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務報表的概念與分類
(一)財(cai)務(wu)報表的概念
財務報表是對企業(ye)財務狀(zhuang)況(kuang)、經營成(cheng)果和(he)現(xian)金(jin)流量的(de)結構性表述。反映(ying)企業(ye)管(guan)理層受托責任履(lv)行(xing)情況(kuang),有助于財務會計(ji)報告使用者作(zuo)出經濟決策。
財務(wu)報表(biao)至少應當包括下(xia)列組成部分:
| 四表一注 | 定義 |
| (1)資產負債表 | |
| (2)利潤表 | |
| (3)現金流量表 | 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財務報表。 |
| (4)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 反映構成所有者權益的各組成部分當期的增減變動情況表。 |
| (5)附注 | 對報表中列示項目所作的進一步說明,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 |
(二(er))財務報表的分類
| 1.編報期間 | 中期財務報表 | 月報、季報、半年報 |
| 年度財務報表 | 年報 | |
| 2.編報主體 | 個別財務報表 | |
| 合并財務報表 | 母子公司組成的企業集團 | |
| 3.報送對象 | 對內財務報表 | 成本報表 |
| 對外財務報表 | 四表一注 |
二、財務報表編制的基本要求
(一)以持續經營為基礎編制
(二)按正(zheng)確的會(hui)計基礎編(bian)制
除現金(jin)流(liu)量表按照收付實現制原(yuan)則編制外,企業(ye)應當按照權責發生制原(yuan)則編制財務(wu)報表。
(三)各項目之間的金額不得相互抵銷
(四(si))項目列報(bao)遵守重要(yao)性原則(ze)
(五)至(zhi)少(shao)按(an)年編制財務報表
(六(liu))保持(chi)各個(ge)會計期間(jian)財務報(bao)表(biao)項(xiang)目列報(bao)的一(yi)致(zhi)性
(七(qi))至(zhi)少應當(dang)提供所有列(lie)報項目上(shang)一個(ge)可比會計期間的比較(jiao)數據
(八(ba))應當在(zai)財務(wu)報(bao)表的顯著位置披(pi)露編報(bao)企業的名稱(cheng)等(deng)重(zhong)要信(xin)息
1.編報企業的名(ming)稱;
2.資產負債表(biao)日或財(cai)務(wu)報(bao)表(biao)涵蓋的會計期間;
3.人民幣(bi)金額(e)單位;
4.財(cai)務報表(biao)是合并財(cai)務報表(biao)的(de),應當予以標明。
三、財務報表編制前的準備工作
1.嚴格審核會計賬簿的記(ji)錄和有關資(zi)料;
(1)檢查(cha)相(xiang)關(guan)的會(hui)計核算是否按(an)照國家統一的會(hui)計制度(du)的規(gui)定進行;
(2)檢(jian)查(cha)是否(fou)存(cun)在因(yin)會計(ji)差錯、會計(ji)政策變更等原因(yin)需要調整前期或(huo)本期相關項目的情(qing)況等。
2.進行全(quan)面財產清查、核實(shi)債(zhai)務,并按規定(ding)程(cheng)序報批,進行相應的會(hui)計處理;
3.按規定的(de)結賬日(ri)進(jin)行結賬,結出(chu)有關會(hui)計賬簿(bu)的(de)余額和發生額,并核(he)對各會(hui)計賬簿(bu)之間的(de)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