤春。
曾謁(ye)東封玉輅塵,幅巾短褐(he)亦逡(qun)巡。
行宮夜奏空名(ming)姓,悵望云霞縹緲人(ren)。
垂老區區豈(qi)為身,微言一發重千(qian)鈞(jun)。
始知不見高皇帝(di),正似商山(shan)四老人(ren)。
舊聞父(fu)老晉郎官,已作飛騰變化看。
聞道東蒙有(you)居處,愿供薪(xin)水(shui)看燒丹。
千(qian)古(gu)風(feng)流賀季(ji)真,最(zui)憐嗜酒謫仙人。
狂吟醉舞知無益,粟飯藜羹間養神。
記夢回文二首(并(bing)敘)
【作者:蘇軾】
十二月(yue)二十五日,大雪(xue)始晴,夢(meng)人(ren)(ren)以雪(xue)水烹小團茶,使(shi)美人(ren)(ren)歌以飲。
余夢中為作回文詩,覺而記其(qi)一句云(yun)亂點余花唾碧衫,意用飛(fei)燕唾花故事也,乃續之(zhi)為二絕句云(yun)。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余花唾碧衫。
歌咽水云(yun)凝靜院,夢(meng)驚松(song)雪落空巖。
空花落(luo)盡酒(jiu)傾(qing)缸,日上山(shan)融雪漲江。
紅焙淺甌新活火,龍團小碾斗晴窗。
石炭(并引)
【作者:蘇軾】
彭城舊無石炭。
元(yuan)豐元(yuan)年(nian)十二月,始遣人訪獲于州之(zhi)西南白土鎮之(zhi)北,冶(ye)鐵(tie)作兵,犀利勝常云。
君(jun)不見(jian)前年(nian)雨(yu)雪行人斷,城中居民風裂骭。
濕薪半束抱(bao)衾裯,日暮敲門無(wu)處換。
豈料(liao)山中有遺寶(bao),磊(lei)落如萬車炭(tan)。
流膏迸液無人知,陣(zhen)陣(zhen)腥風自(zi)吹散。
根苗一發浩無際(ji),萬人鼓舞千(qian)人看。
投泥潑水(shui)愈光明,爍(shuo)玉流金見精悍。
南山(shan)栗林漸(jian)可(ke)息,北山(shan)頑礦何(he)勞鍛。
為君鑄作百鏈刀,要斬長鯨為萬段。
石鼓
【作者: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jiu)聞石鼓今(jin)見之,文(wen)字郁律蛟蛇走(zou)。
細觀初以指畫(hua)肚,欲讀嗟如箝(qian)在口。
韓(han)公好(hao)古生已遲,我(wo)今況(kuang)又百(bai)年后。
強(qiang)尋偏旁(pang)推點畫,時得一(yi)二(er)遺(yi)八九。
我車(che)既攻馬亦同,其魚維鱮貫之柳。
(其詞云:我車既攻,我馬既同。
又云:其魚(yu)維(wei)何(he),維(wei)鱮(xu)維(wei)鯉。
何以貫(guan)之,維楊與柳。
惟(wei)此六句(ju)可(ke)讀,余多不可(ke)通。
)古器縱(zong)橫猶識鼎,眾星錯落僅名斗。
模糊半已似瘢胝,詰曲猶能(neng)辨跟肘(zhou)。
娟(juan)娟(juan)缺月隱(yin)云(yun)霧,濯(zhuo)濯(zhuo)嘉禾秀稂莠(you)。
漂(piao)流百戰偶然存,獨立(li)千載誰(shui)與友。
上追軒頡相唯諾,下揖(yi)冰斯同鷇。
憶昔周宣歌《鴻雁(yan)》,當時籀史變蝌蚪。
厭亂(luan)人(ren)方(fang)思(si)圣賢,中興天為生耆耇(gou)。
東征徐虜闞(kan)虓(xiao)虎(hu),北伏犬戎(rong)隨指嗾(sou)。
象(xiang)胥雜(za)沓貢狼(lang)鹿,方(fang)召聯翩賜圭(gui)卣(you)。
遂因鼓(gu)鼙思將(jiang)帥,豈為考擊煩(fan)蒙瞍。
何人作頌比《嵩(song)高》,萬古斯文齊岣嶁。
勛勞至(zhi)大不(bu)矜(jin)伐,文武(wu)未遠猶忠厚(hou)。
欲尋年歲無甲乙,豈(qi)有名字記誰某。
自従周衰更(geng)七(qi)國(guo),竟使秦人(ren)有九有。
掃除詩書誦法律(lv),投棄俎(zu)豆陳鞭杻。
當年何人(ren)佐祖龍,上蔡公(gong)子牽黃狗。
登山刻(ke)石頌功烈,后者無(wu)繼(ji)前無(wu)偶。
皆(jie)云皇帝(di)巡(xun)四國,烹滅強(qiang)暴(bao)救(jiu)黔首。
六經既已委灰塵,此(ci)鼓亦(yi)當遭(zao)擊剖(pou)。
傳聞(wen)九鼎淪泗上,欲使萬(wan)夫(fu)沉水齲
