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li)期末考試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標志(zhi)著中(zhong)國近(jin)代史(shi)開(kai)端的戰爭是(shi)()
A、鴉片戰(zhan)爭B、第二次鴉片戰(zhan)爭
C、甲午中日戰爭(zheng)D、八(ba)國(guo)聯軍侵華戰爭(zheng)
2、領導虎門(men)銷煙的民族(zu)英雄是()
A、戚繼光B、鄭(zheng)成功C、關天培D、林則(ze)徐
3、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ci)堂,懸掛一副楹聯:"提挈自東西,......十年戎馬書生老;指(zhi)揮定中(zhong)外(wai),......萬里寒鴉(ya)相國寺。"它頌(song)揚的是()
A、曾(ceng)國藩(fan)B、李(li)鴻章(zhang)C、左宗棠D、張(zhang)之(zhi)洞
4、清政府被迫(po)賠款(kuan)最多的條約是()
A、《南京(jing)條約(yue)(yue)》B、《北京(jing)條約(yue)(yue)》C、《馬關條約(yue)(yue)》D、《辛丑條約(yue)(yue)》
5、在(zai)甲午中日戰(zhan)(zhan)爭中的(de)黃(huang)海海戰(zhan)(zhan)中,為國捐(juan)軀的(de)愛國將領(ling)是()
A、林則(ze)徐B、關天(tian)培C、馮子材D、鄧世昌
6、下列(lie)有關洋務運動(dong)的敘述,錯誤的一項(xiang)是()
A、發生在中國(guo)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de)特殊歷史(shi)階段中,是(shi)一次(ci)失敗的(de)封(feng)建統治者(zhe)的(de)自(zi)救運(yun)動。
B、洋務派的主觀(guan)目(mu)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而(er)不是把(ba)中國(guo)引(yin)向資(zi)本(ben)主義。
C、洋務(wu)運動使中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lu)。
D、洋務運動為(wei)中國的近代(dai)化開辟了道(dao)路。
7、下列各(ge)項不屬于三民(min)主義內容的是()
A、民族B、民主C、民權D、民生
8、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是()
①自由(you)②民主③平等④科學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9、1914年-1918年,中(zhong)國民族資本主義得到發展的原因是(shi)()
A、日(ri)本給北洋軍(jun)閥(fa)政(zheng)府貸款B、北洋軍(jun)閥(fa)分裂
C、甲午戰爭后(hou)清政(zheng)(zheng)府(fu)改變政(zheng)(zheng)策D、"一(yi)戰"時歐(ou)洲帝國主義(yi)無(wu)暇東顧,暫時放(fang)松對中(zhong)國的經濟掠奪
10、中國新民主(zhu)主(zhu)義革命的開(kai)端是(shi)()
A、鴉片戰爭B、五四運動C、新(xin)文化運動D、中(zhong)國共產黨(dang)的成立
11、1927年(nian),蔣介(jie)石叛變革(ge)命(ming)后建立國民政府(fu)的地點在(zai)()
A、武漢B、北京C、南京D、廣州
12、中國共產黨打響(xiang)武裝反抗國民(min)黨反動統治第一(yi)槍的是()
A、武(wu)昌起義(yi)B、南昌起義(yi)C、廣(guang)州起義(yi)D、秋收(shou)起義(yi)
13、中國革命在農村建立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是()
A、井岡山B、陜甘寧C、中央D、閩浙贛(gan)
14、中國人(ren)民進入全(quan)面(mian)神圣(sheng)抗(kang)戰(zhan)的(de)標志是()
A、"九一(yi)八"事變B、"一(yi)二八"事件(jian)
