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最近一次的修訂時間是(C)。
A.1983年12月8日
B.1996年5月15日
C.2009年6月27日
D.2010年1月1日
2.國家統計局制定的《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辦法》屬于(B)。
A.法律
B.部門規章
C.地方性法規
D.行政法規
3.下列調查項目中,調查對象可以拒絕接受的是(B)
A.經濟普查
B.某公司發起的日常支出項目調查
C.國家統計局制定的成本費用調查
D.人口普查
4.我國統計法調整的范圍主要是(A)。
A.政府統計活動
B.涉外統計活動
C.民間統計活動
D.企業統計活動
5.下列各項正確的是(A)。
A.調查對象報送的數據受法律保護
B.企業報送的所有資料屬于國家秘密
C.企業可以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提供統計資料
D.政府統計機構可以公布單個企業統計數據
6.下列關于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設置的說法,正確的是(C)。
A.可以與其他機構合并設置
B.可以隸屬于其他機構設置
C.必須獨立設置
D.可以不設置
7.商務部擬對大型家電賣場設立銷售情況統計調查項目,審批機關是(B)。
A.國務院
B.國家統計局
C.國家發改委
D.無需審批
8.下列周期性普查項目,每5年進行一次的是(B)。
A.人口普查
B.經濟普查
C.人口普查和農業普查
D.農業普查
9.依照《統計法》,政府統計調查方法的主體是(B)。
A.周期性普查
B.經常性抽樣調查
C.全面調查
D.行政記錄
10.國家統計數據,以有關部門公布的為準,該部門是(A)。
A.國家統計局
B.國務院授權的部門
C.最先公布的部門
D.國務院辦公廳
1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商業秘密”法律要件的是(D)。
A.不為公眾所知悉
B.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
C.權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D.已申請專利
1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統計資料的是(C)。
A.企業生產進度記錄單
B.人員變動情況統計分析報告
C.總經理任命通知
D.工資匯總表
13.政府統計機構的統計人員有權(C)。
A.對提供不真實統計資料的企業進行罰款
B.公布在統計調查中獲得的任何資料
C.要求統計調查對象改正不真實的統計資料
D.自行修改其認為不真實的統計資料
14.我國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制度開始實施的年份是(A)。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15.擁有下列學歷或制成的人員中,可以不具備統計從業資格證書直接從事統計報表填報工作的是(D)。
A.統計學碩士
B.會計學學士
C.經濟師
D.助理統計師
16.統計從業資格認定工作的實施機關是(B)。
A.國家統計局
B.省級統計局
C.縣級統計局
D.縣級人民政府
17.下列各項不屬于統計專業技術職務的是(B)。
A.高級統計師
B.中級統計師
C.統計師
D.統計員
18.某企業為掩蓋超額發放工資問題,故意隱瞞部分工資項目,未在統計報表中計入,該企業的行為屬于(C)。
A.拒絕提供統計資料遲報統計資料
B.經常性抽樣調查
C.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
D.拒絕統計調查
19.某鄉鎮統計員認為部分企業在填報統計報表時少報了營業收入,便直接動手修改,該統計員的行為屬于(D)。
A.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
B.偽造統計資料行為
C.行政監督行為
D.篡改統計資料行為
20.某公司未按期向縣統計局報送勞動情況報表,縣統計局遂發出《統計報表催報單》,要求3日內補報。該公司在限期內進行了補報。該單位的行為屬于(C)。
A.拒絕提供統計資料
B.未構成統計違法行為
C.遲報統計資料
D.拒報統計資料
2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A.統計法律責任的承擔著必須是實施統計違法行為的人
B.統計法律責任的內容有法律規范明確規定
C.統計法律責任具有國家強制性
D.統計法律責任的認定和追究必須遵守法律程序
22.下列對象中,不可以適用統計行政處罰中罰款的是(A)。
A.遲報統計資料的統計人員甲某
B.提供不真實統計資料的乙公司
C.未建立統計臺賬的丙公司
D.經催報仍未按時提供統計資料的丁學校
23.作為統計調查對象的個人,在重大國情國力普查活動中拒絕、阻礙統計調查的,應當(D)。
A.由公安部門進行警告
B.由統計部門進行罰款
C.由工商部門責令改正,并進行罰款
D.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予以批評教育
24.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的適用對象只能是(D)。
A.企業統計人員
B.所有統計違法人員
C.政府統計機構的工作人員
D.國家工作人員
25.下列內容中,不是立案查處統計違法案件必備條件的是(C)。
A.有明確的行為人
B.屬于管轄范圍
C.行為人當時的主觀心態
D.經初步審查,有違反統計法行為,且情節較重應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6.依照《行政處罰法》的規定,統計部門應當告知當事人有權申請聽證的處罰措施是(B)。
A.沒收非法所得
B.較大數額罰款
C.警告
D.罰款
27.統計執法機關在作出處罰決定前,可以不必告知當事人的是(A)。