暴君(jun)縱欲窮人力,神物(wu)義不(bu)污(wu)秦垢(gou)。
是時石鼓(gu)何(he)處(chu)避(bi),無乃(nai)天公令鬼守。
興亡百變物(wu)自閑(xian),富貴一朝名(ming)不朽。
細思物理坐嘆息,人生安得如汝壽。
漁家傲
【作者:歐陽玄】
十二月都人供暖*。宮中障面霜風獵。甲第藏鉤環侍妾。紅袖。笑歌聲送金蕉葉。倦客玉堂寒正怯。曉洮金井冰生鬣。凍合灶觚*一碟。吳霜鑷。換年懶寫宜春帖。
得道陽
【作者:王哲】
十二月圓成錦鄉,四時枝(zhi)葉(xie)不乾枯。看(kan)取(qu)火中(zhong)頻取(qu)水,自然水里卻安(an)爐。龍虎龜蛇認(ren)吸呼。百骸(hai)俱滿立(li)須臾。一顆明珠三下有,三般惡物一齊。
第三溪
【作者:唐(tang)彥謙(qian)】
日晏(yan)霜濃十二月,林(lin)疏石瘦第三溪。云(yun)沙有徑(jing)縈寒(han)燒,
松屋無人聞晝雞。幾聚(ju)衣冠(guan)埋(mai)作土,當年(nian)歌(ge)舞醉(zui)如泥。
早知涉世真成夢,不棄山田春雨犁。
記事
【作者:陸龜蒙】
本作漁(yu)釣徒,心將遂疏放。苦(ku)為饑寒(han)累,未(wei)得恣閑暢。
去(qu)年十二月,身住霅(zha)溪上。病里賀豐登,雞豚聊(liao)饋(kui)餉。
巍峨卞山雪,凝冽不(bu)可向。瘦骨倍(bei)加寒,徒為厚繒纊。
晴來(lai)露青靄,千(qian)仞缺尋丈(zhang)。臥恐玉華銷,時時推(tui)枕望(wang)。
雖然營衛(wei)困(kun),亦(yi)覺精神王。把筆強題詩,粗言瑰怪狀。
吳興(xing)鄭太守(shou),文律頗清(qing)壯(zhuang)。鳳尾與鯨牙,紛(fen)披落雜唱。
緘書寄城內,搪突無以況(kuang)。料峭(qiao)采蓮(lian)船,縱橫(heng)簸天浪。
方傾謝公酒,忽值莊(zhuang)生喪。默(mo)默(mo)阻音(yin)徽,臨(lin)風但惆悵(chang)。
春歸迨(dai)秋末,固(gu)自嬰微恙。歲(sui)晏(yan)弗躬親(qin),何由免欺誑。
今來觀刈(yi)獲,乃在松江并(bing)。門外兩潮過,波瀾光(guang)蕩漾。
都緣新卜筑(zhu),是(shi)事皆草(cao)創。爾后如有(you)年,還(huan)應愜微尚。
天高氣味(wei)爽(shuang),野迥襟懷曠。感物動牢愁,憤時(shi)頻骯(ang)臟。
平生樂篇翰,至老(lao)安敢忘。駿骨正(zheng)牽鹽,玄文(wen)終覆醬。
嗟今(jin)多赤舌,見善惟蔽謗。忖(cun)度大為防(fang),涵容寬作量(liang)。
圖書筐簏外,關(guan)眼皆賸長。餓隸亦勝無,薄田家所仰。
稍離(li)饑寒患(huan),學古真可強。圣道庶經(jing)營,世途多踉蹌。
近聞(wen)天(tian)子詔(zhao),復許私(si)醞釀。促使舂酒(jiu)材,呼兒具盆盎。
宵長擁吟褐,日晏開書幌。我醉卿可還,陶然似元亮。
游蜀回簡友人
【作者:李頻】
別來十二月,去到漏天邊。不是因逢閏,還應是隔年。
贈友五首
【作者:白居(ju)易(yi)】
一(yi)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君出(chu)臣奉(feng)行,謂之握(wo)金鏡。
由(you)茲(zi)六氣順,以(yi)遂萬物性。時(shi)令一(yi)反常(chang),生靈受其(qi)玻
周漢德下衰(shuai),王風始不(bu)競(jing)。又從斬(zhan)晁錯,諸侯益強盛。
百里不同禁,四時(shi)自(zi)為(wei)政。盛夏(xia)興(xing)土功,方春剿人命(ming)。
誰(shui)能救其(qi)失,待君佐邦柄(bing)。峨(e)峨(e)象(xiang)魏門,懸(xuan)法彝倫正。
銀(yin)生楚山曲,金生鄱溪(xi)濱。南人(ren)棄農(nong)業,求之(zhi)多苦辛(xin)。
披砂復鑿石,矻(ku)矻(ku)無冬(dong)春。手(shou)足(zu)盡(jin)皴胝,愛利不(bu)愛身。
畬田(tian)(tian)既慵斫,稻田(tian)(tian)亦懶(lan)耘。相攜作游手,皆道求金銀(yin)。
畢竟金(jin)與銀,何(he)殊(shu)泥與塵(chen)。且非衣食物,不濟饑寒(han)人。
