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請將它的代碼選出并填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1分。共35分。)
1.從警察起源上看,( )。
A.原始公社時期也有警察
B.警察是一個歷史范疇
C.警察是先于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
D.警察是先于階級的產生而產生的
2.決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 )。
A.國家性質
B.階級矛盾
C.社會各階級力量的對比
D.社會矛盾引起的犯罪、對抗沖突和社會秩序問題
3.縣級以上各級公安機關接受( )黨委的實際領導。
A.同級
B.上級
C.同級和上級
D.省級
4.( )的開通,加快了違法犯罪信息的傳遞,也使警民聯系的渠道更暢通、更便捷。
A.“11”報警服務臺
B.警民聯系卡
C.電臺、電視臺等媒體
D.熱線電話
5.( )是人民群眾在社會治安方面當家做主的體現,是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治安管理的一個必然趨勢。
A.警民結合形式多樣化
B.公安科技群眾化
C.治安工作社會化
D.公安群眾工作信息化
6.凡在緊急排險中需拆除的建筑物、毀壞的其他設施的所有者,必須( )公安機關現場指揮員的指揮,履行拆除的義務。
A.有條件服從
B.無條件地服從
C.無償服從
D.有償服從
7.依法從重從快懲處嚴重刑事犯罪分子,并不意味著對其他刑事犯罪分子( )。A.一律從寬
B.不予處罰
C.一律從寬或不予處罰
D.從寬從快
8.下列關于公安工作強制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特點,說法錯誤的是( )。
A.公安工作是以國家暴力作后盾的
B.公安工作是以警察的實力作保障的
C.公安工作大量的、經常性的工作主要是強制
D.對違法犯罪分子在實施打擊的同時,也要實行教育,以促使他們悔過自新,重新做人
9.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虛心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和監督。同時,要把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好方法、好經驗及時加以總結和推廣,使之制度化、法律化。這就是( )。
A.一切依靠群眾
B.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C.一切為了群眾
D.服務群眾,保護群眾
10.《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賠償以( )為主要方式。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
A.支付賠償金
B.原物返還
C.恢復原狀
D.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1.事前監督是監督主體在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實施( )依法進行的監督。
A.執法行為時
B.履行職務行為之前
C.行使檢察權之前
D.執法行為之前
12.對公安工作的功過是非,要依靠( )的檢驗和評價。
A.人民群眾
B.各級黨委
C.各級政府
D.人民代表大會
13.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體驗最直接,人民群眾的監督具有( )。
A.實質性、普遍性
B.廣泛性、權威性
C.廣泛性、普遍性
D.隨意性、普遍性
14.公安機關應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根據不同的任務、不同的對象及不同的工作要求,有針對性地做好( )工作。
A.打擊
B.群眾
C.防范
D.公安
15.( )是人民警察各種才能得以正常發揮乃至超常發揮的物質基礎。
A.業務素質
B.豐厚的薪金
C.文化素質
D.身體素質
16.( ),是指黨的領導、政府領導都要加強,而不是只加強某一種領導。黨委領導和政府領導都要不斷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通過改革和完善,加強各自的領導職能,形成領導關系的全面強化。
A.黨政分開
B.彼此保證
C.互相結合
D.全面強化
17.( )同志曾強調指出:“加強黨對政法公安工作的領導是始終不渝地堅持的一個原則。人民民主專政是一個整體功能,要在黨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協調。”
A.毛澤東
B.鄧小平
C.江澤民
D.胡錦濤
18.人民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武裝性質的( ),是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的要害部門。公安機關一旦脫離黨的領導,就可能被壞人所掌握、所利用,蛻變成鎮壓人民的工具。
A.行政執法力量
B.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C.行政和刑事執法力量
D.刑事執法力量
19.所謂“特別強調黨的領導作用”,是指從公安工作與全黨的關系來說,公安工作必須置于黨的( )之下。
A.絕對領導
B.直接領導
C.特別領導
D.政治領導
20.強制戒毒的主管機關是( )。
A。公安機關
B.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C.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部門
D.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21.決定強制戒毒的程序主要有:①公安機關在向戒毒人員宣布強制戒毒決定時,應向戒毒人員說明強制戒毒的性質及有關規定,告知強制戒毒人員應有的權利;②強制戒毒決定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3日內通知戒毒人員家屬、所在單位和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③縣級公安機關制作《強制戒毒決定書》;④戒毒人員對強制戒毒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戒毒人員也可以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此的正確排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22.收容教育的期限是( )。
