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業制造費用中的電力費用與機器工時密切相關,機器設備的正常生產能力為1000萬小時,此時也為生產能力。當生產能力利用程度為70%時,電力費用總額為1200萬元,每月的固定電力費用為500萬元,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解析:當生產能力利用程度為70%時,機器設備的工時=1000×70%=700(萬小時),變動電力費用總額=1200-500=700(萬元),則單位機器工時的變動電力費用為700/700=1(元/小時),所以選項A正確;當生產能力為90%時,電力費用總額=1×1000×90%+500=1400(萬元),所以選項B正確;由于生產能力是1000小時,因此如果需要機器工時超過1000小時,還需要增加設備,此時各個數據就會發生變化,不再適用該模型,所以選項C不正確;當生產能力為50%時,單位機器工時承擔的電力費用=1+500/500=2(元/小時),所以選項D正確。
(一)、ABC公司是一零售業上市公司,請你協助完成2011年的盈利預測工作,上年度的財務報表如下:
利潤表
2010年 單位:萬元
銷售收入 |
1260 |
銷貨成本 |
1008 |
毛利 |
252 |
經營和管理費用: |
|
變動費用(付現) |
63 |
固定費用(付現) |
63 |
折舊 |
26 |
營業利潤 |
100 |
財務費用 |
10 |
利潤總額 |
90 |
所得稅 |
27 |
稅后利潤 |
63 |
其他財務信息如下:
(1)下一年度的銷售收入預計為1512萬元;
(2)預計毛利率上升5個百分點;
(3)預計經營和管理費的變動部分與銷售收入的百分比不變;
(4)預計經營和管理費的固定部分增加20萬元;
(5)購置固定資產支出220萬元,并因此使公司年折舊額達到30萬元;
(6)應收賬款周轉率(按年末余額計算)預計不變,上年應收賬款均可在下年收回;
(7)年末應付賬款余額與當年進貨金額的比率不變;
(8)期末存貨金額不變;
(9)現金短缺時,用短期借款補充,借款的平均利息率不變,借款必須是5萬元的倍數;假設新增借款需年初借入,所有借款全年計息,本金年末不歸還;年末現金余額不少于10萬元;
(10)預計所得稅為30萬元;
(11)假設年度內現金流動是均衡的,無季節性變化。
要求:
1、確定下年度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和新增借款數額;
正確答案:期初現金余額14萬元
現金流入:
應收賬款周轉率=1260÷144=8.75(次)
期末應收賬款=1512÷8.75=172.8(萬元)
現金流入=1512-(172.8-144)=1483.2(萬元)
現金流出:
年末應付賬款=1512×(80%-5%)×246÷1008=276.75(萬元)
購貨支出=1512×75%-(276.75-246)=1103.25(萬元)
費用支出=1512×63÷1260+(63+20)=158.6(萬元)
購置固定資產支出: 220萬元
預計所得稅: 30萬元
現金流出合計: 1511.85萬元
現金多余或不足:
-14.65(14+1483.2-1511.85)萬元
加:新增借款的數額 40萬元
減:利息支出 12[10÷200×(200+40)]萬元
期末現金余額 13.35萬元
2、預測下年度稅后利潤;
正確答案:預計稅后利潤
收入 1512萬元
減:銷貨成本 1134[1512×(80%-5%)]萬元
毛利 378萬元
減:經營和管理費:
變動費用 75.6(1512×63÷1260)萬元
固定費用 83(63+20)萬元
折舊 30萬元
營業利潤 189.4萬元
減:利息 12萬元
利潤總額 177.4萬元
減:所得稅 30萬元
稅后利潤 147.4萬元
3、預測下年度每股收益。
正確答案:每股收益=147.4÷500=0.29(元/股)
【提示】新增借款40萬元計算如下,設借款額為x:
x=10+14.65+10+x×(10/200)
解得: x=36.47,故借款40萬元。
(二)、某企業2011年有關預算資料如下:
(1)該企業2~6月份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00000元、400000元、500000元、600000元和700000元。每月的銷售收入中,當月收到現金60%,下月收到現金30%,下下月收到現金10%。
(2)各月直接材料采購金額按下一個月銷售收入的60%計算。所購材料款于當月支付現金50%,下月支付現金50%。
(3)該企業4~5月份的制造費用分別為40000元和57000元,其中包括非付現費用每月10000元。4~5月份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5000元和35000元,每月的非付現銷售費用均為5000元。4~5月份的管理費用均為50000元,其中包括非付現費用每月20000元。