棄(qi)本以(yi)趨(qu)末,日(ri)富而歲貧。所(suo)以(yi)先圣王,棄(qi)藏(zang)不為(wei)珍。
誰能反古風,待君秉國鈞(jun)。捐金復抵璧(bi),勿使勞生(sheng)民(min)。
私家無錢爐,平地無銅山。胡為秋夏稅,歲歲輸銅錢。
錢(qian)力(li)日已重,農力(li)日已殫。賤糶(tiao)粟與(yu)麥,賤貿(mao)絲(si)與(yu)綿。
歲(sui)暮衣食盡,焉(yan)得無饑寒。吾聞(wen)國(guo)之初(chu),有制垂不(bu)刊(kan)。
庸必(bi)算丁口,租必(bi)計桑(sang)田(tian)。不(bu)求土所無,不(bu)強人所難。
量入以為出(chu),上足(zu)下亦安。兵(bing)興一變法,兵(bing)息遂不還。
使我農桑人,憔悴畎畝間。誰能革此弊,待(dai)君(jun)秉利權。
復彼租(zu)庸法,令如貞觀年。
京(jing)師(shi)四(si)方則,王化(hua)之本根。長吏久(jiu)于(yu)政,然后風(feng)教敦。
如何尹京者,遷(qian)次不逡巡。請君(jun)屈(qu)指數,十(shi)年十(shi)五人。
科(ke)條日相矯,吏(li)力亦已勤。寬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九州雍為首,群牧(mu)之所遵。天(tian)下率如此,何以(yi)安吾民。
誰能變此(ci)法,待君贊彌綸(lun)。慎擇循良吏(li),令其長子孫(sun)。
三(san)十男有(you)室,二十女有(you)歸。近代多(duo)離亂,婚姻多(duo)過期。
嫁(jia)娶既不早(zao),生育常苦遲(chi)。兒女未成人,父母已(yi)衰羸。
凡人貴達日,多在長大時。欲(yu)報親不待(dai),孝心無所施。
哀哉三牲養(yang),少得及庭(ting)闈。惜哉萬鐘粟,多用飽(bao)妻(qi)兒。
誰能正婚禮,待君張國維。庶使孝子心,皆無風樹悲。
漁家傲
【作者(zhe):歐陽修】
十二月嚴凝天地閉。莫嫌臺榭無花卉。惟有酒能欺雪意。增豪氣。直教耳熱笙歌沸。隴上雕鞍惟數騎。獵圍半合新霜里。霜重鼓聲寒不起。千人指。馬前一雁寒空墜。
行見月
【作者:王建】
月(yue)初生,居人見月(yue)一(yi)月(yue)行(xing)。行(xing)行(xing)一(yi)年(nian)十(shi)二(er)月(yue),
強(qiang)半馬上看盈缺。百年歡樂能幾何,在家見(jian)少(shao)行見(jian)多。
不緣衣(yi)食相(xiang)驅遣,此(ci)身誰愿長(chang)奔波。篋中有帛(bo)倉(cang)有粟,
豈向天涯走碌碌。家人見月望我歸,正是道上思家時。
【作者:高適】
寒(han)楚(chu)十二月,蒼鷹八九毛。寄言燕(yan)雀莫相啅(zhuo),
自有云霄萬里高。
山行見孤松成詠
【作者:張(zhang)宣明】
孤松郁山椒,肅爽凌清(qing)霄。既挺(ting)千丈干,亦生(sheng)百尺條。
青青恒(heng)一色,落落非一朝。大廈今已構(gou),惜哉無人招。
寒霜十二月,枝葉獨不凋。
觀放白鷹其二
【作者:李白】
寒冬十二月。
蒼鷹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啄。
自有云霄萬里高。
觀放白鷹其一
【作者:李白】
八月邊風高,胡(hu)鷹(ying)白錦(jin)毛(mao)。孤飛一片雪,百(bai)里見秋毫。
寒(han)冬十二月,蒼(cang)鷹八九毛(mao)。寄言燕雀莫相啅,
自有(you)云霄萬里(li)高(gao)。
北風行
【作者: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yao)猶旦(dan)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ci),唯有北風號怒天(tian)上來。
燕山雪花大(da)如(ru)席,片片吹落軒(xuan)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er)月,停(ting)歌罷笑雙蛾(e)摧。
倚(yi)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liang)可哀。
別時提(ti)劍救邊(bian)去,遺(yi)此虎(hu)紋金(jin)鞞靫(ren)。