A.3個月至1年
B.6個月至1年
C.1年至3年
D.6個月至2年
23.強制戒毒工作的法律依據是( )。
A.1995年1月問,國務院發布的《強制戒毒辦法》
B.1999年4月問,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C.1996年3月間,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D.1989年4月間,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24.對拒絕接受教育或不服從管理的被收容教育人員,可以延長收容教育期限。但延長收容教育期限的,實際執行的收容教育期限最長不得超過( )。
A.3年
B.2年
C.1年
D.半年
25.公安民警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賠償計算標準,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 )計算。
A.平均工資
B.工資
C.最低工資
D.日平均工資
26.公安賠償中的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確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賠償額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 )倍。
A.10
B.15
C.20
D.25
27.為嚴明紀律,樹立公安隊伍良好形象,公安部于( )發布了加強公安機關內部管理的“五條禁令”。
A.2003年1月1日
B.2003年1月22日
C.2003年2月1日
D.2003年3月1日
28.( )是公安機關的根本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
A.公安業務建設
B.公安文化建設
C.公安隊伍建設
D.公安裝備建設
29.服務人民的要點是:( ),愛憎分明,除害安良。
A.聽黨指揮,不耍特權
B.熱愛人民,甘當公仆
C.服從領導,甘當公仆
D.熱愛人民,顧全大局
30.人民警察的義務是基于人民警察的職務關系而產生的,因而承擔和履行義務的主體具有( )。只有人民警察才是這些義務的承受主體。
A.平等性
B.特權性
C.特定性
D.相對性
31.警銜是區分人民警察( )、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稱號、標志和國家給予人民警察的榮譽。
A.等級
B.職務
C.級別
D.工齡
32.人民警察離休、退休的,其警銜( )。
A.予以保留但不得佩帶
B.予以保留也可以佩帶
C.予以取消
D.予以降級
33.( ),公安部對人民警察的職業道德規范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概括和闡述,并在全國公安系統頒布實行《人民警察職業道德規范》。
A.1991年
B.1994年
C.1996年
D.2003年
34.人民警察的( )是有關人民警察政治覺悟、政治行為和政治言論方面的規范。A.政治紀律
B.組織紀律
C.行動紀律
D.工作紀律
35.中國的近代警察是( )的產物。
A.明朝末期
B.清朝前期
C.清朝中期
D.帝國主義入侵中國之后
1.從警察起源上看,( )。
A.原始公社時期也有警察
B.警察是一個歷史范疇
C.警察是先于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
D.警察是先于階級的產生而產生的
2.決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 )。
A.國家性質
B.階級矛盾
C.社會各階級力量的對比
D.社會矛盾引起的犯罪、對抗沖突和社會秩序問題
3.縣級以上各級公安機關接受( )黨委的實際領導。
A.同級
B.上級
C.同級和上級
D.省級
4.( )的開通,加快了違法犯罪信息的傳遞,也使警民聯系的渠道更暢通、更便捷。
A.“11”報警服務臺
B.警民聯系卡
C.電臺、電視臺等媒體
D.熱線電話
5.( )是人民群眾在社會治安方面當家做主的體現,是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治安管理的一個必然趨勢。
A.警民結合形式多樣化
B.公安科技群眾化
C.治安工作社會化
D.公安群眾工作信息化
6.凡在緊急排險中需拆除的建筑物、毀壞的其他設施的所有者,必須( )公安機關現場指揮員的指揮,履行拆除的義務。
A.有條件服從
B.無條件地服從
C.無償服從
D.有償服從
7.依法從重從快懲處嚴重刑事犯罪分子,并不意味著對其他刑事犯罪分子( )。A.一律從寬
B.不予處罰
C.一律從寬或不予處罰
D.從寬從快
8.下列關于公安工作強制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特點,說法錯誤的是( )。
A.公安工作是以國家暴力作后盾的
B.公安工作是以警察的實力作保障的
C.公安工作大量的、經常性的工作主要是強制
D.對違法犯罪分子在實施打擊的同時,也要實行教育,以促使他們悔過自新,重新做人
9.要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虛心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和監督。同時,要把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好方法、好經驗及時加以總結和推廣,使之制度化、法律化。這就是( )。
A.一切依靠群眾
B.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C.一切為了群眾
D.服務群眾,保護群眾
10.《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賠償以( )為主要方式。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
A.支付賠償金
B.原物返還
C.恢復原狀
D.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1.事前監督是監督主體在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實施( )依法進行的監督。
A.執法行為時
B.履行職務行為之前
C.行使檢察權之前
D.執法行為之前
12.對公安工作的功過是非,要依靠( )的檢驗和評價。
A.人民群眾
B.各級黨委