A.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人員
B.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
C.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理由
D.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依據
28.被處罰單位在簽收處罰決定書后,如果既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提起行政訴訟,并且拒不執行處罰決定的,查處機關有權依法(C)。
A.自行強制執行
B.向人民法院起訴
C.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D.與被處罰單位協商解決
29.查處統計違法案件,可以辦理結案的是(B)。
A.行政處罰決定履行期限屆滿的
B.行政處罰決定執行完畢的
C.經行政復議,復議機關作出復議決定的
D.經行政訴訟,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或裁決的
30.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受理行政訴訟的法院是(C)。
A.被處罰單位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
B.被處罰單位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
C.該統計機構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
D.該統計機構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
多項選擇題
1.我國政府統計的基本任務是()(B)(C)(D)(E)。
A.提供統計資料
B.提供統計咨詢意見
C..實行統計監督
D.進行統計考核
E.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
2.統計調查對象提供統計資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A)(B)(C)(D)()。A.真實
B.準確
C.及時
D.完整
E.提前
3.政府統計調查包括(A)()()(D)(E)。
A.國家統計調查
B.企事業統計調查
C.民間統計調查
D.部門統計調查
E.地方統計調查
4.國家統計局發布統計數據的方式包括(A)(B)(C)(D)()。
A.召開新聞發布會
B.出版中國統計年鑒
C.發布統計公報
D.發布統計月報
E.國家統計局工作人員個人發表在微博上的文章
5.下列屬于政府綜合統計機構的是()()(C)(D)(E)。
A.某部委統計信息中心
B.某國有企業計劃統計部
C.國家統計局
D.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
E.南京市統計局
6.統計從業資格認定的實施機關在審查相關材料后,認為申請人不符合決定條件,應當(A)(B)(C)(D)()。
A.作出不授予統計從業資格的書面決定
B.說明理由
C.告知申請人享有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
D.告知申請人享有提起行政和訴訟的權利
E.退還申請材料
7.統計違法行為的特征是(A)(B)()()(E)。
A.具有社會危害性
B.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C.違法主體只能是統計調查對象
D.情節較為嚴重
E.違反統計法律法規
8.某縣統計局在對企業進行執法檢查時,有權采取的措施是(A)(B)(C)(D)(E)。
A.發出統計檢查查詢書,并要求其如實答復
B.要求檢查對象提供有關原始憑證和會計資料
C.進入檢查對象的業務場所進行檢查、核對
D.就與檢查有關的事項詢問有關人員
E.對有關資料進行復制
9.國家依法授權進行統計監督檢查的機關有()(B)(C)(D)(E)。
A.公安部
B.國家統計局
C.國家統計局派出的調查機構
D.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
E.監察機關
10.某企業因遲報統計資料被市統計局作出行政處罰。該企業對行政處罰不服,提起行政復議,受理機關是(A)()()(D)()。
A.本市人民政府
B.本市統計局
C.本省人民政府
D.本省統計局
E.本市人民法院
判斷題
1.政府統計調查不具有強制性,調查對象可自愿接受。(×)
2.我國建立集中統一的統計系統,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統計管理體制。(√)
3.民間統計調查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4.對于未標明表號、制定機關、批準或備案文號、有效期限等標志的報表,統計調查對象有權拒絕填報。(√)
5.重點調查雖然只選擇其中一部分重點單位進行調查,但仍能夠反映出總體的基本情況。(√)
6.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等統計調查對象,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建立統計資料的審核、簽署、交接、歸檔等管理制度。(×)
7.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公布統計資料及公布日期。(×)
8.對于單個統計調查對象的資料,只要不列出該統計調查對象的名稱,即可對外公布。(×)
9.我國政府統計機構包括政府綜合統計機構和部門統計機構。(√)