C、"七七"事變D、"八一三"事件
15、下(xia)列事件按(an)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七七事變(bian)②八一三(san)事變(bian)③南(nan)京*④九一八事變(bian)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③②①④
16、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de)規模的(de)戰役是()
A、百團大(da)戰B、淞滬會戰C、平型(xing)關戰役(yi)D、臺(tai)兒莊戰役(yi)
17、為進行(xing)革命傳(chuan)統(tong)教育(yu),長(chang)崗中學師生來(lai)到(dao)人(ren)民(min)解放軍開(kai)始進入大(da)反攻的革命老(lao)區,該學校(xiao)最有可能在()
A、延安B、沂蒙山(shan)C、大別山(shan)D、井(jing)岡(gang)山(shan)
18、為(wei)解放長江以南各省(sheng)奠定基(ji)礎的戰役是()
A、遼沈戰役(yi)B、平津戰役(yi)C、淮海戰役(yi)D、渡江戰役(yi)
19、在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an)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改編和殲滅國民黨軍隊()
A、15多萬(wan)(wan)人(ren)B、25多萬(wan)(wan)人(ren)C、150多萬(wan)(wan)人(ren)D、1500多萬(wan)(wan)人(ren)
20、中國出現的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ying)的鐵路是()
A、唐胥鐵(tie)路B、淞滬鐵(tie)路C、滇(dian)越鐵(tie)路D、京漢鐵(tie)路
21、1872年在上(shang)海創辦的(de)最(zui)的(de)中文報紙(zhi)是()
A、《民報》B、《大(da)公報》C、《文匯(hui)報》D、《申報》
22、中國(guo)近代第一所國(guo)家建立的高(gao)等學(xue)府是()
A、京師同文館(guan)B、時務學堂C、天津中(zhong)西學堂D、京師大學堂
23、極(ji)大地激發(fa)中(zhong)華(hua)民(min)族(zu)抗戰意志的音(yin)樂作品是()
A、《義勇(yong)軍進行曲》B、《黃河大合唱》
C、《沒有(you)共產黨(dang)就沒有(you)新中國》D、《松花江上》
24、是中(zhong)國(guo)近代(dai)史的開端()
A、鴉片戰爭B、甲午(wu)戰爭C、中法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
25、近(jin)代,侵占中國(guo)領土最多的國(guo)家是()
A、英國B、法國C、德國D、俄國
26、被譽為(wei)"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焚毀于()
A、鴉(ya)片(pian)戰(zhan)爭期(qi)間B、第二次(ci)鴉(ya)片(pian)戰(zhan)爭期(qi)間
C、甲午(wu)中日戰爭(zheng)期(qi)間(jian)D、八國聯軍(jun)侵華戰爭(zheng)期(qi)間(jian)
27、中國近代(dai)邁出"師夷長技(ji)"第一步的代(dai)表(biao)人物(wu)是()
A、嚴復(fu)B、林(lin)則徐(xu)C、魏源D、李鴻章(zhang)
28、洋務(wu)運動之所(suo)以破產的根(gen)本原因是()
A、頑固派的(de)阻(zu)撓B、西方列(lie)強的(de)破(po)壞(huai)
A、局限于引進西方先(xian)進科技D、沒有相對穩定的(de)"和平環境
29、左宗棠收復新疆后,根(gen)據他(ta)的(de)建議,清(qing)政府在新疆設立行(xing)省()
A、1871年B、1884年C、1875年D、1876年
30、割(ge)讓臺(tai)灣(wan)島(dao)給(gei)日(ri)本是的內容()
A、《南(nan)京條(tiao)約》B、《北京條(tiao)約》C、《辛(xin)丑條(tiao)約》D、《馬(ma)關條(tiao)約》