(4)該企業4月份購置固定資產,需要現金15000元。
(5)該企業在現金不足時,向銀行借款(借款為1000元的整數倍);在現金有多余時,歸還銀行借款(還款也為1000元的整數倍)。借款在期初,還款在期末,借款年利率為12%,每月末支付利息。
(6)該企業月末現金余額范圍為6000~7000元。
其他資料見下表:
2011年4~5月份現金預算 單位:元
月份 |
4月 |
5月 |
期初現金余額 |
6300 |
|
銷貨現金收入 |
||
可供使用現金 |
||
減各項支出: |
||
直接材料 |
||
直接人工 |
20000 |
35000 |
制造費用 |
||
銷售費用 |
||
管理費用 |
||
所得稅費用 |
8000 |
8000 |
購買設備 |
||
股利支付 |
5000 |
5000 |
現金支出合計 |
||
現金多余或不足 |
||
向銀行借款 |
||
還銀行借款 |
||
支付借款利息 |
||
期末現金余額 |
要求:
1、根據以上資料,完成該企業2011年4~5月份現金預算的編制工作。
正確答案:根據題意分析可知:
(1)銷貨現金收入=當月銷售收入×60%+上月銷售收入×30%+上上月銷售收入×10%
(2)直接材料采購支出=本月采購本月支付的貨款+上月采購本月支付的貨款
=本月采購額的50%+上月采購額的50%
=下月銷售收入×60%×50%+本月銷售收入×60%×50%
=下月銷售收入×30%+本月銷售收入×30%
=(本月銷售收入+下月銷售收入)×30%
編制的現金預算如下:
2011年4~5月份現金預算單位:元
月份 |
4月 |
5月 |
期初現金余額 |
6300 |
6220 |
銷貨現金收入 |
450000 |
550000 |
可供使用現金 |
456300 |
556220 |
減各項支出: |
||
直接材料 |
330000 |
390000 |
直接人工 |
20000 |
35000 |
制造費用 |
30000 |
47000 |
銷售費用 |
20000 |
30000 |
管理費用 |
30000 |
30000 |
所得稅費用 |
8000 |
8000 |
購買設備 |
15000 |
|
股利支付 |
5000 |
5000 |
現金支出合計 |
458000 |
545000 |
現金多余或不足 |
-1700 |
11220 |
向銀行借款 |
8000 |
|
還銀行借款 |
5000 |
|
支付借款利息 |
80 |
80 |
期末現金余額 |
6220 |
6140 |
某公司根據現金持有量存貨模式確定的現金持有量為20000元,有價證券的年利率為8%。則與現金持有量相關的最低總成本為( )元。
解析:在現金持有量的存貨模型下,現金相關總成本=交易成本+機會成本,達到現金持有量時,機會成本=交易成本,即與現金持有量相關的最低總成本=2×機會成本=2×(20000/2)×8%=1600(元)。
達到現金持有量時,機會成本=交易成本,即與現金持有量相關的現金使用總成本=2×機會成本
某公司持有有價證券的平均年利率為5%,公司的現金最低持有量為1500元,現金余額的返回線為8000元。如果公司現有現金28000元,根據現金持有量隨機模型,此時應當投資于有價證券的金額是( )元。
解析:H=3R-2L=3×8000-2×1500=21000元,根據現金管理的隨機模式,如果現金量超過了控制上限,則需要進行現金與有價證券轉換,使現金量降低到回歸線的水平,所以轉換的金額為28000-8000=20000元。
某企業按“2/10,n/50”的條件購進一批商品。若企業放棄現金折扣,在信用期內付款,則其放棄現金折扣的機會成本為( )。
解析:放棄現金折扣的機會成本=[2%/(1-2%)]×[360/(50-10)]×100%=18.37%。
某公司的現金最低持有量為10000元,現金持有量的上限為25000元,如果公司現有現金20000元,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解析:據題意可知,L=10000,H=25000,代入H=3R-2L可知,R=(10000×2+25000)/3=15000(元),由于公司現有現金20000元沒有達到現金控制的上限25000元,所以,企業不應該用現金購買有價證券。
甲企業預計今年的銷售收入為1000萬元,假設存貨/收入比率為10%,企業據此儲備了存貨。如果實際銷售額為800萬元,假設風險投資的資本成本為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解析:根據存貨/收入比率計算出來的存貨投資需求=1000×10%=100(萬元);有效的存貨=800×10%=80(萬元);所以,是過量存儲,過量數為:100-80=20(萬元);假設風險投資的資本成本為10%,由于過量存儲,企業損失了20×10%=2(萬元)。
(一)、A公司每月現金需要量為10萬元,持有現金的年機會成本率為12%,假定有價證券每次的交易成本為180元。預期每日現金余額變化的方差為400元,現金存量的下限為60000元。