中(zhong)有一雙白(bai)羽箭,蜘蛛結網生塵(chen)埃。
箭空(kong)在(zai),人今戰(zhan)死不復回。
不(bu)忍見(jian)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村居苦寒
【作者:白居(ju)易】
八(ba)年(nian)十二月,五日雪(xue)紛紛。
竹柏(bo)皆凍(dong)死,況彼(bi)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
北風利(li)如劍,布絮不(bu)蔽(bi)身(shen)。
唯(wei)燒蒿棘火,愁(chou)坐(zuo)夜待晨。
乃知(zhi)大寒歲(sui),農者尤苦辛(xin)。
顧我當此日,草堂(tang)深掩(yan)門。
褐裘(qiu)覆絁(shi)被,坐(zuo)臥有余溫。
幸(xing)免饑(ji)凍苦,又無壟畝勤。
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游天竺寺
【作者:崔顥】
晨登天竺(zhu)山,山殿朝陽(yang)曉。厓泉爭(zheng)噴薄,江岫相縈繞(rao)。
直(zhi)上孤頂(ding)高,平(ping)看眾峰(feng)校南州(zhou)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qing)翠滿寒山,藤蘿覆冬沼(zhao)。花龕(kan)瀑布側,青(qing)壁石林(lin)杪。
鳴(ming)鐘集人天,施飯(fan)聚猿(yuan)鳥。洗意(yi)歸清(qing)凈(jing),澄心悟(wu)空了。
始知世上人,萬物一何擾。
別詩
【作者:漢無名氏】
骨肉緣(yuan)枝葉,結交亦(yi)相(xiang)因。
四海皆兄弟,誰(shui)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zhi)樹(shu),與子同一(yi)身。
昔為鴛(yuan)和(he)鴦,今為參與辰。
昔者長相近(jin),邈若胡與秦。
惟(wei)念當乖(guai)離,恩(en)情(qing)日(ri)以新(xin)。
鹿鳴思(si)野草(cao),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yuan)人。
愿(yuan)子留斟酌,敘(xu)此平(ping)生親(qin)。
黃鵠一遠別,千里顧(gu)徘徊。
胡(hu)馬(ma)失其群,思心常(chang)依(yi)依(yi)。
何況雙飛龍(long),羽翼(yi)臨當乖。
幸(xing)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
請為游(you)子吟(yin),泠(ling)泠(ling)一何悲。
絲竹厲清聲,慷慨有余哀。
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yi)摧。
欲(yu)展清商(shang)曲,念子不得(de)歸(gui)。
俯仰內傷心(xin),淚下(xia)不可揮。
愿為(wei)雙黃(huang)鵠(hu),送子俱遠飛。
結發為夫妻,恩愛(ai)兩不疑(yi)。
歡娛(yu)在今夕,嬿(yan)婉及(ji)良時。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qi)。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hua),莫忘歡樂(le)時。
生當(dang)復(fu)來歸,死當(dang)長相思。
燭(zhu)燭(zhu)晨(chen)明月(yue),馥(fu)馥(fu)秋(qiu)蘭芳。
芬馨良夜發,隨風聞我堂。
征夫(fu)懷(huai)遠路,游子戀故鄉。
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俯觀江漢流(liu),仰視浮云(yun)翔(xiang)。
良(liang)友遠(yuan)別離,各在天一方(fang)。
山海隔(ge)中州,相去悠且長。
嘉會(hui)難再遇(yu),歡樂(le)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