C.各級政府
D.人民代表大會
13.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體驗最直接,人民群眾的監督具有( )。
A.實質性、普遍性
B.廣泛性、權威性
C.廣泛性、普遍性
D.隨意性、普遍性
14.公安機關應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根據不同的任務、不同的對象及不同的工作要求,有針對性地做好( )工作。
A.打擊
B.群眾
C.防范
D.公安
15.( )是人民警察各種才能得以正常發揮乃至超常發揮的物質基礎。
A.業務素質
B.豐厚的薪金
C.文化素質
D.身體素質
16.( ),是指黨的領導、政府領導都要加強,而不是只加強某一種領導。黨委領導和政府領導都要不斷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通過改革和完善,加強各自的領導職能,形成領導關系的全面強化。
A.黨政分開
B.彼此保證
C.互相結合
D.全面強化
17.( )同志曾強調指出:“加強黨對政法公安工作的領導是始終不渝地堅持的一個原則。人民民主專政是一個整體功能,要在黨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協調。”
A.毛澤東
B.鄧小平
C.江澤民
D.胡錦濤
18.人民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武裝性質的( ),是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治安的要害部門。公安機關一旦脫離黨的領導,就可能被壞人所掌握、所利用,蛻變成鎮壓人民的工具。
A.行政執法力量
B.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C.行政和刑事執法力量
D.刑事執法力量
19.所謂“特別強調黨的領導作用”,是指從公安工作與全黨的關系來說,公安工作必須置于黨的( )之下。
A.絕對領導
B.直接領導
C.特別領導
D.政治領導
20.強制戒毒的主管機關是( )。
A。公安機關
B.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C.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部門
D.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21.決定強制戒毒的程序主要有:①公安機關在向戒毒人員宣布強制戒毒決定時,應向戒毒人員說明強制戒毒的性質及有關規定,告知強制戒毒人員應有的權利;②強制戒毒決定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3日內通知戒毒人員家屬、所在單位和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③縣級公安機關制作《強制戒毒決定書》;④戒毒人員對強制戒毒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戒毒人員也可以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此的正確排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22.收容教育的期限是( )。
A.3個月至1年
B.6個月至1年
C.1年至3年
D.6個月至2年
23.強制戒毒工作的法律依據是( )。
A.1995年1月問,國務院發布的《強制戒毒辦法》
B.1999年4月問,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C.1996年3月間,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D.1989年4月間,全國人大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24.對拒絕接受教育或不服從管理的被收容教育人員,可以延長收容教育期限。但延長收容教育期限的,實際執行的收容教育期限最長不得超過( )。
A.3年
B.2年
C.1年
D.半年
25.公安民警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賠償計算標準,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 )計算。
A.平均工資
B.工資
C.最低工資
D.日平均工資
26.公安賠償中的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確定。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賠償額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 )倍。
A.10
B.15
C.20
D.25
27.為嚴明紀律,樹立公安隊伍良好形象,公安部于( )發布了加強公安機關內部管理的“五條禁令”。
A.2003年1月1日
B.2003年1月22日
C.2003年2月1日
D.2003年3月1日
28.( )是公安機關的根本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
A.公安業務建設
B.公安文化建設
C.公安隊伍建設
D.公安裝備建設
29.服務人民的要點是:( ),愛憎分明,除害安良。
A.聽黨指揮,不耍特權
B.熱愛人民,甘當公仆
C.服從領導,甘當公仆
D.熱愛人民,顧全大局
30.人民警察的義務是基于人民警察的職務關系而產生的,因而承擔和履行義務的主體具有( )。只有人民警察才是這些義務的承受主體。
A.平等性
B.特權性
C.特定性
D.相對性
31.警銜是區分人民警察( )、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稱號、標志和國家給予人民警察的榮譽。
A.等級
B.職務
C.級別
D.工齡
32.人民警察離休、退休的,其警銜( )。
A.予以保留但不得佩帶
B.予以保留也可以佩帶
C.予以取消
D.予以降級
33.( ),公安部對人民警察的職業道德規范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概括和闡述,并在全國公安系統頒布實行《人民警察職業道德規范》。
A.1991年
B.1994年
C.1996年
D.2003年
34.人民警察的( )是有關人民警察政治覺悟、政治行為和政治言論方面的規范。A.政治紀律
B.組織紀律
C.行動紀律
D.工作紀律
35.中國的近代警察是( )的產物。
A.明朝末期
B.清朝前期
C.清朝中期
D.帝國主義入侵中國之后