31、揭開了維新變法(fa)運動(dong)的序幕()
A、百日(ri)維新B、康、梁創辦《萬(wan)國公(gong)報(bao)》C、強學會的成(cheng)立D、公(gong)車上(shang)書
32、新文化運動(dong)前期的(de)根本(ben)目(mu)的(de)是()
A、改造傳統的儒(ru)家思想(xiang)B、倡導西方文化,促進社會進步
C、倡(chang)導新文(wen)學和(he)白話文(wen)D、反對思想領域的尊(zun)孔復古
33、1926年,廣州(zhou)國民政府決(jue)定北(bei)伐的(de)主要目的(de)是()
A、消(xiao)滅陳炯明反(fan)動勢力,鞏固(gu)廣東革命根據地(di)B、*大地(di)主大資產階級統(tong)治,消(xiao)滅資產階級
C、*帝國主義和封(feng)建軍閥的統治,統一中國D、進一步多大國共合作的基礎
34、打響(xiang)了中國共(gong)產黨武(wu)裝反抗國民黨發動(dong)統治(zhi)的第一槍()
A、南昌起義B、廣州(zhou)起義C、秋收起義D、武昌起義
35、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jian)立(li)與鞏(gong)固,其(qi)意義在于()
A、是土地革命時期開始的(de)標(biao)志(zhi)B、開辟了農村包圍城(cheng)市(shi)、武裝奪取政權的(de)道路
C、是(shi)中國共產黨獨立(li)領(ling)導(dao)武(wu)裝斗爭的(de)(de)開端(duan)D、確立(li)了(le)黨對(dui)軍隊的(de)(de)絕對(dui)領(ling)導(dao)
36、南京國(guo)民(min)政府不代表的利益()
A、民族(zu)資產階級B、官(guan)僚資產階級C、大地(di)主(zhu)大資產階級D、國民黨(dang)新軍(jun)閥
37、東北抗日(ri)武裝力(li)量的核心是()
A、察哈爾民眾抗(kang)(kang)日(ri)同盟軍(jun)B、東(dong)北抗(kang)(kang)日(ri)義勇軍(jun)C、中國共產黨領(ling)導的抗(kang)(kang)日(ri)聯軍(jun)D、新(xin)四(si)軍(jun)
38、西安事變發生的根(gen)本原(yuan)因是()
A、蔣(jiang)介石逼張、楊執行"剿共"計劃B、張、楊受中共抗日民(min)族統(tong)一戰線政(zheng)策的感召
C、日本帝國(guo)主義侵略活動活動的加劇D、蔣介石堅持"攘外必先安內(nei)"的政策
39、全(quan)國性的(de)抗戰(zhan)開始(shi)于爆發后()
A、七七事(shi)變(bian)B、九一八事(shi)變(bian)C、八一三(san)事(shi)變(bian)D、柳條(tiao)湖事(shi)件
40、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是在()
A、1945年(nian)8月15日B、1945年(nian)9月2日C、1945年(nian)9月9日D、1945年(nian)10月25日
41、全面內戰爆發是(shi)在國民黨軍隊進攻()
A、中原解(jie)放(fang)區(qu)(qu)后B、晉察冀豫(yu)解(jie)放(fang)區(qu)(qu)后C、大別山后D、陜甘(gan)寧解(jie)放(fang)區(qu)(qu)后
42、中國科舉制(zhi)度宣布(bu)廢除(chu)在()
A、1905年B、1906年C、1911年D、1919年
43、編寫(xie)的(de)目(mu)的(de)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A、《海國圖志》B、《四洲志》C、《資(zi)政(zheng)新篇》D、《天演(yan)論》
44、義勇(yong)軍進(jin)行曲的曲作者是()
A、田漢B、冼星海(hai)C、聶耳D、徐悲(bei)鴻
25、中國第一條(tiao)正(zheng)式(shi)投入運營的鐵路是()
A、淞滬鐵路B、滇越鐵路C、京張鐵路D、京漢鐵路
二、簡答題
1、簡述辛亥革命(ming)的歷(li)史(shi)意義。
2、西安事(shi)變(bian)是誰發動的?他們(men)為什么要發動事(shi)變(bian)?事(shi)變(bian)結(jie)果怎樣?有(you)什么意義?
