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級# #湖北荊州九年級歷學期期中考試題#】想要在歷史期中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試題試卷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下面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湖北荊州九年級歷學期期中考試題,僅供大家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20分)
1.古埃及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埃及文明屬于的類型是()
A.海洋文明B.商業文明C.大河文明D.封建文明
2.右圖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其制定者是()
A.漢謨拉比B.屋大維C.亞歷山大D.查理•馬特
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典型地反映了()
A.西周的分封制度B.西歐的封建等級制度
C.雅典的奴隸主民主政治D.印度的種姓制度
4.在西部一個穆斯林信徒家中,發現書柜上有一本《古蘭經》,由此推斷這家人可能信奉()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蘭教D.道教
5.古印度創造的“計數法”、中國發明的指南針都由“他”傳到了歐洲,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因此被譽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指的是()
A.希臘人B.蘇美爾人C.羅馬人D.阿拉伯人
6.被譽為“舊時代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指的是()
A.荷馬B.阿基米德C.達•芬奇D.但丁
7.8世紀前期,在西歐進行土地分封改革的是()
A.斯巴達克B.伯利克里C.丕平D.查理•馬特
8、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是:()
A.自由主義B.人文主義C.個人主義D.理性主義
9.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
A.農民階級B.地主階級C.資產階級D.市民階級
10.古代印度嚴格的等級制度被稱為()
A.階梯制度B.種姓制度C.種族制度D.氏族制度
11、13世紀晚期,意大利有一位旅行家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中國,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他是()
A.玄奘B.利瑪竇C.鑒真D.馬可•波羅
12.在古希臘以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而聞名的是()
A.亞里士多德B.希羅多德C.阿里斯托芬D.阿基米德
13.“從15世紀開始,割裂的世界開始連接在一起,經由地理大發現而引發的國家競爭,拉開了不同文明間相互聯系、相互注視,同時也相互對抗和爭斗的歷史大幕。”文中的“地理大發現”是指()
A.新航路開辟B.亞歷山大大帝東征C.馬可•波羅來華D.拿破侖遠征
14.因為一位航海家的誤判,這塊美洲土地上的原住居民便擁有了一個同他們毫不相干的名字——印第安人,直到今天,我們還感覺他們仿佛是亞洲的遠方親戚。這位“航海家”是()21教育網
A.達•伽馬B.迪亞士C.哥倫布D.麥哲倫
15.“就在1689年秋天,一群人開始共同統治一個國家……它標志著一個人統治一個國家的時代在這個國家正式結束。”這個國家應該是()
A.意大利B.英國C.西班牙D.法國
16.在美洲大陸北部,有一個飄揚著星條旗的國家,雖然它的出現只有230多年的歷史,但卻演繹了大國興起的罕見奇跡。它最初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經過八年奮戰,最終贏得獨立。這個國家是()21•世
A.智利B.美國C.法國D.德國
17.他挽救了法國*的危局,是法國的驕傲;哲學家黑格爾稱贊他是“騎在馬背上的世界靈魂”,他的一生成于戰爭,也敗于戰爭。“他”是()
A.克倫威爾B.羅伯斯庇爾C.拿破侖D.華盛頓
18.在“三角貿易”中,殖民者在每一段上都有著不同的貿易內容和目的,你能判斷出在這臭名昭著的貿易中,最滅絕人性,血腥性質的一段航程是()
A.非洲到美洲B.歐洲到非洲C.美洲到歐洲D.歐洲到美洲
19.下列歷史人物中,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A.克萊武B.圣西門C.章西女王D.玻利瓦爾
20.英法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共同原因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B.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C.專制王權同議會的矛盾激化
D.殖民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材料題(共30分。其中第21題8分,第22題22分)
21.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們的制度被稱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政權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而是在多數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決他們私人糾紛方面都是平等的┅┅
材料二: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征收賦稅。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寫出創建“我們的制度”的國家。(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歷哪個國家改革的內容?這次改革被稱作什么?(4分)這次改革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2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經國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路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國會議員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蔣相澤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上冊
材料二:“在權利面前,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所有公民有權參與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摘自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
材料三“同胞們:美國人能成為自由人,還是淪為奴隸……決定這一切的時刻已迫在眉睫……敵人殘酷無情,我們別無他路,要么奮起反擊,要么屈膝投降。因此,我們必須下定決心,若不克敵制勝,就是捐軀疆場……”
——摘自1775年華盛頓的演說
材料四“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甚至工廠、手工業也不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機器引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根據材料,請回答以下問題:
(1)材料一、二各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獻?(4分)
(2)材料一這部文獻頒布的目的是什么?(2分)該文獻的頒布使該國確立了什么政體?(2分)
(3)材料三中的“敵人”是指哪個國家?華盛頓號召美國人民反擊“敵人”的戰爭開始的標志是什么?(4分)
(4)材料四中的蒸汽機器之所以能引起第一次工業革命得益于誰的努力?(2分)試舉一例美國人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貢獻。(2分)
(5)工業革命對當時的社會有什么影響?(6分)
試卷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CABCDDDBDB
617181920
DDACBBCADB
三、材料分析題(30分)
21.(1)雅典
22.(2)日本。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新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22.(1)《權利法案》。《人權宣言》。
(2)目的:限制國王的權力。君主立憲制。
(3)英國來克星頓的槍聲(4分)
(4)瓦特富爾敦發明汽船(4分)
(5)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形成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