10.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設立的統計機構或統計人員,在統計業務上受本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的指導。(√)
11.統計人員在入戶調查時必須出示工作證件,在其他統計調查時可以不出示。(×)
12.統計調查對象因為過失提供了不真實的統計資料,不構成統計違法行為。(×)
13.某企業在填報統計報表時,瞞報營業利潤且數額較大,但并未少繳所得稅款,因此該企業的行為沒有社會危害性。(×)
14.統計原始記錄是記錄源頭統計數據的載體,它既可以是自行制作的,也可以來源于第三方。(√)
15.某企業拒絕填報工商局依法制發的統計報表,工商局可依照《統計法》對該企業作出統計行政處罰。(×)
16.行政處分只是用于國家機關人員,不適用于任何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內的人員。(×)
17.辦理統計行政處罰案件的程序為:立案、調查、處理、結案。(√)
18.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后,被申請人申請行政訴訟的,可以不必履行復議決定。(×)
案例分析題
1.甲單位上報統計報表A的期限為6月30日。6月28日,縣統計局打來電話,提醒其按時填報。此后,該單位統計人員疏忽,未按時上報。7月2日,縣統計局向該單位送達《統計報表催報單》,要求7月5日前上報,該單位仍未按期上報。7月6日,縣統計局到該單位進行執法檢查,發現其上報的統計報表B數據與實際情況不一致。
請回答:
⑴.該單位存在的統計違法行為有()(B)(C)()。
A.拒絕提供統計資料
B.提供不真實統計資料
C.經催報后仍未按時提供統計資料
D.提供不完整統計資料
⑵.縣統計局進行催報的次數是(A)()()()。
A.1次
B.2次
C.3次
D.未進行催報
⑶.縣統計局依法可以對該單位作出的行政處罰是()(B)()(D)。
A.停業整頓
B.警告
C.吊銷營業執照
D.罰款⑷.縣統計局作出處罰決定后,該單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C)(D)。
A.向縣統計局申請聽證
B.向市統計局申請行政復議
C.向縣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D.向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某市統計局向A單位布置《成本費用調查表》,A單位法定代表人多次以涉及企業機密為由,明確表示拒絕填報。之后,市統計局發出《統計檢查查詢書》要求A單位限期提供有關資料。A單位仍未按期提供。此后,市統計局對A單位進行統計執法檢查。檢查過程中,A單位法定代表人拒不配合,拒不提供有關資料。請回答:
⑴.A單位存在的統計違法行為是(A)(B)(C)()。
A.拒絕提供統計資料
B.拒絕答復《統計檢查查詢書》
C.拒絕、阻礙統計檢查
D.打擊、報復統計人員
⑵.市統計局對A單位作出的行政處罰是(A)(B)()()。
A.警告
B.20萬元以下罰款
C.停業整頓
D.責令改正
⑶.市統計局若依據《統計執法檢查規定》啟動聽證程序,應滿足的前提條件時()(B)()(D)。
A.擬作出1萬元罰款的處罰款決定
B.擬作出2萬元以上罰款的處罰決定
C.擬作出警告的處罰決定
D.A單位在法定期限內提出聽證申請
⑷.下列各項聽證程序正確的是(A)()(C)(D)。
A.當事人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聽證權利后三日內提出
B.在任何情況下,聽證應公開進行
C.當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聽證
D.當事人在聽證過程中可以申辯和質證
3.某鄉主管統計工作的副鄉長要求統計站統計員修改當年全鄉經濟統計年報數據,統計員拒絕進行修改。該副鄉長遂親自修改年報數據,后以不服從安排為由將統計員開除。縣統計局了解情況后,對上述違法行為作出了處理。
請回答:
⑴.副鄉長在本案中構成的統計違法行為有(A)(B)(C)()。
A.要求統計人員篡改統計資料
B.自行修改統計資料
C.打擊報復拒絕統計違法行為的人員
D.對本地方發生的嚴重統計違法行為失察
⑵.縣統計局可以作出的處理決定是()()(C)(D)。
A.對鄉政府罰款
B.對該副鄉長作出警告
C.責令鄉政府改正上報的數據
D.向監察機關提出給與副鄉長處分的建議
⑶.該副鄉長可能受到的行政處分是(A)(B)()()。
A.記過
B.警告
C.罰款
D.調整原工作崗位
⑷.該副鄉長若不服行政處分決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C)()。
A.申請行政復議
B.向統計局申請聽證
C.向上級部門申訴
D.提起行政訴訟
4.某市統計局對某企業進行統計執法檢查時發現,該企業統計員為會計類大學本科畢業生,但沒有統計從業資格,遂認定該企業存在統計違法行為。
請回答:
⑴.該企業違反的法律規范是()(B)()()。
A.《統計執法檢查規定》
B.《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規定》
C.《統計法》
D.《統計法實施細則》
⑵.該統計人員能合法從事統計工作的條件是(A)(B)()()。
A.取得統計員以上統計專業技術職務資格
B.取得統計學碩士學位
C.取得統計從業資格證書
D.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⑶.該企業改正統計違法行為的途徑是()()(C)(D)。
A.讓具有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接任統計工作
B.按原人員改為兼職從事統計工作
C.立即聘用有統計從業資格的人員接任統計工作
D.讓該統計人員通過考試取得統計從業資格
⑷.對該企業的違法行為,縣統計局可以作出的處理決定是(A)(B)(C)()。
A.責令限期改正
B.警告
C.通報批評
D.處以一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