三、材料分析題
1、"我翻開(kai)歷史(shi)一查,這(zhe)歷史(shi)沒(mei)有年代(dai),歪歪斜斜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dao)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bu)著,仔細看(kan)了半夜,才(cai)從字縫(feng)里看(kan)出來(lai),滿(man)本(ben)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請回答:
(1)引文摘自誰(shui)寫(xie)的什么作(zuo)品?
(2)作(zuo)者當時在參(can)與(yu)什么運動?與(yu)他(ta)同時參(can)與(yu)運動主要還有(you)哪些(xie)人?
(3)簡要說出這場運動的(de)性(xing)質。
2、目(mu)前(qian)(qian)擺在中國(guo)人民(min)面(mian)前(qian)(qian)的(de)有(you)兩個(ge)前(qian)(qian)途(tu)。美帝國(guo)主義和國(guo)民(min)黨(dang)*,要(yao)使(shi)中國(guo)回到不(bu)(bu)(bu)獨(du)立(li)、不(bu)(bu)(bu)自由、不(bu)(bu)(bu)民(min)主、不(bu)(bu)(bu)統一(yi)、不(bu)(bu)(bu)富強的(de)老狀態里,這是(shi)(shi)個(ge)黑暗(an)的(de)前(qian)(qian)途(tu)。中國(guo)共產黨(dang)的(de)中國(guo)人民(min)要(yao)徹底打敗日本侵略(lve)者,把中國(guo)建(jian)設(she)成為一(yi)個(ge)獨(du)立(li)、自由、民(min)主、統一(yi)、富強的(de)新(xin)國(guo)家。這是(shi)(shi)個(ge)光(guang)明的(de)前(qian)(qian)途(tu)。我們要(yao)努力爭取實現光(guang)明的(de)前(qian)(qian)途(tu)。
--毛澤東《論聯合政府》
請回答:
(1)這篇文章出自于何(he)時召(zhao)開的哪次(ci)會議?
(2)這次會議對抗日戰(zhan)爭(zheng)和中國有(you)什(shen)么意義?
(3)材料(liao)中(zhong)提(ti)出的"徹底(di)打(da)敗日本侵略者"是在何時(shi)?(1分)標志是什么(me)?
閱讀下列材料:
中(zhong)國(guo)的土地可以征服而(er)不可以斷(duan)送(song)!
中國的(de)人民可以殺(sha)戮而不可以低頭!--"五四"傳單
請回答:
(1)五四運動爆發于哪一年?
(2)中國的土地(di)"不(bu)可(ke)以斷送"指的是哪一歷史事(shi)件?
(3)從(cong)這段(duan)材料(liao)中體現出來的五四精神(shen),你認為(wei)是什么(me)?(限30字左右)
四、綜合題
帝(di)國(guo)主(zhu)義列強強迫(po)清政(zheng)府簽訂不平(ping)等(deng)(deng)條約(yue),通(tong)過不平(ping)等(deng)(deng)條約(yue),侵占了中(zhong)(zhong)(zhong)國(guo)大片領土,并劃分勢力范(fan)圍,直接控制(zhi)清政(zheng)府,操縱中(zhong)(zhong)(zhong)國(guo)的(de)(de)政(zheng)治和軍事;同(tong)時控制(zhi)中(zhong)(zhong)(zhong)國(guo)的(de)(de)海(hai)關,壟斷(duan)中(zhong)(zhong)(zhong)國(guo)的(de)(de)內外交通(tong)和對外貿易,......操縱中(zhong)(zhong)(zhong)國(guo)的(de)(de)經(jing)濟命脈(mo);他(ta)們還以辦學校、建教堂、發(fa)行報紙(zhi)、辦慈善事業等(deng)(deng)方式進行文(wen)化侵略(lve)。這樣,帝(di)國(guo)主(zhu)義就從政(zheng)治、軍事、經(jing)濟和文(wen)化各方面牢牢控制(zhi)了中(zhong)(zhong)(zhong)國(guo),成為近(jin)代中(zhong)(zhong)(zhong)國(guo)災難(nan)和禍害的(de)(de)總根(gen)源(yuan),也是阻(zu)礙中(zhong)(zhong)(zhong)國(guo)獨立(li)發(fa)展的(de)(de)根(gen)本原因。
--《中(zhong)國(guo)革命史》何沁、羅正楷主(zhu)編
請回答:
(1)近代中國(guo)的社會性質如何?