1、按照存貨模式計算現金持有量;
正確答案:現金持有量=(2TF/K)1/2=(2×100000×180/1%)1/2=60000(元)
2、按照存貨模式計算現金與有價證券之間的交易間隔期(每月按30天計算,計算結果取整)
正確答案:交易次數=100000/60000=1.67(次/月)
交易間隔周期=30/1.67=18(天)
3、按照隨機模式計算現金返回線的金額(計算結果四舍五入保留整數);
正確答案:現金返回線=[3×180×400/(4×1%/30)]1/3+60000=60545(元)
4、按照隨機模式計算現金存量的上限;
正確答案:現金存量的上限=3×60545-2×60000=61635(元)
5、按照隨機模式,如果現在的現金余額為65000元,確定應該投資于有價證券的現金數額;
正確答案:應該投資于有價證券的現金數額=65000-60545=4455(元)
6、在隨機模式下,影響現金持有量下限確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確答案:影響現金持有量下限確定的主要因素是每日的最低現金需要、管理人員的風險承受傾向等。
(二)、C公司為一般納稅人,購銷業務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只生產一種產品。2011年相關預算資料如下:
資料一:預計每個季度實現的銷售收入(含增值稅)均以賒銷方式售出,其中60%在本季度內收到現金,其余40%要到下一季度收訖,假定不考慮壞賬因素。部分與銷售預算有關的數據如表1所示:
金額單位:元
季度 |
1 |
2 |
3 |
4 |
預計銷售量(件) |
2500 |
5000 |
5500 |
6000 |
預計銷售收入 |
* |
100000 |
110000 |
* |
增值稅銷項稅額 |
* |
17000 |
18700 |
* |
預計含稅銷售收入 |
58500 |
117000 |
* |
140400 |
期初應收賬款 |
20800 |
* |
* |
* |
第一季度銷售當期收現額 |
(A) |
|||
第二季度銷售當期收現額 |
||||
第三季度銷售當期收現額 |
* |
|||
第四季度銷售當期收現額 |
||||
經營現金收入合計 |
(B) |
(C) |
* |
* |
說明:上表中“*”表示省略的數據。
資料二:年初結存產成品300件,各季末結存產成品分別為:一季度末500件,二季度末550件,三季度末500件,四季度末400件。產成品單位生產成本為145元。
資料三:預計每個季度所需要的直接材料(含增值稅)均以賒購方式采購,其中30%于本季度內支付現金,其余70%需要到下個季度付訖,假定不存在應付賬款到期現金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部分與直接材料采購預算有關的數據如表2所示:
金額單位:元
季度 |
1 |
2 |
3 |
4 |
預計生產量(件) |
(D) |
* |
* |
5900 |
材料定額單耗(kg) |
5 |
5 |
5 |
5 |
預計生產需要量(kg) |
(E) |
* |
* |
29500 |
期初結存量(kg) |
440 |
640 |
720 |
800 |
期末結存量(kg) |
640 |
720 |
800 |
850 |
預計材料采購量(kg) |
(F) |
* |
* |
* |
不含稅材料計劃單價(元/kg) |
10 |
10 |
10 |
10 |
預計含稅采購金額合計 |
(G) |
* |
319761 |
345735 |
期初應付賬款 |
10000 |
* |
* |
* |
材料采購現金支出合計 |
(H) |
* |
* |
(I) |
說明:上表中“*”表示省略的數據。
1、根據資料一確定表1中用字母表示的數值;
正確答案:A=58500×60%=35100 B=20800+35100=55900 C=58500×40%+117000×60%=93600
2、根據資料一、資料二和資料三確定表2中用字母表示的數值;
正確答案:D=2500+500-300=2700 E=2700×5=13500 F=13500+640-440=13700
G=13700×10×(1+17%)=160290 H=10000+160290×30%=58087
I=319761×70%+345735×30%=327553.2
3、根據資料一、資料二和資料三,計算預算年度應收賬款、存貨和應付賬款的年末余額。
正確答案:應收賬款年末余額=140400×40%=56160(元)(4季度含稅收入的40%)
存貨年末余額=400×145+850×10=66500(元)(包括產成品存貨和原材料存貨,不含稅)
應付賬款年末余額=345735×70%=221539.5(元)(4季度含稅采購金額的70%,要含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