(2)帝國主義(yi)列強發(fa)動了哪幾次(ci)侵華戰爭?并(bing)強迫清政府簽訂哪些(xie)不平等條(tiao)約?
(3)從近代中國的社(she)會這部屈辱史中,作為一(yi)個愛國者,你(ni)認識(shi)到的清政府的本質是什么?
(4)面對(dui)列強的一(yi)步步侵略、清朝統治又日益腐敗,假若你是當時的一(yi)名愛(ai)國(guo)者學(xue)生,,你會怎么做?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ADCDD6-10CCBBD11-15BCCBA
16-20CCACC21-25CBDDA
二、簡答題
1、意義(yi):辛(xin)亥(hai)革命*了(le)(le)清朝的(de)統(tong)治,結束了(le)(le)我(wo)國(guo)兩千多年的(de)封(feng)建帝(di)制,使民(min)主共和觀(guan)念(nian)深入人心。但是,辛(xin)亥(hai)革命的(de)果(guo)實被(bei)北洋軍閥(fa)首領袁世凱(kai)竊取了(le)(le)。
2、①張學良、楊虎(hu)城。
②逼蔣介石抗日。
③中國(guo)共產黨從全民族利(li)益出(chu)發,和平解(jie)決西安事變(bian)。
④意義(yi):十年(nian)內(nei)戰基(ji)本(ben)結束,抗日(ri)民族統一(yi)戰線初步形成。
三、材料分析題
1、(1)魯迅(xun)的《狂人日(ri)記》。
(2)新(xin)文化運動(dong);陳獨秀、李大(da)釗、胡適
(3)是我(wo)國(guo)歷空前的一次思想大(da)解放運動。
2、(1)1945年4月的(de)中國(guo)共產黨第七次全(quan)國(guo)代表大會(或(huo)簡稱"中共七大"也(ye)可(ke))
(2)意義:大(da)會(hui)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li)和實現中國光明前(qian)途(tu)準備(bei)了條件。
(3)時間(jian):1945年8月15日
標志(zhi):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jian)投(tou)降
四、綜合題
(1)性質:半殖民地半封(feng)建社會(hui)。
(2)(答中其(qi)中三(san)項即可(ke))
英(ying)國發動鴉片戰爭,強(qiang)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yue)》;
英法聯(lian)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zheng),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jing)條約》等賣(mai)國條約;
日(ri)本發動甲午中(zhong)日(ri)戰爭,強迫清政(zheng)府(fu)簽訂《馬(ma)關條約》;
八國(guo)聯軍發動侵華(hua)戰爭,強迫清(qing)政府簽(qian)訂《辛丑(chou)條約》。
(3)(答案相近即可)
本質:經(jing)濟落后,政治腐敗無能(neng)、對外妥協投降(jiang)及(ji)對內殘(can)酷鎮壓人民。
(4)(敘述(shu)有理(li)即可)
首先(xian)(xian)應努力(li)學習各種(zhong)文(wen)化知識,掌握先(xian)(xian)進(jin)的(de)(de)(de)(de)科學技術,然后宣(xuan)傳革命思想,痛(tong)斥清政府的(de)(de)(de)(de)賣國行徑(jing)和帝國主義的(de)(de)(de)(de)侵略罪狀,組(zu)織最(zui)廣大的(de)(de)(de)(de)中國人民,發(fa)動革命斗爭,*清朝的(de)(de)(de)(de)統(tong)治,趕走帝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